?

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路徑探索

2023-12-10 02:20陶李王業青
中國新通信 2023年19期
關鍵詞:實踐路徑理想信念信息化

陶李 王業青

摘要: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對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路徑進行了探索,旨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關鍵詞:信息化;理想信念;實踐路徑

本文在分析信息化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探討了信息化背景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挑戰,并結合實際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徑,以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化水平,適應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要求。

一、明確目標定位,創新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挑戰。這些都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時代要求不斷創新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皥猿忠匀藶楸尽笔屈h的根本宗旨,也是黨的執政理念。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始終堅持這一根本宗旨,切實尊重學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其次,要堅持實事求是,做到學做一致。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不能教條主義、本本主義,切忌脫離實際和空談理論。再次,要堅持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網絡技術的應用等給人們帶來了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變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緊緊圍繞時代特征和大學生所處環境特點以及思想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工作。最后,要堅持知行合一。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在“知”上下功夫,又要在“行”上做文章;既要注重理論灌輸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又要注重教育過程中與學生切身體驗相結合;既要言傳更要身教。

(一)加強思政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的今天,互聯網的普及讓人們看到了太多的新奇事物,也讓人們對很多東西都不感興趣。但總有一些東西是人們始終無法拒絕的,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充分運用網絡、多媒體、教學平臺等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新,形成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全方位服務的工作格局,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聯網時代與時俱進。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構建課程體系建設;其次,形成全員育人的格局;然后,建立信息化運行機制;同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此外,構建網絡工作平臺;最后,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實現與國家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現代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要求。讓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虛功實做”,在不斷地學習中逐漸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認識與運用能力。

(二)注重高校教師的主導作用

從個體層面來看,高校教師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領者和組織者,承擔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責任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從整個社會層面來看,高校教師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參與理想信念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首先,高校教師應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特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同時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從而引領學生積極參與理想信念教育。其次,高校教師應注重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學習先進模范人物事跡,結合自身實際樹立遠大理想。在大學生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活動。最后,高校教師還應深入挖掘學科專業的內涵與外延,積極開闊視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過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及時了解當前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形勢、社會熱點問題、文化思潮等各種信息內容以及網絡輿論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各種不良社會現象,使大學生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念,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

命感。

(三)注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目標,必須堅持以大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基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受教育者認識到自身所具有的價值,并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這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群體,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自我意識,對外界有較強的好奇心。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應重視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大學生由于生活在多元化價值觀念沖突劇烈、價值觀尚不成熟、社會閱歷淺薄、經歷少等特點,很容易出現理想信念模糊甚至動搖的問題。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要提高大學生對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的認知度、認可度,并提升他們對理想信念教育的認同和實踐能力。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自主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同時,還要注重發揮大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對自身價值需求和個人發展需求上所體現出的主體性。理想信念教育應當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注重與大學生互動和對話,促使他們積極參與教育過程,并形成獨立思考、自主選擇的能力和意識。

通過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更有效地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標,使大學生在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鞏固共產主義信念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建立信息化隊伍,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實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這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理想信念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存在諸多不足,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開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創新、苦練內功,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一)樹立信息意識和信息化理念

在信息化背景下,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轉變傳統觀念,樹立信息意識和信息化理念,才能更好地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信息化時代要不斷更新觀念,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實現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現代化。在傳統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深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積極探索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方式和新方法,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和針

對性。

(二)強化信息技術能力培訓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不具備信息技術能力,將會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嚴重缺乏權威性和說服力,進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要以構建信息化平臺為契機,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能力培養,并著力推進網絡陣地建設。一方面,要做好網絡思政平臺建設,為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新的平臺支持。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強化網絡育人的作用,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斷豐富理想信念教育資源庫,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起來,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的時效性、針對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確保他們能夠熟練運用各類信息化手段來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同時,也要積極開展各類信息化教育培訓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了解網絡信息技術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實踐運用的方法和手段,從而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能力。

(三)強化日常管理,注重實踐鍛煉

為了使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還必須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的日常管理,不斷提高信息化隊伍的整體素質。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比較抽象,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為此,必須加強對信息技術教師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要注重專業技能培訓,要求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另一方面要強化日??己?,不斷對其進行工作評價,并通過激勵措施來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信息化建設有正確認識和理性認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同時,還要注重實踐鍛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并鼓勵和支持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影響力

新媒體技術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最新成果,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實現信息的即時、快速、低成本傳播。大學生的思想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對新媒體技術有著較高的信任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大力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方面,高校要以學校官方微信、微博和新媒體為依托,建立理想信念教育主題網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國情等重要內容制作成短視頻或文章,在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并及時更新維護。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促進他們對理想信念的了解和認同。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加強自身素質的提升,注重專業技能培訓。要求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并進行日??己?,評價工作表現,以激勵其積極性。同時,注重實踐鍛煉,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增強大學生對理想信念教育的體驗和參與度。

(一)構建師生之間的網上交流平臺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要不斷交流、溝通,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同時,教師作為大學生的榜樣和標桿,應該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高校要為教師提供理想信念教育資源共享的平臺,通過網絡進行在線交流,并利用網絡社區、微博、微信等工具促進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人人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為大學生提供社會熱點事件、時政要聞的相關報道、評論以及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和相關知識,滿足大學生的信息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交流平臺的建設。首先要建立師生之間的網上交流平臺,由各高校網站管理員、輔導員和學生骨干負責此項工作。其次要做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工作。通過新媒體平臺,輔導員和學生骨干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遇到問題可以及時進行溝通解決。輔導員老師可以通過學生工作部門接觸到許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瞻性的案例,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這些案例,輔導員老師可以對理想信念教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積極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更加自由地獲取信息,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各種社會實踐。然而,同時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的好奇心、獵奇心、虛榮心等心理,在互聯網平臺上散播各種虛假信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比如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許多大學生志愿者加入了防疫工作。許多高校的學生利用寒暑假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他們每天在社區路口進行交通勸導、入戶排查登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工作。在這次活動中,很多大學生表示:“以前覺得做志愿者是很光榮的事,現在明白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币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組織大學生進行相關網絡信息的傳播與篩選工作。新媒體技術也可以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之間交流的橋梁。在使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對網絡信息進行甄別和篩選,以避免不良信息對大學生的影響。

四、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理想信念教育針對性

“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币虼?,理想信念教育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并結合新時代社會發展的新特點,創新教育方法,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以學生為本,不斷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應充分利用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與教學相結合,進行個性化、多樣化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認同。理想信念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有將其融入學生自身成長成才的過程中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因此,高校應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梢酝ㄟ^建立以“三全育人”為主題的校園網絡平臺、校內信息交流平臺和校園網絡文化傳播平臺等形式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建立“互聯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和創新實踐基地等網絡思政陣地,開展微黨課、微論壇、微團課和網絡學習空間等形式豐富的網絡思政活動;同時,在學校內部搭建網絡化思政工作系統平臺和信息溝通平臺。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才能培養具有堅定信仰、強烈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新一代青年。在新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方法,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更好地適應大學生的需求和時代的要求。讓理想信念教育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夯實思想基石,以更好地精神面貌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單位:陶李 王業青 西安石油大學

參? 考? 文? 獻

[1]吳文博.新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D].河南大學,2022.

[2]潘旻.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21.

[3]衣鳳先.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1.

[4]孫碧晨.基于培養新時代接班人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20.

[5]華蓉娟,李朝暉,梁金葵等.新時代信息化視域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研究[J]. 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10):252-253.

[6]柳春光.論信息化條件下的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10):228-229.

[7]楊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6.

[8]劉泉葆.基于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視域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

項目名稱和編號:西安石油大學“立德樹人”研究課題;LD202208。

陶李(1990.06-),女,漢族,黑龍江佳木斯,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業青(1978.08-),男,漢族,江蘇泗陽,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實踐路徑理想信念信息化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良作風
以“大扶貧”理念開辟精準扶貧新路徑
黨的作風建設科學化的實踐路徑和保障機制研究
淺析高校黨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路徑
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