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研究

2023-12-10 02:41李雪
中國新通信 2023年19期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學生能力發展、師生互動、教學效率與質量三個角度出發,探討了互聯網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意義,并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相應的原則與對策,以期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互聯網技術;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教育行業也不例外。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發布了相關文件,積極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通過10余年的發展,許多先進的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教室中,互聯網軟件與平臺的應用豐富了學校的教學空間,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并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這樣的做法有助于教師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本文探討了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互聯網技術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使得信息素養已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素養之一,同時也對人們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將各類教學資源和有效信息滲透到課堂的各個環節中。結合問題導學等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利用互聯網技術篩選、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時代,并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二)有利于豐富師生交流互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互動較少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在課堂上扮演主導角色,學生則因教師權威地位與興趣不濃而不太主動與教師及其他學生互動。為解決這一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并引入課堂,創新教學方式和活動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探究性學習的機會,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如微信,在課前與課后與學生及家長進行交流,提供更專業的指導,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三)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新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受益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和內容。同時,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究性學習,積極參與問題解決和討論。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與學生進行課前、課堂和課后的交流,提供更專業的指導。

二、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原則

(一)學生主體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傾向于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多處于中低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更喜歡教材中的插圖和額外提供的動畫、視頻等學習資源[2]。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以學生為中心,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以更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呈現教材中的抽象知識和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通過使用插圖、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直觀可見的圖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種形象化教學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

(二)科學性

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對話和感知情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課堂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互聯網技術應用時機和形式,以更好地完成這些教學任務。同時,還應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的主題和意義,引導學生感知文本中的情感。通過適當的互聯網資源,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聽力素材、閱讀材料、觀看視頻等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當然,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時,也要注意避免對互聯網技術形成過度依賴的心理。教師應科學地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避免盲目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3]。

(三)目的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確立明確的目的。這些目的可以包括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更快地實現教學目標等。通過明確目的,教師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在各個環節中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工具,開展各類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更高效地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基礎教學內容前移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傳統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為學生講解文章的創作背景、生字詞等基礎知識。這不僅消耗了教師與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應用翻轉課堂和微課,將閱讀課中的基礎教學內容前移至課前,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閱讀一些較為簡單的內容,幫助他們明確新課學習的內容和目標。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會有更多的時間去攻克重難點的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需要,在互聯網平臺上選擇合適的閱讀類微課或者自主進行微課開發。在選擇或自主制作微課時,教師需要明確微課的特點和時長,制作的微課視頻不超過10分鐘。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閱讀課的學習目標和主要內容[4]。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要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例如,低段學生的識字、寫字和閱讀速度較慢,微課視頻應提供更多與閱讀相關的插圖、視頻等形象化的內容,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閱讀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可以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容易引發學生的厭煩。因此,可以將這些基礎知識的內容放在課前,并利用微課降低小學生學習的難度?;A知識包括語法知識、文體知識和基本文學常識等。

以五年級上冊《山居秋暝》這篇古詩詞為例,該詩中表達了自然之美,并展示了詩人王維達到自身理想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通過詩句想象詩中的畫面,并感知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和理想。雖然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不少古詩詞,包括王維的作品,對王維的經歷和創作特點有初步了解,但對這首詩中的寫作手法接觸較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引導學生掌握這一重難點知識。因此,在課前微課的設計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微課視頻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了解短篇古詩的主要內容和創作背景等基礎知識。雖然學生通過王維的古詩了解了王維所處的時代背景,但對王維的人生寄語和創作本篇古詩時的境遇了解尚不深入。因此,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通過插圖和視頻簡單介紹詩人王維及其作品,特別是創作《山居秋暝》時的人生際遇和當時社會的變化,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本首古詩的主題和詩人表達的情感。朗誦是古詩詞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在課堂上,教師通常通過閱讀和朗誦任務來幫助學生理解古詩詞的音律美和情感。但由于課堂時間緊張,任務繁重,學生的朗讀效果通常不佳。實際上,朗讀這一基礎學習任務也可以放入課前預習的環節。教師可以在課前微課中加入《山居秋暝》的朗誦視頻,讓學生跟隨視頻有節奏地朗誦古詩,并配合視頻中的朗誦和注音文本,明確生字詞和有感情的朗誦方式。通過這樣的準備,教師在課堂上就會有更多時間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認識和探究《山居秋暝》中“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二)互聯網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小學語文教材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礎,但有時教材內容可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脫節。盡管教材中有插圖等輔助學習資源,但部分課程現有的教學資源可能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也可能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積極搜集與課堂教學相關的教育資源,利用互聯網平臺,將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引入課堂,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從更多角度去看待文中的觀點或現象,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這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非常有益[6]。

在利用互聯網技術豐富教學資源時,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明確新課教學的重難點和目標,以確定引入的互聯網技術和資源是否與課堂教學需求高度契合。其次,教師應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選擇最適合實現目標的資源類型。最后,教師需要明確不同教學資源在課堂上的應用方法,靈活運用這些資源,例如使用在線視頻引入新知識,借助教學軟件進行互動練習,或者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學生合作項目等。

以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一課的教學為例,需要學生能夠理清這一民間故事的發展脈絡,學會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內容,感知不同人物的道德品質,并培養學生對獵人海力布高貴品質的認知。為了實現這些教學目標和解決復述故事、掌握閱讀方法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在課前可從互聯網搜集相應的教學資源,并在課堂上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等電教設備和互聯網技術,將這些資源以更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播放中國民間故事的動畫片段或影視片段,通過豐富多樣的民間故事激發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民間故事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然后教師可以引入課文,通過補充經典民間故事,順利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課教學中。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部分繪制簡單的思維導圖,并適當補充導圖內容。接著,教師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師生共同繪制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全面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觀察電子白板上展示的思維導圖,學會抓住民間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關鍵情節,例如“海力布”石頭的來歷。通過這種拓展的教學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它能夠將抽象的知識更直觀地呈現給學生,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通過在教學情境中有效地感知文本知識與情感,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中,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情境的效果,豐富教學情境的形式[7]。

以五年級上冊《將相和》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導入階段可以通過出示“澠池相會”“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掛圖創設圖片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掛圖內容的細節,并幫助學生為每張圖片加上小標題來猜測和了解“完璧歸趙”故事的前因后果。在學生朗讀和閱讀分析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播放《大秦帝國》中關于“完璧歸趙”故事的影視片段,讓學生通過視頻情境直觀地感受這個故事的展開過程,以及藺相如的機智和勇敢。在學生閱讀第三部分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故事情節之間的關系。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網絡上的微電影或動畫來創設“負荊請罪”的視頻情境,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和視頻情景,了解藺相如對待廉頗的態度、廉頗對藺相如態度轉變的原因,并進一步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

四、結束語

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應用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時,教師應當堅持學生主體、科學性和目的性的原則。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將基礎的教學內容提前呈現給學生,如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或學習資源庫讓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和互動。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豐富課堂教學的資源和教學方法,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在線互動游戲和虛擬實驗等方式,教師能夠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傊?,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李雪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第五小學

參? 考? 文? 獻

[1]孟帥. 巧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 中國新通信,2022,24(8):155-157.

[2]朱紹永. 巧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2(z1):125-127.

[3]陳潔.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以三年級《山行》為例[J]. 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2019(9):81-82.

[4]唐秀麗,黃穎雪,王凈蓮. 傳統教學與“互聯網+教育”之辯: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革[J]. 小學時代(奧妙),2019(12):77-78.

[5]曾永愛. 巧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0(7):206.

[6]劉云琴.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探討[J]. 文淵(小學版),2019(6):623.

[7]古麗娟. 移動互聯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途徑與方法[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0):41.

李雪(1986.08-),女,漢族,山東臨沂,學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互聯網技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網絡時代大學生信仰教育問題探析
互聯網技術在廣播電視領域的應用與探究
手機銀行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研究
基于在線教育的大數據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