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企業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

2023-12-11 01:21文玉林
時代商家 2023年47期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企業

文玉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增強,個人所得稅稅制建設完善,越來越多人增強了納稅意識。從我國稅收來源來看,個人所得稅稅收比重逐年上升,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個人所得稅稅法體系建設完整。為了減輕個人稅收負擔、維護個人切身利益,企業在發放工資獎金時就應該考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問題。因此,本文分析我國企業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時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在不違反我國稅收法律和相關政策的情況下,使企業通過對個人所得稅的合理籌劃,減輕員工的稅收負擔,從而增加員工收入。

關鍵詞:企業;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我國經濟發展增速,人均收入也在不斷提升,個人所得稅問題成了現在的熱點問題。我國企業在完成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義務的同時,需要加強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工作。企業需要培養個人所得稅籌劃專業人才,提高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工作的質量,積極宣傳納稅籌劃的作用和意義。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的這項工作做得并不充分,沒有進行有效的納稅籌劃,所以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企業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時存在的問題

目前,隨著國民納稅意識的增強,以及稅法的普及,很多員工開始重視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同時也希望單位能夠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來減輕個人所得稅,但是很多企業在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對納稅籌劃的認識不到位

我國納稅籌劃現在仍處于探究的初始階段,對于納稅籌劃還不夠重視,甚至存在認識上的誤區,如認為偷稅、漏稅、逃稅等一系列違反稅法的行為都屬于納稅籌劃行為,有許多納稅人或企業在為自己減輕稅收負擔時,采用了非法途徑避稅,卻自認為是“納稅籌劃”。事實上,在增加自身利益的同時采用違法的謀劃手段,非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納稅籌劃,還使其在違法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終得不到節稅的價值,而且觸犯法律,面臨稅務征管機關的處罰。

(二)對納稅籌劃工作不夠重視

對納稅籌劃重視不夠是現有企業的通病。有企業認為,個人所得稅籌劃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甚至認為給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阻礙。國有企業認為為國家納稅是國企本質所在,是一種光榮。其對個人所得稅籌劃狹隘、片面的理解,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學習、了解納稅籌劃的作用和意義。私有企業一心只注重業務發展,企業收獲利潤最大是其終極目標,往往認為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員工自己的事情,沒有想到如果把發給員工所得的方式略作改變如把補改成費,可以為員工降低稅負,員工實實在在到手收入增多,員工穩定性增加,員工和企業融合牢固,會反過來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對納稅籌劃政策運用不透

國家為了協調各方面利益,實現稅收平衡調節,在稅收設計中,針對性推出了各種稅收政策。納稅義務人應在充分理解稅收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自己的經濟活動,以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對政策運用不透是現在納稅存在的普遍現象,同樣金額工資薪酬納稅所得額、公益性捐贈抵稅,對納稅政策運用不透,會導致納稅人多交稅,增加納稅人稅收負擔;少納稅,可能導致產生漏稅、偷稅和逃稅的嫌疑。特別是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政策運用學問非常大,能否有效避開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的無效區間,是運用納稅政策進行個人所得稅籌劃的精妙所在。

(四)缺乏納稅籌劃專業人才

我國企業對個人所得稅籌劃方面研究不充分,專業人才人員缺乏,僅停留在研究初級階段。納稅籌劃人員對現有個人所得稅的法律法規了解不深,做納稅籌劃的業務水平不高,納稅籌劃風險意識不夠。企業的納稅籌劃過分注重減輕稅負的效果,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卻忽略了稅收籌劃本身也存在專業風險。專業人才做納稅籌劃可以事半功倍效果,做得又快又好;對個人所得專業知識運用不精準,會弄巧成拙,給納稅籌劃帶來負面影響。

二、企業加強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應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培訓,提高對納稅籌劃的認識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是一個系統工程,增強企業全員意識非常有必要。要加強企業培訓,首先讓企業管理層領導到基層員工上上下下認識到,個人所得稅籌劃關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不同于漏稅、偷稅、逃稅等一系列違反稅法的行為,正確認識到納稅籌劃真實的內涵。

通過企業內部定期培訓,提高企業基層員工稅務基礎知識,提升企業內部員工對稅務籌劃工作的正確認識,積極配合企業納稅籌劃相應工作,認識到納稅籌劃重要意義和重要作用,讓納稅籌劃工作得以長期有效地開展。

企業建立長期溝通機制,搭建溝通平臺,加強個人所得稅知識交流和學習,及時解決納稅籌劃中的問題,并提供解決的有效方法,使得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中擁有積極氣氛,對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方法和原則有更深認識和理解,提升員工積極納稅意識同時減輕稅負。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企業納稅籌劃溝通提供了技術支持,大大提高了納稅籌劃效率和效果,所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對納稅籌劃的正確認知,保障納稅籌劃有力推進,是個人所得稅籌劃首要措施。

(二)重視籌劃,巧用“費不用補”

要想做好納稅籌劃工作,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重視納稅籌劃工作,企業雖然只負有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的義務,但是企業需要重視納稅籌劃的作用和意義。在發放員工個人福利待遇時,運用適當的發放形式,為企業員工減輕稅負,員工得到收入增加,增加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可,增強員工與企業的情感。

根據稅法規定,企業發放給個人的福利,不論是現金福利,還是實物福利,都要納入個人應稅所得額,計算個人所得稅。但是非現金方式的福利,對于集體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原則上不納入征收個人所得稅。

以企業為員工免費提供工作餐為例,如果巧用“費”不用“補”就可以籌劃個人所得稅。第一,企業以一定標準發給員工餐費補貼,員工到食堂、餐飲店就餐,這種餐費補助需要納入個人所得稅計算。第二,企業為員工提供免費工作餐,由餐飲店統一配送,企業根據餐飲店開具發票在福利費中列支,并按照合同與餐飲店結算免費工作餐。此時的工作餐為不可分割集體發放福利,不屬于以現金的方式發給員工,符合集體享有的、不可分割的、非現金方式的福利,原則上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第三,企業為員工提供非免費工作餐,員工在單位的食堂中用餐,企業提供部分免費,員工以低于市場價購買工作餐。此類工作餐,也符合集體享有的、不可分割的、非現金方式的福利,屬于不征收個人所得稅。第四,企業以誤餐補助名義,發放員工的津貼、補貼,應納入員工當月所得額,計征個人所得稅。但是,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返回工作單位就餐,根據實際統計誤餐數量,按照單位制度標準領取的誤餐費,屬于差旅費補助,不計征個人所得稅。第五,員工按實際發生的餐費以發票報銷,企業作為費用列支入賬不納入個人所得稅計征;如果員工沒有發票按企業制度標準報銷,企業以現金方式發放給出差人員餐費補貼、交通費補貼,同樣應并入當月工資薪金計征個人所得稅。

(三)吃透政策,合理運用籌劃方案

企業還應通過培訓稅法新知識,使有關人員掌握和熟悉稅務政策新變化,培養稅務籌劃領域的專家,提高企業在納稅籌劃中的專業技能和水平,在納稅籌劃工作中精準施策,起到引領作用,讓納稅籌劃在企業得以順利開展。下面就以工資薪金所得和全年一次性獎金為例進行分析,如何合理籌劃減少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在用人單位任職或受雇期間,而取得用人單位發放的工資、薪金、獎金、勞動分紅、津貼、補貼、年終加薪等各種所得,按年并入綜合所得計征,按月(次)預扣預繳。

全年一次性獎金,在2023年12月31日前,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有兩種計算個人所得稅方法。一是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并入發放當月工資、薪金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年終匯算清繳;二是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計算商數,按照商數查找月度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全年一次性獎金全部金額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該計稅辦法全年只允許使用一次。

我國目前針對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稅率為七級超額累進的稅率。個人所得稅籌劃可以運用兩種方案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一,如果雇員全年工資、薪金所得超過稅法規定的全年費用扣除額,因減小納稅所得額總額,或許適用低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算,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應納稅額=雇員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第二,如果雇員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全年費用扣除額的,因補足全年費用扣除額的差額,減少納稅所得額,全年一次性獎金納入綜合所得計征:應納稅額=(雇員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對于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籌劃時,規避一次性獎金發放的無效區間,以案例方式進行分析籌劃。

案例1:小趙和小錢都是ABC企業員工,假設每月工資發放額相同,均為5000元,小趙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36000元,小錢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36500元。根據稅法規定,小趙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計算商數,經查表適用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36000×3%=1080,實得獎金收入為36000-1080=34920元;小錢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計算商數,經查表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元,則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36500×10%-210=3440,實得獎金收入36500-3440=33060元,小錢實得獎金反而比小趙少。

造成這種反?,F象的原因是全額累進稅率引起的。我國個人所得稅適用超額累進稅率,不應該出現全額累進稅率的現象。稅法規定,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以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但是,速算扣除數只允許扣除一個月的。一次性獎金這種計稅方法,就失去了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基本原理,導致這種矛盾狀態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計算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不匹配,導致的后果是應納稅所得額臨界稅率變化值時,出現適用的稅率超額累進和全額累進并存,產生“無效區間”。

個人所得稅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案來規避全年一次性獎金無效區間。第一,盡量選擇臨界點值作為獎金的發放金額。對于超過臨界點的獎金金額分散到年度內每個月或每個季度,以月工資、月獎金或季度獎金形式發放,從而達到節稅籌劃的目的。第二,采用捐贈方式降低計算稅率。稅法規定,捐贈支出準予在應納稅所得額的30%的限額內全額扣除,所以可以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扣除捐贈金額,從而降低應納稅所得額,減少應納稅額。因此,可以通過捐贈方式,規避一次性資金的無效區間。例如,小錢年末12月取得一次性獎金36500元,12月向紅十字會捐贈500元,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為1080元,稅后所得為36500-1080-500=34920元。通過上述計算可以看出,不捐贈500元前,小錢得到獎金收入33060元;通過向紅十字會捐贈500元,小錢得到獎金收入34920元,反而增收1860元,同時又拿到紅十字會捐贈名譽,這就完全體現出個人所得稅籌劃的作用和意義。

(四)注重人才,建立優秀的納稅籌劃團隊

專業人才是納稅籌劃水平提升的關鍵,同樣也是做好納稅籌劃工作的基礎,因此建立高水平納稅籌劃專業人才隊伍就非常有必要。企業需要加強對納稅籌劃人才梯隊的建設,搭建一個完整的納稅籌劃人才團隊。企業可以通過內部強化培訓、外部延伸學習及外聘注冊會計師、稅務師等方法建立一支專業水平、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優秀納稅籌劃團隊。企業應當從以下方面著手:(1)企業定期舉辦納稅籌劃人員培訓,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從而發揮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水平。(2)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學習熱度,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企業工作期間拿到全國稅務師證,獎勵人民幣5000元;取得中國注冊會計師證,獎勵人民幣8000元,等等。(3)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薪酬待遇,建立一整套晉升通道,發揮納稅籌劃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4)加大企業人力資源招聘力度,通過設定招聘條件,從人才市場招聘有納稅籌劃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為企業納稅籌劃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優化納稅籌劃團隊結構。

三、結束語

通過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綜合運用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方法,可以提供多種納稅方案選擇,達到減少企業員工的納稅負擔、增加納稅人收入的目的。隨著我國稅制改革不斷地完善,納稅籌劃也會慢慢走向成熟,企業可以通過錄用注冊會計師和稅務師專業性人才,壯實納稅籌劃隊伍,促進合法納稅意識良性發展。隨著納稅籌劃的發展壯大,納稅人依法納稅意識提高,納稅收入不減反增,不但不耽誤我國實現財政目標,反而會提高稅收征管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相互認知,維護相互之間的納稅公平關系。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仍然需要不斷地推進,要加強實踐探索,為我國稅制改革、稅收制度的完善提供更有意義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佟飛.淺談新個人所得稅稅法下的納稅籌劃[J].中國集體經濟,2023 (14):86-89.

[2]梁超艷.探究新稅法下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J].中國集體經濟,2022 (30):121-123.

[3]王吉.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階段的納稅籌劃探究[J].會計師,2022 (06):100-102.

[4]閆守森.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 (11):26-27.

[5]莫芳華.基于新個稅視角下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分析[J].財經界,2021 (21):175-176.

[6]莫芳華.基于新個稅視角下的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分析[J].財經界,2021 (21):175-176.

猜你喜歡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我國個人所得稅問題研究
網絡紅包之個人所得稅問題探討
中小企業納稅籌劃探析
稅務會計師在中小企業的作用及認識探究
納稅籌劃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