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技能大賽驅動下的高職應用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2023-12-13 16:43陳藜文王寶華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關鍵詞:反撥效應職業技能大賽復合型人才

陳藜文 王寶華

摘要: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英語口語競賽為契機,發現人才選拔、備賽輔導、教學反思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結合高職應用英語專業探討人才培養的實施路徑,即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綜合運用TBLT和POA教學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及鼓勵學生參加其他英語類比賽,以期充分發揮大賽對應用英語專業教學的積極反撥效應,從整體上提高應用英語專業人才的綜合技能與素質,真正實現賽教融合,切實提高應用英語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反撥效應;高職院校;應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復合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C961;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2-0005-04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檢驗教學成果、引領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對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積極的反撥作用。英語口語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大賽”)作為高職組唯一的語言類賽項,自2011年被納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來,經過十多年賽制、賽題的改革與創新,為全國高職英語專業人才同臺競技、展現風采、交流學習、互相促進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平臺,為高職院校秉承“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賽課融通、賽訓結合”理念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了明確導向。為通過大賽切實促進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對大賽驅動下的高職應用英語人才培養展開研究,以使院校與教師更好地了解大賽,對標大賽的理念培養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大賽積極的反撥效應。

研讀以往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高職英語教學,不難發現其存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備賽方式不妥。自2018年國賽起,賽制由現場備賽改為以題庫的形式進行。正式比賽前一個月主辦方公布所有賽題,這導致有些高職院校采用寫稿背稿的方式進行備賽。由于比賽時間緊、賽題多、難度大,這種備賽方式效果不好。第二,忽略人才培養的整體性、綜合性。許多基于大賽的教學反思研究集中在口語教學方面。事實上,大賽對選手知識、能力、素質的考查是全面且綜合的。比如比賽中,中國故事的環節常常涉及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學生有很強的口頭表達能力、語篇組織能力及發散性思維能力,并具備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情景交流環節所涉及的情景主要包括前臺接待、酒店入住及退房、房屋租售、產品介紹、培訓信息、工作面試、服務提供等,考查學生的聽力、口頭溝通交流能力、職業能力及應變能力,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交際禮儀及職業素養。職場描述環節涉及各行業熱點和社會現象,考查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語篇組織能力、發散性思維能力及思辨能力。職場辯論環節涵蓋不同的社會常識及民生熱點,考查學生的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思辨能力,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并能運用有效方式進行溝通交流。

另外,筆者通過指導參賽實踐,參與區(?。┵悇?,發現以下突出問題。第一,參賽選手名額有限,能力提高受益人數少。參賽選手通過賽前培訓,能夠得到指導團隊教師的精心指導,使各方面技能水平迅速提高。然而由于參賽名額有限、賽課脫節,受益選手往往僅為寥寥幾人。第二,學生的心理素質需要鍛煉和提升。教師選拔選手、輔導備賽時往往側重學生的語言水平、交際禮儀等,忽略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選手的心理素質往往會對其水平的發揮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心理素質的鍛煉和提升應成為培養全面人才的重要一環。

首先,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多與公共英語、商務英語或工科類專業英語教學掛鉤,關于大賽的反撥作用與應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的研究則很少。其次,應用英語專業應用性強、專業適用范圍廣,所培養的學生畢業后面向外事、教育、經貿、文化、服務等行業。應用英語專業的方向定位、培養目標及職業面向均與大賽各環節所涉及的職業領域高度契合。最后,筆者所在學校培訓學生參加專業組、非專業組區(?。┵?、國賽近十年,獲得專業組區(?。┵愐坏泉?次,國賽二、三等獎各1次,非專業組區(?。┵愐坏泉?次,國賽三等獎1次,是廣西在此賽項中獲得獎項最多的高職院校,同時2022年、2023年經過層層選拔參加區(?。┘?、國家級比賽的選手均為應用英語專業學生。多年的參賽實踐為職業技能大賽驅動下的高職應用英語人才培養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基礎。由此可見,基于職業技能大賽開展應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研究具有極強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通過行業調研、企業實地走訪,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部分高職院校的應用英語專業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就業面向不清晰,課程設置與商務英語或旅游英語專業重疊,人才培養模式照搬商務英語專業等問題。2015年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目錄(2015年)》(以下簡稱《專業目錄》),將高職英語類專業調整為商務英語、旅游英語、應用英語和英語教育,從培養目標、就業面向、主要職業能力、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等十個方面提出要求,科學界定了商務英語、旅游英語和應用英語的方向與領域,解決了這3個專業的交叉重疊、專業方向不規范、專業內涵不清晰等問題[1]。

開展行業調研、企業實地走訪,可以厘清應用英語所涉及行業的人才結構現狀、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狀況,了解企業職業崗位設置情況和相關典型工作任務及其對技術技能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筆者所在學校(以下簡稱“學?!保┑膶I教師團隊通過對3家廣西區內及23家區外(主要面向廣東)招聘高職高專應用英語專業畢業生的企業進行網絡調研,了解應用英語專業主要的崗位設置,并通過走訪本地企業了解企業對應用英語人才的能力要求等。

依照與《專業目錄》相配套的應用英語專業簡介,結合調研結果及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本著專業與產業有效對接的原則,學校應用英語專業方向定位在國家及區域兩個層面。在國家層面,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要展會的平臺作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區域層面,加快形成面向東盟、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高地,建設廣西國際會展服務業集聚區,建設RCEP(南寧)國際博覽中心。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東盟國際呼叫中心、多語種翻譯公共服務平臺、國際技術交易平臺),服務“桂品出?!薄肮鹌蟪龊!?,為企業“走出去”提供語言支持和人才支撐??偟膩碚f,即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提供語言服務的人才,包括翻譯服務、涉外事務服務及會展服務等。

基于上述定位,學校應用英語專業主要培養立足東盟經貿合作,服務RCEP和“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一專多能”高素質技能人才。所培養的人才需要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及國際展會、國際交流和涉外服務業務等知識,具備良好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初級翻譯能力和行政事務處理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并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初級翻譯、涉外行政文秘、涉外商務助理、會展服務及產品推介等工作。

學校應用英語專業的方向定位、培養目標及職業面向與大賽各環節所考查的知識點均相契合。第一,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的專業方向定位,與大賽中的中國故事環節相契合。第二,培養面向不同崗位的“一專多能”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訴求與大賽考查學生用英語解決職場實際問題的要求殊途同歸。

2.確定專業崗位群,邀請行業專家參與分析所涉及工作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結合對往屆畢業生的問卷調研,優化課程設置

學校應用英語專業教師團隊與行業專家一起,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崗位群確定工作領域(項目),分析工作領域(項目)的典型工作任務,梳理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職業能力,并據此開發課程及教學內容。

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設目標,學校應用英語專業為更好地服務于廣西“十四五”規劃,將服務領域確定為國際展會服務、企業涉外事務服務、翻譯服務、跨境電商服務、國際貿易服務等。之后,專業教師與行業專家共同商討,將服務領域內容細化為14個工作項目,確定了51個項目的典型工作任務,包括展會宣傳、展會安排、文件整理、日常行程安排、外賓參觀接待、公司及產品宣傳資料翻譯、網站英文采編、直播展示、單證制作、線上發布會等,并逐一分析每項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要求。

學校通過問卷星向15-19級部分畢業生發放關于應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20份。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工作崗位需用到的能力排名依次為語言組織能力、英語讀寫能力、思辨能力、信息搜索及采集能力、英語聽說能力。畢業生對應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包括:結合社會發展趨勢開設課程,與社會中的崗位職責相貼合;重視聽說課程,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英語課程教學與實際工作崗位的銜接性,針對專門崗位設置專門的課程;增設跨文化交際類課程等。

結合專家分析結果、往屆畢業生的反饋及大賽對選手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學校優化應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精心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實訓課程”,循序漸進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第一,專業基礎課程。大賽對選手各項英語基本技能的要求,可以具化為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閱讀、英語視聽說、英語語法等專業基礎課程。學生通過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可以夯實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第二,專業核心課程。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的核心能力要求,將實用英語閱讀、英漢互譯、英語應用文寫作、跨文化交際、文秘英語、外事英語等6門課程確定為專業核心課程,以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涉外文秘事務處理、外事服務等能力。第三,專業拓展課程。結合大賽所涉及的職業情景與素質要求,針對相應工作領域開設豐富的專業拓展課程,加強學生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和職場常識的輸入[2],包括中西文化比較、涉外禮儀、國際會展營銷、實用會展英語、涉外企業服務實務、職場英語口語、外事服務實務、英文信息化處理、現代辦公事務處理、活動策劃與管理、涉外政策與法規等。這樣學生既可以了解相關工作情境中的交際任務,從而培養所需的職場能力和素質,還可以通過語言與思想的融合、對跨文化問題的探究有效提升思辨能力[3]。第四,實訓課程。根據“賽訓結合”理念,在不同學期開設不同的專業實踐課,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綜合運用能力。課程包括英語語言技能實訓、涉外接待實訓、國際展會實訓、涉外實務服務實訓及翻譯(口筆譯)實訓等。通過學習實踐課程,學生可以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中總結自身優勢和不足,進而提升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根據不同教學目標選取適合的教學方法,綜合運用TBLT和POA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

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簡稱TBLT)是交際法家族的一員,其遵從交際法的基本原則,TBLT教學法的基本教學單位是任務(task)。TBLT教學法主張語言教學內容應基于“任務”,而不是按語言形式或功能來安排教學順序。TBLT教學法因與高職“適用、夠用”的前提及“做中學、學中做”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高度契合,在高職課堂教學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

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是文秋芳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構建的一種理論體系,旨在克服外語教學中“學用分離”“文道分離”的兩個弊端[4]。POA教學法的基本教學單位是產出活動(productive activity)。POA教學法以產出活動的完成為目標,其教學過程由驅動—促成—評價循環鏈構成。其精髓在于精心設計驅動場景,仔細挑選輸入材料,設計多樣的輸入活動及進行師生合作評價。

TBLT教學法鼓勵學生在完成交際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使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調用自身已有知識,卻不能有效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體系。POA教學法則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促使學生完成系列活動而順利完成整個產出活動。POA教學法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部分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不高,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不強,教師單純運用POA教學法實施課堂教學恐怕難以達到預想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從這兩種教學方法中選取適合自己教學目標的合理部分,運用于自己的課堂實踐。比如,教授英語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課程時,教師可以使用TBLT教學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互動,進而進行語言習得,并掌握相關知識點。教授實踐課程如國際會展營銷、實用會展英語、涉外企業服務實務等課程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學習主動性等逐步運用POA教學法,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開拓思維。

4.發揮第二課堂和其他高職英語類比賽的外延作用,不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第二課堂是英語學習在課外的延伸,學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可以拓寬英語學習途徑,為學生提供英語鍛煉的平臺。學校開設校園英語角,邀請外教及留學生參與活動,為廣大學生提供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學校英語協會定期舉辦英語沙龍、演講比賽、觀看英文電影、英美文化競答、英語講座等活動,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寓學于樂,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素質。學校還聯合英語協會舉辦英語活動月、英語歌曲大賽、英文電影配音比賽、英文詩歌朗誦比賽和英語綜合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為學生展示專業能力、積累舞臺表演經驗、鍛煉心理素質提供豐富多彩的平臺。除了職業技能大賽之外,學校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其他英語類比賽,如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國教育電視臺·外研社杯”職場英語挑戰賽寫作大賽、閱讀大賽、演講大賽,廣西高校大學生翻譯大賽等,通過比賽全方位檢驗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及綜合素質。

實踐證明,大賽對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用英語解決職場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綜合技能和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大賽對教學的積極反撥作用,通過針對性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及鼓勵學生參加其他英語類比賽,由點到面地增加受益學生人數,從整體上提高應用英語專業人才的綜合技能與素質,為大賽、區域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復合型人才,真正實現賽教融合。

參考文獻:

[1]常紅梅,王月會.高等職業院校英語類專業教育十年發展:回顧與展望[J].外語界,2020(06):41-45.

[2]施旭梅.論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從英語口語技能大賽角度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8(36):44-45.

[3]孫有中.外語教育與思辨能力培養[J].中國外語,2015,12(02):1+23.

[4]文秋芳.產出導向法:中國外語教育理論創新探索[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17.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English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riven by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Chen Liwen, Wang Baohua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college skills competition as an opportunity, the English speaking competition of the vocational group has identified problems in talent selection, preparation guidance,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Expl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pplied English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cluding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plans,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ettings, comprehensive use of TBLT and POA teaching methods,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ment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other English related competitions, in order to fully leverage the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of competitions on applied English major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skills and qualities of applied English major talents,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edu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pplied English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backwash effe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pplied English major; talent cultivation;compoundtalents

猜你喜歡
反撥效應職業技能大賽復合型人才
大學英語四六級聽力測試對聽力教學的反撥效應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高職院校教學研究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高考英語聽說測試反撥效應的區域性研究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