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崗位勝任力的“輸血醫學檢驗”課程改革研究

2023-12-14 22:11陳思琦汪全民邱模昌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3期
關鍵詞:采供血血站醫學

陳思琦,吳 劍,汪全民,邱模昌

(1.江西醫學高等??茖W校 醫學技術學院,江西 上饒 334000;2.上饒市中心血站 輸血研究室,江西 上饒 334000)

自1900年發現A、B、O血型之后,不少發達國家就開始發展輸血醫學。經過百余年的時間,已建立了獨立、完善的輸血醫學學科,并且在輸血醫學教學的設置上也體現了靈活性與多樣性,除了在校內和教學醫院中進行,還有相應的小組討論和見習體系[1]。我國輸血醫學起步較晚,從1988年中國輸血協會成立并引進WHO的標準化輸血安全遠程教育教材,才開始我國輸血相關教學與培訓,至今不過三十余年[2]。

隨著我國無償獻血制度的確立、成分血分離和輸注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獻血意識的提高,我國輸血醫學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3-4]。

雖然輸血醫學發展迅速,但長期以來,各大醫學院并未重視輸血醫學的專業知識教學,相關的理論與技能教學一直依附于檢驗醫學,大多仍掛靠于醫學檢驗或生物技術專業中,僅有少數本科院校設立了輸血專業,這直接導致了輸血醫學專業人才的緊缺[5-6]。尤其在縣級以下的基層醫院,更是極度缺乏輸血醫學相關技術人員。

在??茖哟蔚尼t學院,對“輸血醫學檢驗”課程的重視度更令人擔憂,其多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擴展課程進行講授與考核,一些學校甚至未將其列入教學大綱或僅作為自學課程[7]。授課形式較為傳統、單一,且該課程未配套安排實訓課時,血型鑒定、交叉配血等重要實驗多放在“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的實驗課中進行講授;實習時學生在輸血科輪轉時間僅幾周,一些二級醫院甚至未設置輸血科,也未單獨設立采供血相關機構供學生見習、實踐。有限的課時和一成不變的授課模式,讓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度不夠,無法掌握最新的輸血醫學檢驗理論和技能,對相關的崗位需求也了解得非常有限。

隨著政策與行業標準的不斷完善,對于輸血科、采供血機構各崗位細化也將日趨成熟,各級機構迫切需要大量具備熟練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輸血檢驗專業人才。在采血—貯血—供血—輸血的全過程中,包括血液成分的制備與儲存、血型鑒定、各類經血傳播疾病的檢測、配發血、質控、輸血科研等環節,不同環節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層次要求不同,這給予了高職高專學生更多的崗位選擇機會。

正因為當代社會對輸血醫學研究和相關從業技術人員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對臨床輸血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老舊的教學內容及教學評價模式已不足以讓學生勝任當前的采供血相關崗位,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探索建立適合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學習“輸血醫學檢驗”課程的教學新模式是大勢所趨。

一、明確崗位要求,確立改革方向

近年來,為了培養專業的輸血檢驗技術人員,蚌埠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等多所本科院校進行了積極探索,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開設輸血檢驗輔修專業,增加“輸血相關法律法規”“輸血的質量管理”“輸血相關疾病檢測技術”等課程的講授與實踐課程。通過隨訪統計,有輔修經歷的學生,不僅對輸血醫學檢驗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職業認同感、升學率、就業率等方面也都明顯高于未參加輔修專業學習的學生[8-10]。

但??茖哟蔚尼t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僅有2年,時間遠不如本科生充裕,學習科目多、時間緊,??茖W較難以保質保量開設輔修專業課程,此類改革不適合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實際情況。對??频膶W生而言,更重要的是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對“輸血醫學檢驗”課程的重視程度,所以改革的重點要堅定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在有限的課時內講授最重要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讓學生達到采供血相關崗位的要求,拓寬學生的就業范圍,提高學生的崗位競爭力。

通過查閱文獻及調研、訪談當地及周邊省市血站、醫院輸血科等采供血機構,對各級醫療單位輸血醫師、輸血技師進行調研,了解輸血醫學相關工作者的工作現狀,了解單位的招聘要求[11-13]。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崗位勝任力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理論知識:掌握輸血醫學檢驗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原理。(2)技能/能力:掌握血液檢驗、交叉配血、成分血分離、核對發血等采供血機構的常規工作技能;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3)職業素養:具備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備認真負責、不斷學習的工作態度;具備重視生物安全和檢驗全過程質量控制的專業素養;具備醫務人員尊重生命、主動向大眾進行血液安全宣傳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參與意識等。

二、改革授課模式,提升學生能力

(一)教學內容改革

在常規課堂教學過程中,參考當前醫療機構對輸血醫學工作者最新的崗位要求規范,根據崗位實際要求,適當增減教材,重新書寫課程標準[14]。以“從血管到血管”的采供血全過程為組織脈絡,重點講解血型免疫血液學、血液成分的制備與臨床應用、輸血不良反應與血液傳播性疾病幾大板塊,并將崗位需求融入教學,為學生構建輸血檢驗理論與基本技能的知識網絡。

針對其中相對較難的重點知識,如臨床常用的交叉配血實驗——鹽水介質法、低離子聚凝胺法、抗球蛋白法等,采用“精講+實踐操作”的方式,適當刪減過時的理論、實驗內容,以保證突出重點。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輸血檢驗相關崗位有更直觀的了解,形成清晰的職業規劃,在教學過程中要與當地采供血機構緊密合作。比如,課余時間組織有興趣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入血站參觀、見習,由血站工作人員帶領并講解血站實際工作中有關輸血管理學、臨床輸血學、血液制品學等輸血醫學專業的知識。

通過“理論+實踐”課程課下見習,讓學生掌握血型免疫學、交叉配血、血液傳染病檢測等輸血檢驗基本理論;能夠在上級技師的帶領下完成常規的采血、配血及血液檢測工作;知道在血站工作所要遵守的操作規范和生物安全要求。

既往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在采供血機構的實習計劃并不明確,為了提升實習效果,我們重新編寫了《輸血檢驗技術實習大綱》,適當調整了實習時間,對有意向從事輸血檢驗工作的學生制訂了更加完整、實用的教學計劃。

在實習過程中,秉承“學習—實踐—再學習”的理念,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首先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常用血液制品的保存條件和臨床適應證,掌握顯微鏡、離心機、微量加樣器等實驗儀器的使用;再進一步學習具體的實驗操作,如血型鑒定、交叉配血、不規則抗體篩選、血栓彈力圖儀檢測、新生兒溶血病篩查等;然后增加臨床溝通的訓練,包括危急值報告、核對發血、臨床成分輸血治療指導等,并在實習過程中加入病例分析、小講課;最后進行出科考試,考核實習情況。及時收集學生成績及帶教教師的評價意見,進一步探索“學?!尽斞啤比诤鲜綄嵙暯虒W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及改革效果。

(二)教學模式改革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對新知識的吸納轉化,及時把新知識、新技術納入輸血醫學檢驗的教學內容之中,如拓展介紹血型基因檢測技術、血液傳染病檢測新指標、血液制品制備的新方式等輸血醫學前沿知識,讓學生了解該學科的發展前景,提升學生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涵的目的。

要充分利用學習通、職教云、嗶哩嗶哩、中國大學慕課等新信息化平臺,分享優質學習資源,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及時答疑解惑。同時,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提出意見和建議,以進一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便于教師及時修訂教學內容,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針對“輸血醫學檢驗”實踐課程少,對血液安全、成分血分離、無償獻血等內容的講解較為抽象,課堂教學難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痛點,我們與市中心血站建立合作,在周末、節假日等課余時間長期開展獻血車見習活動,由學生自愿報名擔任獻血車志愿者,使學生在志愿活動中正確認識無償獻血的過程及意義,深刻體會血液安全及輸血相關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承擔向大眾進行無償獻血者動員、招募的科普宣講任務,增強作為醫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此外,組織開展世界獻血者日宣傳、單采血小板捐獻、了解中華骨髓庫并自愿登記加入等活動,培養學生尊重生命、助人為樂的道德情懷和以病人為中心的職業道德,讓學生對輸血醫學檢驗的理解不止于血型鑒定與配血發血,還進一步使他們加深對課程內核的認識。

多措并舉,改善“輸血醫學檢驗”課程長期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考查課”的被忽視地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職業素養,讓學生能學得更深、更透徹,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力。

三、改革評價及前景展望

(一)改革評價

在學校2019級、2020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中進行課程改革的初步探索,通過能力測驗、興趣調查問卷及收集見習、實習點教師的反饋,調查匯總顯示,相較往年畢業生,基于崗位勝任力需求的課程改革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及職業選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帶教教師對參與過教學改革的學生的評價如下: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都有顯著提高,對輸血醫學相關崗位認知度及對輸血醫學檢驗技師的職業認同感大幅提升,21%的學生畢業后有意向從事輸血檢驗相關工作。

(二)前景展望

綜上所述,在大專院校對“輸血醫學檢驗”課程進行教學模式、方法的改革,要堅定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力求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并將市級血站、各醫院輸血科作為學生的見習、實習點,與之建立長期、深度的合作。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輸血醫學檢驗的發展現狀和具體的崗位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報考輸血醫學檢驗技師資格證。

在后續的教學實踐中,需繼續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與自身素質,鼓勵教師去采供血機構進修學習,并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注重醫學生的人文關懷教育,強化學生對采供血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認知,培養學生嚴謹的操作態度、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使學生不僅能成長為合格的輸血醫學從業者,更能主動成為安全用血、無償獻血的實踐者和宣傳員。以培養能夠勝任各級輸血機構,尤其是縣級以下的基層醫院的輸血醫學檢驗專業技術人員為目標,為基層采供血機構輸送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為我國安全用血、科學用血做出貢獻,為提升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貢獻出職業教育的力量。

猜你喜歡
采供血血站醫學
采供血機構實施財務績效管理的成效探討
醫學的進步
采供血機構人力資源配置面臨的困境與解決對策*
醫學
醫學、生命科學類
血站院感知識系統化培訓模式探討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實施審核組模式的體會
江蘇省采供血機構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