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短視頻傳播效果及影響分析

2023-12-15 06:11蘇燕燕鄭藝雯
農業災害研究 2023年8期
關鍵詞:氣象部門天氣預報福建

蘇燕燕,鄭藝雯

福建氣象服務中心,福建福州 350000

互聯網應用技術日新月異,用戶規模呈量級增長,傳統媒體傳播方式已漸為新媒體所取代。短視頻具有碎片化、傳播廣且門檻低等特點,深受各個年齡的受眾青睞,且用戶規模呈現出暴發式的增長趨勢。最新CNNIC數據,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民達到10.5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74.4%,而短視頻已成為自媒體時代最受“寵”的明星。同時,短視頻的這種優勢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戰略推動短視頻成為政務服務內容的新傳播形式。在此背景下,氣象部門跟上新媒體發展熱潮,開通短視頻平臺官方號,制作并發布符合大眾需求的氣象題材短視頻,在節假日、重大天氣過程和重要活動中,也以短視頻方式為大眾提供氣象服務,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由此可見,如何利用短視頻平臺有效開展公共氣象服務、提升氣象信息傳播力是氣象部門當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通過對福建氣象服務中心開設的官方抖音號“福建天氣”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及其影響進行分析,探討氣象短視頻的發展策略。

1 “福建天氣”短視頻作品內容分析

隨著移動端的廣泛普及和移動通信網絡的迭代更新,“短、平、快”的短視頻傳播內容逐漸受到大眾的追捧和喜愛。一是視頻短小,一般在5 min以內,能夠讓用戶在零碎時間獲取信息;二是核心內容突出,各類題材的短視頻被平臺加以歸類并進行關聯推薦,方便用戶直接觀看;三是短視頻使用戶的視覺體驗更加多元化,相較于僅以文字和圖片相搭配而言,短視頻更加直觀,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習慣。

福建氣象服務中心官方抖音號“福建天氣”自2019年1月5日發布第一條短視頻起,已歷經4年,發布將近1 400條短視頻作品,收獲2.9萬粉絲,獲得24.7萬點贊。其短視頻內容涉及天氣預報預警、氣象科普常識、氣候特點、攝影實拍、旅游服務、公益宣傳等類型,并制作氣象冷知識合集,專門為社會公眾科普新鮮有趣的氣象冷知識,目前已更新至32集,播放量達到5.5萬次。

1.1 天氣預報預警

天氣預報預警視頻是“福建天氣”最主要的內容,該類視頻發布率最高,主要包括天氣預報信息、災害天氣預警、短時天氣預報預警、中長期天氣預報、農業氣象預報、旅游預報等,是氣象部門綜合觀測業務和服務內容。并通過主持人播報講解、卡通形象、云圖演示、戶外天氣實況等形式制作,同時也是受眾最為關注、點贊和互動、轉發最多的短視頻。

1.2 氣象科普常識

向受眾普及氣象科學常識、氣象災害危害及防災技能等,通過短視頻形式使這些權威性、專業性、科學性知識變得生動活潑且通俗易懂,目的是讓更多的公眾更充分地認識氣象、了解氣象、掌握防災減災技能,這也是氣象部門開展公共氣象服務的工作內容之一。例如,二十四節氣的宣講,六一禮物“防雷小口訣”,《什么是強對流》《如何正確春捂》等。

1.3 攝影實拍

通過攝影實拍向受眾展示各類天氣景觀,例如,2022年12月17日發布的寒潮天氣下的石牛山霧凇景觀?;蛲ㄟ^另一種鏡頭展現氣象主播日常工作,亦或是氣象主播走到戶外,帶領屏幕前的觀眾切身感受天氣情況等。

2 氣象短視頻傳播效果分析

以“福建天氣”抖音賬號在2022年期間發布的短視頻為研究對象,圍繞抖音短視頻不同標題、內容、時長等,分析其播放量、點贊量、互動及轉發情況。

2.1 “福建天氣”短視頻傳播概況

2022年,“福建天氣”共推出299條短視頻,天氣預報預警的短視頻有160條,占全部視頻總數的54%,其次是氣象科普宣傳的短視頻,發布數量占全部視頻總數的31%,然后分別依次為氣候特點分析、公益宣傳、攝影實拍、旅游服務等短視頻,攝影實拍和旅游服務方面的相對較少,一共占短視頻數量的5%。

根據短視頻平臺對播放流量的推送機制可以看出,不同視頻內容的播放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其中天氣預報預警短視頻的播放量最高,其次是氣候特點分析,公益宣傳的播放量相對較低。播放量較高的短視頻說明關注的用戶多,且用戶觀看的時長較長,由此也可以認為該視頻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結合“福建天氣”2022年期間發布的幾大類短視頻內容,可以推斷出,由于天氣預報預警類視頻與受眾日常生活關系密切,需求用戶多,因此用戶對此類短視頻的關注率較高,尤其是出現極端天氣事件時的短視頻更容易引發關注。例如:5月10日發布的“注意!今年以來最強降雨來襲”的短視頻,視頻封面標題內容設置醒目,且使用感嘆號加重語氣,更容易引起受眾關注。

2.2 “福建天氣”短視頻點贊及轉發量分析

通過查看短視頻的點贊量和轉發量,可以直觀地了解受眾對短視頻內容的認可、喜愛和支持,這種行為是新媒體用戶對社交網絡平臺作品給予肯定的一種表達方式。對“福建天氣”2022年發布的短視頻點贊量統計可看出,點贊量、轉發量均獲第一的是3月15日發布的1條時長為48 s的氣候常識作品“為什么南方樹木在春天落葉”,首先帶有疑問的標題吸引了大量網友的討論,互動信息達到404條,獲取點贊2 775個,轉發1 070次,將氣候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專業難懂的氣象科學知識也可以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的同時,帶領受眾領略了福建春天的特殊景象。從整體上看,天氣預報預警視頻仍是受眾點贊和轉發量最高的作品,其次是氣象科普,這與人們關注氣象部門官方抖音,更方便地獲取日常天氣信息、了解氣象常識的意圖一致。

3 氣象短視頻的影響分析

3.1 短視頻內容關注度高

相較于傳統的氣象服務方式,氣象短視頻趣味性更強、吸睛度更高,且時效性、互動性強,發布的內容短期內引流量大[1]。當前,我國各地氣象部門相繼將短視頻應用于氣象服務工作,在探索氣象服務短視頻平臺應用方面展開工作[2]。福建氣象服務中心開通官方抖音平臺,制作和發布天氣預報、災害預警信息、氣象科普等短視頻,對特殊天氣情況和重大活動進行氣象直播,例如:《直擊9號臺風盧碧強降水》特別直播節目,特殊氣象現象《金邊日環食》大型直播等。其中,《金邊日環食》直播視頻獲得福建氣象全省短視頻評比一等獎。春運氣象災害防御系列《雨天行車注意事項》參與全省短視頻評比二等獎。形式各異,內容豐富的短視頻使社會大眾在刷短視頻獲取娛樂的同時,了解了天氣狀況和氣象知識,針對臺風、暴雨、強對流天氣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極端災害性天氣,實時跟蹤和推送天氣最新發展情況。

制作推出氣象災害預警的動畫短視頻《春運氣象災害防御》《雨天行車》等服務大眾日常生活的精品系列短視頻,同時,福建氣象服務中心制作的其他短視頻作品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量。例如:2022年全國氣象短視頻發展論壇暨第四屆全國氣象短視頻創作觀摩活動和首屆“名家講科普”活動總結大會上,福建省氣象局《福見夏日“風”情——臺風的另一面》在首屆“名家講科普”活動中獲評“全國十佳科普視頻”;《一杯“福茶”的氣象故事》在第四屆全國氣象短視頻創作觀摩活動獲評“全國十佳作品”,《福氣》獲評“全國優秀作品?!兑槐案2琛钡臍庀蠊适隆分v述了福鼎畬族女孩和她阿爹在種植茶葉時,從祈福、看天吃飯的無奈,到利用氣象科技洞悉“天時”的秘密,掌握種茶、制茶、存茶的時機,氣象科技賦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讓一片葉子,富了鄉親,美了村莊。

這些作品極具福建特色,與氣象生活聯系緊密,一經上線就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點贊和轉發,充分發揮出氣象服務保障能力,表明氣象工作正在通過短視頻平臺以更貼近生活、更親近群眾的方法拉近氣候、天氣和每個普通人之間的距離。

3.2 短視頻信息傳播速度快

短視頻發布簡單快捷,在抖音等平臺上發布制作好的天氣預報預警短視頻只需1 min左右,便可實現快速發布和定向范圍精準送達,大幅度增強了災害預警發布的時效性。當福建省沿海地區受到臺風天氣的影響,省內大范圍內出現了降雨過程,氣象部門聞訊而動,后臺編輯及時整理雨情和災情信息,將數據以動態演示的方式發布在短視頻平臺,將氣象服務產品第一時間呈現給受眾,讓受眾通過短視頻獲取所需的降水天氣預報信息。例如:“福建天氣”5月24日發布的“暴雨來襲,福建人注意安全”的暴雨預警短視頻,預報“三明、福州、平潭、龍巖、莆田、泉州部分地區有大雨到暴雨,24 h降雨量達30~60 mm,局部高達70 mm”,視頻發出后播放量達到992.1億次。短視頻雖“體量小”,但更利于受眾觀察和傳播,迅速獲取795個點贊,并轉發178次。氣象服務產品能在第一時間呈現給公眾,讓更多的受眾及時、有效地通過短視頻獲取所需的天氣預報信息。

3.3 氣象科普效果顯著

當前,短視頻平臺已成為福建省氣象部門宣傳和普及防災減災知識的重要載體。獲獎作品《福見夏日“風”情——臺風的另一面》將氣象科普與“?!蔽幕嗳诤?,以“福天天”旅行團在福建旅游的所見、所感、所聞為引,串聯科普要點,介紹臺風的兩面性,面向公眾傳播臺風防御知識。氣象短視頻以巧妙的手法避免了枯燥的說教,使科普內容的表達更加鮮活[3],深受廣大網民喜愛,這讓網民在體驗視覺享受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收獲了多方面的專業知識。

4 短視頻傳播的發展策略

就目前“福建天氣”短視頻制作和發布情況來看,多是以文字信息、圖文聲、真人出鏡等常見形式,而短視頻用戶通常更傾向于具有娛樂性、獵奇性的作品。氣象內容本身專業性強,要想將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就要以人為本,站在受眾的角度,結合有趣的表現形式,如情景劇的形式,提高視頻內容質量,關注受眾體驗,激發受眾的喜愛程度,擴大粉絲群,進一步增強傳播效果。

4.1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做好氣象服務是氣象事業不斷進步的重要環節。自2018年開始,國家對短視頻平臺進行集中治理,在打造風清氣正網絡環境的同時,眾多政府機構官方賬號相繼入駐。氣象部門在制作氣象短視頻并進行傳播時,要明確自身職能定位,堅定政治方向,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氣象短視頻內容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為社會大眾提供有引導性、科學性的正能量短視頻[4]。

4.2 追求制作高質量的內容

借助平臺大數據信息,分析粉絲群體的年齡結構和職業群體特征,有側重地增加實時拍攝的內容,亮明積極主題,尤其是具有本地特色的視頻。視頻主題的選擇要靈活多樣化,可涵蓋和天氣有關的旅游信息、穿衣信息、活動信息等,主題選擇要貼合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不可專業性太強,如此更容易吸引社會大眾的關注。

此外,應專注于制作高質量的氣象爆款視頻,最好成系列制作,增強受眾黏性,可持續關注。還可以鼓勵社會大眾加入主題選擇、內容創造過程,形成互動的良性循環。為迎合現在碎片化閱讀的習慣,可適當增加氣象科普專欄視頻,擴大氣象短視頻專欄影響力。若一直制作常規型播報視頻,難免會產生視覺疲勞。因此,要在沒有特殊天氣的情況下,加入氣象科普等,如此穿插能增強視頻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短視頻用戶關注。

與傳統媒體不一樣,短視頻的受眾群體都是在空閑時間進入平臺觀看視頻,所以氣象短視頻務必簡明扼要[5]。抓住短視頻“短、平、快”的特點,文字類稿件要短小精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傳遞氣象信息,更能滿足公眾對體量小但內容豐富短視頻的喜好;天氣短視頻又有一定的時效性,盡量在短時間內將有用信息發布出去,每天更新的天氣、氣象信息,也要在視頻上注明發布信息的日期,以免觀眾錯過有效觀看日期引發的錯誤。

4.3 加強與受眾互動

短視頻的制作主要圍繞受眾群體組織,要專門規劃與觀眾互動的板塊內容,兼顧短視頻受眾的參與度[6]。為了使氣象短視頻在氣象服務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必須加強與社會公眾的互動交流,短視頻傳播形式要符合大眾瀏覽習慣,力求內容直觀、易懂,如此可降低獲取信息的門檻,擴大氣象宣傳覆蓋面,增強群眾的滿足感,從而使短視頻傳播在氣象服務發布渠道脫穎而出,吸引廣大公眾關注,使氣象信息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5 結束語

當前,短視頻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社交方式,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氣象部門承擔著防災減災服務重任,要加強利用短視頻這一傳播方式。我國各地氣象部門相繼推出短視頻APP,探索氣象服務短視頻平臺的應用,不斷學習并掌握技能,增強短視頻制作技巧,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利用短視頻平臺,氣象部門可以制作和發布天氣預報、災害預警信息、科普小視頻,對特殊天氣情況和重大活動進行氣象直播,讓社會大眾在刷短視頻獲取娛樂的同時,了解天氣狀況和氣象知識,還能在臺風、暴雨、冰雹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極端災害性天氣中,實時跟蹤和推送天氣最新發展情況。

氣象短視頻具有時效性強、互動性強的特點,有利于社會大眾和氣象部門展開溝通,借此不斷優化短視頻天氣信息內容,貼近公眾生活,做好天氣預報預警信息的快速傳播,不斷擴大氣象科普宣傳面,向社會公眾普及氣象科普常識,吸引更多公眾關注,樹立氣象部門良好形象,提高天氣預報的公信力。

猜你喜歡
氣象部門天氣預報福建
那個夢
福建老年大學之歌
2018年全國氣象部門政府網站測評研究
測不準的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加強新時期氣象部門財務管理與監督的思考
中期天氣預報
福建醫改新在哪?
縣級氣象部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分析
來吧,福建求賢若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