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2023-12-15 06:11王安會
農業災害研究 2023年8期
關鍵詞:農產品綠色農業

王安會

六安市金安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一中隊,安徽六安 237000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加強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從而促進我國農業向更好方向的發展。目前,很多地區都開始重視且積極地開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但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導致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主要針對這一問題展開分析與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相關人員能夠認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意義,從而保證該項技術得到有效落實,進而推動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1 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意義

農業是生產基礎和民生基石,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第一,利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節約資源,促進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進而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第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和效益,并且可以保持農產品本質上純天然、無公害,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從而有效地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業種植戶的收入水平[1]。

2 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通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但由于我國對于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起步較晚,尤其是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上,在推廣與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不足,缺乏相關經驗。

2.1 宣傳力度不足

宣傳作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重要工作,關系著農民群眾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認識。從實際情況來看,相關部門宣傳力度不夠,并不重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未能全方位地宣傳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和綠色農產品的優點[2]。推廣方法包括傳單頁派發、農業技術宣講、實地參觀等,由于農業種植戶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傳統的推廣方式在滲透力、指導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農業種植戶無法充分掌握種植技術的相關要點,導致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還未能得到全面而廣泛的應用。

2.2 缺乏管理機制和惠民政策

管理機制是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點,惠民政策是調動種植戶采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積極性的最有效措施。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和相關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加之受到傳統思想觀念和經濟條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農業種植戶都未充分認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作用,導致農業種植戶并不愿意使用這些先進的綠色種植技術,進而阻礙了該項技術的推廣與普及[3]。

2.3 相關人員的技術素養不高

一些地區雖然已經開始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但由于缺乏專業人才作為支撐,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未能充分發揮出該項技術的作用,同時還出現資源浪費的現象,不利于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相關人員未充分掌握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具備科學的種植知識及技術,不了解綠色農業技術的優勢,使得該技術不能得到有效的應用和提高,影響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4]。

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基層領導干部自身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所以他們并不了解這些新技術,因此也不能將其真正落實到實際中去。而且現階段我國從事農業生產的大部分勞動力年齡較大,文化程度較低,再加上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導致他們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從而阻礙了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進一步推廣。

3 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對策

3.1 加大宣傳力度

首先,相關部門應拓寬宣傳渠道,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加強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并認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當地農業部門也應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深入基層,及時發現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保證各項工作能夠順利地展開。當地農業部門還可以組織一些專家或專業人員到田間為農業種植戶講解有關綠色農業種植方面的知識和注意事項等內容,使其充分認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點。

再次,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無污染、安全的綠色食品也受到人們的青睞。相關農業部門應做好相關宣傳工作,轉變農業種植戶傳統的種植觀念,使其意識到通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獲得的綠色食品的經濟效益優勢,調動農業種植戶發展綠色食品的積極性,使其真正認可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生產中。

最后,針對農業種植戶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的問題,相關部門可以借助科技手段進行全面而廣泛的推廣。通過開展在線培訓課程、推送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短視頻和文章等,使農民更易理解和掌握種植技術的要點。同時,相關部門還可以建立農業技術熱線和在線咨詢平臺,為農民提供及時解答和指導,提高農業種植技術的普及程度,推動綠色農業的廣泛應用。

3.2 建立健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機制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一項全新的先進種植技術,為了大規模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同時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僅依靠宣傳無法實現這一目的,還需要建立健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機制。

首先,相關部門應構建符合目前農業種植戶需求的政策或機制,可以通過發放補貼等方式鼓勵農業種植戶使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例如,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三農”問題,并專門針對農村地區提出了很多優惠政策,如提供財政補助、減免稅收等。

其次,當地政府應制定完善的獎懲制度,為農業種植用戶給予一些經濟支持或技術支持,以此激發農業種植戶學習新技術的熱情,促使其主動投入綠色農業生產實踐,從而促使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有效的宣傳與推廣[5]。

再次,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究工作,不斷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設備。例如,在進行蔬菜種植時,可以采用綠色無公害栽培方式,利用生物肥料代替化肥,保證蔬菜質量安全,減少化肥農藥的用量,降低成本投入,有利于保護土壤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最后,政府需要切實提高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相關領域的經濟補貼,可以通過一些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此行業,從而降低農業種植戶的成本,從而使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更加事半功倍。例如,對農業種植戶實行土地承包制,切實保障農業種植戶的既得利益。

3.3 加強綠色農業技術培訓

首先,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開展講座、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農業種植戶介紹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使他們認識到這種新型技術是未來農業生產的主要趨勢,從而更好地接受并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6]。

其次,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定期組織專家學者前往基層地區展開調研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真正將種植技術傳授給農業種植戶,促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有效推廣與應用,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實現農業致富的目標。政府部門也應為調研工作的開展提供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鼓勵專家學者下基層地區,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促進該項技術得到有效應用和發展。

最后,農業部門應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培訓活動,引導當地農民參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培訓,向農業種植戶傳授先進的綠色農業種植知識與技能,以此提高其綜合素養,進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與進步[7]。針對農業種植戶的需求和問題,在培訓方面培訓人員可以采取理論培訓和實踐講解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幫助農業種植戶解決種植關鍵期遇到的問題,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性。關于理論培訓,培訓人員應向農業種植戶傳授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包括土壤管理、水源利用、無公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可以運用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教學材料,使農業種植戶更易理解和接受。關于實踐講解。培訓人員可以帶領農業種植戶親自參與綠色農業的種植過程,如示范如何進行土壤改良、施肥、病蟲害的防治等操作。通過實際操作,農業種植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種植技術的要領,同時也能及時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

3.4 建立綠色農業技術推廣信息平臺

在當前社會中,要想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就必須加強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有效應用。

首先,相關部門應重視起這項工作,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一個完善、科學的綠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從而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有效應用提供保障。政府也可以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

其次,相關部門可以引入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對傳統農業模式的創新與改革,進而使得農業朝現代化方向發展。例如,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宣傳綠色農產品,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產品,然后引導大家購買;可以借助互聯網收集廣大人民群眾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及時解決問題,以便更好地開展下一步工作。

再次,相關部門還可以針對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具有差異性的扶持策略,盡可能滿足當地農業種植戶的需求,幫助他們獲得更大的收益。例如,在推廣綠色無公害蔬菜時,可以先向農戶展示綠色無公害蔬菜的優勢,然后普及綠色無公害蔬菜的知識,使其意識到使用綠色無公害蔬菜是一種發展的必然趨勢[8]。

最后,信息技術的高質量發展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了實現信息交流與共享,提高農業種植戶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認知,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的農業信息平臺顯得十分有必要。該平臺可以通過在線論壇、農業新聞發布、技術交流等功能,提供在線培訓課程和技術資料下載,促進種植戶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增強農民的專業技能。相關部門可以將農業技術服務與咨詢進行有機整合,建立農業信息中心,并廣泛搜集各大科研院校和機構的農業技術信息。同時,政府部門可以提供最新的農業種植技術和市場動態等方面的內容,確保農民及時獲得可靠的、科學的種植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9]。

3.5 建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試點基地

為了有效推廣和完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建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試點基地是至關重要的措施。

首先,相關部門可以在合適的地區設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試點基地,通過在該基地內進行種植技術試驗,可以在實踐中及早發現問題并改進。通過試點基地,可以不斷完善和推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有效減少農業種植戶的經濟損失,并為農產品的推廣和展示提供機會。通過試點基地,還可以展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成果,促進其更廣泛的應用。

其次,還可以邀請農業種植戶到試點基地實地參觀和學習,使他們能夠親身體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優勢。試點基地可以通過展示不同的綠色種植模式,如有機種植、生態農業等,以及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使農業種植戶可以在實踐中掌握種植技術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同時,試點基地也可以發揮示范作用。農業種植戶可以通過觀察和學習,了解綠色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優勢,了解綠色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需求,從而更有動力地轉變傳統的種植方式[10]。

最后,試點基地還可以與農業信息平臺相結合,為農業種植戶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和解決方案。通過在線培訓、技術交流、實地考察等形式,將試點基地的經驗與知識分享給更多的農業種植戶。通過試點基地的建設和推廣,可以加強農業種植戶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認知和實踐,推動綠色農業的普及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種植戶收入的增加和農產品的優質供應。

3.6 完善農產品認定和生產標準的制定

為了推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相關部門需要加快制定符合綠色生產技術的農產品認定和生產標準,鼓勵和引導經營主體和農業種植戶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等農產品的認定,從而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

一方面,制定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可以規定適用的肥料和農藥的種類和使用量,并對農產品進行分類,從而激勵經營者傾向于生產高品質、無污染的農產品,同時讓消費者能夠放心購買。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農產品認定標準可以對市場上的農產品進行等級分類,并向消費者宣傳不同等級農產品的含義以及無公害農產品的優點。通過提高人們對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識,可以提高其對綠色農業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通過推進農產品認定和生產標準的制定,可以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的信心,促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和發展。這將為人們提供更多高品質、健康的農產品選擇,同時也能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4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相關部門更應加大力度宣傳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性。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農業種植戶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專業水平,才能使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有效的推廣與應用,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農產品綠色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綠色低碳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