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生存場域下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構建的基本原則

2023-12-15 08:11崔誠亮
南方論刊 2023年10期
關鍵詞:受教育者道德教育網絡空間

崔誠亮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公民道德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也是凝聚思想共識、促進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新形勢下道德建設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2014 年5 月4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盵1]新時代,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深度應用,人類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數字化生存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新圖景。數字化生存場域中的多種話語思潮對網絡空間道德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建構既要把握時代特征,也要遵循基本原則,這對提升德育工作的效度,發揮網絡道德教育的整體功效,有著積極而深遠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時代原則:主導性與開放性相統一

一個社會的主導價值觀,是構成社會形態特有的精神實質和顯著標志。主導性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發展的前提。所謂主導性,是體現道德教育話語的方向和性質,在道德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定向作用的行為選擇。新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與傳統道德教育不同,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主客體之間邊界不清、角色模糊,呈現出一種共存、共享的特征。在我國,堅持主導性原則是由道德教育的目的決定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性要求道德教育話語必須服從政治性。道德教育話語創新是意識形態教育創新,能否始終保持其政治的主導性,是決定道德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本質上就是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維護國家意識形態的安全,增強文化軟實力,有效掌控社會意識形態的主導話語權?!盵2]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數字化生存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主導性原則的集中體現。作為興國之魂和先進文化精髓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其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決定著新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發展方向。

話語具有開放性,開放性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實現創新發展的動力。美國學者約翰·埃利亞斯(John·Elias)指出:“道德教育是一個需要多學科共同研究的領域,僅僅通過一門學科來探討這一領域是有限的,也是危險的?!盵3]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研究“需要關注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進展和研究成果,以便能形成一個開放的不斷創新的學術視野”[4]。在借鑒、吸納其他學科的理論成果時,我們應注重與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共性特征,發掘學科優勢,實現交叉融合發展,為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時代內涵。尤其在數字化生存場域下,開放性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在堅守自己的文化價值觀的同時,還應該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會與國外的道德教育話語進行有效的對接與合作,“不斷加深與西方各種思潮話語、西方意識形態話語接觸,汲取它們的有利因素和有用資源”[5],以更寬廣的視野來定位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國際地位。

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主導性與開放性在本質上是辯證統一的。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建構應堅守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的指導方向,抵制其他非主流價值觀的滲透、侵蝕,筑牢道德教育的社會主義主陣地,掌控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話語權。同時,還要不斷完善道德教育的創新機制,汲取創新動力,為新時代道德教育注入新鮮的適合時代發展的話語內容。

二、理論原則:人文性與價值性相融合

網絡空間道德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個體道德品質的素質教育,必須體現個體在整個道德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作為一種道德價值取向,人文性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的時代需求。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要增強說服力、提升引領力,必須在其話語創新中堅持人文性原則,注重人文關懷。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盵6]黨的十八大報告又增加了“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7]的新內容。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了“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8]的新論斷。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鮮明態度。因此,數字化語境下的“人文關懷”,必須以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受教育者的個性發展和價值實現,建構民主、尊重、關懷的道德教育話語模式。

網絡空間道德教育是一種具有目的性、超越性的實踐活動,基本職能是實現育人價值。網絡空間道德教育的話語創新與育人價值具有內在聯系,是實現育人價值的有效載體和手段。道德教育的目的性根源于人的內在需求。在數字化生存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考量的就是話語內容、目標以及實施效果的價值評價與反饋,用以判斷話語所產生的影響和社會效益。傳統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過多強調道德教育的服務和義務功能,過分關注道德教育的工具性價值的發揮,從而形成了以工具理性為主導的話語價值觀。事實上,道德教育話語除了作為實踐的工具理性以外,還應該擁有其自身所涵養的價值,也就是道德教育話語的理性價值。道德教育話語價值只有統一于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時,才能形成完善的自我創新機制,實現自覺地發展。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目標就是在引領受教育者思想發展過程中,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只有達成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和諧統一時,才能真正實現道德教育的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內容應“創設受教育者易于接受、具有人文關懷的話語情景,把受教育者自我實現的需要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實現受教育者個體主體性與社會發展現代性緊密結合,才能全面凸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在人的發展中的功能,并為引領人的發展提供更加相應的社會基礎”[9]。

三、方法原則:實效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實效性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發展的關鍵,也是衡量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能否成功、教育目標能否實現的基準和標尺?!疤岢龊蛣撔乱环N方法,不能以直觀意義上的新與舊來判斷,也不能單純從其產生或提出的時間先后來下結論,而只能從其是否真正具有新意,是否產生實效來判斷?!盵10]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首先是作為工具載體而存在?!肮ぞ叩膭撔率欠襁m合主體的意圖,能否完成主體的目標,不能簡單以工具是否完善、是否改變來判斷,應該以其是否能夠有效地推進主體實踐的發展為主要標準?!盵11]否則,沒有效用的話語不會對道德教育實踐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數字化時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要立足時代特征、滿足人民需要、形成中國特色。

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還應堅持針對性原則。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做工作一定要把握這些特點和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12]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絡空間道德教育也應堅持針對性原則。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的針對性是由教育對象的差異性和教育內容的層次性所決定的。作為教育對象的個體不是簡單的自然人,而是社會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多樣性,必然造成人們思想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導致教育對象具有個體差異性和思想層次性等特征。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別于其他一切動物?!盵13]人的需要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出發點,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過程中自覺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基本驅動力。教育對象個體的差異性又與教育內容的層次性緊密相聯。人的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人的思想內容的復雜性,這些都可能導致個體的政治信仰、思想覺悟、道德水平的差異性,從而決定著道德教育內容的層次性。另外,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復雜多樣的社會環境,也造成了人們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和覺悟程度的層次性,從而產生了多種思想觀念并存的態勢,形成了道德領域的多層次狀態。因此,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要從教育對象的現實思想實際出發,根據受教育者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實施分層教育,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作為網絡空間道德教育重要范疇的話語創新,也應該根據不同的對象,有的放矢,才能增強網絡空間道德教育的針對性。

針對性是實效性的基礎,實效性是針對性的目的?,F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之所以要有針對性,是由其話語的實效性決定的。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要具有實效性,就必須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話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14]。

四、實踐原則:生活化與科學性相協調

生活化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的有效途徑?!爸R來自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才有價值,才有意義,離開了生活世界,知識便是無根之木?!盵15]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內容源于社會生活,它是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地總結和概括,并能有效地傳播和輸送,使話語內容與受教育者處于一種合融的狀態,實現人們思想道德素養的提升目標。因此,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應逐步改變以往的話語來源方式和傳播重心,重構話語場域,拓展話語形態,活用話語資源,重塑話語方式,優化話語內容,應用和提煉出更多表現時代生活氣息的新鮮話語,更新和揚棄過時的傳統話語,提升話語的生動性和解釋力,實現傳統道德教育話語的現代性轉換,力求實現話語的科學化、通俗化、生活化,形成適應數字化時代發展趨勢和適合受教育者特點的話語資源,從而增強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影響力。網絡空間道德教育實踐,需要教育者深入受教育者的生活,與受教育者形成共同話語,經過提煉和總結,用受教育者熟悉的、生活化的、反映受教育者內心發展的話語來呈現網絡空間道德教育內容,生成受教育者樂于接受的道德教育話語資源,拉近與受教育者的心理距離,形成同頻共振效應。

科學性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的客觀要求。網絡空間道德教育是一種科學性實踐,能夠有效指導、服務主客體間的活動。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科學性源于道德教育內容的真理性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和主要內容,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靈魂,為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是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價值實現的特定方式和重要途徑,其話語內容只有體現了徹底的科學性,才能保證實踐的有效性。因此,實現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內容的真理性,要求網絡空間道德教育所灌輸的理論、傳播的思想、宣傳的道理等要符合馬克思主義道德原理,符合客觀實際,符合科學規律。只有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道德理論指導新的道德實踐,才能更好地發揮科學理論在網絡空間道德教育中的指導性作用??茖W知識是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內容的重要來源,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需要豐富的科學知識作為理論基礎。在道德教育實踐中,受教育者常常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認知需求、價值取向來選擇、接受道德教育話語內容。這就要求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內容“不僅要注重思想性、理論性,也要注重知識性、人文性”[16],并以此實現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科學性還體現在科學的組織實施上。教育者要“根據相應的教育目的,按照教育規律的要求,適應教育對象的特點,對教育內容進行科學的選擇、確立與設計”[16],把握教育內容與受教育者思想實際的對應性,以保證受教育者對于教育話語內容的有效接受。

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是生活化和科學性的有機統一。堅持生活化,就是要堅持人本原則,從教育對象的生活實際出發。但不能陷入生活神圣化的誤區,把網絡空間道德教育完全消解于生活化之中,以生活化取代網絡空間道德教育。同時,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創新還應遵循科學的規范與規律,實現生活化與科學性高度和諧統一,讓受教育者真正感受到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的力量與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盵17]互聯網內容建設離不開網絡空間道德教育,離不開話語的有效表達。在數字化生存背景下,網絡空間道德教育話語建構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則,群策群力,久久為功,才能營造綠色網絡空間,提升網絡空間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猜你喜歡
受教育者道德教育網絡空間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少數民族地區初中數學學習弱勢學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對策的研究
淺談初中語文“三段六步”教學法的策略
共建誠實守信網絡空間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探討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