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供熱系統設計與實現

2023-12-18 22:43杜俊杰
科技與創新 2023年23期
關鍵詞:熱網供熱聯網

杜俊杰

(太原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智慧供熱系統作為其應用領域之一,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研究。智慧供熱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實現了對供熱過程的智能化監控和優化,為提高供熱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改善用戶體驗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探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供熱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首先,通過分析智慧供熱系統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聯網技術在供熱領域的應用及數據處理流程。通過對智慧供熱系統的技術框架進行剖析,并結合已有供熱系統自動化控制經驗對熱網傳感器網絡布置、數據采集和傳輸、遠程監控和控制等方面提出新的設計與實施方案。通過引入數據分析方法和機器學習算法,智慧供熱系統能夠實現供熱需求的預測、能耗管理和優化。這種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決策和優化策略不僅可以提高供熱效率,還可以減少能源消耗,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同時對智慧供熱系統中的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提出相應的安全措施和隱私保護策略,確保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系統的穩定性。

在對智慧供熱系統的市場前景和挑戰進行分析的同時,通過文中論據得出物聯網技術的引用是實現智慧供熱系統的先決條件。其合理設計與應用可以為供熱企業在之后的經營與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1 智慧供熱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框架

近30多年來,集中供熱系統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在引入智慧供熱系統理念前,中國絕大多數供熱企業在熱網運行系統中已經不同程度地引入了相關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并且也實現了多次自動化系統的迭代。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的制約,人們一直稱集中供熱系統為熱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集中供熱自動化系統迭代為智慧供熱系統、解決通信層面的問題提供了先決條件。

1.1 物聯網技術在供熱領域的應用

如前文所述在智慧供熱系統中,物聯網技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集中供熱系統作為城市市政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要覆蓋整座城市,所以需要先服務的點位也必將深入整座城市中。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通過物聯網傳感器網絡、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實現了對供熱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1]。對遍布城市熱網各處的傳感器、供熱設備、管道和用戶端的數據進行采集,物聯網技術可以實時獲取供熱系統各個環節的數據,并將它傳輸到云平臺進行處理和分析。

1.2 智慧供熱系統的基本原理

智慧供熱系統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采集和分析供熱相關的數據,實現對供熱過程的智能化監控和優化。傳感器網絡負責采集溫度、濕度、壓力等各項熱網運行參數的數據,并將它發送到云平臺以進行數據處理。除傳統運行參數外,還會采集熱用戶端數據(用戶室溫)及相關的天氣預報數據。云平臺接收并存儲這些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在得到供熱系統狀態的綜合評估后,云平臺可以發出相應的指令,實現遠程監控和控制。通過智慧供熱系統,運營人員可以實時了解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供熱的效率和質量。

1.3 智慧供熱系統的技術框架

智慧供熱系統的技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①傳感器網絡。通過布置傳感器來獲取供熱設備的數據,包括溫度、濕度、水流量等。傳感器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到智能控制器或云端平臺。②數據通信與存儲。將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傳輸到智能控制器或云端平臺。在云端平臺上,進行數據存儲、分析和處理,并提供實時的供熱系統狀態信息和預測分析。③智能控制與優化算法?;谠贫似脚_的數據分析和處理結果,智慧供熱系統可以實現對供熱設備進行智能控制。通過優化算法,系統可以自動調節供熱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溫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用戶界面。系統提供用戶界面,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與系統進行交互。用戶可以實時監測和調節室內溫度,查詢供熱系統的運行狀態和能耗情況。

2 智慧供熱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智慧供熱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主要是依托熱網中原有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通過引用物聯網技術而建立的,以下從3 個方面進行論述。

2.1 傳感器網絡的布置和配置

傳感器網絡的布置和配置是智慧供熱系統設計的重要環節。通過合理的傳感器布局,可以獲得供熱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環境參數等關鍵數據,從而實現對供熱系統的實時監測和控制。在布置傳感器時,需要考慮供熱設備的類型、數量、位置及監測需求。常用的傳感器類型包括一二次網溫度、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電動調節閥等。其點位的安裝完全可以參照傳統供熱系統的安裝方法。但需要注意針對熱用戶室內溫度的采集點位,應結合房屋保溫方式、供暖方式及是否屬于三供一業及老舊樓房改造項目建筑。傳感器網絡的配置不僅需要以往的有線網絡連接,還需要結合無線通信技術,將傳感器與智能控制器或云端平臺相連。

2.2 數據采集和傳輸方案

物聯網技術在集中供熱系統中的引用,使得所有數據點位全覆蓋成為現實,數據采集和傳輸方案是智慧供熱系統實現數據獲取和傳輸的關鍵。物聯網技術提供了多種方式進行數據采集和傳輸,包括有線連接和無線連接。有線連接利用Ethernet、Modbus 等協議將傳感器與智能控制器連接起來,可保證較高的穩定性和實時性,適用于布置在較短距離范圍內的傳感器網絡。無線連接則采用藍牙、Wi-Fi、LoRa 等無線通信技術,實現傳感器與智能控制器或云端平臺之間的遠程數據傳輸。數據采集和傳輸方案需要根據具體的供熱系統需求和網絡環境及經濟性來選擇合適的方式,并考慮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目前常見的是熱網中有線通信為主、無線通信為輔的模式,而在熱用戶端大多采用無線通信的模式。

2.3 遠程監控和控制策略

智慧供熱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遠程監控和控制功能,使得運行管理人員可以遠程監測和調控供熱系統的運行狀態。在具體操作中,遠程監控分為定時巡視監測和實時數據監測2 種方式。定時巡視監測通過預設時間間隔進行數據采集和上傳,以了解供熱設備的運行狀態;實時監測則實時獲取供熱設備的數據,并通過云端平臺將數據實時展示給運管人員。而遠程控制方式主要分為手動控制和自動控制2 種模式。運行管理人員可以對供熱設備進行遠程調節,如調節溫度設定值、設備啟停等;自動控制則基于PⅠD(比例-積分-微分)算法和設定規則自動調節供熱設備的運行狀態,以實現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熱系統的優化。遠程監控和控制策略的選擇完全可以按照運行管理人員的具體要求來實時切換[2]。

3 供熱數據分析與優化

在智慧供熱系統中,對熱網運行及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優化是實現能源高效利用與科學化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對采集到的供熱數據的分析,可以了解供熱設備的運行狀態、運管人員需求及熱用戶需要等信息,并提供決策支持。同時,基于機器學習等算法和技術,可以對供熱需求進行預測,從而實現對供熱系統的優化調控。

3.1 數據分析方法和技術

分析供熱數據時需使用合適的方法和技術,并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包括統計分析、趨勢分析、相關分析等??梢酝ㄟ^描述性統計和推斷統計來分析供熱數據的特征和分布情況。趨勢分析可以識別供熱數據的變化趨勢,幫助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相關分析可以探索供熱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以發現影響供熱系統運行的關鍵因素。此外,還可以使用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如聚類分析、分類算法和回歸模型等,以實現對供熱數據的深入挖掘和預測[3]。

3.2 基于機器學習的供熱需求預測

智慧供熱系統相較以往自動化控制系統,除依托物聯網技術實現所有數據點位全覆蓋外,最大的特征是可實現機器學習。機器學習在智慧供熱系統中的應用可以幫助預測供熱需求,從而實現對供熱設備的優化調控。通過收集大量歷史供熱數據,并結合外部環境因素和實際運行生產行為等指標,可以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未來的供熱需求。這種預測可以在不同時間尺度上進行,包括日、周、月、季度甚至年?;跈C器學習的供熱需求預測能夠提高供熱設備的運行效率,避免能源浪費和過剩供熱,同時滿足供熱企業生產需求。

3.3 能耗管理和優化策略

智慧供熱系統在供熱企業節能降耗及人員配置方面有明顯的優勢,通過供熱數據分析可以為能耗管理和優化策略提供支持。通過對供熱設備的能耗數據進行分析,可以識別出能源利用方面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優化策略。例如,通過分析設備運行曲線和負荷特征,優化供熱設備的工作方式和設置溫度范圍,以降低能耗。此外,也可以利用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能源計量和能效評估,以評估和監測供熱系統的能耗性能,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同時減少更多的人工使用成本[4]。

4 安全與隱私保護

相較于以往的供熱技術,尤其是傳統主要依托人工的供熱方式,之前是要防止人為誤操作,而在智慧供熱平臺中,由于涉及大量的數據采集、傳輸和存儲,其中包含著用戶的個人信息和供熱設備信息,因此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網絡系統安全與供熱企業及熱用戶隱私方面加以防護。

4.1 智慧供熱系統中的安全問題分析

智慧供熱系統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挑戰和問題,例如數據泄露、未經授權的訪問、惡意攻擊等。數據泄露可能導致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進而引發一系列的隱私問題;未經授權的訪問可能會導致供熱設備受到未經控制的操作,從而影響供熱系統的正常運行;惡意攻擊包括網絡攻擊、黑客入侵等,可能導致系統癱瘓、數據損壞或篡改等嚴重后果。因此,對智慧供熱系統的安全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有助于提前預防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安全威脅。

4.2 隱私保護方法和策略

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和供熱設備的敏感數據,智慧供熱系統必須構建一系列的隱私保護方法和策略。首先,系統應該采用強大的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機制,確保只有經過授權的用戶才能訪問系統和數據;其次,數據傳輸過程中應使用加密技術,確保數據傳輸安全。此外,數據存儲方面應采用安全的存儲介質,并且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另外,匿名化和脫敏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用戶的隱私,通過去除或替換個人身份信息,減少敏感數據的暴露風險。同時,建立健全安全監測和事件響應機制,及時發現和應對安全事件,以降低安全風險。

同時,提供物聯網服務的通信運營商在智慧供熱系統中的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通信運營商及網絡云平臺可以提供設備認證、安全通信、數據加密等功能,從軟件、硬件層面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此外,通過監測設備狀態和數據流量,及時發現異常行為或攻擊,以保護系統和用戶的隱私安全。

5 市場前景與展望

智慧供熱系統在集中供熱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也面臨挑戰。智慧供熱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數據分析和優化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改善用戶體驗。然而,系統建設和運維成本高,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需要解決,還需克服技術標準和政策支持等問題。未來發展趨勢是注重能源效率和環境友好性,通過優化控制策略和應用新能源技術,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碳減排。同時,與智能電網和智能建筑的融合將加強,實現整體能源的協調管理和優化,最終形成理想的智慧城市運行系統。

6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智慧供熱系統在城市集中供熱行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通過智能化管理和能耗優化,可以提高供熱系統的效率、質量和供熱企業的服務水平。為了保護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需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加強技術標準和政策支持,推動智慧供熱系統的發展。隨著智能電網和智能建筑的融合,智慧供熱系統將更加注重能源效率和環境友好性。

猜你喜歡
熱網供熱聯網
熱網異常工況的辨識
“身聯網”等五則
近期實施的供熱國家標準
新建熱網與現狀熱網并網升溫方案
基于動態三維交互的二級熱網仿真系統
關于熱網換熱站節能監管與應用探究
搶占物聯網
PPP模式應用于城市供熱項目分析
可再生能源與物聯網
風電供熱之路該如何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