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的三重維度

2023-12-18 14:55周紅梅王樂樂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歷史經驗高校思政課中國共產黨

周紅梅 王樂樂

【摘要】本文論述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的三重維度:在理論維度,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相一致,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相貫通,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要求相契合;在價值維度,回答高校思政課應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在實踐維度,堅持以科學合理的教學原則為前提,以統籌各門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為核心,以優化教學方法為關鍵,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大歷史觀為重點。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胸懷天下 高校思政課 歷史經驗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7-0022-05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是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遵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胸懷天下”作為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指出:“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歷史融入各學段各門思政課”。高校思政課作為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肩負著育人育才的使命任務。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對教育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類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對培養青年學生的家國情懷、世界視野具有重要影響,對激勵青年學生勇擔“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不懈奮斗”的歷史使命具有重要作用。

一、理論維度:將“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的理論內涵

“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有著豐富的理論內涵,它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基于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和時代主題,對時代問題作出正確回應的深刻總結。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一百年來,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以自強不息的奮斗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笨梢?,“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的內涵就是在認識世界基本形勢、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的,具有“胸懷人民”“胸懷中華民族”“胸懷世界”三重意蘊,通過學習總結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可以培養青年學生的世界眼光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這與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相一致、教學內容相貫通、教學要求相契合。

(一)胸懷人民:堅持為人民謀幸福

“胸懷天下”以造福人類社會為根本指向,人作為社會存在物,既是特殊的現實的個體,又是社會的總體?!靶貞烟煜隆笔紫葢靶貞讶嗣瘛?。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堅持胸懷天下、胸懷人民,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認為革命戰爭的勝利與群眾的生活問題息息相關,要求共產黨員“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國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農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基本保障了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和國家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經濟總量日益可觀、政治生活安定有序、文化事業繁榮興盛、生態環境不斷優化、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帶領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加快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民生活更殷實、更舒適、更幸福??梢?,在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胸懷人民,始終把維護人民的利益、謀求人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青年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厚植青年學生為民情懷的主陣地,必須把“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注重激發青年學生愛國、愛黨、愛人民的熱情,增進大學生對國、對黨、對人民的情感。

(二)胸懷中華民族:堅持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中華民族是以“民族共同體”認同為基礎的政治共同體。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因此,“胸懷天下”還包含“胸懷中華民族”。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就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睘榱藢崿F這一夢想,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前赴后繼,從江竹筠到董存瑞,從張思德到雷鋒,從焦裕祿到楊善洲,從鄧稼先到鐘南山……在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艱辛探索中,始終有共產黨員為了信念不畏犧牲,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于艱苦歲月默默奉獻,為國為民披肝瀝膽。今天,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新時代的青年是國家事業的繼承者和建設者,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歷史與現實發展要求,深刻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薄爸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备咝K颊n的教學目標與國家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相關,致力于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將“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明確青年學生應肩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激發青年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意識,以實際行動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胸懷世界:堅持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在全球化時代,人類共存于一個國際社會體系中,競爭與合作共存、風險與機遇共存。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應“胸懷祖國,兼濟天下”,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又把為全人類作貢獻作為重要使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更寬廣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戰略抱負,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因此,在中國共產黨人看來,“胸懷天下”包含了胸懷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即“胸懷世界”。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胸懷天下”作為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之一,并明確指出:“黨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笨梢钥闯?,中國共產黨對世界人民有著深厚的世界情懷,愿意為人類社會謀進步、為世界人民謀大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胸懷世界的生動體現。高校每門思政課的教學內容都涉及人類命運共同體,雖然在教學內容上各有側重,但是課程要求都是為了培養青年學生的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與思政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教學要求相契合。

二、價值維度:將“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價值意蘊

高校思政課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薄皥猿中貞烟煜隆笔前倌挈h史積淀的重要經驗,它作為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進一步回答了高校思政課應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對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和創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堅持胸懷人民:培育學生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

堅持胸懷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培育青年學生不負人民的家國天下情懷,自覺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青年的人生目標會有不同,職業選擇也有差異,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離開了祖國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碑敶嗄甏髮W生是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無人不網、無時不網、無處不網,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網絡化的生活方式催生了這一代青年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他們也容易在互聯網裹挾下被同化、誤導,進而深陷于網絡世界的“小我”,與現實世界的“大我”相疏離,與世界人民的“大我”相疏遠。中國共產黨作為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在價值實踐過程中“堅持胸懷天下”,注重將“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之中,始終將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不負人民的選擇和重托。將“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就是要引領青年學生厚植家國天下情懷,激勵青年學生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青年。

(二)堅持胸懷中華民族:培育學生勇擔時代重任的歷史責任感

高校要培育青年學生堅持胸懷中華民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務實和勇于擔當精神,激勵青年學生自覺承擔新時代重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求廣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缎聲r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作了明確規定,指出:“大學階段重在增強學生的使命擔當?!庇纱丝梢?,在新征程上培養勇擔時代重任的時代青年,對實現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至關重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前進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難關和挑戰,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為之奮斗。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胸懷天下”,為青年學生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做出表率,激勵青年學生勇于擔當“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自覺肩負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的重任。

(三)堅持胸懷世界:培育學生具有世界眼光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堅持胸懷世界,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就要培育青年學生世界眼光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激勵他們將個人理想融入服務人類進步事業。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化發展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愈演愈烈,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應對人類社會的各種風險挑戰,關鍵在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笆澜缤瞬换乇舜朔忾]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闭缌暯娇倳浰鶑娬{:“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里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庇纱丝梢?,個人命運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每個個體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青年大學生只有具有世界眼光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才能更好地為國家服務、為人類進步事業作貢獻。將“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就是要把青年大學生培養成為“堅持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的青年,展現中國當代青年昂揚向上的風貌。

三、實踐維度:將“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實踐路徑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德育資源,深刻認識與總結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教師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在要求。高校教師將“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需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統籌各門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善于運用調查研究的教學方法,重點幫助學生樹立大歷史觀。

(一)教學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高校思政課要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

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在理論上要注重發揮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使其能夠準確把握和科學闡釋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的核心要義和歷史邏輯,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人類命運,能夠正確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并在順應和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自己。在實踐中,應重視建立多元高效的實踐教學模式。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并不是終結的歷史經驗,而是在當今時代依然延續發展的價值理念。青年學生都是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百年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應構建歷史與現實對話的橋梁,讓學生在參與和創造中領悟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對此,高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展覽館、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博物館等紅色資源,拓展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時間與空間。例如,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發展理念的典型案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帶一路”展覽會,讓學生感同身受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根據國際形勢變化、結合中國實際科學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在助推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又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總之,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必須生動鮮活,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讓大學生真正感悟和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國際視野和胸懷天下的情懷。

(二)內容融通:統籌各門思政課的教學內容

思政課教師要根據各門思政課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在宏觀、立體層面統籌安排教學內容,將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有側重地融入其中,既要做到內容貼切,又要避免簡單重復。

例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第三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教學中,應闡述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是對馬克思“自由人聯合體”思想的創新和發展,科學把握隨著人類社會廣泛和深入的交往,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呈現出日益緊密的必然趨勢;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第四章“明確價值要求 踐行價值準則”的教學中,應強調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價值理念是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堅守和弘揚,是對西方“普世價值”的回擊和超越;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的教學中,可以講述中國共產黨以堅毅的姿態和包容的心胸,熱切倡導全民抗戰,積極發動東南亞各地華僑和當地人民抗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中國力量;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第一章“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的教學中,可以講述毛澤東始終號召共產黨人要有為人類發展進步貢獻力量的價值追求,他還把中國發展同世界發展聯系在一起,強調“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教學中,應重點講述習近平總書記以寬廣的世界視野和博大的天下情懷,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構建和國際秩序的穩定提出了中國方案。

(三)教法優化:善于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

調查研究是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是化解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的矛盾,突破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屏障,提升思政課親和力和針對性的有效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要求思政課要“利用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學”。

在將“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調查研究的教學方法,重點解決學生因沉溺于網絡世界導致對自我責任認識模糊、對自身與世界的聯系認識不清的問題,研究透徹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新時代大學生如何做到胸懷天下”的調查主題,引導學生運用調查研究的方式,在校園開展新時代大學生堅持胸懷天下的現狀調查,并形成有針對性的調研報告。大學生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深化對“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的認知和理解,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踐行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價值理念,自覺走出網絡“圍城”,清醒認識自身所擔負的責任使命。

(四)重點突破:引導學生樹立大歷史觀

大歷史觀是依據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做出合理的判斷,用長遠、比較的思維看待問題的認識方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要“樹立大歷史觀,從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云中分析演變機理、探究歷史規律,提出因應的戰略策略”。

教師把“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融入思政課,首先,要堅持歷史、現實、未來相貫通的教學指向,幫助學生樹立大歷史觀,具備寬廣的視野,不僅能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理解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而且能從中華民族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理解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的歷史經驗。其次,要教會學生運用大歷史觀,在把握歷史潮流中發展自己?!皥猿中貞烟煜隆睔v史經驗的首要要求就是將中國發展置于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中,正確處理自身同外部世界的關系,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時代發展大勢。教師要教會學生明晰世界發展變化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在處理好“小我”和“祖國”“天下”關系的過程中把握當下和面向未來。最后,發揮學生的歷史主動精神,引導學生成為社會發展的先鋒力量?!皥猿中貞烟煜隆钡臍v史經驗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關注人類前途命運、順應世界發展進步潮流、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貢獻力量的歷史主動精神。大學生要在把握歷史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歷史主動精神,認識到自身命運與世界各國人民命運緊密相連,積極參與國家建設與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民族、人民、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痹趭^勇前進的第二個百年征途中,以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指引和激勵青年學生成為高校思政課中迫切需要展開的教學環節。但高校思政課中面臨著來自國內外大環境、教學體制的小環境以及學生思想新變化的挑戰,對此,高校教師應遵循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的理論維度和價值維度,不斷創新“堅持胸懷天下”歷史經驗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教學路徑。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2022-07-25.

[4]毛澤東著作專題摘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

[8]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9]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01/content_5576046.htm,2020-12-18.

[1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1]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12]毛澤東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習近平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4]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 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N].人民日報,2021-04-20(1).

猜你喜歡
歷史經驗高校思政課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近代以來中國辦學成功歷史經驗之淺談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水務糾紛的化解之道
延安時期黨廉政建設的基本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