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架起中國—東盟綠色投資新橋梁

2023-12-18 10:44蘇旭
中國-東盟博覽(政經版) 2023年11期
關鍵詞:北部灣產業鏈新能源

在過去的十多年里,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努力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尤其是中國,當前綠色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最亮麗的底色。下一個十年,綠色經濟前景又將如何?

在9月16日舉行的“投資中國年—走進廣西”專場活動上,與會嘉賓圍繞廣西北部灣港港口效應、綠色經濟投資等熱門話題展開了系列討論,在嘉賓的對話中,我們得以一窺中國—東盟綠色經濟產業投資合作的廣闊前景。

中國—東盟產業投資 綠色先行

從《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2023年,中國還將繼續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梢灶A見,未來中國的綠色經濟仍將持續深化。

與此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綠色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綠色貿易發展報告(2022)》顯示,2012~2021年,中國綠色貿易規模持續增長,總額從7934.2億美元增長至11610.9億美元,10年間貿易規模增長了146.3%。

亮眼數據的背后,離不開先進實體企業的支撐。中國綠色經濟的成就,具體到企業層面,表現在以比亞迪、哪吒汽車等領先新能源汽車品牌,以及中國電建、遠景能源等清潔能源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在東盟地區所占市場份額不斷提高。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泰國工業聯合會(FTI)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在泰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占比已超70%,從乘用車(BEV)累計新注冊量來看,比亞迪以35.4%的份額排名第一,哪吒汽車以18.8%的份額排名第二,上汽以16.1%的份額排名第三,而美國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僅排第四。

隨著中國“雙碳”目標及東盟國家《東盟能源合作行動計劃(APAEC)》(2021-2025)目標的日益臨近,東盟各國正加速本國產業的綠色轉型進程,且民間對新能源汽車等綠色產品的需求也在持續擴大,未來,中國—東盟的綠色經濟仍處于持續上升的風口期。

健全產業鏈供應鏈,架起產業投資新橋梁

在傳統“工廠式”生產模式中,一件產品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歷原材料初加工、零部件再加工、精密部件精加工、產品組裝、成品監測等多項步驟,其中每一項步驟都需要經過各個生產線的密切協調與配合方能完成。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就是一個由各國組成的“大工廠”,各國產業構成的密切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共同組成了囊括世界各國產業在內的全球鏈。

綠色經濟作為新興的產業,要更好地發展,構建健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是必不可少的。當前,中國已經基本構建起了產業鏈齊全、供應鏈穩固的綠色制造體系。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一批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顯示,中國已創建綠色工廠3616家、綠色工業園區267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03家,累計推廣綠色產品近3萬個。

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年來積極引進先進的綠色經濟企業入桂、駐桂,如比亞迪落戶南寧,在南寧打造整車工廠及配套鋰電池生產中心。此外,多項綠色產業重大項目也在持續落地,推動“北部灣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加快建成,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座沿海城市已引進遠景、明陽、中船等風電裝備制造重點企業約11家,目前已投產8家,在建3家,廣西綠色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已在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建設過程中逐步構建和完善。

健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是助推企業“走出去”的基礎。當前,駐桂及廣西新能源企業齊出海,積極構建中國—東盟跨境綠色經濟產業鏈供應鏈,這無疑將為中國—東盟綠色經濟產業投資架起新的合作橋梁。

港口“紐帶”效應凸顯,綠色經濟前景廣闊

政策支持、產業完備、市場廣闊……當前,廣西企業“走出去”的條件已然完備,然而如何才能走得更順暢、更便捷?廣西給出的答案是加快平陸運河建設以及優化北部灣港集疏運體系和服務能力。

2022年8月,牽動人心的“世紀工程”平陸運河正式開工建設,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條江海聯運戰略大通道,建成后將改寫廣西水運歷史乃至重塑整個中國西部運輸格局。同時,江海聯通的格局一旦形成,北部灣港在中國—東盟貿易中的地位也將更加重要。

在“投資中國年—走進廣西”專場活動對話環節,廣西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培紅闡釋中偉為什么選擇落戶廣西欽州時這樣說道:“通過北部灣港,能有效地進口海外資源,同時能積極銜接東盟國家和有效匹配‘一帶一路倡議,這是我們選擇欽州最重要的一個因素?!?/p>

當前,北部灣港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超100個,具備20萬噸級集裝箱船、15萬噸級LNG船、20萬噸散貨船、30萬噸級油船通航靠泊條件,年吞吐能力超3億噸,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大港。同時,欽州還擁有中國—馬來西亞、中國—文萊、中國—印尼等產業合作園區,產業集群效應凸顯、產業優勢十分顯著,進一步提升了北部灣港的競爭力。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莫福文在“投資中國年—走進廣西”專場活動對話環節表示,未來,廣西自貿區欽州港片區重點發展綠色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其中綠色化工領域已具備5000億元人民幣化工產業鏈的基礎,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也將產生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

集區位、政策、營商、產業優勢于一體的北部灣港正持續釋放著“紐帶”效應。中國尤其是廣西,正“以港為媒,攜手東盟”,構建健全的產業鏈供應鏈,加快推進綠色經濟產業的合作。在諸多優勢的疊加之下,未來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仍將繼續在“綠意盎然”中激發新動能。

聯系編輯:1160933090@qq.com

01 /北部灣港持續提升港口接卸能級,北海港目前已實現15萬噸級船舶常態化接卸(圖源:北部灣港務集團)

02 /“投資中國年—走進廣西”專場活動嘉賓對話現場(攝影:蘇旭)

03 /中國華能集團綠氫產業系統模型(攝影:蘇旭)

猜你喜歡
北部灣產業鏈新能源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北部灣大學坭興陶教學改革探究
產業鏈春之奏鳴
建強堡壘鑄就“ 北部灣第一哨”
北部灣的風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