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小學勞動課逆向教學設計

2023-12-19 02:05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時代勞動教育研究院
小學教學研究 2023年32期
關鍵詞:逆向課程標準勞動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時代勞動教育研究院 戴 君

目前,小學勞動課程教學中存在缺乏目標導向、重結果而忽視過程、學習活動淺表化的問題,教學設計中目標、內容、評價等要素之間關聯少、不匹配,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效率偏低。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關鍵在于轉變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模式,讓課堂從以教師教學為主轉向以學生學習為主,實現教學、學習與教學評價的一體化,從而構建以課標為基礎、以素養為導向的新勞動教學課堂?;诮虒W實踐,筆者發現“逆向設計”,可以較好地改進以上勞動課程教學中的不足。

一、勞動課程中追求教學評一體化的逆向教學設計的理解

(一)逆向教學設計的理解

與常規教學設計由始到終、由教到學、逐步落實的要求有所區別,逆向教學設計以終為始,聚焦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實踐、模式、思維方式等方面都有所革新,尤為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能力建構、思維的發展以及精神品質的培養。勞動課程中實施逆向教學,可以保證勞動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實。

逆向教學設計以“學習目標—學習評價—學習過程”為主線,突出“以終為始”的設計思路,并在此基礎上螺旋上升,從而實現學習目標。以學習的終極目標為出發點,以核心素養和學習目標為導向,強調學習評價設計應先于活動設計,以學習評價進行課程學習效果的診斷、反饋,從而促進課程結構調節和課程效果的改善。

(二)逆向設計的三個階段

著眼于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的逆向設計,從學習結果開始逆向思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精準解讀新課標來明確學習預期結果,回答“期望學生到哪里去”的問題;第二階段通過制定合適的評估方式證明達成目標的情況,回答“怎么知道學生到了哪里”的問題;第三階段再通過怎樣才能夠達成目標來設計學習體驗和教學活動,回答“如何更好地到那里”的問題。

(三)教學評一體化與逆向設計的關系

“教”是指教師以目標為導向,規劃與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發展核心素養;“評”是指師生共同完成評價任務,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教學評一體化強調教學、學習和評價必須都指向教學目標,協調統一。其中,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靈魂所在,教學、學習和評價保持一體化的關鍵在于是否達成了教學目標。逆向設計教學法從學習結果開始逆向思考,以明確的學習目標為起點,把評價放在教學活動之前,讓評價為學生的學習而評估,讓勞動課程真正關注學生的真勞動、真實踐、真育人,能有效促進教學評一體化。

二、勞動課程中追求教學評一體化的逆向教學設計實踐

(一)教學評一體化,確立基于課程標準的學習目標

教學評共享學習目標,才能達成一體化。因此,要明晰新課標的要求、勞動教材的內容、學生學習的水平,精準確立學習目標。

1.研讀課程標準,明確素養要求

課程標準是勞動實踐指導手冊、勞動實踐活動及勞動課程評價的重要依據。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確定課堂教學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并基于此進一步細化課程標準的要求,剖析和解讀學習質量的要求,掌握課程標準的要義,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導向更加清晰。

如浙教版勞動四年級上冊項目二《巧手編織“中國結”》,對應的是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任務群6“傳統工藝制作”。了解了這一任務群的內容要求、素養表現和活動建議,教師才能明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制定學習目標,如圖1所示。

圖1 《巧手編織“中國結”》課標要求與學習目標設定

2.細致分析教材,把握教學內容

勞動素養無疑是勞動教材編寫指向的核心。勞動素養蘊含于勞動教材中,教師要以任務群為基本單元,以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為原則進行教學設計編排。在逆向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五個環節的學習過程(如圖2),從而基于勞動核心素養,以教材特點為重要依照,建立課標要求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結,真正落實課程標準要求。

圖2 勞動課逆向學習過程中的五個環節

3.精準分析學情,了解教學起點

學生在學習與勞動實踐過程中的困難在哪里?學習目標應該怎么確定?學生的勞動觀念、能力存在差異,教師需要摸清學生的學情,才能確保在準確的起點上進行教學設計,讓每個學生達到課程標準對每一個學段提出的勞動素養要求。

(二)以評促學:設計指向目標的評價任務

在逆向教學設計中,如何知道學生“到哪兒了”?由此可見,設計指向學習目標的具體評價任務尤為重要,教師要基于評價目標選擇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要在評價任務的反饋中獲得學生勞動實踐的信息,以此來評價學生勞動實踐中的目標達成情況。同時,要根據反饋,不斷優化教學活動,將評價結果應用到進一步改進教學和提高學生學的成效上,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1.評價任務先于活動設計

教學評一體化強調以學習目標為中心進行教學評價。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要達成的目標,即明確“去什么地方”的問題;其次,讓學生得到學習活動進行之后的反饋與結果,即明確“到達了什么地方”的問題;最后,讓學生學會實現目標的方法,即明確“如何到達”的問題。

2.評價任務指向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要求“去哪里”,評價任務就要明晰“怎么知道到哪兒了”。在具體實施中,評價任務往往會對應一個或多個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實現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

如浙教版勞動三年級上冊《勞動成果要珍惜——面包里的勞動成果》一課,教師從素養目標出發,設計了本課教學的評價任務,從幾個維度制定了評價任務指標(見表1)。

表1 《勞動成果要珍惜——面包里的勞動成果》評價任務指標

3.突出進行“大任務”設計

評價任務是針對勞動任務群下的每一個勞動項目而設計的,并不是一些瑣碎問題的整合,這是一個涵蓋勞動素養要求的整體任務。學生在評價任務指引下進行操作,圍繞項目任務進行整體構思,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術,身體力行,完成實踐任務。

如浙教版勞動四年級上冊《校園標志牌的調查與設計》一課,教師設計了評價任務:找出校園中標志牌的不足,再思考優化校園標志牌的要素和方法。評價任務與目標匹配,有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多種勞動能力的培養,也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融評于學,設計過程評價的教學活動

融評于學,在勞動實踐中促進學生精準學習。勞動實踐活動是指向素養的評價任務實施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將過程評價同步嵌入教學活動之中,精準實施評價。通過融評價于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從淺層體驗到深層感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深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達成教學評一體化的目標。

(一)清晰呈現評價任務

學生是否清晰明白評價任務是學習活動有效進行的關鍵。教師需依據學生年齡、認知特點,簡潔明了地介紹評價任務,通過分步實施的勞動實踐指導,告訴學生在每一個階段應該做什么、怎么做,需要呈現怎樣的勞動成果。

(二)完成評價任務

學生在評價任務指引下,通過親自操作、項目實踐、反思交流等環節,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全過程跟進,以便獲得學生勞動實踐的過程性表現情況,進行評價信息的研判,及時組織學生交流與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探索。

(三)教師評價優化教學

學習目標轉化成評價任務,并體現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實現評價的意義。在勞動課程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全程觀察學生勞動態度、合作情況,傾聽學生勞動感悟,比較學生勞動實踐的表現,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評的一體化鏈條更加堅固。

如浙教版勞動三年級上冊《勤儉節約好品質——衣服破了我會補》一課的評價任務:通過“小紐扣,自己縫”“補破衣,有妙招”“舊衣物,作用多”三個實踐任務,掌握相應的縫紉針法和簡單刺繡針法,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大腦創意設計改變生活。

以終為始的勞動課逆向教學設計,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逆向、教學評價的逆向和教學活動的逆向讓學生主動思考期望到達的地方,積極探索到達預期效果的方法,從而經歷完整的學習全過程,在真實的學習探究中開拓思維、發展能力、提升素養。

猜你喜歡
逆向課程標準勞動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逆向而行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堂
逆向工程技術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