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主動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及路徑芻探

2023-12-19 21:27夏婧婧李學鋒
成才之路 2023年33期
關鍵詞:育人功能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

夏婧婧 李學鋒

摘要: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是以唯物史觀為基礎,在黨歷經挫折、不斷開拓中孕育而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從黨的歷史主動精神中汲取育人的原動力,發揮其在大學生思想引領、情感凝結、精神激發和行為導向方面的功能。在實踐中,高校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依托思政課“主渠道”,以歷史主動精神“導人”;運用大眾傳播“主引擎”,以歷史主動精神“引人”;構建校園文化環境“主旋律”,以歷史主動精神“化人”;夯實社會實踐“主場地”,以歷史主動精神“塑人”。

關鍵詞: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價值邏輯;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3-0037-04

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寶貴的資源,也是培養譜寫中華民族新輝煌時代新人的精神財富。青年大學生是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后備力量,高校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予充足的精神養分。因此,高校在認知探索、學習研究、闡釋宣傳中不斷挖掘歷史主動精神的育人動能,并將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的時代要求。

1.獨立自主的自覺精神

清醒自知撥云霧,獨立自主壯志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盵1]中國共產黨正是以獨立自主的自覺精神進行革命,擺脫了“三座大山”的壓迫,并在爭取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中實現了本民族由精神的壓迫到精神的解放的轉變?!爸袊嗣窬蛷木裆嫌杀粍愚D為主動?!盵2]而后,黨以獨立自主的精神與實踐實現了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歷史主動,開啟了民族復興之路。在漫漫征途中,黨一直保持獨立自主的自覺精神,守著初心和使命,主動錨定歷史、認知現實、奮勇前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盵3]以獨立自主的自覺精神進行實踐的壯舉,是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生動展現。

2.堅定不移的理論精神

百年東海揚塵,“換了人間”!馬克思主義改變并豐富發展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之所以“行”是因為黨的“能”,這里的“能”就是指黨對馬克思主義有著堅定的信仰,是黨領導人民實現把握精神主動的方向的體現。馬克思曾強調:“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4]黨主動以“批判的武器”來改造中國的社會現實,主動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實現中國式馬克思主義與整個時代的同頻共振,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的發展;“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5]。黨主動進行理論創新與創造,既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本身的豐富,又注重馬克思主義原創性的突破式發展,正是歷史主動精神的生動體現。

3.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的奮斗精神

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在把握歷史發展之大勢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中展現出歷史自覺,以及在認知歷史與開拓社會主義事業中所表現出來的歷史自信,是黨堅持站在人民的一邊,從歷史自覺到歷史自信的行動邏輯。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散發著唯物史觀的光輝,唯物史觀把歷史看作是“自然史的過程”[6],也把歷史看作為“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的過程[7]。歷史主動精神既強調黨對于歷史規律客觀性的把握,也強調黨的主觀能動性。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認同,同樣,歷史自信的前提是歷史認同。黨的歷史自信來源于百年黨史的偉大成就與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并始終不忘歷史的主體,秉持著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心而主動作為。黨以這種歷史自信更好地發揮歷史主動,不斷續寫中華民族之光輝。

4.創新創造的探索精神

歷史之創新創造,助時代萬象之更新!歷史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文化創新等,黨正是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活動中凸顯歷史主動精神。事物發展的內部動力是創新,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發展也包含著創新?!罢l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后于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盵8]中國的革命道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以及當代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不是照搬誰的模式而來的,而是在黨主動的理論與實踐創造中而生。百年風雨交迫的征程里,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9]。在新征程上,黨將繼續以清醒的歷史主動精神,牢牢把握新時期的主要矛盾,以創新之動力為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提供奔流不息的源頭活水。

1.加強思想理論的引領,助力“樹人”的導向

歷史主動精神體現了遵循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認為,規律是客觀的同時,也強調人在社會生活中是能動的社會主體。歷史主動精神體現最為明顯的就是主體的能動性,“自覺的能動性是人類的特點”[10],即主體主動參與和改造世界,自覺地去認知和實踐。當下,高校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揚歷史主動精神,以其蘊含的“堅持真理、發展真理”所突出的辯證法精神,使大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真理與自身的人生發展聯系起來,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認識規律、把握真理、主動作為。并且在此基礎上,能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自覺將共產主義作為自身奮斗的目標。

2.促進人格情感的涵養,強化“育人”的內部動力

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人民指向,包括主動為人民和人民的主動兩方面。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亙古不變的最鮮明的品格,也是黨堅持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的根本動力。無論何時何地,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都未曾改變,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厚情懷都從未動搖,“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1],黨一直秉持著“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理念不斷主動向前。新時代,在中國式發展的征途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引領時代新人,把不負人民的初心情懷化為情感的內部動力,讓大學生感知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人民本位,以厚植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自覺,使愛國情在接續奮斗中化為愛國行。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所凸顯的“心系人民”,體現了一種情感層面的內在意蘊,有助于新時代社會主義新人的情感涵養。

3.促進精神意志的激勵,凝聚“新人”的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盵12]黨以精神上的主動引領著現實主動。黨以“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壯志精神投身于革命實踐,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主動;以“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的無畏精神,推進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把握了改革開放,跟上了時代的歷史主動;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把握國家工作重心,推進了正確進行現代化建設的主動;以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四個自信”,掌握了新時代團結一致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動。黨的歷史主動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能夠激勵大學生從歷史主動的精神中端正自身,懂得吃苦耐勞,樹立奮斗意識,成就奮斗目標。

4.強化行為習慣的導向,鑄牢“新人”的擔當意識

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是基于中國社會的歷史境遇和現實狀況,交織于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中生成的,絕非偶然。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具有鮮明的歷史性與時代性。高校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課程及實踐,用英雄事跡感化大學生,能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主動精神中的行為習慣的導向功能,引領大學生自覺踐行初心與使命,明確責任擔當,以歷史主動精神滋養身心,在日常實踐層面保持向上的精神特質,在成長與歷練中堅持正確的行為導向。

1.依托思政課“主渠道”,以歷史主動精神“導人”

在新時期弘揚黨的歷史主動精神,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把思政課擺在突出位置,并將歷史主動精神融入育人實踐的全過程。

一是在教學目標上,要將弘揚和傳承黨的歷史主動精神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學目標之一。思政課教師要合理地設計教學目標,在課程育人的過程中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內涵鮮活地融入教學情境中,促進大學生思想認同與情感認同。思政課教師要以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教學目標的指向引領大學生實現政治認同,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樹立大歷史觀,感受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價值意蘊,做到學史曉理、學史知今、學史向德、學史力行。

二是在教學內容上,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內涵與課程內容相結合。思政課教師要系統考慮理論本身、內容本身以及價值本身的契合度,多維度地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與不同的思政課內容相融合。如在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思政課教師要深挖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價值邏輯,突出其育人的功能性。思政課教師還要在黨史教育中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專題講述黨的歷史主動精神,這有利于其本身理論教學的延展。

2.運用大眾傳播“主引擎”,以歷史主動精神“引人”

大眾傳播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弘揚黨的歷史主動精神,以歷史主動精神來育人,更要注重運用大眾傳播這個“主引擎”,在破解大眾傳播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其負面影響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發揮歷史主動精神的育人價值。

一是要占據新型網絡陣地,加強對大學生的價值導向和引領。當前,個別別有用心的人刻意制作不良的文化作品,企圖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侵蝕。因此,紅色主流文化在網絡傳播媒介中的“流動”就顯得更為重要。高校要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育人資源進行轉換,轉變成更加貼近大學生思想、貼近大學生學習、貼近大學生實際的新媒體產品內容的供給,宣傳反映時代人物的歷史主動精神,使歷史主動精神接地氣、聚人氣。

二是要借助微博、短視頻、AR、VR等傳播媒介,使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更加鮮活。一方面,高??梢詫Ⅻh的歷史主動精神的事跡用文字配圖或者紀錄片片段等形式,通過公眾號、微博官網、視頻號等平臺,生動地呈現在大學生日常的網絡空間中,融入大學生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中,讓他們實時受到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洗禮。另一方面,高??梢酝ㄟ^AR、VR等技術形式還原歷史場景,讓大學生沉浸式體驗歷史活動,通過所見、所感,達到對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所思、所悟,最終升華到愛黨愛國的情感境界與實踐作為。

3.構建校園文化環境“主旋律”,以歷史主動精神“化人”

行為習慣以思想意識為導向,校園文化環境的構建也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發揮黨的歷史主動精神育人功能,就要創造性地構建校園文化的硬環境和軟環境,使大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受到歷史主動精神的熏陶。

一是要把握好高校歷史主動精神育人主旨與校園文化環境設計的協調性。高校校園文化的總設計師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功能性,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傳遞給大學生群體。例如,在規劃圖書館一角時,可以進行色彩搭配,用文字與圖片反映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科學內涵,并結合一些現代化的元素,使其更好地符合當代大學生個性化的需要,同時也具備教育的意蘊。

二是要因地制宜,使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凸顯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本土化的特色。高校要結合所在地域的歷史文化,甄選出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代表性文化素材,增進師生對校園文化環境的認同。例如,黑龍江省高??山柚臼∷赜械募t色歷史文化資源,分析八女投江、楊子榮等英雄事跡,挖掘其中所展現的黨的歷史主動精神,讓大學生從英雄事跡中懂得黨為什么主動、怎樣主動以及主動的偉大意義,用“紅色文脈”使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更加具體明確,潤化大學生的身心。

4.夯實社會實踐“主場地”,以歷史主動精神“塑人”

校園內外的實踐,能使大學生將自身的主觀情感逐步升華并牢固筑建價值觀的“主場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失時機地抓好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增進大學生對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思想共識,增長大學生的才干。

一是校內實踐活動的開展。校園內的實踐活動具有多形式、高參與、多群體等特點,能夠更好地將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入人腦、入人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高校通過舉辦以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為主題的團日活動、閱讀活動、辯論賽等,能夠進一步加深大學生對黨的歷史主動精神的把握與感悟,使其內化于大學生的心底,以黨的歷史主動精神激勵大學生奮發向上、主動作為。

二是校外實踐活動的延伸。校外社會實踐能夠讓大學生有更為直觀的感受,在感知與體驗中領悟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以歷史主動精神“塑造完整的人”。在校期間,高??赏ㄟ^組織大學生外出參觀革命舊址、英雄遺址、博物館等紅色文化資源場地,讓大學生真實感受到黨的歷史主動精神在黨百年奮斗史中具體的表現,引導大學生牢記革命先輩主動作為的崇高風范,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寒暑假期間,高??赏ㄟ^開展“三下鄉”、偏遠地區支教、紅色文化之旅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引領大學生敢拼敢闖、主動作為,接力黨的歷史主動精神,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新人奮斗的姿態,做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歷史主動精神的發揚者與奮進者,不斷向上進取、向前奮進,續寫新時代之史詩,鋪開新時代之征途。

參考文獻:

[1]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0.

[2]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9.

[3]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9.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

[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

[7]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8]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9]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10]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8.

[11]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9.

[12]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Historical Initiativ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Xia Jingjing, Li Xuefeng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Mudanjiang 157011,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 of the CPC i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nurtured in the Party’s setbacks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needs to draw the driving force of educ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of the Party, and play its role in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 emotional cohesion, spiritual stimulation, and behavioral guidance. In practice, universities should grasp the following points: relying on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guiding people with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using the "main engine" of mass communication to "attract people" with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constructing the "main melody" of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zing" with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strengthen the "main venue" of social practice and "shape people" with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Key words: Party’s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 value logic; educational fun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歡
育人功能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創業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
如何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