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氨=∈称贰闭n程思政建設芻探

2023-12-19 08:02楊樺吳思翰
成才之路 2023年33期
關鍵詞:保健食品高職教育立德樹人

楊樺 吳思翰

摘要:在“健康中國2030”大背景下,保健食品學在高職食品專業受到重視。高職院校食品專業一線教師應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在食品專業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技能,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基礎。文章根據課程思政建設要求,結合專業課程性質和“保健食品”課程思政建設現狀,探討“保健食品”課程思政建設路徑,以培養高素質保健食品行業人才,促進我國健康事業蓬勃發展。

關鍵詞:課程思政;保健食品;高職教育;立德樹人;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3-0121-04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食品藥品與生物化工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改項目“《保健食品》課程思政路徑研究”研究成果(編號:2022SYSH31);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在線開放課程項目“保健食品”研究成果(編號:22ZXKC38)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盵1]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2]。高職院校食品專業一線教師應積極響應號召,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在食品專業教育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與專業技能,為社會培養德技雙馨的應用型人才。

“保健食品”共計36個學時。根據2022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簡介》,功能食品加工技術為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3]。課程是在學習基礎化學、微生物技術、食品分析與檢測等專業基礎課程后,具備食品營養知識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課程,其功能是對接食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面向健康咨詢服務人員、食品加工人員等職業,營養師等崗位,培養學生根據保健食品的類型、功效成分及功效特性提供膳食營養和保健食品咨詢服務的能力,以及保健食品的生產、加工及檢測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4]。這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為新時代保健食品行業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然而,保健食品行業近幾年亂象頻出,普通食品被宣稱為有保健、疾病預防和治療功能。個別不法分子欺詐消費者,銷售非法產品牟取暴利,危害人民身體健康。保健食品行業眾多亂象的出現與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密不可分。因此,將課程思政融入保健食品課程教學尤為必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激發學生投身健康產業的志趣和情懷,為保健食品行業輸送高質量人才。

當下,各大高職院校重點關注課程的價值育人功能,將課程思政融入食品專業類課程,許多一線教師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對保健食品課程思政進行探索。筆者在知網以“課程思政”“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等關鍵詞檢索論文,一共搜出7篇相關論文。

1.第一課堂豐富多彩

第一課堂是思政課程育人的主渠道,在“課程思政”背景下探索高職院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需要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目前關于保健食品課程思政的文獻基本上都著眼于第一課堂的理論及其教學實踐,思政元素豐富,方法多樣[5]。課程思政涵蓋家國情懷、團隊合作、創新創業和實踐精神等元素。張莉華以主題討論的方式,探討如何對待數據作假,指出檢驗人員應誠實守信、愛崗就業,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社會責任感。肖云將工作崗位融入專業課教學,在課堂中師生分別扮演企業主管和員工,模擬真實情境下的對話,使學生體驗工作場景,培養學生的崗位責任感,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6]。

2.第二課堂亟待重視

在第二課堂實施課程思政是三全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2018年5月,教育部在“三全育人”工作的基礎上推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要求和管理辦法(試行)》,要求以新思政觀引領改革,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并以“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為目標開展試點工作[7]。第二課堂作為全過程育人的重要環節,更側重學生的感受、參與、互動和社會實踐,形式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構建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雙課堂育人機制,在考核體系中同時覆蓋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有利于充分發掘和利用第二課堂優勢,更好地服務于第一課堂,完成以德育為引領的浸潤式思政教育,使教學工作更具時空上的延展性和格局上的立體性。

關注第二課堂,符合“保健食品”課程性質需要。保健食品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強,教師僅靠第一課堂開展課程思政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協同第二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鍛煉機會,凝聚育人合力。

3.“互聯網+”思政形式單一

2020年教育部發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現代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盎ヂ摼W+”思政應運用互聯網技術,因地制宜地將“互聯網”這一元素融入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共同服務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8]。目前,教師多將翻轉課堂、雨課堂的形式引入課程思政中,形式較為單一。

1.重視第一課堂,融入“有溫度”思政元素

統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心任務,瞄準學生理論的“疑惑點”、思想的“共鳴點”、情感的“觸發點”進行理論講授,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保健食品”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以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要求為導向,以專業知識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設計中深入挖掘與融入思政元素。

(1)厚植家國情懷,凝聚奮進力量。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主旋律始終是愛國主義,它是激勵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向上的強大力量。教師要教育學生把個人追求與祖國和民族前途緊密相連,把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把愛國志、強國志和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教師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融合,增強政治性,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落地生根。

如在講授“開發具有調節胃腸道、促進消化及通便功能的保健食品”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引入江南大學校長陳衛教授的事跡,播放宣傳視頻,使學生立志扎根食品行業,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用矢志奮斗為青春著色添彩,報效祖國。作為我國最早一批研究益生菌的學者,陳衛教授投身腸道微生態事業,抓住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攻堅克難,二十來年潛心研究,甘坐“冷板凳”,加速開發適合中國人腸道的益生菌。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共同探討人生理想、確定職業目標,讓學生將自己的發展與國家、地區的需要統一起來。要鼓勵學生積極對接“健康廣東”規劃及汕頭市區域發展需求,踴躍參與到地方產業的建設中。

(2)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保健食品與中國獨特的保健養生文化以及傳統中醫藥文化密不可分,歷代方劑典籍中都有相關記載,逐漸形成藥食理論體系。我國藥食同源最早起源于唐代,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唐代《黃帝內經太素》有“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的記載。藥食同源,即這種物質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桑葉、紅棗和人參等都屬于藥食同源的物質。后疫情時代,國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對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續增大。因此,保健食品企業加快大健康產業的布局,傳統的養生保健理念不斷推動保健食品產業向前發展。

(3)弘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高職食品專業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發揮“價值引領”功能,弘揚職業精神,貫穿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改善食品領域的社會風氣。

學生在實習和實訓中,要對接車間和檢驗室等職業場所,認真檢查是否穿好實驗服,是否佩戴首飾等。完成實驗后,要及時清潔實驗臺面,對廢液進行回收,將職業精神的培養貫穿到課堂的每一個細節中。教師可以2015年“銀杏葉”事件為背景,進行情景模擬,激發學生共鳴,引導學生認識保健食品的質量優劣與保健食品企業的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緊密相關。在該案件中,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謀取非法利益,未按照原生產工藝要求采用稀乙醇對銀杏葉進行提取,而是用3%鹽酸代替,最終導致銀杏葉藥品功效成分分解,藥品療效下降。模擬真實工作情景,對接保健食品企業崗位需求,能使學生樹立正確執行保健食品生產加工工藝標準的意識,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4)增強法治素養,共守“舌尖上的安全”。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國家長治久安。2022年,市場監管總局在部署的一系列專項活動中,圍繞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領域涉詐問題,嚴厲查處了違法違規企業。與此同時,這些違法違規企業被列入失信名單。

食安,則民安,心安。課堂上,教師可展示近幾年違法的保健品廣告,引入最新的保健食品違法添加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添加違禁藥品的危害。在教學考核環節,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降低安全隱患,是否該提高準入門檻”的主題辯論賽,增強學生思辨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守護消費者健康,認識到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5)培養科學家精神,放大自身格局。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心懷國之大者。在保健食品學的發展過程中,一代又一代科學家肩負重任,刻苦鉆研,集智攻關,追求真理,結出了一個個科技創新的碩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定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吃苦耐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探索精神。為此,教師可將科學家索有瑞的事跡引入課堂,讓學生感受到科技成果的來之不易,以培養學生科學家精神,放大學生格局。

2.擴寬育人渠道,形成雙課堂育人機制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第二課堂的課程思政建設,形成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雙課堂育人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原則。例如,可將職業技能大賽中“重金屬鉛含量的檢測”項目融入教學中,使學生獲得競賽體驗。當遇到實驗中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時,學生往往會灰心喪氣。此時,教師要鼓勵他們,讓他們不要輕言放棄,使他們在不斷的練習中追求卓越,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練就精湛的技藝。

教師可帶領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治理大賽等社會實踐活動,將教室“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例如,在2022年度的校級“三下鄉”系列活動中,專業課程教師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專職骨干教師同向同行,組成協同育人思政團隊,共同帶領學生對汕頭市潮南區雷嶺荔枝基地進行調研,搜集荔枝功能性成分的相關資料,并從線上直播和線下銷售雙渠道助力果農銷售荔枝。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在林間地頭認識社會,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社會觀察、知識積累和實踐活動中。

3.設計混合教學,探索“互聯網+”思政建設

作為互聯網中最活躍的群體,“00后”大學生與中國互聯網共同成長。要持續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教學改革,就要適應互聯網發展形式,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大力加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食品專業課程思政貫穿課內課外。為此,教師可借助微信號、學院網站等媒體平臺,打造新穎原創的網絡宣傳文化作品,使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活”起來,助推“互聯網+”思政建設,打造新時代數字化課程思政教育新模式。

在教學方法上,基于食品行業日新月異的技術需求和專業實踐教學的現實限制,教師可以虛擬仿真信息化技術為支撐,充分利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共享平臺開展教學,跨越實驗時空,創新實驗呈現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的探究熱情,讓學生在虛擬仿真工廠中熟悉崗位要求,操作生產設備,掌握工藝流程,提升職業素養。

在教學管理上,教師要利用互聯網平臺實時跟進學生學習數據,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混合教學全過程管理,從課堂空間和網絡空間兩個維度,即時采集學生個性化信息,如課件學習進度、上課互動答題、話題討論等,打造提出疑問、分析問題、思想碰撞及成長交流為一體的多元化互動模式,使教學評價更智能化、精準化,達到以互聯網手段對學生進行知識引領和價值傳遞的目的。

在教學提升上,學??梢劳行畔⒒夹g手段,在虛擬教研室舉行線上課程思政研討會,組織教師集體備課,促進不同區域高校教師的互聯互通,以及人才培養計劃、教學大綱、思政教學案例、授課視頻、教研成果和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升課程思政建設質量。

高職院校食品專業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課程思政目標,深入挖掘并應用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促進思政“底色”和保健食品課程“特色”的有機融合。同時,要不斷學習和優化教學路徑,形成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雙課堂育人機制,利用“互聯網+”思政完善教學模式,為推動高校專業課程發揮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功能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元元.高職“國際商務概論”課程思政的探索[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2):139-141+160.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4-22].http://www.gov.cn/zheng 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教育部.教育部發布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簡介》[EB/OL].(2022-09-07)[2023-3-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 987/202209/t20220907_659056.html.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中國合作經濟,2022(10):4-31.

[5]張莉華,董冰,叢日龍,陳少軍.基于“課程思政”的《保健食品檢驗技術》教學設計與探討[J].廣州化工,2022(08):195-197+200.

[6]肖云.課程思政融入《功能性食品》教學的應用探討[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3):51-54.

[7]章鳴,王舒,王寶.高校第二課堂課程思政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探[J].中國共青團,2020(17):70-71.

[8]楊曉宏,鄭新,梁麗.“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0(12):71-78.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Health Food"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Hua1, Wu Sihan2

(1.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llege, Shantou Polytechnic, Guangdong Province, Shantou 515000,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Shantou Polytechnic, Guangdong Province, Shantou 515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y China 2030", health food science has received atten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food majors. Frontline teachers of food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food major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natur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health food" curriculum,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health food" curriculum,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health food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health cause.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alth foo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personneltraining

猜你喜歡
保健食品高職教育立德樹人
減肥類保健食品中25種非法添加化學物質的UPLC-DAD快速篩查
最適合胖人去脂減肥的保健食品
直銷保健食品業務迎來利好環境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審批+備案”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