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引導學生參與 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2023-12-19 08:02李彬
成才之路 2023年33期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教學效率新課標

李彬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數學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參與欲望;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完成知識內化;重視發揮課堂引導作用,使參與更加明確;實施知識整合,拓寬參與范圍。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教學效率;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3-0137-04

參與式教學是指學生能夠將主觀意識融入課堂活動中,且各種客觀行為均圍繞教學活動,由此產生的自主性、可操作性和完全沉浸式的“參與式”學習形式。參與式教學可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以及互動中強化思維、學習、知識運用和創造等能力,推動其核心素養及綜合能力的發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基于新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進行探討。

參與式教學更加重視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主動融入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而對其綜合能力進行培養。教師應用參與式教學,能從學生的學情出發,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目的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欲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參與式教學的核心理念是創設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打造高品質課堂。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圍繞自身需求,積極主動地對知識進行探索,從中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1]。

1.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參與式教學更為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以往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重心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將基礎知識講解作為教學重點,采用“一言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完全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下,缺少獨立思考的時間及機會,使得其各項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在參與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樣化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參與式教學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及交流時間,讓他們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探討交流。這不僅能使學生感受到自身在課堂中的作用以及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還能讓學生的學習更為積極主動,在課堂上擁有更多自主權,圍繞自身需求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2]。

2.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新課標背景下,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運用參與式教學,能將學生從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突出其課堂主體地位,促使其以飽滿熱情融入教學活動中,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行深度思考及探索,并借助自身所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參與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養會得到有效培養。

3.提高教學質量

參與式教學融入課堂,能增強師生的互動交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自主發言的機會。參與式教學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能創設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使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教學方法及手段滯后

當前,大量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其不僅可將教材中晦澀難懂的知識點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還可豐富教學內容,清晰展現日常生活中各種數學現象,從而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探索欲望的作用。然而,從現階段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依舊采用口頭講解的教學方法,在應用教學實例時,也只限于課本,缺少創新性,同時未曾與生活化元素有機融合,導致學生學習欲望低下,無法使其各項能力得到發展[3]。

2.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

學生年紀小,活潑好動,對周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導致其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經常會在課堂上出現走神的情況,學習質量及效率很難達到預期。數學知識抽象性強,學生在理解過程中會存在一定難度,影響其學習積極性[4]。

1.尊重原則

尊重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只有遵守該原則,才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心理較為敏感,尊重是其融入教學活動的前提,學生如果無法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更有甚者會導致師生間產生情感對立?;诖?,教師在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

2.溝通原則

教與學本身就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為此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師生及生生互動交流是極為必要的,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與學生在認知、經歷、喜好、行為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因此更為彰顯溝通的不可或缺性。教師要改變以往課堂角色,與學生保持密切交流,并且通過換位思考等方式,充分掌握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需求,以此減少師生間的溝通障礙。

3.民主原則

數學參與式課堂極為重視學生的平等性,同時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對話時,應處在平等位置,以緩解學生緊張情緒以及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拉近師生距離。而確保師生平等交流的前提就是堅持民主原則,基于此,教師應確保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行使各項權利,切勿根據自身想法安排教學活動,需充分了解、掌握學生需求,并尊重其想法及意見,對于好的建議應及時采納。在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專心聆聽、認真思考。

4.主體原則

參與式教學是相較“一言堂”教學而創設出的新型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生完全處在被動狀態,其思維受到限制,缺少主動探索及交流的機會,導致各項能力很難得到發展。為有效解決這類問題,教師應遵循主體原則,將課堂活動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激發。遵循主體原則,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究,充分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其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

5.合作原則

小組合作探究活動是參與式教學的重要內容,相較于以往單方面知識灌輸和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可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可豐富學習活動,讓學生獲得更多學習經驗,培養其合作探究能力、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這些能力屬于新時代社會各領域對綜合型人才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尤為重要。

1.重視課堂導入環節,激發學生參與欲望

新課導入是教學流程的初始階段,該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將注意力融入課堂,激發其學習欲望。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倘若無法讓學生形成高昂的學習情緒,直接開始新知識的講解,則這部分知識點必將會導致學生冷漠態度的產生。由此可知,只有學生對知識內容產生探索欲望及積極的情緒,才能促使其主動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因此,教師要將高昂的情緒視作推動學生深入探究及參與的原動力。教師應優化以往單一且枯燥的課堂導入模式,結合學生興趣愛好,選擇合理的導入方法。這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為參與式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在數學參與式教學活動中,高效的新課導入模式各種各樣,如可借助故事進行課程導入。故事深受學生的喜愛,恰當的故事內容不僅可起到激活學生認知經驗的作用,還可提高其探索欲望?;诖?,教師應在備課過程中,圍繞教材內容從書籍或互聯網中收集與之相關的故事,并對其進行加工,使故事更具趣味性,以調動學生學習新知熱情。在選擇故事內容方面,不但要使其貼近教材元素,還應盡可能選擇與數學歷史相關的內容,如此一方面可利用故事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還可融入數學文化,拓寬學生知識視野。教師也可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打造生活情境導入新課。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念,主張擴大生活中細微小事帶來的影響,且數學教材中大部分知識點都來源于日常生活。因此,教師應將生活作為背景創設教學情境,從而構建輕松、愉悅課堂氛圍,推動教學活動趣味性的提升,并讓學生了解數學學習的意義,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以飽滿熱情主動參與到活動中。與其他新課導入方法相比,融入生活元素更能提高活動的直觀性,進一步助推教學的高效開展[5]。

2.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利用口頭講解傳輸的知識,沒過幾天學生就會忘記,而引導學生探究知識形成過程,能加深學生印象,增強學生記憶,便于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因此,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這也是參與式教學的基本要求?;诖?,教師需盡可能減少知識傳授過程,而應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融入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為防止學生在自主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這不僅能監督學生的學習,還能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進行點撥與引導。

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圓的面積公式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倘若直接借助口頭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圓的面積公式,即便在本堂課上學生能將其記住,在較短時間內也會遺忘,更不用說靈活運用了。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圓的面積公式進行推導,讓學生了解其形成過程。具體而言,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圖形轉化的方式進行推導,沿著半徑將三個圓實施分割,分割數量可按照10、20、30等份。然后依照相同的方式對三個圖進行任意拼接。通過反復嘗試,學生能夠將分割成的圖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且等份數量越多,該圖形越接近長方形。通過細致觀察與分析,學生能夠認識到所拼接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某一部分是對應的。圍繞這一發現,學生能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能讓學生形成深刻的記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進而產生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6]。

3.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完成知識內化

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學生活潑好動,沉悶的環境會使其缺少學習欲望及新鮮感,會使其注意力無法高度集中在課堂上,從而影響學習效率。為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內化,教師要優化教學活動組織形式,確保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特別是在學生剛開始進行探究活動時,教師需要第一時間創設多元化課堂活動,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并能夠通過活動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進而轉化成自身能力。

例如,學習“位置與方向(二)”后,學生能夠了解確定物體具體位置的方法,掌握怎樣以測量的方式對平面圖上的物體具體位置進行描述,并且還可圍繞相應描述找到平面圖中事物的實際位置。根據其所學知識,教師可創設課堂游戲活動。因為游戲是學生極為喜歡的一種模式,將其融入參與式教學中,可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教師先借助多媒體設備呈現網格平面圖,同時標示出網格邊長,在這張圖中還應包含不同地點,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游戲。教師在心里想出一個位置,說出其方向及距離,學生快速說出這一地點,最先判斷正確的小組獲得勝利。借助多次游戲確定獲勝小組,對其進行獎勵及表揚。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教學活動中,從而達成消化知識的目標。由此可知,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多樣化課堂教學模式極為必要[7]。

4.重視發揮課堂引導作用,使參與更加明確

參與式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然而,部分教師在進行參與式教學時,忽略自身的引導作用,致使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只“放”不“收”。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其注意力極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教師的引導作用如果得不到有效發揮,就會出現課堂活動流于表面且缺少秩序性的情況,很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強化自身監督及引導作用,在恰當時機進行“收”,如此才可使參與式教學作用得到充分展現,進而推動學生各項能力發展。例如,針對具有抽象性的概念及知識點,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其呈現出來,以降低學習難度,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激發。在學生互動交流環節中,教師應時刻巡視,在察覺到部分小組做與課堂無關的活動時,應對其進行告誡,使其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進而實現“收”。在此環節中,教師不僅能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放”落實到位,同時還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達到“收”的效果。在這種收放自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參與度將明顯提高,學習效率將得到有效保障。

5.實施知識整合,拓寬參與范圍

從長遠角度來看,知識整合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可促使學生建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提高知識整合效率,單純依靠課堂中的學習是不夠的,教師應有意識地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其參與范圍得到擴大。數學教材中大部分知識都源自日常生活,基于此,教師可創設部分課外任務,從而將參與式教學擴展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教學部分知識后,教師可為學生創設較為簡單的課后實踐活動,讓其與父母共同完成。采用這種鍛煉模式,學生可以真正認識到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價值,了解到數學學習的意義,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在簡單的課后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對知識進行鞏固,還能提升實踐能力、探究能力,促進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實施知識整合,拓寬參與范圍,能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及趣味性,從而逐漸愛上這門課程,為其后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8]。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參與式教學,對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將參與式教學落實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及個體差異,同時重視對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調整,借助強有力的措施提高學生融入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以此構建高質量課堂。此外,教師要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及趣味性,逐漸愛上數學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蔣國慶.參與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教書育人,2022(01):50-51.

[2]呂亞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探析[J].成才之路, 2018(26):59.

[3]王以玲.參與式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實踐[J].基礎教育論壇, 2022(24):70-71.

[4]陳智彪.山區小學小班數學課堂全員參與教學模式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1):48.

[5]楊建琴,姚文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小學數學活動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介紹[J].小學教學參考,2006(12):17-18.

[6]包志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基礎教育論壇,2022(10):92-93.

[7]黃芳.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0(17):76-77.

[8]劉媛媛.小學數學教學實施“主動參與”模式探究[J].內蒙古教育, 2020(12):30-31.

Pay Atten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Participatory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Li Bin

(Datan TownComplete Primary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03,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places greater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various abilities and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gui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s beneficial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ability to explore independently, and can better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proces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desire to participate; using exploratory teaching methods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ng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omplete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emphasize the role of classroom guidance to make participation more clear; implement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broaden the scope of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articipatory teaching; teaching efficiency; core competences

猜你喜歡
參與式教學教學效率新課標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普通生態學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智能手機普及化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創新研究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