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時期老舍“人名詩”創作考論※

2023-12-20 18:20付冬生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23年9期
關鍵詞:名詩舊體詩老舍

付冬生

內容提要:抗戰期間,老舍用人名成詩寫景抒情,抒發了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而人名卻隱在詩中渾化無痕。他還常與友人通信探討“抗戰人名詩”,成為“抗戰人名詩”寫作的實際倡導者與推動者。老舍的“抗戰人名詩”不僅是抗戰艱苦條件下的日常記錄,還是他與廣大作家風雨同舟、甘苦與共、苦中作樂的情感體現,更是他團結不同政黨、不同文學流派和不同藝術追求的作家們聯合抗日的工具。老舍的“抗戰人名詩”彰顯著文藝界的團結,更是對民族抗戰的文學貢獻,詩情、詩藝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體現了他的詩才,有著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抗日戰爭時期,“人名詩”在重慶流行,因多與抗戰有關,故被稱為“抗戰人名詩”。1941年4月4日,《新蜀報》副刊《蜀道》刊登吳組緗的《與抗戰有關(近體詩十首)》。4月11日,香港《華商報》副刊《燈塔》將標題改為《集作家名近體詩十首》,并刪除詩中全部批注后轉載。隨后,抗戰大后方掀起“抗戰人名詩”創作熱。除吳組緗、姚蓬子、郭沫若、艾青、田仲濟等人,老舍也極力倡導“抗戰人名詩”創作。老舍的“抗戰人名詩”具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研究老舍的“抗戰人名詩”能全面地認識其文學創作,還能對其小說、戲劇有更加深刻把握和理解,且可與小說、戲劇等互文對讀。本文擬從老舍“抗戰人名詩”創作及特征、老舍與友人通信探討“抗戰人名詩”和老舍“抗戰人名詩”創作的意義三方面進行論述。

抗日戰爭爆發后,“文藝界的集體話語認同在戰爭這個大背景下得到了迅速的強化與推進”1時國炎:《現代意識與20世紀上半期新文學家舊體詩》,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18頁。??箲鹨矠樵娙颂峁┝饲八从械念}材和描寫對象,抗戰救國、捍衛主權和民族尊嚴成為創作主題,政治化抒情是舊體詩寫作的一種主導風格。老舍在《大時代與寫家》一文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并以一名寫作者的身份融進這個“大時代”,希望能夠在這場“神圣戰爭”中,創作出“偉大文藝”。2老舍:《大時代與寫家》,《宇宙風》第53期,1937年12月1日。舊體詩含蓄隱晦,藝術形式特殊,具有新詩無法比擬的音樂性,更能書寫戰爭帶來的凄愴傷情之痛。在“抗戰第一”口號的引領下,老舍指出:“為了抗戰,應拿出十八般武藝。舊詩,無疑是其中的一藝?!?蘇光文:《抗戰詩歌史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頁。此時,已步入中年的老舍再次選擇舊體詩創作,不遺余力地用舊體詩來踐行其詩歌理論,其創作出現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舊詩季節”4老舍:《舊詩與貧血》,《老舍文集》第1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頁。。

據統計,從1919年4月,老舍在《北京師范校友會雜志》第1期上發表9首舊體詩,到他去世,“舊體詩有300余首”5張桂興:《談老舍舊體詩的若干資料問題》,《上海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老舍的舊體詩創作有兩個爆發期:1939—1942年,1958—1965年。1938—1946年,他在渝主持“文協”工作,舊體詩創作的第一個爆發期恰在其間。據筆者統計,老舍在渝創作發表舊體詩近五十首,約占其舊體詩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翱箲鹑嗣姟奔s二十首,占他在渝創作舊體詩總量的五分之二。其中,《贈太虛法師》《贈潘孑農》單獨成詩,其余“抗戰人名詩”均散見老舍與友人的通信中。老舍還與吳組緗共同創作“抗戰人名詩”《憶昔》《野望》。梳理發現,老舍的“抗戰人名詩”均系抗戰時期在渝創作,其余時段和地點再無此類創作。

老舍最早創作的“人名詩”是一首聯句詩。1940年3月20日,作家王昆侖在渝宴請蘇聯作家費德林克、米克拉舍夫斯基。郭沫若、戈寶權、陽翰笙、孫師毅、老舍等出席。席上,郭沫若、老舍、王昆侖和孫師毅聯詩一首致郁達夫:“莫道流離苦(老舍),天涯一客孤(郭沫若),舉杯祝遠道(王昆侖),萬里四行書(孫師毅)?!?郝長海、吳懷斌:《老舍年譜》,黃山書社1988年版,第64頁。該詩構思巧妙,語言鮮活,筆調詼諧,意境親切,寥寥數語就把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十分真切。此聯句詩雖未直接嵌入人名,但由四人聯袂創作并現場朗誦,既展示了詩人的才華,又活躍了聚會的氣氛。遠在萬里之外南洋的郁達夫收到聯名詩后回復:“萬里倦行役,時窮德竟孤。關門無令尹,誰問老聃書?!?郁達夫、詹亞園:《郁達夫詩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頁。

1940年9月4日,老舍應太虛法師之邀赴重慶北碚縉云山漢藏教理院參觀并演講。為表感謝,1941年4月老舍作“人名詩”《贈太虛法師》:“大雨冼星海,長虹萬籟天,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張桂興:《老舍舊體詩輯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2、74頁。老舍自注:“(民國)30年4月,集當代藝術家筆名成小詩”“寫奉太虛法師教正”。4張桂興:《老舍舊體詩輯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2、74頁。該詩二十個字,借八個當代作家、藝術家的人名組成。大雨即孫大雨,詩人;冼星海為音樂家;長虹即高長虹,作家;萬籟天是電影工作者;冰瑩即謝冰瑩,女作家;成舍我為《新蜀報》總編輯;碧野為作家,莽原出版社總編輯;林風眠為畫家。該詩淡筆素描、樸實無華,凝神一看,心靜致遠,其實就是一幅風景畫,別有風韻:海浪滔天,雨后彩虹顯,冰舍田邊,吾在林中眠。吳組緗說:“老舍很講究詞句的調遣和語言的技巧”“興來落筆,講究工穩,講究意境”。5吳組緗:《〈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頁?!顿浱摲◣煛吩娋吵鲋匀?,境界宏闊,閑適雅靜,無一虛字,讀來妙趣橫生。老舍仿佛也以閑散的心情,處于富有詩意的詩境之中。

1944年春,老舍作“人名詩”贈編劇、導演潘孑農:“天翼高長虹,田間潘孑農。佩弦盧冀野,望道吳云峰。萬籟鳴秋葦,獨清徐轉蓬。霞光王統照,常任俠何容?!?張桂興:《老舍舊體詩輯注》,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2、74頁。張天翼、高長虹、田間、潘孑農、朱自清、盧冀野、陳望道等十六位作家和藝術家的人名,經老舍巧手連綴成為一首“抗戰人名詩”。細細品味,首句是一幅風景畫:落霞染空,朗星初上,一道長虹高高地跨乘在蔚藍的天上;藍天下,一望無際的田野里,一位辛勤的農夫,獨自耕耘勞作,矯健的身影共長虹、藍天相融。詩句匠心獨具,十分工巧,既貼切又不露斧鑿痕跡;形象鮮明,意境博大,寓意深長,贊美了像農夫一樣辛勤耕耘在藝術園地的摯友潘孑農,文人間的真摯情感在詩中盡顯。一般而言,詩歌意蘊包含詩情和詩思兩個方面。老舍曾說:“詩是以感情為起點,從而找到一種文字,一種象征,來表現他的感情。他不象戲劇家小說家那樣清楚的述說,而是要把文字或象征煉在感情一處,成了一種幻象。只有詩才配稱字字是血、字字是淚?!?老舍:《老舍文集》第15卷,第135頁。以情感為起點,以思想為境界,詩情與詩思融匯在詩的文字和象征之中,這是老舍“抗戰人名詩”的特征之一。

全面抗戰爆發后,田園生活成為老舍“抗戰人名詩”中的一道靚麗風景。老舍的“抗戰人名詩”多以山水田園為題,記錄了抗戰艱苦條件下的日常,抒發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但依舊是憂患之詩,承續著陸放翁和吳梅村憂患之詩的傳統,隱藏著對國家和時局的擔憂。老舍的“抗戰人名詩”,“在表達個人抗戰豪情,反映國民抗戰情緒方面,仍有突出優勢”。2陳友康:《論老舍的舊體詩》,《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短小精悍、節奏韻律感強和易于記誦是老舍“抗戰人名詩”的一大特征。舊體詩具有音樂美,老舍曾在《比喻》一文中寫道:“詩詞是奏著音樂的哲學”,“詩的成功在乎它的思想、音律,而且這音律與思想是分不開的”。3老舍:《比喻》,《詩刊》1958年5月。老舍的“抗戰人名詩”為五言和七言的基本句式,呈現出整齊、統一的美感。在舊體詩創作中,老舍比較講究字音和字義的對仗,形式的節奏和語言的節奏的巧妙配合使詩句節奏優美悅耳,有音樂美。他的“抗戰人名詩”的語言組合方式遵循舊體詩的“二三”、“二二二一”和“二二三”等基本節拍,平仄的聲調變化使得詩歌有節奏美。如《贈潘孑農》一詩中韻字“農”“峰”“容”押“冬”韻;韻字“蓬”押“冬”且臨近韻部的“東”。首句押“東”韻,詩借鄰韻發端。老舍通過平仄、押韻等來調和音節,使文字的聲調搭配和諧優美,抑揚頓挫而字響音順,呈現出律動、均衡、和諧等美感因素。

古代的“人名詩”多近于文字游戲,屬于嵌字詩類,按照古體詩詞的格律規范,是一種將姓名填充似的熔鑄于詩詞中的文學形式。與古代“人名詩”不同,老舍的“抗戰人名詩”不是把人名鑲嵌在詩中,而是全部用人名連綴成詩,其間不用襯字連接,也不與其他文字搭配組句,且很少用雙關。老舍用人名成詩寫景抒情,抒發了對美好田園生活的向往,而人名卻隱在詩中渾化無痕,“作家名字又是詩歌構成的唯一元素”1孫倩:《抗日統一戰線話語下的文學空間——重慶〈新蜀報〉副刊〈蜀道〉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6期。,這是老舍“抗戰人名詩”的另一特征。

“舊體詩言簡意賅,優雅含蓄,新文學家中不少人因此喜歡把舊體詩寫進信里,表達特殊的情致?!?孫志軍:《現代舊體詩的文化認同與寫作空間》,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12頁。對于許多傳統的文人而言,與友人通信探討舊體詩創作是他們重要的“文化生活”與精神享受。老舍亦常與友人通信探討“抗戰人名詩”創作。其中,老舍與吳組緗通信最頻繁。談及“抗戰人名詩”的由來,吳組緗說:“在重慶最無聊的是空襲中躲防空洞的時候。常常進了洞就出不來,久久悶坐著,無以自遣。后來我們就拿文藝界的人名拼湊詩句?!?吳組緗:《〈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第11頁?!翱箲鹑嗣姟薄稇浳簟贰兑巴繁銘\而生:

也頻徐仲年,火雪明田間。

大雨洗星海,長虹穆木天。

佩弦盧冀野,振鐸歐陽山。

王語今空了,紺弩黃藥眠。

望道郭源新,盧焚蘇雪林。

烽白朗霽野,山草明霞村。

梅雨周而復,蒲風葉以群。

素園陳瘦竹,老舍謝冰心。4張桂興:《老舍舊體詩輯注》,第46~47頁。

《憶昔》由十六個人名構成,整首詩自然工整,語言純用白描,不假人工雕琢痕跡,詩情濃郁,詠史抒懷,沛然一氣,妙趣無比?!兑巴穭t由四副對聯連綴成詩,詩中藏聯,全詩四十個字嵌入十六個人名。五、六句“梅雨周而復,蒲風葉以群”,“梅”對“蒲”,“雨”對“風”、“周而復”對“葉以群”,甚至連虛詞“而”“以”都配上了對,果然是一副難得的無情對。其中,“望道郭源新,盧焚蘇雪林。烽白朗霽野,山草明霞村”描繪了鄉村的靜謐美好,閑情逸趣滿溢。

據吳組緗回憶,他在躲防空洞時出了上聯“梅雨周而復”,老舍寫信以“蒲風葉以群”句相對,精確且工整,可謂一絕。自幼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老舍曾師從方還和宗子威學習古詩詞,他常說“我的詩是學陸放翁與吳梅村”1《老舍選集·自序》,《老舍文集》第16卷,第221頁。。陸放翁和吳梅村詩詞中的語言文字、詩情詩境、憂國憂民思想及禮儀觀念深深滲透在他的腦海?!兑巴穼φ坦ふ?,語言形象,精練含蓄,詩境優美,凸顯出老舍深厚的舊體詩創作功力。

兩天后,老舍又給吳組緗寫信:

組緗、伯峻二兄:

已給志恭去信,不知肯來否。

老舍何容大雨(孫)

田軍猛克華林

亦有一聯求對:

山草明霞村(歐陽山與草明有關,而明又成動字,故難。)

還有一句:

胡風陳北鷗

忙,不多說

多吵而不打,大吉!

子祥問好。

弟 舍躬 十八2方錫德:《老舍、吳組緗與“抗戰人名詩”——老舍致吳組緗七封信考釋,兼談人名詩的唱和新發現》,《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2期。

老舍在信中用六位作家的名字求對:“老舍何容大雨,田軍猛克華林”,而且還提出了兩聯向吳組緗求對,并說明了這個聯句的難處。之后,吳組緗并未辜負老舍重托,對上了絕妙“人名詩”的下聯。

1941年4月4日,吳組緗的“抗戰人名詩”《雨過》《田家》《城望》《晚涼》《八月》《幽懷》《梵怨》《野興》《歸悼》《邊解》在《新蜀報》副刊《蜀道》發表。隨后,掀起抗戰大后方“抗戰人名詩”創作的熱潮。其中,《城望》云:“滿城王冶秋,郭沫若洪流。碧野張天翼,胡風陳北鷗(老舍句。直追老杜,冶秋批)?!?吳組緗:《與抗戰有關——近體詩十首》,《新蜀報》1941年4月4日第4版。這首“人名詩”系吳組緗和老舍共同創作,得到王治秋的高度肯定。詩中,滿城是翻譯家、《文鋒》主編金滿成;王治秋是馮玉祥的國文教員與秘書;洪流是作家、翻譯家、《山東大眾》記者;碧野是現代作家、散文作家,曾任莽原出版社總編輯;張天翼為小說家;胡風是文藝理論家、詩人;陳北鷗是詩人、翻譯家,曾任左聯機關雜志《文學月報》和文聯機關雜志《文化新聞》主編。這首“抗戰人名詩”境界闊大,氣韻流動,作者用白描手法渲染了秋天的悲涼之氣,讓人感受到一種不屈的生命力。最后一句的“陳”字為點睛之筆,表達了“北鷗”在“胡風”中的從容與頑強。王冶秋給予高度評價,并在此句旁批注“老舍句”“直追老杜”。

老舍看到《與抗戰有關——近體詩十首》后,立即給吳組緗寫信:

組緗:

讀了抗戰詩,甚佩!孟克之款已收到。問冶秋好!

有三聯,祈完成小詩,加標題。頭昏,不敢苦思也。

大雨冼星海

長虹穆木天

邨人盧冀野

田漢沈從文

師毅鄒韜奮(如戰國策然?。?/p>

伯奇魏建功(文協會員)

舍躬1方錫德:《老舍、吳組緗與“抗戰人名詩”——老舍致吳組緗七封信考釋,兼談人名詩的唱和新發現》,《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2期。

老舍用“甚佩”兩字肯定吳組緗的“人名詩”,還將其明確為“抗戰詩”,并以“求對”的方式進行探討。這種方式不僅是詩人創作才情的展示,還是交流中國古典格律詩藝術技巧的機會,也激發了大后方文壇舊體詩創作的熱情。

在老舍和吳組緗的推動下,“抗戰人名詩”在抗戰大后方出現了短暫繁榮。田仲濟、姚蓬子、艾青、王冶秋及西南聯大馮友蘭、容庚等文化名流紛紛響應。就連郭沫若也寫下:“胡風沙千里,凌鶴張天翼。白薇何其芳,麗尼顧而已?!?《亦莊亦諧嵌名詩》,《解放日報·報刊文摘》1995年7月30日?!缎率駡蟆?941年4月14日第四版刊登的“抗戰人名詩”《“與抗戰有關”的尾巴》更是經典:“夢家夢家,芳草老向金發,長江恨水徐盈,滿城胡風丁玲;玲丁玲丁,望道柔石冰心?!?《“與抗戰有關”的尾巴》,《新蜀報》1941年4月14日第4版。詩句在夢境與現實、情緒與思緒、色彩與聲音之間調轉,而渾然一體,毫無斷裂之感。雖然,作者坦言“右‘古調笑’一闕,系讀吳組緗先生作家詩有感而作”,“視此效顰之作,其狗尾之續貂也”。4方錫德:《老舍、吳組緗與“抗戰人名詩”——老舍致吳組緗七封信考釋,兼談人名詩的唱和新發現》,《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2期。但實際上,詩人在古體詩中融入了現代象征主義元素,自成風格,別有一番趣味。

1941年仲夏,老舍給吳組緗寫信,并附“抗戰人名詩”兩首:

組緗兄:

此次稿費450元,已扣還前欠,尚差二十元,以后再扣;不知當否?

今年下鄉大不易,拿人家的車馬費,就須到會。一共只有二百元,若一月來往數次,則大大蝕本矣。假若可能,請將蚊帳及兩件綢大衫,帶至歌樂山,有人來渝,托他帶來。若不便,即暫擱置也好。

頭仍昏昏,連“人名詩”也作不上來,勉強湊了二首,祈正:題為贈沫若先生——因他也作了二首,故須應和。

吉!

冶秋好!

弟舍躬

達夫郭沫若,徐步丘東平。

萬籟天方白,一文王獨清。

冰心成舍我,芝岡(仄)落花生。

望道臧云遠,丹林楊振聲。

達夫郭沫若,獨秀鐘天心。

天翼張光宇,田濤蘇雪林。

景深葉籟士,云遠楊邨人(似通不通,而有詩景)

于立群中玉,丁玲曹聚仁(丁玲,玉聲也,玉磐一響,群賢畢至,曹,聚,仁,都不空了。于立群為郭太太,中玉,徐中玉也)。1方錫德:《老舍、吳組緗與“抗戰人名詩”——老舍致吳組緗七封信考釋,兼談人名詩的唱和新發現》,《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2期。

老舍信中的“抗戰人名詩”是他對郭沫若題詩的酬答之作。這兩首詩都以“達夫郭沫若”開頭,詩意雋永,意境優雅,妙趣橫生,營構出一種閑情逸致的生活??箲痣m苦,但老舍始終能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萬物,以敏銳的眼光捕捉大后方的日常生活之美,并以積極的心態享受美。與之前的“抗戰人名詩”比較,老舍的這兩首詩稍有遜色,如第一首二、三句:“萬籟天”對“一文”,“方白”對“王獨清”,似乎不太工整。第二首“于立群中玉,丁玲曹聚仁”同樣如此。對此,老舍自己也不滿意,他解釋為“頭仍昏昏”“勉強湊了二首”。

1941年6月7日,老舍再次給吳組緗寫信,又附“抗戰人名詩”一首:

組緗兄:

田兄之稿金已代催,篷子下鄉了,日內即歸,當有辦法。

贈組緗:

徽音吳組緗,嘉德(黃,西風編者)何其芳。

望道梁宗岱,振聲林語堂;

十方(張)聞亦博,六逸謝無量(平)!

金發邵洵美(發不多,露頂,有金光閃閃,故曰金發?。?,沈從文力

揚(文協會員)!

問志誠兄好

舍躬 六、七。1《“與抗戰有關”的尾巴》,《新蜀報》1941年6月14日第4版。

信中的“抗戰人名詩”詩句清新,頗為精彩。林徽因、吳組緗、黃嘉德、何其芳、陳望道、梁宗岱、楊振聲、林語堂、張十方、聞亦博、謝六逸、謝無量、李金發、邵洵美、沈從文、力揚等作家、詩人、書法家、翻譯家和教育家的人名在詩中匯集。在詩中,老舍對吳組緗贊賞有加,凸顯兩人的友誼,盡顯其詩才??谷諔馉帟r期,老舍與吳組緗“知心同骨肉”,患難與共,相互扶持酬謝、慰藉唱和,他們的友誼也成為現代作家光輝的范本。他們對“抗戰人名詩”的探討是兩人文學交游中一次絕妙的唱和。

除與吳組緗探討外,老舍還與趙清閣通信探討“抗戰人名詩”。1941年2月3日,老舍在信中寫道:

據說,任光黃源都死了,悲哉!

苦悶極矣,向約赴碚,一時甚難脫身。

蓬子四日回碚,帶去郁文的二十三元。生死都不可測,祈勿生悶氣吧,活一天便快活一天吧。

無聊,每集作家名字成詩,贈您一首:

清閣趙家璧(多么自然)白薇黃藥眠(喻清高也)江村陳瘦竹(指北碚)臧云遠高天。(末一句不好,高天是記者)不用一個虛字,一句二名,亦大不易。組緗作來十首,頗有警句。盼來信,夸我的詩,我的頭昏即可稍減矣。

請注意中央日報一二日廣告!

好!

春上

三2張桂興:《老舍的精神世界與文化情懷》,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118頁。

這首“抗戰人名詩”由趙清閣、趙家璧、白薇、黃藥眠、江村、陳廋竹、臧云遠和高天等人名組成。在詩中,老舍贊美了趙清閣碧玉般的美麗和高潔,表達了對她的信任之情,字里行間洋溢著真情,體現著詩人的純真本色。該詩意境開闊,不乏禪意佛趣,沒有一個虛字,而且一句一景,實屬不易。對此,趙清閣曾在《長相憶》自序中說:“老舍的舊體詩也有極高的造詣,二戰時在重慶,朋友們每聯句賭酒,他聯的既快又精。他還善于集人名為詩,很有風趣,朋友們稱贊他的這種詩作?!?趙清閣:《長相憶》,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頁?!巴钅鲜伦儭焙?,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焦慮和憂心常在書信中坦露。老舍的“抗戰人名詩”盡管沒有直接書寫戰爭給國家民族帶來的災難,但字里行間洋溢著知識分子的浩然之氣和鄉村田園生活的情趣,隱含著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擔憂。這些詩作雖未公開發表于報刊,卻鼓舞人心,激發民氣。

舊體詩詞在中國傳統的文學樣式中最具人際交往的功能??谷諔馉幈l后,詩詞依舊是一部分文人進行自遣交游與精神交往的雅致而又妥帖的媒介。在渝期間,“文協”領袖老舍團結了眾多的文人,他的“抗戰人名詩”自然而然成為其人際交往的媒介之一。在民族意識感召下,老舍的“抗戰人名詩”不僅是其內在情感的真實抒發,還是他文學交游才華的展示,折射出他良好的人際關系。老舍的“抗戰人名詩”雖然是一種游戲詩,卻富有深情厚意,為殘酷的戰時環境提供了一個最有人情味的“空間”,成為抗戰高壓下文人們“詩歌交際”“交游唱和”“愉悅減壓”“自我才華展示”的一種方式,也透顯出戰爭時期特殊的人際交往狀況。

老舍“抗戰人名詩”是戰時語境下詩人緣情而發的產物,是他與大后方廣大作家風雨同舟、甘苦與共和苦中作樂的情感體現,還是他團結不同政黨、不同文學流派和不同藝術追求的作家們聯合抗日的工具,彰顯著文藝界團結友愛、相互關懷、相互鼓勵的友情。

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本軍國主義對重慶疲勞轟炸,“跑警報”成為作家日常生活的必修課。老舍在《八方風雨》中說:“空襲又多,每每剛端起飯碗警報器響了;只好很快的抓著吞咽一碗飯或粥,顧不得細細的挑揀;于是盲腸炎就應運而生?!?老舍:《八方風雨》,《老舍文集》第14卷,第306頁。為消磨時光與排遣苦悶,大家便拿文藝圈的人名寫詩,“人名詩”由此誕生,并流行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的重慶,“經過老舍、吳組緗等人的倡導,成為一種與抗戰有關的自覺的文學活動”2張桂興:《老舍的精神世界與文化情懷》,第126頁。。因“人名詩”多與抗戰有關,又被稱為“抗戰人名詩”。田仲濟認為:“重慶有的作家用人名拼成似通不通的五言詩,借以解作家們講真話所造成的苦悶空氣”,“當年在重慶的文學界戲作人名詩成風”,“詩一般都是五言句,幾個人閑聊常常你一句我一句地湊成,也有時一個人連作幾首”。他認為“這種人名詩的流行也是苦中作樂的一種消遣”3田仲濟:《苦中作樂人名詩》,《大眾日報》1994年9月24日。。為躲避日機轟炸,文人們在狹小的防空洞中大發詩興,并以人名入詩,寄情抒懷,這不僅是詩人們苦中作樂與釋放生活壓力的方式之一,還是他們交流詩藝及交游唱和的良好契機?!斑@種人名詩,老舍不認為只是無聊消遣,說這也體現著文藝界大團結,彼此不存畛域的意思”4吳組緗:《〈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頁。??谷諔馉帟r期,老舍在渝居無定所、生活艱難,“抗戰人名詩”是老舍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化平淡為神奇的招數之一,還是他用舊體詩打發時光、解悶排憂、自遣交游的一種重要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寄托。

老舍的“抗戰人名詩”還是他團結不同政黨、不同文學流派和不同藝術追求的作家們的工具之一。在抗戰大后方文壇,老舍享有極高的聲譽和威望,被巴金稱為“中國知識分子最好的典型”5巴金:《懷念老舍同志(代序)》,舒濟:《老舍書信集》,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6頁。。1938年9月至1945年10月,老舍在“文協”實際為“主席兼秘書長,是總其成的,特別繁重”6曾廣燦、吳懷斌:《老舍研究資料》(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頁。,他“扛起文藝界抗敵大旗”7孫鈞正:《老舍的藝術世界》,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頁。,試圖將更多的愛國作家團結在“文協”的旗幟下?!拔膮f”初期與國民政府聯系密切,老舍“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并沒有獲得左翼進步文人的認同”8段從學:《“文協”與抗戰時期文藝活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頁。。有人甚至說“文協”是“御用”機關,由此引發左翼對老舍的公開批評指責。第三屆“文協”理事改選和常務理事選舉后,具有官方背景的文人在理事中的勢力顯著增強,導致“文協”最初成立時同心協力、團結抗戰的氛圍不復存在。

“皖南事變”后,大批左翼作家和進步文人為免遭迫害紛紛離渝。加上國民黨不斷騷擾,公開指責“文協”的活動越軌,致使“文協”備受詬病。國民黨某中宣部職員竟直言政府對“文協”不滿,令老舍大為憤慨?!拔膮f原來就沒有工作,現在剛開始一點工作,政府就不諒解!則盡可將文協解散,惟文協總會為一空機關?!?方錫德:《老舍、吳組緗與“抗戰人名詩”——老舍致吳組緗七封信考釋,兼談人名詩的唱和新發現》,《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2期。國民黨的反共思潮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以民族抗戰為指歸的老舍,使得他在“文協”的處境艱難,不斷地受到來自“左右”兩方的壓力。國統區重慶形勢紛繁復雜,老舍“流的汗最多”“出的力最大”“受的氣也算不少”,2陽翰笙:《一封向老舍先生致賀的信》,《新蜀報》1944年4月17日第4版。但面臨的誤解和“胡風黎烈文”的危機也最多??谷諔馉帟r期,“文協”長期飽受經費困擾,盡管在活動開展和保障作家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總體成效不明顯。與此同時,老舍還遭受謠言的攻擊,如“胡絜青從北平帶來兩大箱幾百幅齊白石的畫”“老舍賣光這些畫就夠吃用一輩子”“黃金案中之舒舍予其人”3《黃金案中的“舒舍予”與老舍先生無關 文協負責人談》,《新華日報》1945年4月20日第3版。等,這些謠言主要針對“文協”的“保障作家生活運動”。用心抗戰卻被誹謗,老舍內心隱隱作痛,他甚至有了“一再辭職”的舉動。在左翼人士看來,身為中間派的老舍如果辭去職務,“文協”勢必落入國民黨控制之手。為挽留老舍,郭沫若、沈雁冰等人發起“老舍先生創作生活二十年紀念”活動,以此表達一種期待和勸勉。一直以來,老舍對“文協”作用巨大,胡風評價“舍予盡心盡力地用他底雙肩支持住了文協,使文協充實,是文協更發生力量”4胡風:《在文協第六屆年會的時候 祝老舍先生創作二十年》,《新華日報》1944年4月17日第4版。。老舍也生怕好不容易構建的團結陣線——“文協”毀于己手,他頂著壓力不遺余力繼續承擔起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重任。老舍試圖通過倡導“抗戰人名詩”創作,把如此多的分屬不同政黨、不同文學流派、不同藝術追求的作家們聯系在一起共同抗日?!翱箲鹑嗣姟笔抢仙釄F結大后方文化界同人聯合抗日使命感具體而細微的表現之一,還是“‘文協’在抗日旗幟下團結全中國一切作家的宗旨的最好體現”1方錫德:《老舍、吳組緗與“抗戰人名詩”——老舍致吳組緗七封信考釋,兼談人名詩的唱和新發現》,《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2期。,也是老舍在憤懣中吁求文藝界團結一致與共同抗戰情感的宣泄和表達。

老舍還借“抗戰人名詩”創作來聯絡大后方文人,鞏固統一戰線??谷彰褡褰y一戰線話語空間下,“抗戰人名詩”以一種特殊的語言組成方式、定型化的情感言志傳情,反映出不同陣營和不同派別作家們平等團結、相互激勵以及知識分子群體的文化認同?!翱箲鹑嗣姟痹谟宓恼Q生及流行并非官方或民間團體的刻意組織和發動,更多帶有一種自發的性質?!翱箲鹑嗣姟痹谟宓牧餍斜砻鲬饡r作家的團結背后有著堅實的情感基礎。首先,愛國情感的指引不可或缺。其次,抗戰的現實迫使作家做出自覺的認同性選擇。再次,作家們雖然政治傾向不同、個人經歷各異,但他們“求大同,存小異,化解了個人間的歧見,成為為爭取抗戰勝利而努力的文藝工作者”。在詩中,他們的名字被平等地放置在一起,“不僅是抗日統一戰線話語下,文藝家人人平等,相互團結的體現,更是對他們抗戰身份的一種凸顯”2孫倩:《抗日統一戰線話語下的文學空間——重慶〈新蜀報〉副刊〈蜀道〉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6期。。

“抗戰人名詩”誕生于重慶大轟炸期間,至1941年4月吳組緗在《新蜀報》刊發十首“抗戰人名詩”達到高潮。其間,老舍的率先垂范讓“抗戰人名詩”在渝生發出別樣的光彩。1944年4月17日,“文協”成立6周年之際,由邵力子牽頭的29名文化界同人在渝聯名發起“老舍先生創作生活二十周年紀念”活動,吳組緗作人名詩祝賀:

戴望舒老向文炳,凡海十方楊振聲。碧野長虹方瑋德,青崖火雪明輝英。高歌曹聚仁薰宇,小默齊同金滿城。子展洪深高植地,壽昌滕固蔣山青。3張菊玲:《幾回掩卷哭曹侯 滿族文學論集》,遼寧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第413頁。

這首七律被公認為是當時眾多詩作中的佳作。吳組緗通過詞句的巧妙調遣,如實記錄了老舍在文藝界的貢獻。詩由郭沫若在天官府的祝賀會上朗誦。老舍也認為:“不但工巧,而且有章法,有內容,真像那么回子事,表示欣賞?!?張菊玲:《幾回掩卷哭曹侯 滿族文學論集》,第413頁。1946年2月13日老舍赴美講學離渝,這標志著“抗戰人名詩”在大后方的華麗謝幕。

結 語

“在重慶的八年是老舍個人生命中的一次舊體詩創作高潮”,老舍的舊體詩“與其他創作不分伯仲,不亞于他的抗戰戲劇和小說”。2付冬生:《個人生命中的一次舊體詩創作高潮——抗戰時期老舍在渝舊體詩創作》,《當代文壇》2019年第4期。遺憾的是,“他的詩名,多少為他的小說和戲劇所掩蓋了”3臧克家:《老舍永在》,《人民文學》1978年第9期。。胡絜青評價老舍“舊體詩比新詩寫得多,而且寫得好些”4胡絜青:《老舍詩選·前言》,《老舍詩選》,九龍獅子會1980年版,第1頁。,“愛把友人的名字,嵌入詩中,作為文字游戲,這些游戲詩是他的拿手好戲”5胡絜青、舒乙:《散記老舍》,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頁。。老舍的“抗戰人名詩”不僅是抗戰艱苦條件下的日常記錄和文化寄托,還是他與廣大作家風雨同舟、甘苦與共和苦中作樂的情感體現,折射出他在大后方文壇的特殊身份地位,還體現著文藝界同人彼此間不存畛域的團結精神??偠灾?,老舍的“抗戰人名詩”傳承了中國文學精神中的寶貴傳統,是對民族抗戰的文學貢獻。

猜你喜歡
名詩舊體詩老舍
老舍的舊體詩
重返舊體詩世界的魯迅
北平的秋
周恩來與老舍肝膽相照的友誼
舊體詩詞的現代走向
贊武漢兒童醫院主任醫師方玉蓉(嵌名詩)
春日偕詩友登文華閣
老舍的求婚
老舍給季羨林“付賬”
秋窗吟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