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棘闈互動”—— 翁同龢主考鄉試與會試中的書法應酬

2023-12-20 09:03宋玖安
大學書法 2023年6期
關鍵詞:書者貢院會試

⊙ 宋玖安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號松禪,別署瓶笙、瓶廬等,江蘇常熟人。咸豐六年(1856)狀元,累官至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并先后擔任同治、光緒皇帝的師傅。光緒二十四年(1898),翁同龢在“戊戌變法”中遭革職,卒后追謚“文恭”。翁同龢工詩,又以書法名世。著有《翁文恭公日記》《瓶廬詩稿》等。

一、翁同龢參與的鄉試與會試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社會人才選拔的重要途徑,明、清兩代要求尤為嚴格,制度也日趨完善。清代科舉考試沿襲明代制度,鄉試、會試為國家掄才大典,是科舉考試制度中重要的兩個環節。

清代鄉試每三年在各省及京城貢院(順天鄉試)舉行,由皇帝選派正副考官到各地主持考試事宜,逢子、卯、午、酉年舉行,稱為“正科”,考中者為舉人??荚嚂r間一般在八月,故稱“秋闈”[1]。會試則每三年在京城貢院舉行,參加者為鄉試中試的舉人,取集中會考之意。會試在鄉試的次年,由皇帝選派正副總裁主持,逢辰、戌、丑、未年舉行,考試時間一般在三月,故稱“春闈”。中試者稱為貢士。[2]

鄉試、會試在考務人員的設置上大致相同,考官可總分為內簾官與外簾官。由于宋代以后貢院至公堂后內龍門處要掛簾隔絕內外,居內闈者為內簾官,有主考官兩到四人、同考官十到十八人、內監試兩人、內提調兩人、內收掌兩人,負責出題、閱卷等事務;處外闈者為外簾官,有監臨、外監試、外提調、外收掌、受卷、彌封、譽錄、對讀、搜檢、監門、巡綽、供給等,分管考生與考場各項事務。[3]每次考試考官須先進入貢院,生活起居、出題、閱卷等工作均在貢院內完成,與外界隔絕,稱為“入闈”。鄉試、會試考官的“入闈”時間一般長達一個月。

根據《翁同龢日記》《松禪自訂年譜》等資料的整理,自咸豐八年(1858)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凡四十年間,翁同龢參與鄉試與會試共九次(見表1),其中陜西、山西兩次鄉試在京外主持,其余都在京師。由于鄉試、會試參與的考務人員較多,工作持續時間較長,人際交往也更復雜,有其他科舉考試不具備的特征,所以本文主要以翁同龢參與鄉試、會試期間的書法應酬為研究對象。

表1 翁同龢參與鄉試、會試詳情

二、翁同龢入闈前的書法應酬準備

所謂“應酬書法”,一般“適情自娛”以外的作品都可統稱為應酬作品。[4]這是基于書法創作的動機而進行的劃分。那么,書法作品無論作為商品還是禮品,皆是研究作者交往或創作目的、行為等問題的關鍵。尤其是在以“互惠性”建立起的交往模式中,應酬書法所起到的作用是研究中須主要揭示的問題。

以翁同龢為例,他在鄉試、會試中需要應酬的求書者主要有地方高級官員、同考官與其他考務人員以及隨從仆役等辦事人員這三種層次。應酬書法的書寫方式主要有預先準備書法作品與闈中現場書寫兩種。外省鄉試需要提前準備好書法作品以備應酬,同時也在闈中現場書寫。在京師貢院舉行的順天鄉試與會試自接到旨令后要當日入闈,故來不及提前準備,主要是現場書寫。外省鄉試的同考官為當地官員,與地方官協作共事,初次相見需要準備大量的書法作品作為禮節性酬贈,這種現象在晚清社會已成慣例。扇面與對聯是清代應酬書法的主要形式,扇面隨手可持,是風雅的象征,對聯可單掛也可搭配書畫懸掛,兩者最為方便實用。[5]

同治元年(1862)翁同龢奉派為山西鄉試正考官。翁同龢接到旨意之始尚未留意準備書法作品,其父翁心存在《日記》中記云:“渠(翁同龢)行裝略備,無所添,就道甚易,惟例須送人扇對,懶不留意,一時猝辦殊難也?!盵6]因為所需應酬之量非常龐大,時間倉促不易完成,需要盡早準備?;蚴浅鲇谖谈傅奶嵝?,翁同龢開始著手準備應酬作品。翁同龢《日記》載:“晤黃孝侯,允代寫禮對卅付?!薄耙陨仁退位萑?,十柄送楊仲香,六柄送何子白,六柄送龔新甫,十柄送徐頌閣,十柄送仇竹平,為余代書?!盵7]這次鄉試翁同龢共準備對聯三十幅、折扇五十二柄,分給友朋請他們代寫,上述記載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人難以完成數量較多的應酬作品,請人代筆也是應對的主要策略。同治三年(1864)翁同龢好友龐鐘璐任湖南鄉試考官,龐氏臨行前也需要準備扇對應酬。翁同龢“計為寶生(龐鐘璐)寫禮扇(赤金)廿柄、賞扇一百五十、賞對二百”[8]??梢娪雅笾g相互代筆在當時已為尋常之事。

從翁同龢的記載可以發現有“禮扇”與“賞扇”兩種不同稱謂,同樣是扇面,應酬的對象不一樣所用材質也不一樣?!岸Y扇”或為赤金一類檔次較高的材質所制,這是送給較高級別的地方官員的禮品?!百p扇”可為普通的白紙折扇,用來賞賜隨從、仆役這類身份較低的辦事人員。相應地也會有“禮對”與“賞對”兩種,其用途應與扇面類似。至于對聯、扇面的贈送方式則無具體分別,可單一贈予,也可二者同時贈予。由于清代科場條規規定,預先不能將這些寫有文字的作品帶入闈中,入闈時需要交專人裝匣保管,以俟考試結束后分贈。[9]

三、翁同龢在闈中的書法應酬與互動

雖然入闈之前翁同龢已準備了不少書法作品,但這尚不夠。鄉試、會試的考官與內闈人員工作交往最為密切,相互之間吟詩酬唱、請索書法在清代科場已成常態。在翁同龢《入闈用物單》中有“折扇,兩面白紙十柄”[10]的記錄,即是預先準備好空白扇面將帶到闈中書寫,抑或可能留作向其他人求書之用。

鄉試、會試考官入闈掣簽分房后至考生第一場考試結束前,有兩三天的閑暇時間,此時考生尚未交卷,無閱卷的繁忙,利用這段時間可以相互請索書法。檢翁同龢《日記》可見此類記載,如咸豐八年(1858)陜西鄉試闈中:

[咸豐八年(1858)八月七日]內簾諸君以縑素索書者紛紛,幾不暇給。

[咸豐八年(1858)九月十日]為人作字,極忙。[11]

同治元年(1862)會試、陜西鄉試闈中:

[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七日]求書者坌集,盈幾堆案;[同治元年(1862)三月初九日]竟日為人作字,頭暈目昏;[同治元年(1862)八月二十三日]連日外簾送進求書之件極夥,應接不暇。[12]

光緒十一年(1885)順天鄉試闈中:[光緒十一年(1885)八月九日]寫條對極多;

[光緒十一年(1885)八月十日]題徐花農《玩月圖》。寫條對更多。[13]

光緒十四年(1888)順天鄉試闈中:

[光緒十四年(1888)八月九日]寫對甚乏;[光緒十四年(1888)八月十三日]寫應酬字,極苦。[14]

光緒十八年(1892)會試闈中:

[光緒十八年(1892)三月九日]求書者絡繹不絕;[光緒十八年(1892)三月十日]寫對極多。[15]

通過翁同龢的記載可見,求書者多以對聯、條屏求書,某些闈中的應酬書作近年也屢現拍場,通過款識可知其書寫時間。如翁同龢行書六條屏(上海朵云軒拍賣有限公司96 秋季拍賣會),署款“戊子春闈時方病臂,勉應慕皋一兄大人之屬”;翁同龢楷書七言聯(北京保利第23 期精品拍賣會),署款“靜山大兄屬,乙酉秋闈叔平翁同龢”;翁同龢行書七言聯(北京保利2018 年秋季拍賣會),署款“郋亭仁兄大人書家正之,己丑六月闈中,弟翁同龢”。這些傳世作品都能與《日記》所記相對應,是研究翁同龢書法應酬的重要圖像文獻。

考官在開考后的閱卷工作極為繁鉅,在翁同龢與其他考官關于考試的《日記》中,這一時間內寫應酬作品的記載相對較少。但翁同龢在鄉、會試中多擔任主考,同考官將已經閱完且認為合格的卷子交主考批閱,稱為“薦卷”。這樣翁同龢比其他考官時間略充裕,在翁氏《日記》中,有在考試閱卷的閑暇時間為人寫大字的記載。同治元年(1862)三月會試,翁同龢《日記》記云:“作字手腕欲脫,書吏有以巨紙求書者,墨書酬之?!盵16]同年八月,在山西鄉試時《日記》中記云:“校閱之暇,作大字數幅以舒郁結?!盵17]翁同龢擅榜書,求書者以大字請索,翁氏也樂于為之揮灑。從翁同龢所記亦可見,闈中書寫大字可以緩解閱卷壓力,也是放松身心的絕佳方式。翁同龢《己丑五月閱考試中書卷呈徐李兩相國用聚奎堂壁間韻》詩云:“醉罷評文書大字,夜闌選卷篆煙沉?!盵18]即是指此。

翁同龢在外省鄉試的書法應酬,甚至要持續至考試結束收拾完行裝準備返程之前。外省鄉試的同考官多由本省具有科甲出身的知縣或候補人員擔任,他們多是舉人出身,也有少量進士,整體科舉層次不高。他們從煩瑣的官訟文牘中抽身入闈校士衡文,這首先是對其“能文”的肯定,且翰苑清貴出身的主考官也是他們樂于主動聯系、結交的對象,向主考官求索書法就成了他們示以艷羨、欽慕的表達。除了參與考試的地方官員,鄉紳、社會賢達也可能通過他們向主考官代求書法,這就使得應酬數量增多。

四、科舉中書法應酬的意涵

如果僅從書法應酬的行為來看,科舉中的應酬與日常生活中的應酬并無太大不同,都是維持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但由于日常到“闈中”空間場域的轉換,書法應酬則具有了某些特殊的意義。

第一,參加科舉的考官在闈中形成了一個小型的文人“雅集”,他們多為科甲出身,在當時都有“能文”的美譽。詩文唱和在清代科場中盛行,晚清時期闈中的書法應酬也逐漸成為“雅集”的另一種活動??脊賯冊陂澲械墓ぷ鞣敝厍覅f調性高,詩文與書法可以緩解緊張的氣氛??婆e考試本身就是極具儀式性的隆重“事件”,清代人有記日記的習慣,許多日記是考官專為科舉而記,這也印證了其隆重的意義。這種意義又賦予了闈中書寫作品以“儀式”和“紀念”的雙重屬性,這是日常書法應酬所不具備的。另外,清代應酬書法代筆現象極為普遍,在闈中求人現場書寫,可避免代筆。

翁同龢 楷書《入室下簾》聯 北京保利第23 期精品拍賣會拍品

翁同龢 行書《都人群仙》聯 北京保利2018 年秋季拍賣會拍品

第二,鄉試主考官背負圣命到地方選才,地方官要提供相應的方便和配合?!耙欢ㄇ闆r下,正副主考還要維護與同考官的關系,這在直省鄉試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盡管正副主考都來自京城,是經過朝廷選拔出來、代表朝廷來‘典試’的,但最終還得依靠來自地方的‘同考’幫助閱卷?!盵19]除此以外,地方官與同考官也經常向主考官贈送酒席、食物以便其生活之需。主考官再向他們贈送書法作品既是生活中的“還禮”,也可給工作中的協調順暢起到“潤滑”的作用。

第三,主考官多是翰苑出身,在當時社會有很高的清望。翁同龢是狀元出身,詩文書法俱精,是士林中的佼佼者,也是他人所艷羨的對象。向這些翰苑清貴人物求取書法作品可以彰顯自己的文化品位,也可以展現自己在人際交往上清高脫俗的“成績”。

第四,清代社會中流行贈送“程儀”“別敬”,又被稱為“陋規”。各省鄉試的主考官由京城到省選拔人才,臨行之際地方官員要向主考官贈送盤纏作為“程儀”,以表示對本地選才的答謝。主考官為京官,地方官員也希冀以此取得人際關系上的融洽,并打破相識的短暫來取得聯絡上的長久。何剛德《春明夢錄》中言:

若主考則勞甚,放差后不過十余日即須起程,整理行裝,而以預備聯箑為最忙。禮聯禮箑多自購寫,到省分送官僚,以為送程儀之招?!魇「饔屑s數,臨行時全數匯齊。辭曰“饋贐”,固光明正大,渾然無跡也。[20]

以上記述為當時社會之真實寫照。主考向地方官員奉送禮聯、禮扇,地方官員之“回饋”多者可達數千兩之巨,京官生活之清苦,借此足可緩釋。[21]

古代貢院外墻上遍布荊棘,以此與外界隔絕,故貢院又稱“棘闈”。棘闈為獨立的空間,在其中又有內外之隔,層層隔開的空間,由外視內增加了神秘與深邃,由內而視也顯得緊張與嚴肅。棘闈無異于一個縮小的“社會”,在繁縟的禮節與嚴密的科場條例之下,以書法應酬建立起來的考官之間的互動,以往未受足夠重視,借助日記等文獻諸多細節得以顯現,書法作品形成的背后動機與過程也得以了解。無論地方高級官員、同考官還是隨從仆役等辦事人員都為翁同龢在闈中衡文校士提供了便利與協助,以書法應酬建立起的互動性在人際關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歡
書者貢院會試
明代鄉會試貢院研究述評
江南貢院
南京江南貢院的“三門”
筑書巢
古代科舉考試,哪些情況會延期
明代《會試錄序》的史料價值探析
筑書巢
書者自樂
從明朝會試看科舉制
書品與書者之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