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管理學視角下的中國企業內卷化原因與對策研究

2023-12-21 12:02周玲麗
上海管理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內卷化創新

周玲麗

摘 要:隨著VUCA時代的到來,當前全球環境正變得愈加復雜,我國也在2020年提出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以應對國際形勢的變化。加之2019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以及年底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讓“內卷化”一詞突然頻繁地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這種“沒有發展的增長” 原因在于三點,一是社會資源稀缺,二是氛圍傳遞效應,三是勞動生產率低。而東方管理學的本質是“人為為人”,相關的理論體系都以人為中心。該篇文章以東方管理學中三為原理試圖從員工、管理者、企業、市場和國家五個層面提出解決中國企業內卷化的出路。

關鍵詞:東方管理;內卷化;三為原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C 93

文獻標志碼:A

Study? on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In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iental management

ZHOU Lingl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VUCA, the current glob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China also propose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irculation in 2020 to cope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upled with the US-China Trade War that began in 2019 and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at the end of the year,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which also makes the word involution suddenly and frequently appear in the public. The 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ree factors:scarcity of social resources, climate pass-through effect and low labor productivity. Further, the essence of Oriental Management is human for human, an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systems are human-center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bject person in eastern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tries to propose a solution to the involu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the five levels of employees, managers, enterprises, markets and countries by using three principles.

Key words:oriental management; involution; three principles;innovation

0 引言

“內卷化”是中國當前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出現的瓶頸和發展問題最集中的體現。企業創新自下而上分為四個層次:營運創新、產品服務創新、戰略創新、管理創新。前三種都是技術層面的改進,管理創新才是處于最高層級、也最難以改進的創新。近年來很多企業花費大量成本購買先進設備、構建流程、調整戰略,但都局限在前三種創新中,如何管理好普通員工的思想卻遲遲沒有得到改變,這體現出目前我國很多企業依然停留在西方的“工具人”思想中,忽視了對組織中人的重視。而東方管理學強調人文主義精神,將東方管理學思想整合進企業的管理創新之中,對于我國企業轉型發展突破瓶頸的意義不言而喻。

西方管理學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決策,而東方管理學則認為是“人為為人”。前者更加注重分析、理性、科學與法制,而后者更重視綜合、感化、和諧與仁愛。內卷化問題用西方管理學的理論難以解釋,而東方管理學對于人的重視正是其解決路徑的關鍵所在。中國及中國企業應對內卷化,應謹記揚東方管理學之長,避西方管理學之短。

東方管理學發展四十余年,對管理學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很多西方管理學難以解釋的現實問題找到了出路,而鮮有文獻將這一富有啟示性的思想應用于內卷化問題的研究。本文創造性地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并提出“三為原理”在內卷化問題中應用的金字塔模型,一方面為企業內卷化問題尋找解決思路,另一方面也將東方管理學思想引入當代,為企業管理創新提供全新的思路。

1 文獻綜述

1.1 東方管理學

1.1.1 東方管理學的發展與核心思想“三為原理”

東方管理學說的研究至今經歷了古為今用、理論創建和影響擴大這三個階段。1987年《管理心理學》中獨創的“人為科學”以及在此核心思想基礎上繼續發展出來的“四治”理論等使得東方管理思想的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達到了新的高度(蘇東水,2014)。彭賀、蘇宗偉(2006)概括梳理了東方管理學的體系結構,融合、提煉出了東方管理學的精髓即三為原理: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

具體來說,“以人為本”體現了一種“主體人”假設,它包含兩層含義,其淺表內涵是指將人視為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圍繞著如何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來展開;其深層內涵則是指通過給人們提供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不斷地運用挑戰來鍛煉人的智力、體力乃至意志品質,并在此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擺脫自然束縛的自由發展,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質量(彭賀、蘇宗偉,2006)。此外,蘇濤(2000)也總結了“人為”和“為人”的八個本質特征,即“人為”強調了管理的主動性、社會性、目的性、組織性和過程性,“為人”則強調了管理存在的目的、意義、客觀需要和要求以及符合人類社會所需和社會所需,說明了一個有競爭力、健康、有活力的組織必然是一個有凝聚力的組織,而要達到這一點就要求組織必須有效地“為人”,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機制,保證員工在為組織做貢獻的同時,其自身也能夠不斷地發展。

“以德為先”強調道德倫理在管理中的作用,推崇管理者應通過個人的優秀品質獲得權威。從廣義上來說,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有著各自的道德準則需要遵循,不道德的市場必然會對其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金壯龍(2001)認為人德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提到管理的哲學基礎就是“德”,它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穩定與整合,以及社會整體的自我維護與完善。

“人為為人” 具體是指每個人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行為修養,“正人必先正己”,然后從“為人”的角度出發來調整自身的行為,從而更好地影響、幫助他人更好地工作。即對于個體來說,首先要思考自己要怎樣做、目標是什么,在自己變得優秀之后,怎樣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他人,并讓他人變得更好。

1.1.2 東方管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東方管理思想在多個領域中都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在企業員工管理方面,現代企業中大部分員工為知識型員工,具有創新力強、自主性強、優越感強、成就性強、復雜性高和流動性大的特點,將東方管理學“人為為人”的核心思想有效運用到這類員工的管理中,就需要樹立知識型員工是第一客戶的理念,樹立尊重知識、服務知識的導向,管理者以身作則、充分授權、識別需求、創新培訓,關愛知識型員工身心健康,并優化組織結構(王文惠,何有麟,2013)。

在企業管理者類型方面,熊秋平、余自武(2011)總結了以東方管理學的三為原理為指導核心的創新型中國式領導,即通過中國傳統和現代、中西方結合的優秀文化、先進思維和全球通行的行為規則去感召所屬群體及關聯人群實現某個目標的過程,或者實施這個感召過程的人。

在企業創新方面,徐文洪(2009)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東方管理學思想的內部服務創新模型,并指出內外部服務創新都是提高人本績效的重要手段,服務型企業必須遵守相應的商業倫理,要求員工既要“人為”,又要“為人”,才能有助于企業管理協調,這體現了服務業的“人本思想”和東方管理學在企業創新管理中的重要價值。

1.2 內卷化

1.2.1 內卷化的概念

“內卷”這一詞最初來源于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茨的著作《農業的內卷化》,在這本書中格爾茨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爪哇島在荷蘭殖民者主導下不斷地進行農業的精密化,雖然填充了大量的勞動力,而結果卻是人均產出并沒有得到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長期停滯(Clifford Geertz,1963)。我國內卷化這個詞的引入得益于黃宗智(1986)對我國小農經濟發展困境的分析,其明確論證了由于耕地的過少以及勞動力的相對過剩,迫使貧農采取內卷的經營方式,忍受急劇遞降的邊際報酬。

“內卷”有著錯綜復雜的、內旋的、向內演化、卷成螺旋狀的含義(盧曉雯,2021)。這一詞一般用于形容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導致人們處于互相傾軋、內耗的狀態。在互聯網語境下,內卷形容工作或考試的非理性的內部競爭、內部消耗或停滯不前。

需要強調的是,“內卷”與“競爭”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是團體內部資源過度稀缺而導致的成員爭奪現有的有限資源,結果一般是負面的;而后者是個體或群體為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標而努力求勝的行為,結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1.2.2 內卷化的后果

內卷化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主要表現在員工的態度、情緒等方面。內卷化的氛圍會在社會、企業、組織內部傳染,形成連鎖反應。Barsade(2002)通過一個行為學實驗驗證了一種連鎖反應,即組織內個體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并且消極的情緒相比于積極的情緒更容易被傳播。Welsh(2014)將自我調節資源理論與行為倫理研究相結合,提出了在一段時期內不斷設定更高的目標會導致人筋疲力盡,從而會增加員工做出不道德行為的可能性。

內卷化體現在各行各業中。體現在農業領域表現為勞動力的提高伴隨著人均產出的停滯甚至下降;體現在商業領域表現為唯上文化、圈子文化、用人制度二元化;體現在教育領域表現為“學而優則仕”(楊笑峰,2017)。如Michael Burawoy(1996)用內卷化解釋了俄羅斯經濟下滑的原因:從生產到交換的資源蠶食了自身基礎的經濟。

1.2.3 “去內卷化”相關研究

關于去內卷化,黃宗智(2021)也在其首談內卷化35年后的今天談論了其看法,認為要更徹底地去內卷化,中國的出路尤其在更大范圍的創新和質變,并提出了中國應該借助傳統和革命經驗中的“簡約治理”和“第三領域”傳統,以及改革期間的大規模賦權、賦能予人民,繼續走向處于英美“自由民主主義”和中國革命傳統中的“群眾路線”之間的“人民參與主義”,藉此來釋放更多的創新能量,促使中國走向符合中國需要的長遠去內卷化的發展道路。

學者們從領導者、企業和全球層面對去內卷化問題展開了研究。在領導者方面,高學敏、姬雄華(2019)提出了組織管理內卷化的成因主要是領導風格與資源配置失衡,相應的解決方法就是要合理配置資源,確保領導之間和諧發展,領導者自身也要保持創新發展。在企業方面,如張鴻飛(2022)指出內卷化的實質是創新不足導致的向內坍塌,并且內卷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強大的慣性,互聯網平臺要走出內卷困境,必須在價值主張的驅動下進行商業模式的深層創新,同時也需要從外部治理層面加強約束和激勵。李磊、李?。?019)提出了要樹立組織跨越式發展理念、培育成員的行動式改革思維以及適時推進劇烈式組織變革,從而杜絕簡單重復的組織工作安排和行動,幫助員工擺脫保守作風的影響,并強調了第三點是破解管理“內卷化”的重要路徑。在全球治理方面,羅會鈞、查云龍(2022)也看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全球治理體系內部不斷精細化、復雜化而治理能力未得到提升等內卷化問題,并總結出以下三大結構性矛盾,治理主客體的結構性矛盾,事權與財權的矛盾;以及權力中心與權利外圍的矛盾。

2 當代企業內卷化原因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當代企業內卷化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點:社會資源稀缺、氛圍傳遞效應以及勞動生產率低。這三點根本原因遵循以下邏輯:最初產生、廣泛傳播以及持續加劇尚未得到解決,以此全方位地探索出當前中國企業內卷化背后的原因和解決途徑。

2.1 社會資源稀缺

從全球環境層面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很多原計劃出國的人才選擇留在國內,在短時間內提高了國內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國際摩擦也導致很多產業發展受阻,跟不上人才發展增長的速度。

從國家層面來看,高科技產業發展遭遇瓶頸,高精尖人才緊缺,致使社會資源發展停滯甚至減少;資源分配上,對實體經濟、新科技產業投入資源過少。目前我國正掀起一場大規模的產業轉型升級,由基礎的自動化轉向數字化和智能化,對高學歷、高技能的優質勞動力極度渴望。但人才增進自身學歷、技能的速度落后于對這部分人才需求的速度,即一線員工的大部分工作被機器、人工智能取代,同時高級人才又無法快速得到補充。最終,大部分人才因無法短時間內突破從中低技能向高技能轉變的瓶頸,只能在中低技能層面展開激烈的角逐,進而造成內卷。

綜上,我國企業轉型中遭遇的瓶頸也正是人才管理的瓶頸,幫助員工快速地掌握數字化、智能化的知識和技能是關鍵。

2.2 氛圍傳遞效應

從市場層面來看,一些目光短淺的市場氛圍阻礙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對整個行業的氛圍產生了一種消極的影響,這種人為營造出的緊張氛圍迫使員工不斷提升自己并影響了組織中的幾乎每一個人。

從企業層面來看,企業不健康的價值觀會由員工的內卷來承擔后果,比如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壟斷競爭等,必然要對員工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就在無形之中塑造了越來越內卷化的組織氛圍。

從管理者層面來看,管理者如果缺乏管理專業知識,對組織目標的制定缺乏科學性,必然會導致員工必須以內卷的方式達成過高的績效目標;如果管理者將完成組織績效目標的壓力全部施加于員工,而自身不做表率,必然不能充分帶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3 勞動生產率低

從員工層面來看,隨著組織等級鏈的傳遞,員工作為組織的最低層級必須承擔所有戰略、制度、文化方面變化的后果,是企業各方面決策正確與否的最終現實表現;員工如果自身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就會導致勞動生產率不理想且停滯不前。從勞動力投入產出效率視角看,“經濟內卷化”的實質是單位勞動投入報酬遞減:當一種經濟社會在某一階段達到某種形態以后,無法將自身提升到更高級的形態,創新、擴張與再生的原動力和執行機制不足,轉而推動系統內部不斷復雜化和精細化,這種復雜化和精細化看起來是一種“進步”,實則耗費了巨大人力成本,導致經濟效率降低。因此,避免“經濟內卷化”陷阱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和勞動生產率提升(葉龍、季巖硯,2021)。

當現實中難以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發揮其創造性時,內外部激勵減少,于是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會被消耗,造成了效率低下或停滯不前的狀況,所以從管理的角度解決人的激勵問題是關鍵。

3 東方管理學思想對解決企業內卷化問題的啟示

綜合上述分析,本文基于東方管理學中的“三為原理” 構建以下模型,以闡述當代企業內卷化問題的應對思路。

從員工或者管理者某單一方面無法全面地解決內卷化問題,因此該模型分別從員工、管理者、企業、市場、國家五個層面討論東方管理學對內卷化的啟示。

3.1 勞動生產率低——員工層面

“以人為本”具體指導員工要配合企業和管理者樹立主人公意識,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企業提供的施展才華的空間;“以德為先”指導員工重視“修己”,在工作和空閑時間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各方面綜合素質,尤其是各行各業最急需的高學歷、高技能,爭取不斷突破自身能力的瓶頸;“人為為人”指導員工應提升自身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養,更深入理解內卷化,學會運用合理的方法改變內卷化的現狀。如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調節自身的工作情緒,在盡力不受內卷化氛圍影響的同時,積極帶動組織健康競爭、和平進取。

3.2 氛圍傳遞效應——管理者、企業、市場層面

管理者、企業和市場通常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在社會內卷化氛圍的形成和傳播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是管理者層面?!叭藶闉槿恕敝笇Ч芾碚咭獔猿帧爸黧w人”假設,明確人是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政策的制定要圍繞著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一目標展開,并盡可能地為員工提供更全面的發展空間和挑戰,以鍛煉員工的智力、毅力等良好品質;“以德為先”指導管理者應以身作則,為員工樹立表率,帶動員工積極性并創造穩定的工作環境;“人為為人”指導管理者要首先做好自身,然后從幫助員工更好地完成工作的角度開展管理工作,將員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納入績效目標制定的過程之中,不給員工超過其承受能力的壓力,不采用“殺雞取卵”的方式過度消耗員工。

然后是企業層面?!耙匀藶楸尽敝笇髽I要以員工為主體,重視員工的發展培訓,在鼓勵員工為企業“輸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周期性地為員工“輸入”,提高組織內員工的環境適應性和工作能力;“以德為先”指導企業要成為推動創新的重要力量,“做大蛋糕” 不僅僅是國家、政府的責任,更是企業的責任要在堅決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的前提下公平競爭,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和商業信譽,并嚴格遵守質量道德、競爭道德和經營管理道德;“人為為人”要求企業將發展的戰略重心放在自身實際而非惡性競爭上,保證戰略的科學性、道德性,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最后是市場層面。三為原理指導市場要加強監管,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積極營造創新的良好氛圍;樹立道德規范,規范市場制度,并以發展為導向。

3.3 社會資源稀缺——國家層面

“以人為本”指導國家應大力發展高精尖技術型人才,維護勞動者權益,保障勞動者收入和工作強度,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人民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以德為先”指導國家應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和實體經濟,倡導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國家應該盡力向著一個更完善、更適合中國發展的平衡去引導,讓勞動力的需求盡快跟上供給,將外部威脅轉化為機遇。

“人為為人”指導國家應加強反壟斷政策落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做好資源分配,將資源更多地傾向高科技產業和實體經濟。

4 結語

東方管理學思想對于改變企業“量變而質不變”的內卷化窘境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尤其是其中的“三為原理”,無論是對微觀層面的個體、管理者還是較為宏觀層面的企業、市場乃至國家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客觀地來看,內卷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對整個行業發展的提升、對其客戶是有著一定好處的,但這種好處只是短暫的,并不利于企業長期的健康發展。企業和管理者應從實際出發,考慮到員工作為人的不確定性以及各層次的需求,在管理的時候適當體現出包容性,而不是僅僅追求績效。

內卷化只是一個現象,要做到去內卷化,關鍵在于解決內卷化背后的根本原因。根據東方管理學的思想,組織的最終目標一定要經過“人的和諧”從而指向利益的增加,甚至可以認為,利益只不過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的附贈品。這樣,組織就從“利他”的角度出發達到了“利己”的目的,實現一種良性循環,真正解決內卷化問題。

參考文獻:

[1]高學敏,姬雄華.組織管理內卷化成因及突破進路[J].領導科學,2019(15):12-15.

[2]黃宗智.略論華北近數百年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兼及社會經濟史研究方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2):9-15,8.

[3]黃宗智.再論內卷化,兼論去內卷化[J].開放時代,2021(1):157-168,8.

[4]金壯龍.人德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J].當代財經, 2001(11):59-60.

[5]李磊,李巍.組織管理“內卷化”困境與破解思路[J].領導科學,2019(14):72-74.

[6]盧曉雯.多維視角下的內卷化:研究現狀及概念梳理[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5(6):130-136.

[7]羅會鈞,查云龍.內卷化視域下全球治理的困境及其應對[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6(2):163-167.

[8]彭賀,蘇宗偉.東方管理學的創建與發展:淵源、精髓與框架[J].管理學報,2006(1):12-18.

[9]宋麗麗.現有人性假設理論的缺陷與東方人性假設理論構建的必要性[J].上海管理科學,2011,33(3):38-42.

[10]蘇東水.東方管理學說的創新與實踐[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6(1):102-104.

[11]蘇濤.關于管理本質的思考:東方管理學派的探索[J].當代財經,2000(12):62-65,80.

[12]蘇勇.東方管理特點探索與企業文化實踐的五個層面[J].中國文化與管理,2019,1(1):93-95,155.

[13]王文惠,何有麟.東方管理學視角的企業知識型員工管理[J].企業經濟, 2013,32(5):34-37.

[14]熊秋平,余自武.論東方管理“三為”思想與中國式領導[J].領導科學,2011(2):52-53.

[15]徐文洪.基于東方管理的服務創新與服務利潤鏈實證研究:以通信服務業為例[J].管理工程學報,2009,23(增刊1):120-127,113.

[16]楊笑峰.內卷化:大型企業的管理“漩渦”?[J].企業管理,2017(7):44-45.

[17]葉龍,季巖硯.經濟內卷化風險防范與新發展格局構建:基于勞動力流動視角[J].新視野,2021(4):30-35.

[18]張鴻飛.價值主張驅動創新:中國互聯網平臺內卷化的破解之道[J].編輯之友,2022(1):25-29,56.

[19]BARSADE S G. The ripple effect:emotional contag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behavior[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 47(4):644-675.

[20]GEERTZ, CLIFFORD. 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

[21]MICHAEL BURAWOY. The state and economic involution:Russia through a China lens[J]. 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6):1105-1117.

[22]WELSH D T, ORDó?EZL D. The dark side of consecutive high performance goals:linking goal setting, depletion, and unethical behavior[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4, 123(2):79-89.

猜你喜歡
內卷化創新
中國當代鄉村倫理的“內卷化”圖景
何以“內卷化”:我國警察權控制格局的審視
資本下鄉真的能促進“三農”發展嗎?
黨內民主探索的問題分析
社會服務內卷化及其發生邏輯:一項經驗研究
新型農村社區社會管理創新“內卷化”及治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