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續理念賦能健康發展

2023-12-21 12:02尤建新
上海管理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者挑戰維度

編者按 2023年4月15日,在太倉順利舉行的“中國管理50人”2023年春季論壇上,同濟大學的尤建新教授在閉門會議上發表了題為“可持續理念賦能健康發展”的演講。尤教授圍繞可持續發展理念,從可持續發展內涵、挑戰、賦能、健康發展四個方面分別展開闡述,號召管理學者解放思想,切實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演講,有刪節。

中圖分類號: F 20

文獻標志碼: A

1 可持續發展

今天主要是來向大家學習的,也借此機會圍繞可持續理念向大家匯報近一段時間的一些思考。我的匯報將圍繞可持續發展、挑戰、賦能和健康發展四個話題展開。

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這個話題已經存續很長時間了?;仡櫸易约号c可持續發展的緣起,要追溯到20世紀了。1998年我與同濟大學的吳家正教師共同編撰了《可持續發展導論》,這是在諸大建教授影響和指導下,眾多中青年教師合作完成的大學生選修課教材。當時的可持續發展概念聚焦于環境保護、低碳,但今天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白地來講,其內涵應該已經擴展到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上來。

其實早在1992年6月,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環境與發展”全球首腦會議,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21世紀議程》。其指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戰略構想:

——改變單純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

——由資源性經濟過渡到技術型經濟,綜合考慮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效益。

——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與合理布局、開發應用高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提高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廢物排放等措施,協調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對后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最終達到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回想起自己的讀書年代,即20世紀七十、八十年代時,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眾志成城、埋頭苦干,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努力拼搏,當時是欣欣向榮的生態環境。21世紀才逐步出現卷發展、卷經濟,卷成了如今生態環境的“卷”樣子。其實,對標到高校也是一樣的?,F在許多高校把文章和課題變成教師業績的兩個非常關鍵的評價指標,后來又演化出非升即走的政策,文章看期刊(比如UTD),課題看等級,人才看帽子,對教師的評判逐步被異化。倘若僅是作為教師升職之參考是沒什么太大問題的,但如今已經演化成關乎教師們生存的問題,那么這樣的“卷”是否會異化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呢?這樣的評價體系又是否健康可持續呢?我認為,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2 挑戰

再來看第二個話題——挑戰。我認為的可持續發展,是站在系統思想上全方位的協調、健康發展,這里強調了“系統思想”與“全方位”。特別是,思想上的局限性是可持續發展的頭號挑戰。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盛行的VUCA時代思潮(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到21世紀2016年提出BANI時代的新觀點(brittle脆弱,anxious焦慮,nonlinear非線性,incomprehensible 不可理解),人們會感受到發展過程中來自全方位的挑戰。具體來講,也許我們只了解VUCA時代的學科劃分、專業劃分與人才培養模式,但現今的時代已然改變,而我們的思想尚停留在原地。

所以,應對挑戰,我認為需要我們去思考“如何改變”。BANI時代更需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促進健康發展。以高校為例,無論是“破四唯”還是“破五唯”,思想不解放,一切都白搭。所以我想強調的是,思想解放是我們要一直為之努力奮斗的一個重要目標。

3 賦能

第三個話題——賦能。既然講到可持續,我們來看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縮寫SDGs)。SDGs是聯合國制定的17個全球發展目標(消除貧困,消除饑餓,良好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廉價和清潔能源,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縮小差距,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氣候行動,水下生物,陸地生物,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在2000—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MDGs)到期之后繼續指導2015—2030年的全球發展工作。對于SDGs 的深入認識,有助于我們解放思想以應對挑戰,實現健康發展。

以SDGs和MDGs中均為第一項的“消除貧困”為例:消除貧困——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貧困不僅是缺乏收入和資源導致難以維持生計,還表現為饑餓和營養不良、無法充分獲得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受社會歧視和排斥以及無法參與決策。經濟增長必須具有包容性,才能提供可持續的就業并促進公平,解決貧困問題。其實解決貧困不僅僅是一項經濟問題,結合我剛才匯報的想法,解決知識貧困同樣是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把知識貧困認為是狹義的教育問題。換句話說,思想不解放,我們就會存在貧困問題。對標到高校層面,其實也存在著嚴重的貧困問題,“卷”就是一個典型。為了解決這類問題,提高對SDGs的深入認識,以此來賦能高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一個行而有效的路徑,這也是我們管理學者的社會責任。

4 健康發展

第四個話題——健康發展,我認為的健康發展,是要包含傳播可持續理念的。還是和上面的話題一樣,對標SDGs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學校、政府,包括我們學者自己可以清晰地明確到底已經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對于我們管理學者而言,此舉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精進教育和人才培養。坦白地說,傳播可持續理念,教育界更是責無旁貸。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自身年齡的增長,我愈發覺得能教給學生的知識在變少,但是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作為學者是有責任在其有需要的時候 “伸手扶一下”,這可能會改變學生未來的人生軌跡。針對我們管理學者對學生的“幫扶”作用的結果如何,是可以做一些研究的,這也將有助于提升我們學者自身的“幫扶”覺悟和能力。

此外,前面幾位探討的管理理論與實踐的話題,也引發了我的思考。我認為,管理學其實是一個實踐性科學,其包含兩個維度:實踐維度與理論維度。這兩個維度之間是沒有直線把他們割裂開的,實踐與理論就像太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又存在著差別。從理論的維度來看,我認為管理學的最高境界是哲學;從實踐的維度來看,并不意味著該維度下就沒有理論,因為實踐也可以上升總結成理論,但其與純理論維度的理論相比是有差異的。那么在實踐維度下,我認為管理學的最高境界是政治。此處的政治不同于我們傳統概念中的政治,而是指組織政治、企業政治等,這個概念我們在組織行為學的課程中經常提到,比如“統一思想”就是其中的核心。顯然,組織的一把手決定了組織發展的“天花板”,其覺悟“貧困”是組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絆腳石。就此而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消除管理者的“覺悟貧困”是管理學者重要的社會責任。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學者挑戰維度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學者介紹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第52Q 邁向新挑戰
人生三維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