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為導向的建筑學專業培養體系建設

2023-12-25 11:44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雙學位建筑學國際化

王 一

(同濟大學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上海 200092)

一、同濟建筑教育的傳統和國際化辦學特色

面向外部世界的包容性,主動利用國際學術資源推動自身發展的自覺性,一直是同濟建筑教育的傳統。自1952年建筑系成立之日起,來自全國各地不同院系的教師中,相當一部分具有歐美國家留學背景,他們以開放的學術視野和廣泛的國際學術聯系,營造了思想開放、兼容并蓄的國際化學術氛圍。同濟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學術氣質和學術品格。包豪斯教育理念的同濟實踐和“一枚開啟中國建筑現代性鑰匙”的獨特角色,都同這樣的氣質和品格息息相關。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倫敦建筑聯盟和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接受教育的黃作燊對現代建筑教學觀的探索和實踐,留學于維也納工業大學的馮紀忠圍繞“空間原理”對建筑教學內核和策略的思考,畢業于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的羅維東對“密斯教學模式”的嘗試等,都是開啟同濟建筑國際化辦學歷程的代表性工作[1]。從20世紀80年代初邀請美國著名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來同濟講學為發端,到20世紀90年代同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的聯合設計教學,一直到最近20余年國際雙學位培養體系的全面建立,同濟建筑國際化辦學不斷發展[2]。

同濟建筑學教育的國際化歷經了從兼收并蓄、開放包容到博采眾長、主動汲取的觀念升華,在行動上,歷經了從教師個體自發參與到作為學院整體計劃行為,從局部項目到全面推進的發展過程[3]。根據長時間的國際化辦學實踐經驗,雖然國際講座、國際會議、國際聯合設計等都是開展國際化辦學的具體方式,有助于促進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和方法的提升,但是國際化辦學不能僅僅停留在信息交流和一般性的學術交往層面,真正國際化辦學的核心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國際化,包括培養理念、培養目標、培養標準和培養方法的全面國際化。這一認識圍繞21世紀以來提升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的戰略目標得到了系統落實。

二、呼應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國際化辦學模式提升

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和創新團隊,是當前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戰略?!耙粠б宦贰背h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以及我國在國際經濟、政治中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也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體現人才培養的國際水平,如何讓人才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提升人才的國際競爭力是關鍵。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經濟力量和技術力量的推動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無法完全擺脫全球化進程的影響。以知識的發現和傳播為主要任務的高等教育更具有突出的全球化特點,當代大學的學科發展狀態也可被視為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果。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國際競爭形勢不斷加劇,每個國家都需要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和產業,一方面為人類思想的進步、知識的發現和傳播作出貢獻,另一方面增加高端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更高的地位和優勢。

對于建筑學人才培養而言,提升人才的國際競爭力是非常急迫的現實問題。在全球化背景下,當代中國建筑師正在應對來自世界的挑戰。在目前的競爭態勢中,重要項目往往是由國外設計師出創意做方案,國內設計師畫施工圖抓實施。因此,只有更新培養理念,有針對性地不斷完善培養體系,才能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富于創新精神的新領域的開拓者和本專業的領導者[4],從而同國際一流建筑師同臺競技。作為在國內具有引領地位、在國際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同濟建筑教育責無旁貸?;谶@一認識,同濟大學建筑學專業立足歷史傳統和教學積淀,放眼全球建筑教育版圖,力推以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為導向的教育改革,形成了一系列的建設成果。

對于國際競爭力提升的一系列探索,既是同濟建筑國際化辦學傳統的延續,也是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回應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變化、提升人才培養規格的主動行動。同濟建筑學專業近年來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探索,包括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條件的一系列工作,都指向這一目標。

三、國際競爭力培養的實現策略

國際競爭力的提升不是人才培養的某一維度,而是具有統領性的戰略目標。從邏輯上,人才培養的定位、目標和方法,如果真正向國際一流標準看齊,那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具有“國際競爭力”;如果不能在人才培養的定位、目標、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努力,那所謂的“國際化”,或許仍將停留在國際信息交流和學術交往層面。因此,在建筑學專業教學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問題,必然是瞄準國際一流、建設國際一流的全方位改革以及覆蓋所有培養階段的全過程建設,同時也是結合專業特點、辦學傳統和資源優勢進行的一系列重點突破。具體而言,同濟大學圍繞國際競爭力提升的系統改革主要包括本碩貫通的教學體系、寬深并舉的設計課程、多元差異的碩士培養、內外聯動的設計教學隊伍、科教結合的教學內容、放眼全球的雙學位體系。

(一) 通專結合、本碩貫通建構教學結構,強化本、碩培養的層級遞進

為適應職業建筑師培養和與之相對應的建筑學專業評估要求,我國的建筑學教育總體上形成了本科5年加碩士2.5年(實際為3年),接近8年的培養周期。相較于歐美一流建筑院校建筑學更為緊湊的學制安排、培養結構和教學組織,8年的培養周期,讓學生獲得兩個專業學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否有必要?如果要提高培養的效率,那么作為專業培養的兩個階段,碩士培養同本科培養的差異性在哪里?我們認為,應厘清本、碩兩個階段的培養目標和教學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整體性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才能讓本、碩兩個階段層級遞進,提升專業人才培養的出口規格,避免重復、低效訓練[5]。

基于上述認識,建筑學本科教學應聚焦“專業通識”訓練,注重創新素質和專業眼界的建構,建筑學專業碩士強調“設計研究”訓練,注重培養學生在設計中對真實、復雜問題進行思考、綜合和深化的能力。相應地,在學制上,從5+2.5改為4+2.5。4+2.5里的“+”,體現了以本、碩差異化培養目標為基礎來形成整體性教學結構的特征。這一教學結構的調整,影響了課程設置、學分學時分配、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隊伍組織等一系列具體教學安排。事實上,4+2.5 的教學結構(圖1),為之后的大類培養,以及壓縮學分學時賦予學生更多學習自由度和自主性的教學改革提供了空間。

圖1 同濟大學建筑學專業教學結構

(二) 多元差異分類教學,提升碩士培養質量

本碩貫通的體系,重新確定了本、研兩個階段的關系,碩士成為專業培養的主要出口。為不同學位類型、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來源的學生制訂差異化的學習計劃,是讓這一體系真正發揮提升培養規格作用的關鍵。這種差異化的教學,是國際一流院校的普遍做法。在研究型學位和職業型學位的培養上,體現出明顯的不同,而本科不同專業的學生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后,在學習內容和學制上也有顯著的差異。大家對于建筑學專業研究生“畫著進來寫著出去”的批評,本質上就是對于不同類型研究生培養方式雷同的詬病。

提升建筑學專業碩士(專碩)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在于強化設計訓練,同時,這一訓練與本科階段的設計訓練存在層級差異。從數量上,將一個設計訓練環節大幅增加為三個必修設計環節,包括一個聚焦深度的“建筑設計III”、一個聚焦寬度的“專題設計IV”和一篇設計研究型學位論文。其中,設計研究型學位論文是近年來在建筑學專業碩士培養中實施的最重要的改革措施。研究性設計是設計研究型學位論文的關鍵內容(圖2),設計成果通過評審是學位論文進入常規盲審階段的前置條件。在推行設計研究型學位論文的過程中,曾引發了不少的討論甚至質疑,例如,研究生畢業設計同本科生畢業設計的區別在哪里?以歷史理論和技術科學為主要學術方向的導師指導的學生是否也要做設計?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討論和質疑也未完全平息,但對于何為研究性設計,歷史理論和技術科學的研究如何轉化為設計,正在通過師生的不斷探索逐步形成共識。

與建筑學專業碩士(專碩)相比,工學碩士(學碩)只有一個“專題設計IV”必修的設計訓練環節,“建筑設計III”作為選修。但是,在理論課的要求上,學碩的培養方案里提供了3 門學位課,分別指向設計方法、歷史理論和技術科學方向,同時將選修課劃分為6個同二級學科對應的課程模塊,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研究方向,選擇對應的學位課,同時在某一選修課模塊中選擇不少于3門的課程,以形成修讀方向的學術聚焦。

(三) 建立寬度和深度并重的設計教學體系,提升專業培養高度

課程體系是通過教學手段實現培養目標的根本。在建筑學專業培養中,設計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本碩貫通的舉措落實在設計課安排上,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重心適當后移,加大碩士階段的設計訓練強度;二是明確區分了兩種類型的設計課程,“建筑設計”側重基本方法訓練,聚焦深度,“專題設計”側重思想方法訓練,聚焦寬度,提供一系列前瞻性、批判性的設計課題,力圖擴大學生知識視野(圖3)。從本碩培養的層級遞進關系而言,從“建筑設計I”到“建筑設計III”,設計對象的規模、復雜性逐步提升(圖4、圖5),從“專題設計I”到“專題設計IV”,開放性和自由度逐步增加。作為“專題設計”系列的最后一門設計課,研究生階段的“專題設計IV”除了突出開放性和自由度,更強調國際聯合設計的教學組織方式,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我們認為,只有做到了專,才能保證廣的空間,而做到了廣才能找到專的方向,這二者互為前提,就像建筑要造得高必須基礎深。當廣度與深度的跨度不斷加大時,設計訓練就會呈現一種節奏感和張力,學生將會在更大的空間里理解設計,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圖3 高度與深度雙向拓展的建筑學設計課程體系

圖5 深度訓練 研究生“建筑設計III”:上海棋院(指導教師:吳丹、陳強)

(四) 學科前沿融入課程教學,拓寬學術視野

20年前,同濟大學建筑規劃景觀學科提出了生態城市、綠色建筑、數字設計、遺產保護四大發展方向,近年來,呼應世界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發展建設的重大需求,建筑學科凝練了計算性城市設計與機器人建造、遺產保護與活化再生、城市更新與城市設計、低碳城市和綠色建筑、建筑評論與文化傳播5個方向。這5個方向既為學科發展確立了坐標,也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的建筑專門人才,必須了解這個學科、專業和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才能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以此為出發點,我們圍繞這些方向,對理論課和設計課進行了針對性建設。

理論課程系列新增了數字化設計前沿、建筑學人工智能、氣候響應性設計概論、能量與熱力學建筑前沿、城市分析方法與工具等課程,同時對既有課程也進行了“升級”。例如,對于畫法幾何這門傳統“老課”,在保留畫法幾何基本原理教學內容的同時,加入了數字建模的內容。在設計課程系列,結合以“寬度”為教學目標的“專題設計III”和“專題設計IV”,將教師在數字設計、綠色建筑、城市設計等領域的學術專長轉化為設計教學內容,形成了“Fabricating Hyperobjects”“熱力學原型的建筑設計”“基于有限元結構分析的建筑設計”“超級步行街區”等一系列設計課題(圖6)。

(五) 內外聯動組織設計教學隊伍,增加設計教學的豐富性和開放性

引入優秀實踐建筑師參與設計教學,是國際一流院校辦學的成功經驗。在保證體系性的訓練目標得以貫徹的前提下,實踐建筑師帶來的新的教學內容和指導方式,對學生學習有較為顯著的推動作用,反過來又促進對既有教學模式的反思和改進。以骨干教師隊伍為基礎,結合設計教學體系建構的需要,通過設計教席、設計導師等方式組建了多層次、多來源、多類型的設計教學隊伍。

實踐建筑師參與設計教學,始于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復合人才實驗班”的教學改革實踐。柳亦春、莊慎、張斌、楊明、劉宇揚、祝曉峰、王彥、甘昊、劉可南等設計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關注和思考建筑設計本體問題的建筑師同全職教師配合開展教學(圖7),以“小菜場上的家”為代表的一系列教學探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隨著這一成功的經驗逐步推廣,學院建立了“設計導師”制度,“設計導師”隊伍持續擴大,目前已經超過30人,成為設計教學隊伍非常有益的補充。除了實驗班教學之外,設計導師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參與多元開放的“專題設計”系列設計教學。

圖7 首批受聘“CAUP設計導師”的實踐建筑師

李德華—羅小未設計教席教授的設置,是設計師資隊伍建設的另一種模式(圖8)。從2018 年邀請劉克成擔任首位李羅設計教席教授,主持實驗班教學開始,先后又邀請了Jacob Van Rijs、姚仁喜、Nikolaus Goetze、李曉江、吳鋼、韋業啟等知名設計師領銜主持本碩設計教學。在教學安排上,從課題選擇、教案編寫、教學團隊組織、教學過程安排等方面,給予教席教授充分的自由度。設計成果呈現出的思想性、多樣性和探索性,體現了設計教席設置的初衷。

圖8 李德華—羅小未設計教席教授

近年來,結合建筑設計課程系列教學,內外聯動的設計教學隊伍建設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建設為契機,邀請了來自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11 位中青年骨干加盟研究生“建筑設計III”的設計教學。在每年的教學中,6 位來自設計院的建筑師和6 位全職教師配合,組成6 個設計指導小組,共同開展教學。針對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設定,同時參加設計教學的還有來自設計院的優秀結構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各一位。教學成果突出體現了建筑設計課程系列的教學初衷。

(六) 放眼全球建設雙學位體系,與國際一流同頻發展

國際一流院校,對學位授予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因此,涉及學位的國際合作本身預示著更高的準入門檻和培養要求,也是國際化辦學從接軌到并軌的最大突破口。正是圍繞這一突破口,學院近年來多管齊下,按照國際一流標準,不斷向真正的國際化辦學邁進。而國際雙學位培養體系的建設,也促進了培養理念、培養標準、培養方式和培養條件的全方位提升,為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培養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進入21 世紀以來,學院開始以雙學位項目為抓手構建新的國際化教學模式,在學制安排、教師配備、互派方式、課程組織、論文答辯等方面形成了成熟的機制,把國際教育合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從2005 年起至今,從首個雙學位培養項目:同濟大學—柏林工業大學雙學位項目開始,先后與24 所海外伙伴大學建立了碩士雙學位合作項目,每年送出雙學位學生90 多人,接受國外雙學位學生50多人。至今,已有近1400名中外研究生參加項目,其中,外方學生超過1/3。另外,同濟大學還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建立了本科國際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

圍繞雙學位項目開展的需求,在人才培養的3個方面形成了重點突破。

(1)在培養標準統一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合作院校的不同培養特點和學科優勢,創建各具特色的雙學位培養模式,而不是一味地擴大項目數量。例如,同柏林工業大學的合作重點是培養城市設計方向的學生,同倫斯勒理工的合作聚焦數字設計人才的培養。

(2)大力建設全英語課程,形成了覆蓋本碩、滿足所有類型課程學分學時要求的全英語課程體系,具備了“與國際合作伙伴分享各自的優質教學資源”的能力。

(3)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通過建立國際化的教學團隊實現國際水準的專業教學,并把國際化教學能力作為引進人才和教學水平評價最重要的標準。參與雙學位項目實施的人員中,100%的師資具有國際教育背景。

四、結語

對于建筑教育實踐而言,國際化具有雙重含義。它是一種態度,也就是上文所說的“面向世界的包容性、主動利用國際學術資源推動自身發展的自覺性”,如果沒有這種態度,就會缺乏追蹤國際一流、審視自身不足和提升潛力的批判性和勇氣。它同時是一種策略,只有將國際化的辦學傳統和辦學資源落實為人才培養的模式,進行培養理念、培養標目標、培養標準和培養方法的系統推進,才能將國際化的辦學傳統、辦學資源轉化為以國際競爭力提升為目標的具體手段。

回看過去,審視建筑學科正在遭遇的快速變化和挑戰,尚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繼續思考、持續努力。目前通專結合、本碩貫通、分類培養的教學體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例如,兩個“通”體現得還不夠充分:通識教育中思想性、批判性的訓練與理想狀態差距甚遠,而本碩之間在學制的關聯度、課程選擇的開放度方面還遠遠不夠。雖然對于碩士分類培養做了很多改革探索,但針對本科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而言,學制上是完全一樣的,不可能既體現多元性又保證出口規格的整齊,而反觀國際上代表性院校的做法,以1 年、2 年、3 年的不同培養長度來應對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培養需求,是值得借鑒的做法。此外,當前學科和行業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瞬息萬變,而大學專業教育對此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滯后的。這種反應的遲鈍,一方面當然同謹慎有關,另一方面,與在專業設置等方面尚缺乏足夠的自主性有關。從可持續發展成為重要的議題到數字建造、人工智能的涌現,國際上頂尖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響應學科和行業發展動態是極其敏感的,相比較而言,我們的動作往往相對遲緩,只能體現在對于既有體系的修修補補。在師資隊伍方面,單一的人才評聘機制,使教師隊伍在設計教學這一建筑學人才培養最關鍵的環節中越來越力不從心,是建筑學科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危機。

以上問題,希望與建筑教育界的同仁共同思考、一道努力,一起來為持續提升建筑卓越人才的培養水平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雙學位建筑學國際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地方高校雙學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學的應用分析
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
建筑學與建筑設計現狀淺析
見山樓的建筑學意味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雙學位教育的直接成本與機會成本分析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我國大學本科雙學位教育政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