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育銀鯽“中科5號”苗種培育試驗

2023-12-25 08:22段中華曾斐傅雪軍敖愛軍黃志明
江西水產科技 2023年5期

段中華 曾斐 傅雪軍 敖愛軍 黃志明

文章編號:1006-3188(2023)05-022-03

摘要:為探索異育銀鯽“中科5號”苗種培育模式,在池塘管理、餌料投喂、水質管理、適時下塘、微生物制劑使用等方面探究異育銀鯽“中科5號”人工養殖技術要求。選擇一口面積4×667 m2的精養池塘作為試驗池,放養80萬尾異育銀鯽“中科5號”水花苗,養殖32 d后出塘銷售,共獲夏花苗67萬尾,成活率83.8%。試驗共計投入13950元,收益26800元,凈利潤12850元,平均每667 m2利潤3212.5元。試驗探索了異育銀鯽“中科5號”水花到夏花苗種的養殖規律與技術要求,為推廣養殖異育銀鯽“中科5號”提供了經驗和技術參考。

關鍵詞:異育銀鯽;苗種培育;微生物制劑

中圖分類號:S965.117??? 文獻標識碼:B

基金項目: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5-41)

在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體系的支持下,2022年南昌試驗站引進異育銀鯽“中科5號”親本在新干縣繁育成功,并進行了苗種培育試驗,試驗效果顯著?,F將試驗結果及技術總結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池塘條件

試驗池塘位于新干縣大洲魚種場養殖基地,面積4×667 m2。呈長方形,東西走向,塘埂為磚砌水泥抹面,池底平坦,平均水深1.8m。保水性好,進排水方便。養殖用水來自中型水庫,水質良好,無污染,水質符合漁業用水標準。池塘中配備了兩臺3KW葉輪式增氧機。

1.2 放養前準備

放養前15 d,抽干池水,用多齒耙翻動池底淤泥,用泥漿泵抽掉1/2左右沉積的淤泥。然后全池潑灑生石灰清雜消毒,殺滅野雜魚和底泥中的有害生物。每667 m2使用80 kg生石灰,兌水后潑灑于池底和池壁。消毒7 d后,加注新水至0.6 m左右。加水時,在進水管道的一端套上80目的圓筒形尼龍篩絹濾網,網的長度約4~5 m,嚴防野雜魚和雜物進入魚苗池中[1]。同時,施用基肥以培養藻類、輪蟲等適口的天然餌料?;蔬x用充分發酵腐熟了的有機農家肥,每667 m2用量200 kg。施肥后,每天觀察池塘水的顏色和透明度。

1.3 苗種放養

當池水的透明度達到20~30 cm時,將魚苗“適時下塘”。苗種是本場自行繁殖的,投放魚苗的時間為2022年4月15日早上,苗種放養密度為20 萬尾/667 m2,總計放養異育銀鯽“中科5號”苗種80萬尾。魚苗下塘前,在魚苗箱內投喂蛋黃水。把煮熟后的鴨蛋黃捏碎,兌水做成蛋黃水,慢慢淋灑于魚苗箱內,每10萬水花魚苗投喂1個鴨蛋黃,待魚苗吃飽后,肉眼可見魚體內有一條白線時即可下塘[2]。

1.4 餌料投喂

魚苗下塘3 d后開始投喂豆漿。把干黃豆浸泡24 h,用磨漿機磨成豆漿,濾去豆渣,沿池塘四周均勻潑灑,每天每667 m2池塘投喂用量1~2 kg黃豆,視天氣、水質等情況增減投喂量。每天3次:8:00、12:00、16:00。連續投喂豆漿1星期以后,適當增加投喂粉狀精飼料,使魚苗逐漸過渡到以吃精飼料為主,精飼料營養成分全面,更有利于魚苗生長。投喂粉狀飼料時,在池塘上風處均勻潑灑于水面,投喂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原則[3],根據天氣、水質和魚的生長情況調整投餌量。

1.5 水質管理

投喂豆漿3~4 d后,開始每天向池塘加注20%左右的新水,最后將水深加至最高水位1.8 m。隨著魚苗的生長和投飼量的增加,池塘水質會變得越來越差。這時,使用EM菌、光合細菌等微生態制劑來調節水質,防止水體發臭、發黑和藍藻爆發等現象發生。EM菌和光合細菌的有效活菌數≥100億CFU/ml,每667 m2水面1米水深使用1 kgEM菌或者光合細菌,兌水500倍稀釋后全池潑灑。每7 d潑灑1次。在晴天中午,開啟增氧機,以增加水體中的溶氧;在陰雨天,全天開啟增氧機,預防缺氧。

1.6 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早、中、晚定期巡塘,觀察魚苗攝食情況和池塘水色,及時清除蛙卵和水面雜物。掌握每天的水質變化狀況。如果池塘水體的透明度出現過大或過小,要及時施追肥或者調節水質,使水體的透明度保持在20~30 cm之間,水體的顏色呈褐色、墨綠色等水色為好。遇到陰雨天氣,酌情減少飼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次數。在每天巡塘時,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并做好養殖生產記錄。在苗種出塘前2 d,對魚苗進行拉網鍛煉2~3次,提高魚苗耐運輸能力。

2 結果與分析

2.1 苗種生長情況與成活率

2022年4月15日至5月17日,經過32 d的飼養,該批水花從入塘時的體長0.5~0.7 cm長到出塘時體長3.9~4.6 cm。共計出塘苗種67萬尾,成活率達83.7%。詳見表1

2.2 經濟效益分析

共出售夏花苗種67萬尾,銷售價格為400元/萬尾,總產值26800元,每667 m2產值6700元??偼度?3950元,凈利潤12850元,平均每667 m2利潤3212.5元。詳見表2

3 小結與討論

3.1 施足基肥是培育魚苗開口餌料的關鍵

異育銀鯽“中科5號”魚苗的開口餌料以輪蟲為最佳[1]。因此,在魚苗下塘前一定要施足基肥,以保證魚苗下塘后有充足的藻類、輪蟲等適口的浮游生物量?;首詈靡棉r家肥、糞肥等有機肥料,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大量的微生物。而無機化肥營養單一?;时仨毥涍^充分發酵腐熟,沒有經過發酵的農家糞肥施入池塘,會消耗大量氧氣造成魚塘缺氧,而且會帶入寄生蟲、病原菌進入池塘中引發魚病。

3.2 適時下塘是提高魚苗成活率的關鍵。

由于在池塘消毒的時候使用了生石灰,其對魚苗具有毒性,所以魚苗下塘前首先要試水,如果魚苗試水24 h后無不良反應,則可認為池水在清塘后是安全無害的,可以放養魚苗了。反之,應推后魚苗放養時間。另一方面,當發現池塘水中大量輪蟲時,要及時把魚苗下塘,這樣魚苗就有足夠的開口餌料,成活率高。當池塘的水色呈白濁色、四周出現大量的大型浮游動物時,則不宜放養魚苗,應通過施加追肥或投喂豆漿,重新把池塘水培養成褐色或墨綠色,培養出大量的輪蟲后再下塘。

3.3 定期潑灑微生物制劑是調好水質的關鍵。

在苗種培育過程中定期潑灑EM菌、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制劑,能有效降低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改善水質和穩定優化池塘水環境。同時,可提高苗種免疫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發生[4]。EM菌、光合細菌都是綠色環保的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效果明顯,合理使用還可以減少換水,節省餌料,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增加養殖經濟效益。

通過這次苗種培育試驗,說明異育銀鯽“中科5號”具有食性廣,生長速效快,抗逆性強等特征,是一條非常有養殖前景的魚,這將對推動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增加漁民養殖收入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子明.異育銀鯽苗種培育技術關鍵[J].科學養魚,2015(12):5-6.

[2]張小東.“中科3號”異育銀鯽夏花苗種培育和推廣養殖試驗[J].科學養魚,2012(11):5-6.

[3]賈景瑞.異育銀鯽“中科3號”苗種引進培育試驗[J].河北漁業,2014(10):33-37.

[4]張優平,白海鋒,李引娣,張星朗,袁永鋒,等.微生物制劑對長豐鰱苗種培育效果的影響研究[J].水產養殖,2020(8):39-4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