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023-12-26 21:11畢先玲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23年19期
關鍵詞:普惠商業銀行融資

畢先玲

(五邑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江門 529020)

1 引言

中小企業是一國經濟的基礎和創新之源。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高質量發展階段,大力推進中小企業發展,不僅事關中小企業自身的生存發展,而且對稅收、就業、技術創新,以及實現社會共同富裕,都具有重大意義。然而在現實當中,中小企業因各種限制性因素,在金融市場上長期存在被忽視的情況,面臨嚴重的融資約束,正常合理的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近年來,隨著普惠金融在我國的發展,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尋找破解之道。數字普惠金融實現了普惠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沖破了傳統普惠金融服務的“天花板”,在化解獲客難、融資難方面具有巨大優勢,能夠極大地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加大了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主體,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獲取融資的主要途徑是商業銀行提供的直接融資?;诖?,本文著重討論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問題和對策。

2 數字普惠金融概述

2.1 普惠金融的含義和特征

普惠金融最早由聯合國在2005 年提出,其含義是“以可以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普惠金融是包容性金融,服務對象是長期被金融市場忽視的弱勢群體和個人,中小企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惠金融的特征是普惠性和可持續性。其中,普惠性指覆蓋面廣和利率低;可持續性指普惠金融是有償的,不同于撥款和援助。

2.2 數字普惠金融的含義

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催生了數字普惠金融這一新業態。從普惠金融的發展階段看,其經歷了小額信貸、微型金融、普惠金融等階段,當前發展到數字普惠金融階段。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于2016 年在G20 杭州峰會上被首次提出,是指通過互聯網、計算機信息處理、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等一系列相關技術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是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我國數字普惠金融長期走在國際前列。進入2022 年,之前以電子化、信息化為特征的數字普惠金融開始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技術驅動金融服務進入網絡化、智能化新階段。

數字普惠金融依靠數字技術,一方面,將服務對象擴展至社會上的所有成員,覆蓋范圍更廣,不斷發揮長尾效應;另一方面,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使傳統金融產品得以創新,極大地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成本,從而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中小企業作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特殊服務群體,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數字普惠金融利用數字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推動社會共同富裕的實現。

3 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理論基礎和研究現狀

3.1 理論基礎

數字普惠金融的理論基礎包括金融抑制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和長尾理論。金融抑制理論認為,中小企業的經濟活力通常高于大企業,但中小企業在金融市場中卻不受金融機構青睞,遭遇金融資源錯配問題,因而影響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限制中小企業及整體經濟效率的提高。信息不對稱理論認為,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中小企業自身素質普遍較差,且不能提供足夠合格的抵押品,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授信因此面臨巨大的風險,導致金融機構不敢不愿對中小企業放款,由此帶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長尾理論認為,中小企業是金融市場的長尾客戶,但是借助數字技術手段,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創新活動,開發和服務眾多中小企業客戶,最終也可以獲得巨大收益。

3.2 研究現狀

近年來,學者紛紛對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展開研究。喻平等[1]認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有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且該作用對非國有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更為明顯。王勛等[2]認為,我國數字金融的發展世界領先,其促進了普惠金融的發展,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較為穩健的解決方案。趙紹陽等[3]利用銀行貸款數據,從銀企信息不對稱視角實證檢驗數字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可得性的影響,發現數字金融發展顯著增加了中小企業貸款金額,降低了中小企業貸款利率。

4 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點

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點是信息不對稱和融資風險控制問題。商業銀行借助數字技術,可以較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兩大難題,推動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商業銀行通過大數據挖掘、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銀行帶來業務模式、服務流程的裂變效應,能夠沖破傳統普惠金融服務的“天花板”,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帶來新動能。

4.1 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點之一是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自身條件較差,經營不穩定,抵抗風險能力不足,并且缺少有價值的抵押資產,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容易引起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但是利用大數據等技術,通過數據和模型的運用,能夠對中小企業進行精準畫像,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這個融資痛點,使商業銀行敢于對中小企業貸款,同時,拓寬了客戶邊界,提高了融資的普惠性和覆蓋面。

4.2 解決融資風險控制問題

商業銀行將數字化創新全面融入客戶、產品、風控和生態的全鏈條,實現數字化的客戶準入、數字化的信貸決策、數字化的智慧運營和數字化的風險控制,并且不斷優化升級,大幅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的便捷性。傳統普惠金融業務多為線下操作,貸款的發起、審核、評估等環節都需要人力應對,融資成本高、效率低,不能滿足中小企業快速、靈活獲取融資的需求,影響了中小企業融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利用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和豐富的產品線,能夠持續擴大客戶邊界,全方位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融資的普惠性。

5 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

5.1 拓展普惠金融服務

2010 年以來,我國進入了以電子化、信息化為特征的數字普惠金融階段。隨著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商業銀行的普惠金融服務不斷數字化升級。從2022 年開始,我國銀行業邁入以智能化、開放化為特征的數字普惠階段。其中,工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在我國銀行業一直處于領先位置。工商銀行于2015 年推出e-ICBC 1.0 版和2.0 版,2017 年推出e-ICBC 3.0戰略,著眼于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圈,力促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普惠金融業務。圍繞“數據驅動、場景獲客”理念,工商銀行打造了數字普惠金融“小微e 貸”線上品牌,借助經營快貸、網貸通、e 抵快貸三大主力產品,持續擴大客戶邊界,豐富服務內涵,全方位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2022 年2 月,工商銀行推出集團數字化品牌“數字工行”,將e-ICBC 升級為D-ICBC(數字工行)。其中,D(Digital)代表“數字生態、數字資產、數字技術、數字基建、數字基因”五維數字化整體布局。這次重大戰略升級,標志著工行數字化建設邁向新的高度,將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5.2 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近年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明顯加大,融資規模顯著擴大,融資成本大幅降低,融資效率得以提高,中小企業普惠貸款余額大幅提高。2021 年末,全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8 萬億元,同比增長29.3%。2022 年半年報顯示,工農中建等六大國有銀行上半年中小企業普惠貸款余額超過7.84 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36 萬億元,增幅達20.99%。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融資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線下產品和模式,線上產品和服務快速增加,服務周期縮短,服務范圍擴大,融資成本不斷降低。

5.3 融資問題仍待解決

雖然商業銀行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現階段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方面仍需加強,具體地表現在:第一,資金供給仍然不足。億歐數據顯示,目前只有不到30%的中小企業與銀行有資金借貸交易,90%的中小企業貸款僅占銀行貸款總額的15%,而且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新增資金主要依靠自身積累,長期缺乏穩定的融資渠道。第二,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高于大企業,且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復雜,具有“短、小、頻、快”的特點,差異化的融資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中小企業對商業銀行融資服務需求旺盛,數字普惠金融有待進一步發展。

6 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6.1 數據及其應用不足

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是基于數據和模型的應用。依靠足夠、合格的數據和數據運用能力,才能為中小企業精準畫像。目前,對于商業銀行獲取的中小企業數據,各機構的數據標準不統一,儲存的字段有差異,大量數據缺失,部分數據清洗后質量不高。商業銀行利用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獲取的數據很難反映中小企業發展經營的真實情況。許多銀行缺乏數據價值挖掘能力,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格式和整合能力,對數據分析、加工、挖掘的能力有待增強。

6.2 存在多重風險

數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相結合的產物,對金融安全有很高的要求。數字普惠金融面臨比傳統普惠金融更復雜的多重風險,不僅涵蓋傳統普惠金融的信用、流動性等風險,還面臨網絡安全、數字技術等風險。此外,數字普惠金融具有金融混業的特點。在商業銀行和金融平臺上,金融創新的活躍度較高,銀行、證券、保險產生事實上的金融混業交叉。若發生金融風險,傳染性和破壞力更強,甚至可能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6.3 缺乏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

普惠金融的數字化創新發展迫切需要大量既懂普惠金融業務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在商業銀行的人才結構中,具有金融科技專業背景的人才較少,具備金融與科技雙重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銀行的薪酬結構和水平與高度市場化的互聯網機構存在較大差異,選人、用人機制不靈活,對銀行吸引高水平復合型人才構成挑戰,中小銀行普惠金融人才短缺的問題更為嚴重。

6.4 中小企業征信系統不完善

完善的征信系統能有效減少融資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使中小企業得到較高的信用評分,增進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信用的了解。但現階段我國整體征信體系不夠完善,信用信息分散且未得到有效整合。依靠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得到的中小企業的金融信息數據無法補充到中小企業的征信體系當中。

7 推動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對策建議

數字普惠金融是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及金融管理機構對于如何進一步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給出了明確的指導。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是支持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應擔負起社會責任,協同政府、監管機構,各方共同努力,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7.1 加快商業銀行數字化升級和創新

商業銀行應加快普惠金融數字化升級和創新,利用數字技術不斷創新普惠金融新模式和新業務。目前,商業銀行數字化戰略已進入智能化的2.0 時代,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應持續進行戰略升級。商業銀行要不斷創新普惠金融新模式和新業務,如線上金融超市模式、數字供應鏈模式等。這些新模式和新業務既可以擴大客戶邊界,增加客戶黏性,還能增加便捷性和降低成本。中小企業融資最大的難點是信息不對稱和融資風險問題,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的新模式和新業務能較好地解決融資難點,提高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水平。

7.2 提高數據和模型運用能力

商業銀行應提升數據積累能力和數據開發能力,增強數據運用能力。通過各種渠道挖掘數據資源,加強數據分析,將數據用于中小企業經營分析、精準營銷、客戶需求洞察和風險控制等方面,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構建資金需求模型,對中小企業貸款審批的相關流程進行簡化,實現客戶群體基數的拓展;構建風控模型,實現對融資風險的控制和預警。模型使用的精準性十分重要,需要通過實踐的積累不斷迭代優化決策模型。

7.3 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人才培養

金融科技進步和數字化創新需要雄厚的資金投入,擁有大量高水平的“業務+科技”復合型人才是關鍵。商業銀行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同時,積極引入既懂普惠金融知識,又懂大數據、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的高科技人才,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做好人才儲備。

7.4 構建數字普惠金融生態

數字普惠金融要求中小企業的征信信息、金融信息充分共享。數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數據技術打造統一的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并完善中小企業征信系統。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構建數字普惠金融生態。商業銀行應積極深化與政府、銀行同業、企業、媒體等各方的合作,推動征信、融資擔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資源共享,構建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普惠金融新生態,合力推動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7.5 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及加強金融監管創新

目前,我國普惠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仍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商業銀行在支持中小企業普惠融資中存在權責不清等問題,政府有必要密切關注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進程,及時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規范能夠得到充分執行。

數字普惠金融比傳統普惠金融更具傳染性和危害性,其健康穩定發展也需要強有力的監管支持,既要鼓勵金融創新,又要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應鼓勵商業銀行等機構運用數字技術,積極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和模式的創新,密切關注和跟進監管模式的調整,以普惠監管的思維看待數字普惠金融的升級創新,從而創新數字監管模式。具體來說,可以借鑒國外“沙盒監管”的實踐,審慎處理好創新與監管的關系,為數字普惠金融健康穩定發展創造優質環境,也為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條件。

猜你喜歡
普惠商業銀行融資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融資
融資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7月重要融資事件
日照銀行普惠金融的鄉村探索
農村普惠金融重在“為民所用”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5月重要融資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