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強國視域下“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思政創新路徑

2023-12-26 10:13肖進麗劉克中甘浪雄
航海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海事航行雷達

肖進麗,劉克中,甘浪雄,劉 奕

(武漢理工大學 航運學院,武漢 430070)

一、引言

交通運輸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服務性行業。交通強國建設在極大推動海事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對海事管理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海事管理人才既是“品質過硬”又是“業務過硬”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當前,課程思政作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1],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是包括海事管理專業教師在內的所有專業課教師必須面對的新使命。為深化學生對交通強國戰略精神內涵的認識,將海事人才培養與交通強國戰略需求緊密銜接,海事管理專業教師在開展課程思政時,應在交通強國戰略視域下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將課程內容的專業性與思政元素有機結合,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同時實現價值引領、精神塑造,探索出一條“以交通強國戰略引領海事人才價值觀培育”的課程思政創新之路。

二、“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概況及思政元素挖掘

(一)課程概況

“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是武漢理工大學海事管理專業的一門主干必修課程,于2021年獲批校級在線精品開放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雷達、AIS、GNSS等現代主要船載導航設備或系統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使用方法以及正確用于船舶定位、導航與避碰的方法。為服務交通強國戰略,對接航運業需求,培養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新時代的高層次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海事人才,課程目標設置如下:一是使學生了解重要船舶導航設備或系統的最新發展現狀,掌握其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組成、性能指標以及利用這些導航設備或系統進行船舶定位導航、避碰操作等原理和方法,同時了解其應用過程中誤差產生的原因以及存在的局限性;二是使學生充分具備利用重要船舶導航設備或系統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能力以及后續從事相關技術服務、研究并創新的能力;三是增強學生職業認同感,培養其正確職業價值觀與責任意識,塑造“安全、綠色、經濟”的海事文化觀,使其具有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內在動力。

(二)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識別并有針對性地挖掘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是對專業知識和思政內容進行融合設計的前提?!按d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知識內容多、涵蓋面廣,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在教學設計中可秉承“緊扣知識,細處入手,以小見大,融入無聲”的融合思路,結合相關知識點從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辯證思維和創新精神、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等多個維度深入挖掘、系統梳理課程的德育內涵與思政元素。

1.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2]。近年來我國交通事業快速發展,不僅交通基礎建設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且交通科技領域也碩果累累。在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方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系統之后第三個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制,至2020年建成的北斗三號系統,目前已成為我國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時空基礎設施,使我國無論是在軍事領域還是民用領域,不再依賴于GPS服務,極大滿足了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此外,我國研制的船用導航雷達不僅逐漸國產化,改變之前國外產品全面占據國內市場的局面,而且還研制出各種應用型固態雷達,在某些應用領域其性能比國外產品更先進。在課程教學中講述船用雷達、AIS等系統的發展現狀等知識點時可引入上述案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以及在新技術研發、利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和建設交通強國方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辯證思維和創新精神

辯證思維是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認為世界萬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但又是動態發展的,看待問題必須遵循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等唯物辯證法基本規律?!按d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具有較強的工學屬性,蘊含豐富的思辨元素。該課程的“課程思政”不僅要達到培育精神、塑造自信的育人目的,也要培養專業嚴謹的辯證思維能力。比如,船用雷達性能指標就是對立和統一的典型體現,通過雷達最大作用距離方程可知增大雷達的最大作用距離,可以通過提高雷達的發射功率、增加天線增益、降低噪聲系數、增大脈寬、提高脈沖重復頻率等方法實現;但是調整這些參數后,在增大作用距離的同時也帶來了雷達分辨力下降、盲區增大以及重量、結構、散熱等問題。通過正反兩方面的討論可讓學生明白各技術參數對增大雷達作用距離都有貢獻,但調整任一參數時要考慮雷達的其他一些性能會受影響[3]。因此,對于雷達的使用,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用,就需要利用對立和統一的辯證思維來幫助建立雷達的系統觀和整體觀。此外,雷達定時器的作用是使整個雷達系統和信號在同一步調和指揮下工作,保證了雷達的測距精度和測方位精度,這完美詮釋了在對立和統一中實現合作共贏的理念。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只有充分激發學生聯想力,打破思維束縛才能更好地培養創新思維?!按d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中很多關鍵技術的誕生就來源于創新思維的激發。比如回聲測深儀利用了聲波在水中基本上按等速傳輸、遇到障礙物反射的特性進行測深,而多普勒計程儀則利用多普勒效應進行測速。與蘋果砸到牛頓頭上后所激發的“萬有引力”靈感一樣,聲波在水中的傳輸特性和多普勒效應的發現同樣需要直覺思維、靈感思維、邏輯思維等創新性思維能力。通過這些事例可向學生傳達一種思想——創新無處不在,創新無人不可。

3.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

安全和環保是海事永恒的主旋律,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是海事文化核心的兩個部分。海事文化是一種以水上安全和水域清潔為主要目的,體現海事行業特色的價值理念,是為海事人所認同的海事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包含“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哲學觀,讓“航行更安全、讓水域更清潔”的目標觀,“安全生產、服務社會”的綜合效益價值觀以及安全管理的科學觀等。在“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中,有關雷達假回波、碰撞危險判斷等知識點就很好地體現了海事文化中的安全和環保理念。雷達受自身技術、安裝位置、天氣狀況、通航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在屏幕上顯示各種假回波,從而影響使用者的判斷,給航行安全帶來風險,甚至引發事故造成生命財產損失和水域污染。因此,使用者如何正確使用雷達助航與船舶航行安全密切相關。此外,雷達在目標自動跟蹤過程中通過自動標繪分析船舶會遇局面并判斷有無危險,如果存在危險則船舶應提前采取避讓行動,將危險防患于未然,以保證航行安全和水域清潔。這些思政元素均能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便于將來更好地開展海事工作。

4.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

在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中,雷達是船舶的“眼睛”,其傳達的信息是駕駛員判斷航行狀況最重要的依據;但雷達在使用時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駕駛員在值班時不能過于依賴雷達,必須密切瞭望,否則很容易發生碰撞事故。另外,AIS系統作為海事監管的重要手段,對于船舶不按規則航行、錨泊、排污等違章行為可實現有效監督和糾正。然而,一些船舶為逃避海事監管在航行途中擅自關閉AIS系統,給水上交通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在講解相關知識點時,用以上這些事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塑造忠于職守、遵紀守法的職業品格。

交通強國建設需要有無數勇于擔當的海事人堅守使命、無私奉獻,這其中涌現出大批先進典型。這些先進人物的事跡同樣可融入“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教學中,成為思政教育的鮮活事例,激發學生服務海事、奉獻海事的主動性和自豪感。比如在講授雷達相關章節時,可介紹杰出校友——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2014年“交通運輸部海事系統十大杰出青年”王偉的先進事例,用他立足崗位鉆研進取,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事跡激勵和感召大學生。

“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的思政元素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

表1 “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主要思政元素

續表1

三、“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思政實施舉措

思政與專業課相融合教育不僅是一種科學的思政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思政教育方法[4]。在課程思政的實施過程中創新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多舉措構建導向正確、內涵豐富的課程教學體系,才能使知識更清晰、價值觀念更澄明、思想覺悟更深刻,切實達到思政進頭腦、育人細無聲的效能?!按d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思政實施如圖1所示。

圖1 “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思政實施舉措

(一)圍繞思政目標和能力培養,進行問題導向式教學

課程思政能讓課程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使專業教學更有溫度、有厚度,也更有力量,這是無形的優勢。因此,在進行“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教學時,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如引入學科前沿和生產實際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在課程知識點中滲透思政元素,既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和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產生原因與解決方式,逐步鍛煉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5],又能春風化雨般地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傳遞給學生,實現育人鑄魂。

(二)精心設計案例,進行互動式教學

案例具有直觀生動和代入性強等特點,有效運用案例式教學方法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梢跃倪x取蘊含深刻思政理念、涉及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方面的典型案例,包括科研成果、工程案例等,對案例進行解析并組織學生討論,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由淺入深,使學生領會蘊含在課程知識點中的思政理念,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互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無形中實現思政對學生心靈的觸動,深化學生對專業和未來職業的認識,增強對行業的認同感。

(三)課內課外、線上線下,進行混合式教學

課程思政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應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應涵蓋課內和課外教學全過程、貫穿于線上和線下教學各環節。在“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理工智課、超星、雨課堂等網絡教學平臺,將線上教學資源作為課程思政的新載體、線上教學作為課程思政的新路徑,開辟課程思政的新渠道和混合式教學新模式。通過混合式教學,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發布自主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對知識點課前回顧和思考、課后總結和強化;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實時跟進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進程和教學手段,搭建多途徑滲透課程思政教育的管網,補充和優化課程思政教學的內涵和形式。

(四)考核注重過程,進行多元評價

課程考核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成果具有檢查、測評以及導向、激勵的功能,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6]。單一的以期末閉卷考試成績作為評價依據,一方面導致教學反饋嚴重滯后,不僅老師不能通過考核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而且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不能正確判斷,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中出現的盲點;另一方面評價不夠全面,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協作交流精神、思維水平和創新意識的評價。因此,課程考核要注重過程,實施多元評價模式,包括體現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課堂提問與線上測試、體現實踐能力的實驗動手操作、體現思政水平的小組討論和線上開放型作業、體現綜合能力的期末考試,如圖2所示。這種多元考核方式引導學生從知識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主動尋求者,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對課程知識的理解、應用以及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上,而不是單純地為追求考試高分死記硬背。

圖2 “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多元考核形式

四、結語

在專業教學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能夠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培根鑄魂,有效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交通強國戰略視域下,“船載航行設備與系統”課程從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辯證思維和創新精神、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等多個維度對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積極采取基于問題的導向式教學、基于案例的互動式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實施面向過程的課程學習效果多元評價方式,激發海事學生愛國敬業、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內在動力,以培養專業技能強、人文素養高、政治素質硬的高層次海事人才。

猜你喜歡
海事航行雷達
有雷達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到慧骃國的航行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信息精要與海事掃描
雷達
小舟在河上航行
航行
基于空時二維隨機輻射場的彈載雷達前視成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