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桉樹、相思、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差異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2023-12-27 08:51劉曉華杜阿朋許宇星王志超黃潤霞竹萬寬
桉樹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濕地松桉樹人工林

劉曉華,杜阿朋,許宇星,王志超,黃潤霞,竹萬寬*

桉樹、相思、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差異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劉曉華1,杜阿朋2,許宇星2,王志超2,黃潤霞2,竹萬寬2*

(1.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廣東 湛江 524088;2.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速生樹木研究所,廣東 湛江 524022)

對已出版或發表的我國不同地點的桉樹(主要包括尾巨桉、巨尾桉、尾葉桉和尾細桉等)、相思(主要包括馬占相思、黑木相思、大葉相思、臺灣相思和肯氏相思等)和濕地松生物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篩選,分析不同人工林生物量3個常見估算系數(生物量轉換與擴展系數BCEF、生物量擴展系數BEF和根莖比)的差異特征以及與林分結構特征(林齡、胸徑、樹高、林分密度、林分蓄積量)、氣候因子(年均氣溫、年均降水量)和地形因子(海拔)的關系。結果表明:桉樹、相思、濕地松人工林的BCEF平均值分別為0.66 Mg·m?3、0.98 Mg·m?3、0.69 Mg·m?3,BCEF平均值分別為1.26、1.61、1.66,平均值分別為0.19、0.23、0.22。桉樹林生物量估算系數的主要影響因子為樹高和林分密度,相思林生物量估算系數主要受胸徑和蓄積量影響。濕地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數受林分結構特征影響不大,主要受到氣候因子(年均溫度、年均降水量)和地形因子(海拔)影響。因此,在估算區域尺度人工林生物量時應考慮林分結構特征及氣候和地形因子引起的生物量估算系數差異。

桉樹;相思;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影響因子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陸地植物總固碳量和碳儲量的貢獻率分別達82.5%和33% ~ 46%,在調節全球碳平衡及減緩溫室氣體濃度上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森林生物量是評估森林碳收支過程的重要指標,提高其估算精度對于量化森林生態系統固碳效率、森林可持續發展及評估氣候變化等至關重要[3-4]。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發布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的優良做法指南》和《2006 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均建議使用生物量估算參數法評估區域森林生物量[5]。常用的森林生物量估算系數包括生物量轉換與擴展系數(BCEF)、生物量擴展系數(BEF)、根莖比()和基本木材密度(D)等。相關研究表明,生物量估算系數隨森林類型、林齡、林分密度、立地條件等變化表現出很大差異[5-7]。因此,研究生物量估算系數與影響因子間的關系,對提高森林生物量估算精度意義重大。

桉樹(spp.)、相思(spp.)、濕地松()是我國南方常見的造林樹種,本研究利用收集整理的桉樹、相思、濕地松林生物量數據,分析BCEF、BEF和估算系數的差異特征及主要影響因子,以期為提高區域尺度森林碳收支評估準確度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及篩選

收集整理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和萬方數據庫已發表或出版的144篇文獻(其中桉樹52篇,相思60篇,濕地松32篇),共543(桉樹248條,相思182條,濕地松113條)條生物量實測數據,數據指標包括:研究區(試驗地),經緯度(°),海拔(m),年均氣溫(℃),年均降水量(mm),林齡(年),平均胸徑(cm),平均樹高(m),林分密度(株·hm?2),林分蓄積量(m3·hm?2),樹干、樹皮、樹枝、樹葉、樹根生物量(Mg·hm?2)和喬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Mg·hm?2)等。數據篩選原則按照竹萬寬等[5,8]文中所述。數據來源見表1。

表1 數據來源

1.2 生物量估算公式

IPCC提倡的森林生物量計算基于生物量和蓄積量的轉換系數,計算公式[90]為:

BCEF=/(1)

BEF=/(2)

=/(3)

式中為地上部分生物量(Mg·hm?2),為樹干生物量(Mg·hm?2),為地下部分生物量(Mg·hm?2),為蓄積量(m3·hm?2)。

1.3 數據分析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桉樹、相思、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的差異特征,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分析生物量估算系數與影響因子的關系特征,回歸分析建立生物量估算系數與影響因子的關系模型。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物量估算系數差異特征

由圖1可知,相思人工林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平均值(0.98±0.09 Mg·m?3)顯著高于桉樹(0.66±0.01 Mg·m?3)和濕地松(0.69±0.15 Mg·m?3),BEF表現為相思(1.61±0.06)和濕地松(1.66±0.11)顯著高于桉樹(1.25±0.02),表現為三個樹種之間無顯著差異。

2.2 生物量估算系數與影響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由圖2可知,桉樹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與樹高和蓄積量呈極顯著負相關,BEF與樹高、林齡、胸徑、蓄積量呈極顯著負相關,僅與蓄積量呈極顯著負相關;相思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與胸徑、樹高、蓄積量呈極顯著負相關,BEF與胸徑、樹高、蓄積量、林齡呈極顯著負相關,僅與蓄積量、樹高呈極顯著負相關;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BEF、與林分結構特征因子均不存在顯著相關性。

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on the ba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reatments (P<0.05).

Age 林齡;DBH 平均胸徑;H 平均樹高;D 林分密度;V 林分蓄積量。Age: stand age; DBH: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H: mean tree height; D: stand density; V: stand volume.

由圖3可知,桉樹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BEF與海拔、降水量及氣溫的相關性均不顯著,與海拔呈極顯著正相關;相思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與氣溫分別呈顯著、極顯著負相關;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與氣溫呈顯著正相關,BEF與海拔、氣溫呈顯著正、負相關,僅與降水量呈顯著正相關。

由圖4可知,桉樹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BEF與樹高的關系分別符合線性和二次多項式模型,BCEF隨樹高增大而減小,說明隨著桉樹的樹高生長,地上部分中的樹干所占生物量比重逐漸增大。桉樹BEF隨樹高增大先出現減小趨勢,在樹高達到16.7 m后出現增大趨勢,說明在桉樹的生長前期,樹干生物量積累速率較樹枝、樹葉快,而生長后期樹干生物量積累速率相比于生長前期較樹枝、樹葉有所減小。與林分密度符合對數函數模型,隨林分密度增大而減小,說明隨著桉樹的生長,根系所占生物量比例一直在減小,這主要是由于地上部分生物量積累速率較地下部分更快。

相思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BEF與胸徑的關系分別符合對數和二次多項式模型,均隨胸徑增大而減小,表明隨著相思的徑向生長,樹干部分所占生物量比例逐漸增大。與蓄積量的關系符合冪函數模型,隨蓄積量的增大急劇減小后趨于平緩,表明相思生長后期地上與地下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基本維持不變。

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與林分結構特征因子的回歸關系不明顯。

ASL 海拔;T 年均氣溫;P 年均降水量。ASL: altitude; T: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P: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ge 林齡;DBH 平均胸徑;H 平均樹高;D 林分密度;V 林分蓄積量。Age: stand age; DBH: mea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H: mean tree height; D: stand density; V: stand volume.

由圖5可知,桉樹生物量估算系數與海拔的關系符合線性模型,隨海拔升高而增大。相思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BEF、分別與氣溫、海拔、氣溫呈指數、冪函數、冪函數模型,均隨影響因子增大而減小。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BCEF、BEF、分別與氣溫、海拔、降水量符合線性、線性、指數函數模型,均隨影響因子增大而增大。

ASL 海拔;T 年均氣溫;P 年均降水量。ASL: altitude; T: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P: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3 討論與結論

BCEF表征林分生物量和蓄積量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中,桉樹、相思、濕地松人工林的BCEF平均值分別為0.66、0.98、0.69 Mg·m?3,其中,桉樹和濕地松BCEF與亞熱帶闊葉林接近(0.66 Mg·m?3),而相思BCEF則遠高于桉樹和濕地松,可能是由于相思樹干和樹枝生物量所占比例較大[8],地上部分生物量相對較大。

BEF和表征林分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狀況。本研究中,桉樹BEF平均值(1.26)低于溫帶闊葉林(1.4)和部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1.39),相思(1.61)和濕地松(1.66)則高于溫帶和部分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但三者都低于熱帶闊葉林(3.4)[91]。桉樹屬于速生樹種,自然整枝能力較強,且冠幅較小,樹枝、樹葉生物量占比小于相思、濕地松及其他常綠闊葉樹種,且樹干生物量占比高于其他樹種[5],因此桉樹BEF平均值較小。桉樹平均值(0.19)低于相思(0.23)和濕地松(0.22),且三者均低于IPCC報告的部分闊葉林(0.24 ~ 0.46),可能是因為桉樹、相思、濕地松適生區降水量較大,土壤水分條件較充足,減弱了植株生物量向根系的分配。

林分結構特征對生物量估算系數的影響在不同樹種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本研究中,桉樹生物量估算系數的主要影響因子為樹高和林分密度,相思生物量估算系數則主要受到胸徑和蓄積量的影響,濕地松生物量估算系數與林分結構特征的關系特征不明顯,但卻受到氣候因子(溫度和降水量)和地形因子(海拔)較大影響。因此,在對不同樹種生物量估算時,應考慮林分結構特征(樹高、胸徑、林分密度、蓄積量等)、氣候因子(溫度、降水量)及地形因子(海拔)等對生物量估算系數的影響。

[1] PAN Y, BIRDSEY R A, FANG J, et al.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s forests[J]. Science, 2011, 333(6045): 988-993.

[2] 劉魏魏,王效科,逯非,等.全球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固碳能力估算及其區域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5, 26(9):2881-2890.

[3] TEMESGEN H, AFFLECK D, POUDEL K, et al. A review of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estimating above ground forest biomass using tree-level model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5, 30(4): 1-10.

[4] TIMMONS D S, BUCHHOLZ T, VEENEMAN C H. Forest biomass energy: assessing atmospheric carbon impacts by discounting future carbon flows[J]. Gcb Bioenergy, 2015, 8(3):631-643.

[5] 竹萬寬,許宇星,王志超,等.中國桉樹人工林生物量估算系數及影響要素[J].林業科學,2020,56(5):1-11.

[6] 羅云建,張小全,王效科,等.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進展[J].林業科學,2009,45(8):129-134.

[7] 袁鋒,陳燦,夏心慧,等.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數及其影響因子[J].生態學雜志,2021,40(6):1557-1566.

[8] 竹萬寬,揭凡,杜阿朋.區域尺度相思、濕地松生物量相對生長方程及分配格局[J].桉樹科技,2018,35(4):7-13.

[9] 張瓊.桉樹工業原料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和碳貯量初步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5.

[10] 郭明麗.幼林桉樹生長狀況與撫育方式不同的試驗研究[J].華東森林經理,2006,20(3):24-26.

[11] 韓斐揚,周群英,陳少雄,等.2種桉樹不同林齡生物量與能量的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10,23(5):690-696.

[12] 韓斐揚,周群英,陳少雄.6年生11種桉樹無性系生物量與炭化研究[J].桉樹科技,2012,29(3):1-8.

[13] 周群英,陳少雄,韓斐揚,等.短周期尾巨桉能源林生物量與能量特征研究[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13, 21(1):45-51.

[14] 王志超.不同整地措施對桉樹幼林生長及林地環境變化影響[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4.

[15] 張利麗,王志超,陳少雄,等.不同林齡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5(6):61-68.

[16] 周建輝,鄭磊,張婧,等.不同林齡尾巨桉林木碳貯量研究[J].桉樹科技,2013,30(4):11-14.

[17] 潘永言.桉樹生理特征與生物量的研究[J].桉樹科技,1990(增刊):24-36.

[18] 肖文光,陳悅.桉樹與厚莢相思混交林生物量及對土壤影響研究[J].桉樹科技,1999 (1):20-30.

[19] 譚紹滿,宋智毅.雷州林業局檸檬桉林分地力和生產力關系的研究[J].桉樹科技,1984(2):1-11.

[20] 許宇星,陳少雄.超高密度尾巨桉能源林追肥效應[J].林業工程學報,2013,27(6):35-38.

[21] 余雪標,徐大平,龍騰,等.連栽桉樹人工林生物量及生產力結構的研究[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1999, 5(2):11-14.

[22] 郭樂東,周毅,鐘錫均,等.西江流域桉樹生態系統碳貯量與碳匯功能經濟價值評價[J].廣東林業科技,2009,25(6):8-13.

[23] 鄧瑞文,陳天杏,馮詠梅.熱帶人工林的光能利用與生產量的研究[J].生態學報,1985,5(3):39-48.

[24] 李志輝,陳少雄,黃麗群,等.林分密度對鄧恩桉生物產量及生產力的影響[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7, 27(5):1-5.

[25] 梁坤南,周文龍,李貽銓.尾葉桉實生林施肥6a試驗研究[J].林業科學研究,2002,15(6):644-653.

[26] 鄭海水,曾杰,周再知,等.膠園防護林更新樹種的選擇[J].廣東林業科技,1997,13(1):15-21.

[27] 吳立素.桉樹退耕還林模式生物量、碳儲量及營養元素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6.

[28] 駱棟卿.高峰林場巨尾桉密植林生物量生產力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6.

[29] 葉紹明,龍滔,藍金宣,等.尾葉桉與馬占相思人工復層林碳儲量及分布特征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0, 32(4):735-742.

[30] 李春寧,韋建宏,付軍,等.2種更新方式尾巨桉中齡林地上部分生物生產力比較分析[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7(6):17-20.

[31] 陳婷,溫遠光,孫永萍,等.連栽桉樹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產力的初步研究[J].廣西林業科學,2005,34(1):8-12.

[32] 付威波,彭晚霞,宋同清,等.不同林齡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J].生態學報,2014,34(18):5234-5241.

[33] 李況.不同年齡桉樹人工林生態系統碳氮儲量分配特征[D].南寧:廣西大學,2013.

[34] 楊衛星,何斌,盧開成,等.桂西南連續年齡序列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生產力[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6(3):6-11.

[35] 劉正富.巨尾桉人工林生長、生物量及植物多樣性的動態變化[D].南寧:廣西大學,2012.

[36] 陶玉華,隆衛革,馬麟英,等.柳州市馬尾松、杉木、桉樹人工林碳儲量及其分配[J].廣東農業科學,2011, 38(22):42-45.

[37] 盧文科.林下植被去除對桉樹人工林碳收支的影響[D]. 南寧:廣西大學,2017.

[38] 韋宇靜,梁士楚,黃雅麗,等.巨尾桉與幾種闊葉樹和針葉樹碳儲量的比較研究[J].廣西科學院學報,2014,30(4): 229-232.

[39] 趙瑞,孫保平,于明含,等.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縣退耕還林植被碳儲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報,2015,35(3): 350-353.

[40] 溫遠光,梁宏溫,招禮軍,等.尾葉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產力的研究[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0,8(2):123-127.

[41] 謝偉東,溫遠光,周敏毅,等.新栽培區尾葉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產力[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7, 27(5):13-18.

[42] 甘桂春,王偉,王曉寧,等.貴州南部桉樹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儲量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16,41(2):34-37.

[43] 向仰州.海南桉樹人工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和碳儲量時空格局[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2.

[44] 李東海,楊小波,吳慶書.不同桉樹人工林Cu元素積累和循環的比較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21(5):59-63.

[45] 李躍林,李志輝,謝耀堅.巨尾桉人工林養分循環研究[J]. 生態學報,2001,21(10):1734-1740.

[46] 李志輝,陳少雄,謝耀堅,等.林分密度對尾巨桉生物量及生產力的影響[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8, 28(4):49-54.

[47] 朱賓良,李志輝,陳少雄.不同林分密度對尾巨桉生物產量及生產力的影響研究[J].湖南生態科學學報,2007, 13(4):11-14.

[48] 謝賢健,張健,賴挺,等.短輪伐期巨桉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產力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5, 23(1):66-74.

[49] 楊忠,張建平,王道杰,等.元謀干熱河谷桉樹人工林生物量初步研究[J].山地學報,2001,19(6):503-510.

[50] 張勝偉.巨尾桉工業原料林生物量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8.

[51] 李彬,唐國勇,李昆,等.元謀干熱河谷20年生人工恢復植被生物量分配與空間結構特征[J].應用生態學報,2013, 24(6):1479-1486.

[52] 陳昭.肯氏相思與木麻黃人工林養分生物循環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

[53] 陳國華.沿海木麻黃更新跡地6種相思的生態適應性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54] 潘輝,洪偉,陳國榮,等.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與林下植被多樣性分析[J].福建林業科技,2008,35(1):6-10.

[55] 張尚炬.沿海馬尾松臺灣相思次生林生態系統生物量及碳貯量的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8.

[56] 陳青霞.不同坡位8年生卷莢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J].林業勘察設計,2011(1):107-110.

[57] 林宇.沿海沙地尾巨桉與厚莢相思造林成效比較[J].林業勘察設計,2009(1):171-174.

[58] 官國棟.濱海沙地卷莢相思和尾巨桉人工林養分生物循環和固碳能力[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3.

[59] 賀韶華.濱海沙地紋莢相思人工林碳氮貯量分配及生物循環[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3.

[60] 盧佳毅.閩南山地兩種典型林分的生物量及養分積累與分布[D].北京: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5.

[61] 鄭海水,曾杰,翁啟杰,等.薄果相思的生長特性及其改良土壤效果研究[J].廣東林業科技,1998,14(1):20-26.

[62] 吳曉芙,胡曰利.剛果12號桉與厚莢相思混交林的養分效應研究[J].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4,24(8): 1-5.

[63] 黃麗銘,薛立,王相娥,等.不同密度下大葉相思幼林的生長和生物量分配格局[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 29(3):52-55.

[64] 覃世贏.厚莢相思人工幼林生物量與生產力和養分循環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6.

[65] 秦武明,何斌,覃世贏,等.厚莢相思人工林營養元素生物循環的研究[J].水土保持學報,2007,21(4):103-107.

[66] 唐繼新.馬占相思人工林生長特性及綜合效益評價[D].南寧:廣西大學,2008.

[67] 梁有祥,秦武明,韋中綿,等.桂西南地區黑木相思生長規律、生物量及生產力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10, 37(2):1-4.

[68] 黃勇,覃靜,李松昌,等.卷莢相思人工林生長規律、生物量及生產力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2): 12050-12053.

[69] 溫中林,鄭衛,陳日美.馬占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及營養元素分布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7):15040-15045.

[70] 陳燕藝.馬尾松馬占相思純林及混交林喬木層生物量和碳儲量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

[71] 楊紹增,王瑞榮,王達明,等.馬尖相思利用價值的研究[J]. 云南林業科技,1996(2):20-30.

[72] 高成杰,唐國勇,孫永玉,等.不同恢復模式下干熱河谷幼齡印楝和大葉相思生物量及其分配[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2,29(4):482-490.

[73] 涂育合,董建文.閩中山地濕地松不同立地條件和不同密度的經營效果研究[J].福建林業科技,2002,29(4):9-12.

[74] 陳繼祥.柳杉與火力楠、濕地松混交林分結構和生物量的研究[J].亞熱帶水土保持,2007,19(2):10-12.

[75] 陳振勤.連江縣濕地松人工林造林密度試驗[J].陜西林業科技,2010(4):24-26.

[76] 葉功富,高偉,鄭兆飛,等.閩北高海拔地區濕地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長量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 2013(6):76-80.

[77] 鄭麗垠.長樂沿海山地不同坡位濕地松生物量分析[J].亞熱帶農業研究,2013,9(2):94-97.

[78] 劉海,葉功富,朱祥錦,等.馬尾松、濕地松幼樹生物量及養分積累[J].福建林業科技,2014,41(1):49-54.

[79] 張成典.杉木與濕地松純林及其混交林的生長及生物量分配格局[J].林業科技,2014,39(5):34-37.

[80] 劉永金,譚紹滿.兩種濕地松群落的小氣候特點及其與林分結構的關系[J].生態學雜志,1991,10(3):5-9.

[81] 曹洪麟,任海,彭少麟.鶴山濕地松人工林的群落結構與能量特征[J].廣西植物,1998,1(1):24-28.

[82] 劉之洲.喀斯特地區3種森林生物量和碳儲量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7.

[83] 楊佳.封山育林對幾種林分生物量與碳儲量的影響[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3.

[84] 肖興翠,李志輝,唐作鈞,等.林分密度對濕地松生物量及生產力的影響[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 31(3):123-129.

[85] 汪企明,石有光.江蘇省濕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態學報,1990,14(1):1-12.

[86] 劉學淵.紅壤丘陵區濕地松生物量測定[J].林業科技通訊,1984(9):10-13.

[87] 揭建林,詹有生,黃文超,等.京九線井岡山段崗地濕地松林分生產力調查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2002(2):17-20.

[88] 劉琪璟,曾慧卿,馬澤清.江西千煙洲濕地松人工林碳蓄積及其與水分的關系[J].生態學報,2008,28(11): 5322-5330.

[89] 江波,袁位高,朱光泉,等.馬尾松,濕地松和火炬松人工林生物量與生產結構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 1992(5):1-8.

[90] LEHTONEN A, M?KIP?? R, HEIKKINEN J, et al.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s (BEFs) for Scots pine, Norway spruce and birch according to stand age for boreal forests[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4, 188(1/3): 211-224.

[91] 侯燕南,吳惠俐,項文化,等.亞熱帶4種森林生物量估算轉換參數的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6, 36(8):57-65.

Differences in Biomass Estimation Coefficients ofspp.,spp. andand Their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LIU Xiaohua1, DU Apeng2, XU Yuxing2, WANG Zhichao2, HUANG Runxia2, ZHU Wankuan2*

(1. Zhanjiang Mangrov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njiang 524022, Guangdong,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ast-growing Trees,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Zhanjiang 524022, Guangdong, China)

Data from published literature on biomass measurements ofspp. (including×,×,×and),spp. (including,,,and) andforest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in Chin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common estimation coefficients of biomass (biomass conversion and expansion factor BCEF, biomass expansion factor BEF, and root/shoot ratio) in different forest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t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tand age, mean DBH, mean tree height, stand density, and standing volume), climatic factors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elev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difference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BCEF values ofspp.,spp., andforests averaged 0.66 Mg·m?3, 0.98 Mg·m?3and 0.69 Mg·m?3, respectively, the mean BEF values were 1.26, 1.61 and 1.66 respectively, and the meanvalues were 0.19, 0.23 and 0.22 respectivel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iomass estimation coefficients offorests were tree height and stand density, while the biomass estimation coefficients offorest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DBH and stocking volume. Estimated biomass coefficients forfores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st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ut mainly by climatic factors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elevation). Therefore, differences in biomass estimation coefficients due to st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matic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estimating biomass of planted forests at the regional scale.

spp.;spp.;; estimation coefficients of biomass; impact factor

10.13987/j.cnki.askj.2023.04.002

S714.5

A

廣東省林業科技創新項目(2022KJCX020);廣東省林業生態網絡監測平臺項目(2022CG644)

劉曉華(1991— ),女,碩士,研究方向為人工林生態監測。E-mail: liuxh324@163.com

竹萬寬(1989— ),男,助理研究員,從事森林生態學研究。E-mail:zwk_2015@163.com

猜你喜歡
濕地松桉樹人工林
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探討
濕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術差異
彩虹桉樹
桉樹茶飲
我國人工林生態輪伐期探討
人工林生產力提升對策探析
山東泰山3種人工林小氣候對比分析
鋁脅迫下不同桉樹無性系葉差異蛋白表達分析
3個桉樹品種對桉樹枝癭姬小蜂抗性研究
濕地松人工林生長規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