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兒童通學路徑的空間規劃
——以長沙市為例

2023-12-28 11:02范佳劉凡璠
長沙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省道步行交通

范佳,劉凡璠

1. 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3;2. 湖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設計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1;3. 湖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湖南 長沙 410003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把“規劃先行”與“堅持農民主體地位”落實到位[1]。鄉村兒童是鄉村未來的建設者,在鄉村規劃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兒童健康成長的空間需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高度機動化的鄉村道路給鄉村兒童上下學通學路徑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據統計,2017—2019 年,全國50%的交通事故發生在鄉村,鄉村平原路段事故中96%發生在平原普通路段,近70%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在于車輛未按規定讓行、逆行、超速及無證駕駛等[2]。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從兒童的視角進行村莊規劃,為廣大鄉村兒童營造一個安全、有趣味的交通出行環境尤為重要。

自1996 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與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在第二屆人居環境會議上提出“兒童友好城市倡議”(Child Friendly Cities Initiative,CFCI)以來,“將兒童的根本需求納入街區或城市的規劃中來”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3]。一些歐美國家的城鎮化進程起步早、水平高,也較早意識到街道步行空間環境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如研究表明:步行距離、街道密度、交通信號布置等都會顯著影響兒童出行中的活動機會[4];當步行經過安全性、趣味性高的街道空間時,兒童更容易產生自發性的游戲活動[5];在步行空間調研與規劃設計過程中兒童的參與意愿強,這對保障兒童參與權、落實兒童步行空間需求有積極影響[6]。同時,自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22 部門共同發布《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來,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兒童友好街道空間的營造,如從環境行為學、心理學等視角構建兒童友好城市街道步行空間評價體系[7],從空間功能、交通結構、配套設施與環境設計等層面提出促進兒童活力通學的步行空間規劃設計策略[8],從感官體驗視角提出兒童友好環境設計及導視系統優化過程中識別性、安全性、娛樂性、互動性四大主要原則[9]。近年來,隨著長沙成為我國首批兒童友好示范城市,有部分學者圍繞長沙的兒童友好街道及兒童友好鄉鎮展開研究[10-11]。綜上,我們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在結合國內外有關兒童步行空間研究的基礎上,以長沙市為研究對象,重點調研鄉村兒童上下學的行為特征,分析其與出行環境、通學路徑空間之間的關聯,從兒童友好視角提出鄉村兒童上下學通學路徑的空間規劃策略,以期為湖南鄉村地區兒童友好規劃及通學路徑空間優化提供借鑒。

一 調研概況

(一)調研范圍

選取長沙市望城區、雨花區、寧鄉市、瀏陽市四地的20 個鄉村為研究對象,調研覆蓋面廣,調研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研村莊中的瀏陽市太平橋村被省道貫穿,出入車輛以重型卡車等為主,大部分太平橋完全小學的兒童放學需要穿越省道,其通學路徑空間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對這一區域進行深入研究,對其他受交通干道影響的區域具有指導意義。

(二)調研對象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中對兒童的定義,兒童一般是指18 歲以下的任何人。同時,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游戲行為有明顯的年齡段特征,其中7—14 歲年齡段的兒童使用戶外空間最積極,且已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并能清楚回答相應問題[12],有助于問卷、訪談的順利進行。

(三)調研方法

我們從兒童心理、環境行為等視角探討交通空間問題,暫不考慮兒童家庭等影響因素,通過問卷調查、結構訪談和路徑跟蹤三種方法,共回收有效問卷548 份,其中望城區133 份、雨花區135 份、寧鄉市143 份、瀏陽市137 份;問卷填寫人中,6—9 歲占22.79%,10—12 歲占77.21%,男女比例約為1 ∶1。兒童出行特征分析以課余活動為主,而交通特征分析則以上學交通為主。結構訪談對象為學校工作人員及家長,學校工作人員包括校長、班主任、安保人員及校車司機。

二 調研分析

(一)兒童上下學活動及整體行為特征

1. 出行方式及時長

由表1 可知,鄉村兒童上下學出行的交通方式主要受學校距離、學生年齡、基礎設施等影響,也受家長決策的影響??傮w上,鄉村小學兒童通學以家長接送為主,占出行總量的75.88%。低年級學生多由家長接送或乘坐校車,高年級學生多乘坐校車或步行,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獨立出行及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能力逐年提升;家長接送的交通方式較為多樣,以電動車、摩托車為主,其次為步行,公共交通出行占比較低,且部分偏遠、落后村莊未設置公交車及校車站點;通學時長大部分不超過30 min,其中10—30min 的居多,占總量的52.21%,仍有5.15%的學生由于距離較遠,出行時間超過60 min。教育資源匱乏、招生范圍大、上學距離遠是學校交通機動化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村莊小學存在過境交通車流量極大、校園周邊環境兒童不友好等情況,使家長不得不采用接送方式保障兒童出行安全,而過度私人機動化交通又進一步加劇了學校周邊的擁堵情況。

表1 兒童出行方式及時長調查問卷主要結果

2. 出行路線及習慣

在行為追蹤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兒童的行為活動簡單歸結為行走、停留、游戲三大類。積極的兒童活動能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有益于智力開發,增強團隊合作意識。調查結果如表2 所示。鄉村兒童上下學以結伴出行為主,多為2—3 人同行,77.21%的兒童會沿固定路線步行通學;由于場地受限游玩設施少,加上家長認為放學途中逗留與玩耍安全隱患大,66.03%的兒童放學之后會直接回家,不會在路上逗留;進一步對放學途中會逗留或玩耍的33.97%的兒童調研,發現其主要活動場所為路邊空地及街邊商鋪,少部分兒童也會在房屋間的通道、村鎮公共中心附近逗留,活動類型主要為抓人等打鬧游戲活動,少數兒童會結伴玩足球或籃球等球類運動,且常處于人行步道等流動量較大地段,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表2 兒童出行路線及習慣調查問卷主要結果

(二)通學路徑及出行環境特征分析

為更好地分析出行方式與通學路徑的空間關系,以瀏陽市太平橋完全小學為例,進一步分析兒童出行路徑及步行環境。太平橋完全小學附近以住宅和本地居民經營的小商鋪為主,周邊交通環境較為復雜。

1. 周邊交通環境分析

(1)道路類型

調研區域內包含省道、鄉道、村道及宅間小路4 種道路類型,車行環境特征見表3。其中S207省道為通往瀏陽市區的必經要道,出入車輛以重型卡車及轎車為主,交通量大,加上省道緊鄰小學入口,交通擁堵現象突出,給兒童上下學出行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表3 車行環境特征

(2)停車現狀

調研小學區域內停車點主要位于省道的臨街兩側的固定停車位,道兩側車位共約200 個,但由于停車免費,大部分車位被私家車長期占用,導致有臨時停車需求的車輛不得不停于步行道或者斑馬線處。此外,由于沿街基本為商鋪,裝卸貨物的貨車及商鋪老板的私家車停在人行道的現象較多,兒童上下學不得不繞道行走在省道上,對其步行安全性、連續性造成較大影響。

(3)交通流量分析

鑒于省道為進入調研小學的必經要道,對該區域內省道的車流量進行統計,發現上下學時段的車流量明顯高于非上下學時段(見表4)。且過境交通車輛速度快、體積大,其揚起的粉塵、發出的噪聲問題不容忽視,對兒童出行舒適性造成較大影響。

表4 省道交通流量統計

2. 步行環境及高頻停留點分析

(1)步行環境分析

兒童上下學主要沿省道兩側行走,其設有寬約4m 的鋪裝步行道,總體步行條件好。但部分步行路段坡度較大、破損嚴重,或者是有長期停放車輛阻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童步行出行。同時,由于沿街兩側均為商鋪,必經之路中的洗車店、修車店、鋼材店等對兒童出行有一定影響,尤其是鋼材店占用戶外人行道進行焊接,有一定的危險性。此外,在現場調查時發現,雖然兒童步行空間存在安全性、連續性、趣味性不強等情況,但區域內仍有部分閑置空地可以用于兒童步行友好空間的改造。

(2)出行路徑及高頻停留點分析

根據行為追蹤的時空記錄和兒童回家路徑上的停留點問卷調查結果,提取出太平橋完全小學兒童的主要放學路徑和停留點。放學時段兒童獨立出行時的行為多樣,但停留點有一定的規律性,多為沿街商鋪及周邊可玩性較高的宅旁空地,數量較多、安全性較高,但環境較差,基本未配備專設的游戲場地和游樂器械。其高頻放學路徑與訪談結果一致,主要位于以學校為中心,半徑500m 的區域范圍內。

三 問題與愿景

(一)兒童通學路徑空間存在的問題

1. 上下學步行空間安全性、連續性不強

綜合以上調研區域的現狀研究可知,由于鄉村兒童上下學方式中摩托車、電動車、步行等方式占比超過一半,省道等過境交通尤其是重型卡車的穿越給兒童上下學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加上車流量較大、交通設施不健全,上下學時段交通擁堵加劇,不利于兒童出行;同時,省道兩側雖規劃有連續的步行道,但由于機動車長期停車占道、商鋪店主私自占用步行道作業等,兒童步行空間安全性、連續性不強,無法滿足鄉村兒童友好出行的通學需求,也不利于培養兒童出行的獨立性。

2. 整體通學路徑及活動空間趣味性不強

總體來說,鄉村兒童上下學方式較為單一、耗時較長、兒童游樂設施缺乏?,F有高頻停留點多為點狀零散分布的小空間,可達性較好,但人流、車流混雜,且無專門兒童游戲器械及活動場地,趣味性不強,兒童的游戲行為得不到滿足;此外,鄉村雖然空曠,有豐富的山水自然資源,但多為農林田地或溝渠水塘,基本無防護措施,其可達性、安全性均不高。

(二)兒童及家長需求與愿景

由表5 可知,66.18%的兒童都認可步行環境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車輛來往數量多,及高流通量情況下的陌生人拐帶等安全問題;在有一定危機意識的情況下,兒童獨立行動的意愿仍然較為強烈,有67.65%的兒童愿意接受和同學一起步行上下學或由其父母代為監護;自愿步行的多數兒童表達了對步行上下學的環境需求,多基于現實條件,希望能在步行通道及周邊綠化環境上作出改善。

表5 兒童需求統計

由表6 可知,43.33% 的家長會限制兒童獨立出行,原因大多在于交通隱患、社會因素及孩子自我意識的不成熟;故在需求中有47.06%的家長希望學校能多進行獨立活動的安全教育,同時有較多家長希望加強鄉村公共區域的監控設施和構建兒童出行的安全道路網絡。在兒童活動場所方面,家長多傾向于引導孩子在室內活動,有64.71%的家長希望增設圖書閱覽室等。

表6 家長需求統計

四 鄉村兒童友好通學空間規劃建議

(一)路徑空間兒童友好建設導則建議

1. 從宏觀上優化鄉村兒童通學路徑

建議對偏遠落后地區增加公交車、校車等公共交通系統,已有公共交通方式則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交通線路和站點,加強公交系統的可達性、連續性,采用智慧交通等方式實時發布發車時間,縮短兒童候車的時間,讓鄉村兒童出行方式更加多樣、換乘更加便捷。

2. 完善停車網絡及步行系統,增設交通管制與防護

可通過優化步行和停車網絡,提供便民設施等措施來保障兒童獨立出行的可行性。一方面,將道路兩側的閑置空間加以改善、對外開放,用于附近居民的長時間停車;另一方面,可以考慮在人行橫道邊設置地樁,規范停車,阻止車輛??吭谌诵袡M道妨礙行人通行,保障兒童出行的連續性。同時,通過拆除臺階、雜亂的鋪裝和平整鋪裝表面等措施來加強現有步行系統,并通過改善違章占道、過寬的花壇問題,完善街區步行網絡。此外,對省道與小學交叉的出入口,通過設置交通信號燈等方式在上下學時段進行臨時性交通管制措施,對沿河道路與橋梁等危險路段增設必要的防護措施,以最大程度保障兒童出行安全性。

3. 合理利用閑置空間,植入趣味元素

一方面,可以在兒童上下學必經之路及高頻停留空間引入各種有趣的元素,增強趣味性與兒童參與感。如增設兒童游樂設施、游戲場地,吸引不同年齡兒童聚集,通過手繪涂鴉等方式提升街道風貌,在人行橫道上繪制腳印及其他符合兒童審美的引導標志提高兒童步行的趣味性;增種無害無刺激性的安全綠植形成自然綠帶,減少過境交通帶來的廢氣和噪聲污染,營造健康安全的步行環境;通過盤活小學附近及省道兩側的閑置空間,增加兒童的戶外活動空間。

(二)太平橋完全小學放學路徑空間改造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建議對太平橋完全小學的某主要放學路徑空間做如下改造。

第一,緩解放學時段校門口擁堵情況。拓寬學校與省道之間的村道,并增設少量停車位;連通現有居住區北側道路,對該方向車流實現分流,同時在省道進入校園的路段設置交通信號燈,優化出行路線。

第二,新增連續的綠化設施。主要沿省道兩側新增綠化帶及小花壇,避免隨意停車侵占人行道的現象,營造連續、安全的步行環境;在進入校園的路段通過新增綠化設施實現人車分流,保障兒童的安全出行。

第三,閑置空間再利用。對省道兩側沿街建筑之間的閑置地段進行資源盤活與空間改造,增設停車位及兒童活動場地,滿足多樣化的活動需求。

第四,對該區域三處人行過馬路地段設置交通信號燈及“前方學?!钡葮俗R牌,提醒來往車輛減速慢行、禮讓兒童;同時選用鮮艷明亮的色彩打造兒童專屬斑馬線,設置“腳印”標識,增強兒童步行的安全性及趣味性。

猜你喜歡
省道步行交通
步行回家
繁忙的交通
攀山擅離步行道自拍,不幸墜落身亡誰擔責?
省道S273跨廣茂鐵路橋防落棚及防護架設計與施工
小小交通勸導員
從步行到奔跑
華通動力HM1000銑刨機助力254省道
二次再生混合料在S102省道杭昱線的試驗性應用
就地熱再生技術在省道瀝青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閱讀理解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