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研究

2023-12-29 08:21胡艷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路徑研究英美文學

摘 要:優秀的文學作品是語言運用的典范,語言與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大學生通過閱讀、學習經典英美文學作品,能夠習得原汁原味的英語表達形式,豐富語言交際的內容,并能夠本能地喚起對生命的尊重、人生的思考,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本文將在分析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闡述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并探究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以期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運用能力,構建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英美文學;高職大學英語;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胡艷(1983-),女,江蘇鹽城人,江蘇商貿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旅游管理。

大學英語教學具有培養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雙重作用。研究表明,當下高職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缺失嚴重,令人憂心。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有所提高,但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人文性作用并未凸顯。鑒于此,應該將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發揮“文學的潤物之功”。本文將從教材、教師、教學方法、學生等方面較為全面地分析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從有效提升高職英語教師對英美文學重要性的認識、挖掘教材中的英美文學元素、創新教學方法、豐富第二課堂活動等方面入手,探索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英美文學作品、元素在教材中占比少

文體單一是當下高職大學英語教材的不足之一,如《高職通用英語》等教材中,應用類、科普類、故事類文章居多,英美文學類文章占比較少,學生學不到涉及文化、歷史、社會的英語詞匯和表達方式。如果教材中滿是這樣的文章,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高職英語教師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意識不強

多數高職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側重對教材中語言點的講解和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忽視文化教學,尤其是忽視語言的文化差異和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究其原因,既有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也有教師對英語課程的價值認識不足方面的因素。此外,部分教師的文化素養不高,缺乏文化教學能力,也是原因之一。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和教學能力,其次要掌握文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三)教學方法傳統且單一

教學方法是由教材的目標定位和內容體系共同決定的。盡管現在提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理念,但是教師要想在課堂較好地發揮主導作用,需要有好教材作為支撐?,F在高職大學英語課堂完全被應試的指揮棒所控制,教材以及教師的講授往往偏重于單詞的解析、詞組的強調、課文的理解等。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課程,需要師生之間開展互動,單靠教師的講解是無法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所提高的,對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改”就是問題的關鍵。最佳的改革方案自然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鍛煉聽、說、讀、寫能力。

(四)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差、文學素養低

就高職大學英語課堂來看,學生不重視英語學習,不愿意參與課堂活動,很多學生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對高考,高考結束了,英語學習也就終結了。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愿意參與各種課堂、課后活動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高職學生除了對好萊塢的影視作品及部分經典名著有所了解外,并未掌握其他的英美文化知識,導致其和英美人交流時,很可能因不了解中外文化差異而引發誤會。

二、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國家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質量, 出臺了許多指導性文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因此,教師應開展高質量的大學英語教學,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學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跨文化教育。除了學習、交流先進的科學技術或專業信息之外,還要了解國外的社會與文化,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意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要充分挖掘大學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的教學提供了政策理念方面的保障。一方面,融入英美文學,能夠為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注入新活力,為英語學習提供大量原汁原味地道的真實材料,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英美文學作品為學生學習西方文化、了解中外文化差異架起橋梁,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升了其溝通能力。

(二)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上下文、具體的語境是學生理解、記憶單詞的有效途徑。英美文學作品中生動的故事情節、飽滿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人生哲理、豐富的西方文化和風土人情不但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消解死記硬背單詞所帶來的枯燥感。閱讀量的增加和閱讀內容拓寬,有助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內容。學生所閱讀的英美文學作品都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語言材料,通過沉浸式閱讀,學生可以習得許多在教材中無法接觸到的語言表達方式和生動活潑的生活化語言,這對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口語能力大有裨益。

2.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英美文學作品中包括了豐富的道德情操、真善美等內容。通過閱讀感知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命運、遭遇,學生在有限的時空體驗不同人物的生命歷程,或喜或悲,或愛或恨,或圓滿或悲慘。如家喻戶曉的名作《傲慢與偏見》寫的是18世紀幾位英國人的四段婚姻,其中最重要的是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婚姻。傲慢與偏見是我們很常見的毛病,人很容易被自己的第一印象所驅使,對別人有主觀、片面的看法。但這并不是不可以改變,對一個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這個人的本質。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纷屛覀兛吹搅恕坝矟h”圣地亞哥身上堅毅和不服輸的英雄氣概,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與殘酷。學生從中學會了人與自然相處之道,不是一味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是要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通過閱讀雅俗共賞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學生不僅認識了在紙醉金迷的骯臟環境里依舊純潔,執著于夢想的蓋茨比,而且了解了爵士時代,因為爵士時代所有重要的關鍵詞都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所展示,包括金錢、汽車、禁酒令、飛女郎等。

3.有助于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學生能管窺英美文化,加深對英美文化的理解,從而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如華裔作家譚恩美的《喜福會》用四對母女間的感情沖突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中美文化沖突。閱讀華裔作家的作品不失為理解中外文化差異的好方法,如湯婷婷的《女勇士》、任碧蓮的《典型的美國佬》等。

三、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

英美文學作品數不勝數、浩如煙海,學生的學習時間有限,大學英語課時也有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合理地將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了如下幾種融入路徑:

(一)提升教師英美文學素養

教師應深刻認識到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的價值。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課堂,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文學素養和教學能力,因此英語教師要廣泛閱讀英美文學經典作品,不斷提升自身的英美文學素養。

(二)挖掘教材中的英美文學、文化元素,補充教材內容

教師應深挖教材中的英美文學元素,對現有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補充和延伸,豐富課堂內容。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大學英語基礎教程》中的課文“Tracking down my dream”為例,其講述了田徑運動員Ashley Hodgeson 在一次田徑比賽中因為舊傷遠遠落后于其他運動員,但此時有一個陌生人為她加油、吶喊,讓她重拾信心,堅持完成比賽,并鼓足勇氣繼續追尋自己的運動夢想。教師可以補充與夢想相關的英美文學作品,如馬丁·路德·金的 I Have a Dream, 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異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三)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教師要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前,教師在線上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查找與所學內容(詞匯、短語、篇章、時代背景)相關的英美文學作品。在每節課的導入環節,教師要求學生用英語匯報所查閱內容。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了其文學素養,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課中,通過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在課堂學習中合理補充英美文學知識。課后,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英美文學閱讀、展示成果的活動。例如,教師給出幾位作家及其代表作,小組各領取一位作家及其代表作,限期閱讀、討論并制作PPT展示閱讀成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了解更多英美文學內容。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是對課堂學習的有益延伸,寓學于樂。如舉辦英美文學電影節,電影節上開展形形色色的活動,如英美電影賞析、詩歌朗誦、話劇表演、配音大賽等, 將知識性和趣味性融合一體,一方面為英美文學的融入創設路徑,另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

(五)開設選修課,使大學英語課堂得以延伸

大學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公共必修課程,其課時有所縮減,有的學校只開設一學年,每周四課時。課時有限,教師無法充分實施英美文學的融入。但幾乎所有高校都鼓勵開設選修課程,筆者建議開設英美文學賞析、經典英美電影賞析、英美經典散文選讀等選修課。通過這類選修課,引導學生學習英美文學,感受語言之美、藝術之美,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陶冶學生的情操。

四、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作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只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明顯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耙粠б宦贰苯ㄔO對復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復合型人才不單單要懂英語,更重要的是懂得英美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思辨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通過提升教師理論水平和英美文學素養,挖掘教材中的英美文學、文化元素和補充教材內容 ,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開設英美文學選修課等途徑,將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去,發揮“文學的潤物之功”,培養新一代“四有”好青年。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江蘇商貿職業學院校級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英美文學融入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Y20221215-3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祁亞平,徐麗.英美文學經典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95-96.

[2]王玉芬.英美文學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9(11):62-63.

猜你喜歡
路徑研究英美文學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淺析英美文學的精神價值和現實意義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