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必由之路——《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讀后

2023-12-29 13:41趙彥昌李知霏
檔案管理 2023年6期
關鍵詞:治理體系協同治理

趙彥昌 李知霏

摘? 要:《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立足時代發展前沿,堅持問題導向。邏輯清晰、論證嚴密地解答了當前檔案治理面臨的新問題、指明了檔案治理未來發展的新走向、提供了檔案治理實踐的新策略,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是一部具有科學指引意義的檔案治理必讀之作。

關鍵詞:數智時代;檔案治理;治理體系;協同治理;數字治理;精準治理;行政監管

Abstract: The book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al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stands on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dhering to 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It provides clear logical and rigorous arguments for the new issues faced by current archival governance, points out new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governance, and offers new strategies for archival governance practice, with extremely hig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value. It is an essential read for the archival governance with scientific guidance.

Keywords:?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Archival governance; Archival governance system;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Digital governance; Accurate governance;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

數智時代來臨,各行各業都或主動或被動地躋身于數智時代的背景之下謀劃發展?!皺n案工作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事業”。為此,要及時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使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檔案治理體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一部分,是基于“三個體系”上的創新?!皺n案治理體系在‘四個體系’中具有首位作用,是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動力和重要保障”。據此,探究檔案治理體系在數智時代下的建設發展便成了應有之義。

徐擁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過去幾年里一直深耕于檔案治理研究,圍繞此領域撰寫了20余篇論文,《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便是對過往研究的總結和升華,是一部研究新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發展的高水平學術著作。

1 《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的主要內容

該書共九章27萬字,正文前后附有前言和后記。

第一章導論部分對學術史進行了回顧,闡述了該書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內容、主要觀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創新點和不足之處等,為后續研究作了總體上的鋪墊。

第二章是“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在該章中作者對數智時代的含義和特點進行了分析,又立足現實發展,分別闡述了技術革命、數字轉型和依法治檔對數智時代的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新課題、新任務及新挑戰;并針對當前檔案治理體系進行調查,揭示出當前檔案治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別是“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理論基礎”和“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構成要素和基本框架”??茖W的理論才能指導科學的實踐,在第三章中作者詳細并全面地分析了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中的理論支撐,在梳理治理含義的基礎上對新公共服務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協同治理理論、多中心治理理論、精準治理理論和數字治理理論進行介紹,并分別揭示了其與檔案治理體系中各要素的關系以及如何在檔案治理體系建設中運用的思路。在第四章中,作者構建了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基本框架和構成要素。檔案治理體系的構建必須有原則指導,檔案治理體系的邏輯結構也可證明其科學性。作者將檔案治理體系的邏輯結構分為價值層、行為層和技術層,采用圖示將檔案治理體系五要素(目標、原則、主體、對象、手段)分屬于不同邏輯層中,其后深入剖析其內容與相互關系。

第五章到第九章則是該書的主體,為解決問題部分,是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實踐最終展示。從結構占比來看,此部分內容占據該書一半篇幅。主要是對數智時代檔案治理的目標、原則、主體、對象和手段等進行具體深入的論述。具體內容為:第五章數智時代檔案治理的目標——善治、第六章數智時代檔案治理的原則——法治、第七章數智時代檔案治理的主體——共治、第八章數智時代檔案治理的對象——分治、第九章數智時代檔案治理的手段——智治。

該書采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將檔案治理體系的五要素由淺入深地建構起來。關于善治,作者主要提出了為民建檔、由民管檔、檔為民用的實現路徑;關于法治則主要圍繞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新《檔案法》)展開一系列檔案法規體系建設、協調新《檔案法》與數據法律銜接以及強化執法檢查策略;關于共治則圍繞檔案部門與共治的多元主體展開協同合作,例如檔案局館協同、檔案部門與數據管理部門協同等;關于分治主要側重于監管,如對不同性質組織檔案工作的監管、對不同業務領域檔案工作的監管以及不同專業類別檔案工作的監管等;最后部分開展對智治的論述,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治理賦能檔案行政監管。

該書內容層層遞進、章節分明、要素齊全,由淺入深地將如何建設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展現出來。

2 《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的鮮明特點

2.1 案例豐富多樣,調查充實。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作為一項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課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都需要真憑實據作支撐。為此,書中進行了大量的實際調查,獲得了許多真實數據,為研究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論據支撐。例如在揭示我國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現存問題時,作者對省級檔案機構改革后局館分設的具體情況以及近年來新成立的數據管理部門設置情況等展開一系列調查,摸清改革后各省級檔案機構的分屬情況、人員配置、專業素質等情況,從而為探求現存問題提供事實依據。

此外,在對“互聯網+檔案行政監管”的平臺構建和技術應用情況進行分析時也開展了大量實踐調研,在此項工作中為盡量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準確性,采用了雙重調研方法——網絡調查法和電話訪談法。

使用網絡調查法對中央和地方層面的“互聯網+檔案行政監管”平臺進行了初步統計,在匯集和分析網絡調研結果的基礎上使用電話訪談法,對部分檔案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電話提問和記錄,盡可能獲得全面的調研結果。除此之外,該書在論證的過程中也引用了大量的事例做依據,不僅采用跨學科探討,還將視野擴展到國外,列舉了國外許多先進的發展案例,使得論證真實可靠,彰顯了可行性。

例如,在提出要簡化查檔手續、優化服務方式時,列舉了廣州某檔案館推行的“異地查檔、跨館服務”一例,將檔案查閱與政府機構的業務流程相對接,最大效率為查檔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論述建立公民個人的參與機制時,列舉了江蘇常州市檔案館成立的檔案志愿者分會,以及推動有關機構依法設立檔案事業發展基金等;而有些問題國內并沒有相關經驗可以借鑒,所以作者便提議需要擴展視野,參考國外的成功案例,例如我們在建立涉密檔案解密協調工作機制時可參考美國和俄羅斯的做法,設立專門的檔案解密委員會和檔案解密機構等;在數字賦能“由民管檔”時可以參考歐洲時光機項目,使民眾參與到檔案活動中來等,其調查詳實、案例豐富多樣,為論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2 研究方法多元,論證可靠。豐富的研究方法能夠增強研究的科學性和學術性。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研究是一項重大的系統性研究,多樣研究方法的應用能夠使得論證科學嚴謹。

該書作為一本學術著作,采用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除采用文獻調研法、系統研究法、跨學科研究法、實踐調研法以及比較研究法外,還結合該書研究特點采用了系統研究法,將檔案治理體系置于整個國家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之中,統籌兼顧地開展研究,并對實踐情況進行調查,完成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升華。

例如,關于基礎性研究,如研究現狀、研究特點和研究不足等內容,作者采用文獻調研法,將過往的研究通過搜集篩選,高效地為該書提供思路借鑒、理論支撐等;而在論述共治時,則采用對比研究法將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多元主體進行對比,通過分析其現狀、職責及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深入論述不同參與主體在檔案治理體系中的獨特作用;在論述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過程中,作者采用了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將其他學科的理論引入到檔案治理體系中來,例如公共管理學中的新公共服務理論用于指導治理目標——善治、采用哲學和法學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指導治理原則——法治、采用經濟學與社會學領域融合而來的多中心治理理論和協同治理理論共同指導治理主體——共治等等,豐富了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理論基礎。

2.3 雙重邏輯線索,論述清晰。(1)從該書整體研究內容來看,作者遵循了兩條邏輯線索。一、解決問題的流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最后的解決問題。二、理論聯系實踐的方法論應用:從實踐到理論再升華為實踐。

思路一:首先是進行問題的提出,根據時代變化和行業發展探索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面臨的新要求和現下存在的問題,以真實問題做總體導向,總領后續研究。其次是分析問題,為實踐找尋理論支撐??茖W的實踐需要有科學的理論做引導,在此部分作者分析了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所涉及的理論基礎,并對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構成要素以及基本框架等內容進行闡釋。最后是解決問題,通過前文的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后,最終目的是為了如何解決問題,即如何建設數智時代下的檔案治理體系。此部分作者運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對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五要素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完成了該書的最終升級。

思路二:理論聯系實踐的方法論應用,這則是依靠哲學的基本問題:實踐與理論的辯證關系。要想使得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實效性,就要從實踐出發,實事求是,尋找真實問題。第二章中探求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便是立足初步“實踐”的表現。第三章、第四章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理論基礎和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構成要素、基本框架則表現為“理論”:第三章大量引用了其他學科已成熟的理論與成果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豐富了本學科的研究視野;第四章構建了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基本框架和構成要素,為后續實踐研究提供基本理論框架、指導原則等理論內容。第五章到第九章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的五大構成要素表現為最終升華后的“實踐”。實踐是理論的最終目的,理論的研究最終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前文中對理論的探索最終將融入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這一實踐中來,到這部分,全書便完成了從實踐到理論再升華為更高層級實踐的循環。

(2)從該書具體研究內容來看,章節內也像整體研究一樣,遵循著從淺入深、從理論到實際的邏輯開展,每個模塊都有著清晰的論證過程。例如在第七章中論述檔案部門與數據管理部門協同治理時就遵循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先從分析二者關系現狀出發,接著剖析現存問題,最終提出優化二者關系的建議,每個部分都由充足的理論依據和契合的例證構成,展現了作者嚴密的論述思維。

3 《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的學術貢獻

3.1 革故鼎新:完善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過往研究。2021年印發的《“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在推進檔案資源體系、檔案利用體系和檔案安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新增了檔案治理體系,這不僅僅是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響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的應有之措。在檔案治理的相關研究中,關于檔案治理體系的研究則比較薄弱,具有研究較為粗淺、零散不成系統的特點。

《數智時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一書立足當前時代變化,直面數智時代下檔案治理受到的沖擊,深化檔案治理研究內容,對已形成的研究內容進行進一步歸納、補充和升級,探求新形勢下檔案治理新發展,可稱之為檔案治理體系研究的集大成者,這對于建設科學可行的檔案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立足高遠,將檔案治理體系置于國家治理體系這個大格局中進行考量,探究的是數智時代來臨,整個檔案事業如何構建檔案治理體系,避免了以往研究視角窄小帶來的認知偏差。

此外,還將以往研究中涉及的尚未科學驗證的理論重新驗證、補充,賦予數智時代的新內涵。例如,在建設檔案治理體系的過程中,大多數研究只涉及協同治理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等老生常談的內容,理論支撐并不充足,而在該書中理論基礎不僅有檔案治理理論,還有隨著數字時代治理興起的數字治理理論以及我國國情下新出現的精準治理理論等。

3.2 引領前行:指明檔案治理體系發展的未來之路。從國家層面來看,檔案治理體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要遵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和方向。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了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浪潮,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新技術的加持之下,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都大幅度提高,可見,未來包括檔案事業等一系列行業都將順應數智時代的發展進行持續性變革。從檔案事業發展來看,信息技術對檔案事業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信息技術為檔案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帶來了革命性變革,檔案治理體系涉及環節眾多,自然也順應此發展趨勢。

該書立足現實發展,密切觀察檔案事業在面對時代變遷時的定位與方向。作者認為無論檔案治理體系的哪個要素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也可以說在當今社會,檔案治理的任何一個環節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都能事半功倍,將信息技術引入檔案工作不僅僅是檔案事業融入數字政府的要求,也是推進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例如,在達成善治目標的過程中,作者提出建立民生信息數據庫“為民建檔”、善用數字技術賦能“由民管檔”、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檔案解密與開放鑒定的效率實現“檔為民用”;在推行智治手段時,建議采用“互聯網+檔案行政監管”,并從健全完善法律法規,提高檔案行政監管力度、強化部門協同,創新檔案行政監管合作模式、拓展檔案行政監管內涵,革新“互聯網+”監管職能、推進檔案信息體系建設,完善系統監管功能、運用數字賦能監管,提升檔案行政監管效率等五個層面提出具體實施策略。

作者不僅論述了數智時代下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依據和措施,同時也指出了今后檔案治理體系發展的方向,這具有重要的指向意義,將會是未來檔案治理體系研究的標桿和里程碑。

3.3 指導實踐:為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提供具體指導。當前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涉及內容眾多,數智時代為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其增添了許多工作量,這意味著在從事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各項工作時不僅面臨著種種變革,還要應對許多從未出現的問題。

該書作為一本“追趕時代潮流”之作,在敏銳地觀察到這些變化之后,作者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相應的解決建議,有的是對已有內容的更新,有的則是借鑒其他領域已有的成熟經驗為其提供全新指南。

例如在為“互聯網+檔案行政監管”提出五條具體的措施時,由于并沒有成熟的實踐可供參考,作者便借鑒其他領域已有的操作方式,填補空白的同時也增添了可行性。

在處罰檔案違法行為時,提出參考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經驗,將刑事處罰納入檔案行政執法主體違法行為中;在強化部門協同時,提出參考金融部門建立的聯席會議制度,在檔案局館之間共享監管信息的基礎上建立檔案局、檔案館監管合作機制等。

全書中像這樣極具實踐指導性和科學性的理論和實操方法還有許多,這能夠為檔案治理體系的建設工作和檔案實踐工作提供方向明確和極具價值的參考指南。

4 結語

推進檔案治理體系建設既是順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舉,又是推進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稊抵菚r代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研究》匯集了徐擁軍教授等多位學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著作。這一路走來,學者們面對社會變化和科技發展,一步步探求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深層內涵,對已有研究進行補充完善,闡明了當前檔案治理體系的現狀,指明了未來檔案治理體系建設的方向,為現實工作提供科學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本刊訊.中辦國辦印發《“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J].中國檔案,2021(06):18-23.

[2]徐擁軍,龍家慶.加快檔案治理體系建設 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J].中國檔案,2022(01):30-3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人民日報,2021-03-13(001).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趙彥昌,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李知霏,碩士研究生 來稿日期:2023-08-20)

猜你喜歡
治理體系協同治理
協同治理視域下政社合作機制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論下的京津冀環境污染協同治理研究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實踐經驗及啟示
大數據視角下的國家治理現代化
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協同治理:我國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的理論參照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現狀研究及對策初探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村社區治理的創新
風險社會理論范式下中國“環境沖突”問題及其協同治理論
科學構建我國城市社區組織協同治理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