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實踐研究

2023-12-29 04:50藍春梅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意義

摘 要:課程思政理念的推行以及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構建,促使高校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有效結合,以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價值與作用。本文對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了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價值與意義,并對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實踐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校英語;融合;意義;路徑

作者簡介:藍春梅(1989.11-),女,廣西上林人,廣西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一、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英語作為高校非英語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由于教學時間較長,教學對象相對較廣,因此非常適合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于是,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成為當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指的是將思政元素與英語教學高效結合,教師對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尋找思政教育與英語教學的契合點,從而有效地發揮思政教育的價值,實現思政教育與大學英語協同育人的效果,推進高校大思政教育格局的構建。

(二)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意義

1.為高校英語教學指明方向。教育教學的進步及發展對高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培養人才是高校要重點關注與解決的問題。英語作為語言的一種,是傳播的重要媒介,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屬性。為了更好地發揮英語教學的作用,學生必須對英語課程蘊含的文化內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掌握英語應用與表達的方式,從而利用英語實現跨文化溝通與交流。

2.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英語人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上漲。為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英語人才,高校不斷推動英語教學的轉型與升級,優化教學環境,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但是在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體系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兩個層面,對英語教學深層次思想內涵的研究不足。因此,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既能夠完成對高校英語教學內容的延伸,又能夠發揮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3.更好地發揮中國文化的價值。作為語言表達形式的一種,英語更多的價值還是在語言交流與表達上。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將中國優秀文化向世界各國傳播,提高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是高校英語教學肩負的重要使命,更是引發大學生群體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將課程思政理念與高校英語教學相融合,將更多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實踐過程中,有利于大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但是,在實際的高校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的現象較為嚴重,對提高大學生的思政素養、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有助于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把握中國文化的內涵,從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

4.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課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后,高校加快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建設,但是相比于其他課程而言,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還處在探索的階段,有待完善。因此,深入探索高校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理念的融合路徑,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構建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要先解決理論框架的問題,有了完善的理論框架,才能有效支撐英語課程思政體系的完善發展,發揮出課程思政的價值與作用。

二、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實踐路徑

(一)提高高校英語教師的思政意識

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與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思政元素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將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教師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高校英語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英語技能的形成,更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增強自身思政意識,發揮思政元素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將英語教學的思政教育功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高??梢远ㄆ趯τ⒄Z教師進行培訓,讓其學習先進的思政理論知識,加強英語教師與思政教師的溝通交流,鼓勵和引導英語教師自主學習、自主分析。同時,英語教師自身必須堅定政治立場,保持良好的政治敏銳性,為課程思政理念與英語教學的融合提供支撐。

(二)提高高校英語教師的思政素養

首先,高校英語教師要掌握黨的方針政策,關注社會焦點問題,明確課程思政的方向。高校英語教師要積極參加思政理論學習,掌握先進的思政教育理念與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課程思政教學水平與能力,以滿足教學需要。其次,教師要著重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資源整合能力。既能夠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又能夠對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保證英語課程思政教育內容的科學合理,并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在課堂開展情境教學,實現英語教學與思政育人雙重教學效果的提升。最后,為了進一步提升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師培養體系。高校要打造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隊伍,使其深入掌握有關課程思政的理念、教學方法,并積極引入社會優秀人才,壯大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隊伍,提高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三)深入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教學內容

第一,高校應鼓勵和引導英語教師深入挖掘英語教材,尋找教材中與中國優秀文化的契合點,并以其為中心制定教學計劃,從而實現在教授英語知識的同時,宣傳中國優秀文化,積極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英語知識的多樣性。英語教學不但要彰顯英語國家的文化,更要凸顯中國優秀文化。第二,高校英語教師需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具體教學過程中,并對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從而實現思政育人的目標。學生除了要扎實掌握專業知識以及語言技能外,還需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強化思政元素的應用,拓展課程思政內容,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四)創新英語教學設計

第一,做好英語聽力教學的設計。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聽的能力,教學素材相對單一,與思政元素的結合也不夠緊密。因此,教師可以選擇包含豐富思政元素的聽力素材,在提高學生聽的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第二,做好英語口語教學設計。英語作為語言學的一種,說的能力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當前高校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學生牢固掌握英語知識,但是口語表達能力稍弱。因此,教師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英語口語實踐過程中,讓學生講述中國故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民族英雄進行主題演講,既能夠讓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英雄事跡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也能夠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三,完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閱讀是英語知識的輸出過程,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接觸更多的優秀素材,對其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高校英語教師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為學生補充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等的課外閱讀材料,使學生通過閱讀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并從閱讀中汲取與體會思政教育內容,這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使思政教育貫穿英語教學全過程,在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保障。

(五)創新英語教學方法

時代的發展促使教育事業不斷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應用信息化教育技術,發揮其在教學方面的優勢,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首先,信息化教育技術能夠為高校英語教學及課程思政的開展提供支撐。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高校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及新媒體平臺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補充,從而構建第二課堂、第三課堂,實現英語教學及課程思政的延伸,構建全新的課程思政教育渠道。其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融入相關的政治概念、經濟概念等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教師應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完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評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完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是促進課程思政理念與英語教學融合的有力保障。在構建完善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課程思政的導向作用,注重評價主體、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從而避免單一評價方式帶來的弊端,要結合學生的人文素養、思政素養等進行綜合評價,注重思政元素的育人導向作用。而在對教師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的業績僅僅是評價的指標之一,要將教師的思政素養、師風師德、職業道德等納入考核評價范疇。高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監督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監管體系,從而保證高校英語與課程思政的完美融合并順利實施。

(七)制定完善的教學制度

首先,制定完善的領導制度。學校應組建有關課程思政的領導機構,統籌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所有工作,對英語教師、思政教師與學校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有效的協調,合理的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形成良好的課程思政教育格局提供保障。其次,完善教學改革工作制度。高校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對教材進行合理修訂,建設高素質隊伍,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這個過程中,要以課程思政理念為導向,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強化監督和考核力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與管理效果。

(八)構建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

高校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理念相融合,高校需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探索實踐,在遵循全過程育人的原則下,積極開展全方位育人的相關工作,從而構建高校英語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體系,保證教學效果的長效化。構建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融合的路徑,為學生提供全面正確的引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高校應結合英語課堂教學的內涵、特點等,編制課程思政教育指導方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程思政在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與作用。

三、結語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是當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高校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要提高自身思政素養,創新英語教學方式方法,完善教學設計,充分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地將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高校需要完善相關的教學制度與評價體系,構建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協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從而培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民辦高?;谧灾鏖_發網絡教學平臺混合式‘金課’建設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20JGB42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琴.“課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價值意義及融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2(11):138-139.

[2]李玉婕.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及實踐路徑[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49-52.

[3]施小融.課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的融入方式探討[J].現代英語,2022(7):5-8.

猜你喜歡
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意義
基于語言學理論指導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探討
建構主義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活動的探索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