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 課堂內外滲透的實踐探究

2023-12-29 04:50周曉娥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化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學中普遍缺乏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所以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和必要性?;诖?,本文分析了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課堂內外滲透的現狀,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內外,巧妙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實現英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互補,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內外互動;文化意識

作者簡介:周曉娥(1988.02-),女,貴州清鎮人,黔西市新仁中學,一級教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數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的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點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文化觀念和精神觀念的總和。新課標要求學生能用英語簡要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積極傳播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運用中外典故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態度,能進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并能體會到中華文明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深入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強文化自信。

一、初中英語課堂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現狀

(一)教科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夠

縱觀各版本初中英語教科書,對西方文化進行了大量的介紹,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介紹則很少??傆[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零零散散地出現,集中出現是在九年級下冊,這種分配比例是極不平衡的。所以,在英語課堂內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補充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認知不足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多數教師由于自身缺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在教學過程中僅進行課文的翻譯、句法的講解,很少以英語為載體,在課堂上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這一做法忽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無法將英語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進行有機結合,致使英語教學與文化教學脫節,對學生文化素養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

用英語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因此,英語教師要肩負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重任,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生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者,又要繼承、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英語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意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積極學習相關內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加強民族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包括民族認同、民族情感等內容,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人類文明的視角來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在對比中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從而加強民族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和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把它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培養學生健全的審美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通過學習錢學森愛國奉獻精神、不畏艱險的意志品格,增強學生捍衛祖國和民族利益的意識。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適時地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既有利于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學習,又有利于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課堂內外滲透的策略

在英語課堂內外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還能使學生成為有道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在筆者看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英語課堂內外有三條途徑:課堂教學前充分挖掘文化資源,課堂教學中進行文化資源整合,課堂教學后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輸出。

(一)課前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引導學生主動探索

要想在英語教學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不應僅限于教材內容,而是要進行深度發掘,收集并整合與教材中的文化主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制定系統化、科學化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前對文化資源進行主動探索。比如,學習有關中國主要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風俗習慣的相關知識時,要讓學生了解這些傳統節日的由來、時間、風俗以及節日的實際意義,探討為什么現在要重視傳統節日等。教師可以在課前以分組的形式安排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對不同傳統節日的學習之中。此外,教師還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教材以外的材料進行深度挖掘。在這一主題下,可著重介紹西方的圣誕節、復活節、感恩節等。由于學生對西方節日還不太熟悉,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安排一些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加活躍。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教師可以用比較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習正確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提高學生文化認同的同時,也對西方文化表示尊重。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把搜集到的材料進行歸類。在課堂上,學生通過閱讀、收集資料,不但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而且能在擴展詞匯量的同時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更好地認識到中西方文化差異。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設計維恩圖,學生通過搜集信息,增強分析、對比、判斷等思辨能力,為之后欣賞和學習優秀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整合文化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已有充足的文化資源儲備的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利用英語課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尤其在指導初三學生進行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確定一個主題,之后將六本教材中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單元內容進行整合,并加以歸納和總結,讓教學變得更具整體性和系統性。比如,在學習了長城的雄偉壯麗之后,可以以我國名勝古跡為主題,根據我國地域特點和名勝古跡的特點來設計教學,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增加他們的閱歷,加深他們對祖國地域特點和名勝古跡的認識,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在英語課堂上還可以開展專題拓展閱讀,這可以給閱讀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同時還可以推動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與創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適合他們的英語閱讀材料,使他們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更多樂趣。

(三)課后安排文化實踐,堅定學生文化自信

為使學生理順所學知識,內化知識,培養其英語思辨能力,增強文化自信,教師可在課后安排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選擇學生喜愛且善于運用的表現形式,安排一些可視化作業、社會實踐活動等。

1.巧用可視化圖形,實現知識結構的內化。借助可視化圖形,讓分散的知識點變得更有條理,培養學生的提煉、概括和分析能力。例如,可以讓學生圍繞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這個主題,將課前和課中所學內容與自己對這個主題的看法觀點相結合,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可視化圖表或手抄報來呈現并內化。

2.設計問題,激發高階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留白”來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例如,學生學習中國服裝文化(唐裝)后,在學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前提下,可以讓學生回答幾個具體的、事實的問題,如“(1)Does the Tang costume stand for Chinese history and fashion culture?(2)Why did people call Chinese clothes ‘Tang costume’?”。這時教師還可以附加一些高階思維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深度激發并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Why is the Tang costume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這些問題有助于學生拓展思考空間,對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加以處理,從而提升文化素養。

3.設計包含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寫作任務。學生可以從閱讀中獲得相關的信息,他們必須將這些信息進行提煉,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并應用于寫作中;同時,學生要學會如何表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觀點,并將自己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例如,在春節主題的寫作訓練中,學生不僅要介紹春節的時間、風俗,更要介紹春節背后蘊含的合家團圓、幸??鞓返拿篮迷⒁?,可以從人們的飲食、活動等方面來展現春節的內涵。就拿張貼一個“?!弊謥碚f,“People like putting a‘Fu’, a lucky Chinese character, on the door and turn it upside down. It means good luck is coming.”,寥寥數語清楚地說明了這個風俗的文化內涵及其重要性。想要客觀地解釋對春節的理解時,可以用“Spring Festival is family time. However, with family members getting together , any day could be the festival and anything could be sweet.”來表達,這體現了對于中國人來說,春節象征著友誼,象征著親情,象征著美好的明天,象征著美好的生活。

4.借助網絡媒體,在實踐中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后安排學生參與交際活動,培養學生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不應僅限于教室,更要融入現實生活。教師可以試著利用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讓學生直接參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活動中,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認識。比如,在學“中華佳肴”這一單元的時候,筆者要求學生錄一段視頻,以展示一種傳統美食的制作過程,并用英文來介紹。有一位學生錄制了一段制作佛跳墻的視頻,從食材的準備到具體的制作步驟,再到自己動手做,全程用英語介紹。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將書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在加深對書本內容記憶的同時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盡管這種美味食物的制作需要學生付出大量的汗水,但是像這樣將學習經驗和情感經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通過實際行動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四、結語

要實現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必須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引入英語教學中。因此,英語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能夠用英語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趙志冉.董升.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初中英語古詩詞拓展閱讀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3(Z1):86-91.

[2]王寒星.分析中華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路徑[J].校園英語,2022(49):175-177.

[3]王辰.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J].校園英語,2022(47):165-167.

[4]陳靜.用英語講述傳統故事: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中華傳統文化滲透之我見[J].校園英語,2022(45):136-138.

[5]劉銘.淺談中華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路徑[J].校園英語,2022(20):166-168.

猜你喜歡
文化意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徑探討
理工科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試評文化意識在高中英語人教版教科書中的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