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實施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黨建工作模式探析

2023-12-29 01:21安志龍夏雪剛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立德支部

馬 麗 安志龍 田 甜 夏雪剛

(1.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2.紹興京越地鐵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實施意見》為高職院校加強黨的領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019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對高等職業教育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深度融合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建設性意見。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加強高職院校教師黨員的政治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廉政建設,創新新時代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機制,激發黨建工作活力,使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使命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當前各高職高專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實現全面立德樹人的有效路徑[1]。

1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現狀分析

自十八大以來,高職院校著力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全面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質量攻堅為動力,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推動事業發展為落腳點,推動高校黨建質量全面創優、全面提升。然而,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作為育人前沿,在支部建設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

1.1 黨建工作體制機制落實不到位

基層教師黨支部日常忙于業務,在落實黨建工作機制上認識不到位,認為黨務工作是務虛的,開展“三會一課”流于形式,黨史學習教育浮于表面,開展民主生活會礙于情面,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到位,活動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缺少精心組織與周密安排,黨員考核過于人情化,缺乏相應的考核評級體系,基層教師黨支部凝聚力不足。

1.2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的內涵建設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的黨建和業務工作存在“兩張皮”的現象,黨建工作未能與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工作有效融合,在黨建引領體系、思想鑄魂體系、文化育人體系方面未形成黨建引領品牌,黨建引領下的思政育人模式不健全,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齊頭并進存在差距,影響教師黨支部的思政育人質量。

1.3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的思政育人體系有待健全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在思政育人時,由于專業課程建設與思政紅色文化結合不足,在思想育人、行為育人、文化育人、勵志育人等方面僅僅存在于課程建設上,在多維的思政紅色文化厚植學生職業根基教育中融入方式及路徑還需進一步優化,思政育人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

1.4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思政育人紅色實踐陣地需進一步開發

開發紅色實踐陣地是開展思政育人的有力抓手。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專業教師的思政育人多采用說教形式,教師習慣用傳統的方法和套路處理與思考問題,教學形式單一,而高職院校學生又存在輕理論、重實踐的學習特點,思政教學效果不足。為有效地提升思政育人效果,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將專業課程與紅色教育有效結合,大力開發思政育人紅色實踐陣地,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2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總體思路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作為高職院?;鶎咏虒W黨支部,發揮著思政育人的重要職責[2],因此,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要堅持上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踐行立德樹人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提高黨支部組織的建設質量為目標,縱深推進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使命相結合、與實際教學相結合。以從嚴治黨為主線,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以“七個有力”為建設標準,以黨建機制建設為基礎,以立德樹人為建設路徑,以黨建文化建設為內涵,以黨建品牌建設為標桿,開拓思路、積極探索,提出“黨建引領+思政育人+立德樹人”黨建工作新模式(圖1),實現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任務深度融合[3]。

圖1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育人新模式

3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的建設路徑

3.1 著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黨建工作體制機制

3.1.1 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

教師黨支部要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將黨建工作和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落實上級黨組織各項規劃和學習計劃。堅持做到黨支部委員在每學期初制訂支部工作學習計劃,做到學期有計劃、一月一主題,明確學習資料,落實到支部個人,分階段組織實施,抓住重點,實行分類指導。鼓勵黨員開展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定期督促、檢查黨支部成員的黨建工作。

3.1.2 黨內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教師黨支部要建立學習制度,規范學習程序,堅持自學、集中學習研討相結合,加強黨員的理論學習,提高黨員的黨性修養。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執行“三會一課”和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定時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依托學習強國App、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智慧黨建等平臺開展集中學習及教師個人自學。

3.1.3 構建黨建工作考評體系

教師黨支部要結合高職院校的要求和工作實際,完善黨員考核標準,制定《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將教師黨員的黨建日常工作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實施定性+定量的二元考核機制,打破原有的主觀考核原則,增強支部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的實效性。

3.2 著力構建思政育人模式,提升教師黨支部的內涵建設

高職院校的使命就是立德樹人,在“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著力構建黨建引領體系、思想鑄魂體系、文化育人體系、黨建引領品牌,有助于提升教師黨支部的內涵建設。

3.2.1 構建黨建引領體系,建設立德樹人平臺

教師黨支部要以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為根本任務,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方式方法,以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為平臺,“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選優配強支部帶頭人,提升支部領導力;通過推進支部規范化建設,在引領教育教學改革、服務大局中提升支部戰斗力,實現作風紀律規范日?;?、政治思想建設科學化、思政育人常態化。

3.2.2 提升思想鑄魂體系,加強德技雙重培育

教師黨支部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進行教師黨員黨建工作和專業育人能力雙重培育,完善立德樹人體系。通過打造雙重培育模式,在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中厚植師生愛國情懷,突出價值引領,提高政治素養。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平臺的優勢和功能,一方面,借助信息化平臺,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通過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教學比賽、思政大練兵、思政示范課等形式大力推動支部教師黨員的黨務工作能力和專業思政育人能力同步培育、同步提升,實現黨建工作與立德樹人齊頭并進。

3.2.3 做實文化育人體系,打造思政育人機制

高職院校黨支部教師團隊要以培養德技兼修的人才為目標,緊扣“不忘立德初心,牢記樹人使命”的核心思想,發揮教師黨支部思想鑄魂的力量,著力打造思政育人機制。

(1)堅持立德樹人理念,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師黨支部要以“黨政理論強,革命路線新,育人初心紅”為創建目標,以“初心向黨,思政育人,服務學生”為核心,挖掘思政育人特色,踐行紅色主題路線,不斷推動支部教師黨員思政項目化育人機制全面提升。一是支部教師與大學生共同在暑期開展“三下鄉”活動,通過走進農村,進行公益勞動教育,讓學生了解“三農”問題,從而喚醒學生在新時期投身鄉村建設、立志服務“三農”的情懷。二是支部教師要加強專業實踐課程的內涵建設,發揚課程傳承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實踐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支部作為教學主體單位,要加強校企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合建專業“雙帶頭人”運行機制,聘請大國工匠與指導教師共同開發實訓項目,共建實踐基地,通過標準化的實訓活動,讓學生逐步在實踐課堂中形成精品意識,對生產工藝精益求精,敬仰大國工匠。

(2)強化黨建示范引領,實施專業建設工程。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以培養新時代思想更紅、技術過硬的大國工匠為核心任務,強化黨建示范引領,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要實施專業建設特色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制定“1+X”課證融合制度,聘請企業技能大師進校園,實施校企混合雙導師制,構建“專業建設與行業需求接軌、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同步、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同步、職業資格標準與國際銜接、職業素養教育與紅色文化相適應”的專業建設機制;二是實施人才培養亮點工程,開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攻堅戰,按照“文化素養+實踐拓展+技能提升+雙創融合”的多維度、系統化職業素養培養路徑,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三是實施師資提升精品工程,創新黨員教師職業素質標準和培養路徑,依托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建設,完善教師現場鍛煉考核制度,組建產業學院,加強校企深度融合,搭建科研平臺,開展“雙師型”教師培訓,強化教師的社會服務,通過全方位、系統化培育,逐漸形成黨建示范引領下的政校企行“四位一體”高職院校產教深度融合新局面,促進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使高職院?;鶎狱h支部教學團隊的綜合能力顯著提升,實現黨建工作與專業建設深度融合[4]。

3.2.4 構建黨建標桿,創建引領品牌

(1)黨建工作規范化。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緊密圍繞黨建引領宗旨,組織開展特色支部創建活動。通過規章制度建設,引導支部教師黨員履職盡責,積極參與支部文化建設,形成支部思政育人品牌,開發課程思政有力素材,扎實做好高職院?;鶎狱h建立德樹人工作,強化支部黨建思政育人能力、服務群眾能力,發揮支部先鋒模范作用。

(2)黨建工作智慧化。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要立足高職院校的實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指引支部正確發展。為深化黨建與教學的融合,一是要通過智慧黨建系統,分析支部黨員結構,規范黨員發展資料,實施黨員監督預警,實現黨員服務、管理及監督的智慧化;二是延展“學習網”,將“不忘立德初心、牢記樹人使命”教育活動擴展到線上課堂,使課堂教學能夠隨時調用思政內容,實現與學生團支部的線上互動,保障線上線下立德樹人同頻共振[5]。

3.3 創建“四維”思政育人體系,強化紅色文化育人成效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要將課程思政建設與紅色文化育人機制建設相結合,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將紅色文化厚植學生職業根基,對接德技兼修人才需求,結合高職院校黨支部育人文化建設的內涵與課程思政項目,引導學生內化紅色基因。以遵循紅色根基為主線、立德樹人為標線、課程思政為融線的育人思路,創建“四維”紅色文化厚植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機制。著眼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形成“思想育人、行為育人、文化育人、勵志育人”的“四維”育人模式(圖2),強化黨建示范引領,提升紅色文化育人、立德樹人鑄魂新成效[6]。

圖2 “四維”紅色文化思政育人模式

3.4 構建紅色實踐陣地,踐行立德樹人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高職院校應充分挖掘紅色文化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建立紅色實踐陣地,通過講紅色故事、唱紅歌比賽、重溫紅色革命路線等方式,形成“環境育人+過程育人+故事育人”的紅色實踐育人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一是建立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紅色革命圣地掛牌建立校外紅色教育中心,通過在教育基地開展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領略革命精神的真諦,使學生積極參與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二是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利用先進的網絡媒體,打造紅色文化融媒體聚合平臺,搭建大學生價值觀涵養的新載體,利用數字技術引進紅色革命博物館、遺址、文物的虛擬現實(VR)體驗,構建集虛擬與現實為一體的線上紅色資源,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紅色精神和紅色文化魅力。三是挖掘紅色系列故事,著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校園活動,搜集紅色陣地中的革命故事、身邊人的紅色故事開展系列校園活動,通過講紅色故事、唱紅歌比賽、重溫紅色革命路線等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思政教育活動,從活動思政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7]。

4 結語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示范工作模式的建設,可有效調動教師黨員在黨支部領導下參與支部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凝聚了各方力量,打開工作局面,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教學任務深度融合,育人成效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為高職院校實施新時代雙高建設、提升內涵式發展、踐行立德樹人使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與后盾力量。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立德支部
支部聯建潤“甘泉”
強支部才能支部強
支部+支部,黨建破“地界”——漢陰縣基層黨組織“三聯”機制之“支部聯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基于雙高計劃的專業文化建設研究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