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畫報畫刊的興盛、辦刊特點及影響

2023-12-30 00:44王洪斌
關鍵詞:畫刊畫報辦刊

王洪斌

(湖南科技大學 齊白石藝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晚清時期,圖文并茂的畫報畫刊體式為以文字符號為主的報紙報刊提供了有益補充,畫報畫刊不僅是傳播新知的重要途徑,也是迎合市民趣味的主要載體。隨著視覺文化的興起,晚清畫報畫刊研究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關注。但目前,學界研究視角主要聚焦于特定畫報畫刊的敘事內容、敘事方式、辦刊特色等方面,關于晚清畫報畫刊出版的整體性研究相對匱乏。因此,本文欲通過梳理晚清畫報畫刊出版發行情況,分析其興盛的原因,歸納其辦刊特點,并就其歷史影響進行評價,以期深化與推進畫報畫刊研究。

一、晚清畫報畫刊的興盛及其原因

(一)晚清畫報畫刊的興盛

通過查詢、統計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瀚堂近代報刊數據庫、《中國畫報畫刊(1872—1949)》等資料可知,晚清出版的畫報畫刊達百余種,數量多且發行量不斷增加,并于短時間內達到興盛。

1.畫報畫刊辦刊數量增多。晚清最早的畫報畫刊可以追溯到1875年于上海創辦的《小孩月報》(1)1875年由美國長老會教士范約翰創辦、上海清心書院編輯的《小孩月報》(月刊),歷經兩次更名,于1915年???發行時間長達40年,雖不以畫報畫刊命名,但圖文并重,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兒童畫報。參見郭舒然、吳潮《〈小孩月報〉史料考辨及特色探析》,《浙江學刊》2010年第4期第100-103頁。。晚清畫報畫刊初創時期發展速度較為緩慢,1875—1899年新增畫報畫刊不足20種,年增加量不足1種。隨著晚清傳媒制度松綁、技術壁壘破解、辦刊成本降低,畫報畫刊蓬勃發展,1900—1911年這12年間新增畫報畫刊近百種。

2.畫報畫刊發行量不斷增加。在晚清畫報畫刊辦刊的最初幾年,由于成本較高、銷售網絡不健全、辦刊經驗不足等因素的制約,畫報畫刊發行情況并不樂觀,如1875年創辦的《小孩月報》平均發行量1 200份,最大發行量4 500份;1880年創辦的《圖畫新報》(2)美國長老會教士范約翰于1880年創辦《花圖新報》,次年更名為《畫圖新報》,圖版采用銅刻版,刊內附中外名人畫像、照片以及國外風光等圖片,通俗易懂。參見趙曉蘭、吳潮《傳教士中文報刊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版第292-293頁。最大發行量3 000份[1]。部分畫報畫刊由于出版周期長、內容陳舊很難受到大眾青睞,如1877年創刊的《瀛寰畫報》,在辦刊的6年間,只發行了5期,因經營困難而關閉。而后,由于中法戰爭(1883—1885年)戰事新聞劇增、情景繪畫廣受民眾青睞,英國商人美查從中發現了商機,于1884年創辦了《點石齋畫報》。該畫報由著名畫家吳友如主筆,后有張志瀛、周慕橋、田子琳等20余名畫師共同參與,除了使用傳統繪畫技法外,還多參用西方透視畫法,插圖構圖嚴謹、線條流暢、簡潔優美,形成了別開生面的畫風?!饵c石齋畫報》不僅是晚清畫報中創辦時間較早、影響最大,并將畫報與城市文化精神特質契合得最成功的商業畫報,還是近代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新聞畫報。畫報選擇新聞中可嘉可驚之事,繪制成圖,并附事略,主要刊登列強侵略、民俗奇聞等社會熱點話題??梢钥吹?《點石齋畫報》內容兼及“美術”與“新聞”,貼近城市市民生活,在娛樂民生的同時也擔負起了開啟民智的責任,生動展現了晚清社會風貌,深受城市市民喜愛,因此首次發行便立即引起轟動性效果,創刊號幾天內即被搶購一空,只得添印數千份再次發售??衅陂g,發行數量更是一直穩定在1至2萬份左右[2]。不僅如此,1888年創辦的《訓蒙畫報》,次年發行量就高達27 500份[3]。因此可以認為,《點石齋畫報》出版之后,晚清畫報畫刊發行情況呈現向好發展的態勢。

(二)晚清畫報畫刊出版興盛的原因

1.媒介技術的發展及傳媒制度的變遷為晚清畫報畫刊興盛提供了契機。中國早在宋代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沈括更是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經過。但由于封建制度束縛和市場需求不足,活字印刷術發展緩慢。至晚清,傳統的雕版印刷依然變化不大,機械化程度非常低,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錯。反觀西方世界,約1450年,德國人約翰內斯·古登堡在改進活字印刷技術的基礎上,制造了第一臺鉛活字印刷機。而后,更是出現了由法國人恩格爾曼發明的彩色石印法(1837年)、美國霍伊發明的轉輪印刷機(1847年)、美國魯貝爾發明的膠版印刷(1904年)等一系列現代印刷技術。為此,晚清報館積極引進西方印刷技術,報業也在短時間內出現了繁榮景象。如,1843年創辦的墨海書館是晚清上海第一家鉛印出版機構,鉛印機的應用使得印刷效率、質量顯著提升;1884年創辦的《點石齋畫報》則采用了先進的石版印刷技術,因印刷的圖像細膩、逼真,名噪一時,洛陽紙貴。從1888年5月28日《申報》上一則富文閣開業廣告“上海富文閣專印中西顏色仿單、圖畫、新樣鉛板、石印書籍畫譜法帖”中可知,此時中國已有彩色石印了[4]。1904年,文明書局也開始采用彩色石印技術;次年,商務印書館聘請日本彩色石印技師和田滿太郎、細川玄三等人來華從事彩印??梢?彩色印刷技術的應用為晚清畫報畫刊的興盛奠定了堅實基礎。

晚清沒有專門關于新聞出版的法律法規,因此出版規范主要援用《大清律例》。清廷以“造妖書妖言”罪嚴厲整治沒有經過批準的新聞出版,規定:“凡造讖緯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監候,被惑人不坐。不及眾者,流三千里,合依量情分坐。)若私有妖書,隱藏不送官者,仗一百,徒三年”[5]。由于法律條文模糊,執法者的自由裁量權很大且具有較大隨意性,報刊隨時可能被查禁,辦報者、主筆則隨時可能被判入獄。正如戈公振在《清末報紙之厄運》中所說,“當時大吏之守舊者,常禁民間閱報;言論稍有鋒芒,鮮有不遭蹂躪者。報律頒行以后,官廳益有所根據,憑己意以周內”[6]。因此,清政府新聞出版治理的弊病不斷受到進步人士和有識之士的抨擊。隨著晚清社會的深刻變化,特別是晚清新政的實施,清政府頒布了《大清印刷物件專律》《報章應守規則》等5部報律,雖仍存在以輿論、言論入刑,抵制近代報刊等諸多弊病,但相對于“造妖書妖言”已經有了較大進步。20世紀初,得益于新聞出版制度的相對寬松,中國報業發展處于快速上升期,每年新創辦的報刊不斷增多。據不完全統計,1901年新辦報刊34種,1905年新增報刊85種,1908年增加到118種,1911年達到209種[7]??梢?晚清報律相對松綁,為報刊業(包括畫報畫刊業)發展提供了契機。

2.晚清城市市民文化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為畫報畫刊興盛提供了強大動力。晚清時期,在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威逼之下,一些沿海、沿江城市如上海、廣州等因交通便利,處于戰略要沖,成為通商口岸。這些通商口岸是外國資本與本國商紳投資建廠、開設商鋪、銀行、酒店的重要基地,也因此成為中國最早的工商業中心、交通航運中心、文化中心。而城市的快速轉型,不僅帶來了經濟社會生活的繁榮,也促進了市民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這些城市,不僅商賈、士大夫云集,而且聚集了諸多洋行、商行職員,這些中上層市民的職業相對穩定、收入頗豐,又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然而,面對陌生的城市環境,城市市民大到獲取政治、軍事、時事新聞,小到買賣、就業、租房、娛樂、尋人消息甚至茶余飯后的談資都需要通過購買報刊雜志來現實。因此,通過新聞媒介獲取資訊成為城市市民的內在需求和迫切愿望。

在商業發達的城市辦刊,不僅能實現報人為時而著、宣傳真理、喚醒民眾的理想抱負,而且“有利可圖”也能促進報業的持續發展。晚清時期,民眾總體識字率低下,而畫報畫刊以圖像為主,直觀易懂、雅俗共賞,深受市民喜愛。很多出版機構和媒體從業人員從中發現了商機,將晚清畫報畫刊的創辦地點設在經濟實力較強的沿海城市,尤以上海最多。這是因為早在1853年,上海進出口總值就達到1 720萬元,超過廣州,成為晚清金融、貿易、文化中心,上海商業發達有助于畫報畫刊獲得培植的原動力[8]。

二、晚清畫報畫刊的辦刊特點

(一)聚集性

從出版時間來看,1875—1899年,晚清畫報畫刊不足20種。但是,在此期間,越來越多中國人通過留學海外、出國考察,或學習西方國家在華辦刊經驗等方式,開始掌握畫報辦刊的相關事宜,為晚清畫報畫刊業的發展作了較為充分的準備。因此,1900—1911年新增畫報畫刊近百種,除了1904年創辦的《時報》掛日商招牌、1906年創辦的《圖畫日報》為中日合辦外[9]25-33,其他畫報畫刊都是由中國人所創辦。如1902年,報人彭翼仲創辦了北京最早的畫報《啟蒙畫報》,致力于將科學新知、常識播植于兒童群體;1905年,嶺南派畫家潘達微、高劍父等在廣州創辦《時事畫報》,以“開通群智、振作精神”為宗旨;1906年,報人張展云在北京創辦時政畫報《北京畫報》。從出版地點來看,晚清畫報出版地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開埠較早的通商口岸。其中,30余種畫報畫刊的出版地位于上海,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因此,無論是從出版時間還是發行地點的角度看,晚清畫報畫刊的出版都具有顯著的聚集性。

(二)豐富多彩性

從出版類型來看,晚清畫報畫刊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是以宣傳宗教為主的畫報畫刊,即宗教類畫報畫刊。尤其是外國傳教士創辦的畫報畫刊,辦刊宗旨更加鮮明,如《小孩月報》《圖畫新報》等。二是以時事新聞報道為主的畫報畫刊,即新聞類畫報畫刊,如《點石齋畫報》《燕都時事畫報》等。晚清以來內憂外患,報人通過報紙報刊揭露外國列強的侵略行徑、清廷的腐敗無能,報道反映中國人民抵抗外辱的英勇斗爭事跡成為時代潮流。三是以介紹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為主的畫報畫刊,即綜合類畫報畫刊,熱衷于記錄奇聞軼事、閨秀名媛、書畫藝術、詩歌、教育等方面內容。如,1909年出版的《醒世畫報》以生動傳神的圖畫、口語化的文字和嬉笑怒罵的風格,記述了清末京城的市井新聞和官場百態,向大眾展現了一幅晚清社會生活的歷史畫卷?!缎咽喇媹蟆凡粌H新聞內容膾炙人口,還因新聞圖畫的精道而成為流傳京城的學畫畫譜。從外觀形式來看,晚清畫報畫刊主要分為書冊式和報紙式兩類,如《點石齋畫報》《飛影閣畫報》《瀛寰畫報》等均采用書冊式,《民立畫報》采用報紙式。從報刊幅面規格來看,有8、10、12、16等開本,如《點石齋畫報》是16開本,《民立畫報》采用10開本,《神州畫報》則為8開本。從出版周期來看,畫報畫刊的刊期各不相同,如《圖畫日報》是日刊,《神州畫報》是五日刊,《飛影閣大觀畫報》為十日刊,《飛影閣畫報》《時事畫報》等是旬刊,《滑稽畫報》為月刊,還有一些畫報如《瀛寰畫報》則不定期出版,《啟蒙畫報》的出版更是分日刊、半月刊、月刊3種[9]20-25。通過上述介紹可知,晚清畫報畫刊的出版具有豐富多彩性。

(三)雅俗共賞性

從出版內容看,晚清畫報畫刊的出版具有雅俗共賞性。晚清時期,大部分出版機構與報人都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其主要辦刊目的是為了啟迪民眾,學習西方強國富民之術,以促進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很多出版機構、報人為了保持公正之立場,并不接受官方款項和外資資助,但為了保證畫報畫刊持續發行,盈利成為他們辦刊辦報的重要前提。正如1909年于右任在《民呼日報圖畫》發刊宗旨中所言,“本報實行大聲疾呼為民請命之宗旨;不受官款,不收外股,故于內政外交皆力持正論,無所瞻徇”[9]47,但要讓畫報畫刊更好地生存與持續發展,就必須把握市民社會、市民文化的向度,盡可能滿足各類民眾的讀報需求,即內容必須貼近生活、雅俗共賞,如此才能吸引更多讀者購買。因此,《民呼日報圖畫》出版內容涉及文化、娛樂、教育、腐敗等多方面話題(見圖1),不僅揭露了清廷的腐敗無能,還深刻反映了市民的社會生活,深受市民關注和喜愛。而前文提到的《點石齋畫報》亦是如此,雖然主要報道中法戰爭中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和中國人民的反抗事跡,但是內容包羅萬象,既刊登經國大事、閭巷瑣聞,也有商賈貿易、民俗風情,可以說內容上貼近市民生活,形式上圖文并舉、精美時尚,吸引了不少讀者翻閱和購買。

圖1 《民呼日報圖畫》之《清華女學運動會》(3)圖片來源:陳平原《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之外》,東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304頁。

(四)靈活多變性

從運作與銷售策略上看,晚清畫報畫刊的出版具有靈活多變性。在運作策略上,晚清是中國畫報畫刊的初創期,為了求得生存,報人采取靈活多變的策略,將晚清畫報畫刊作為副刊進行經營。究其原因,一是畫報畫刊辦刊成本、投資風險、技術要求高,依托現有報業的印刷設備、銷售渠道、技術人員等資源,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辦報風險;二是一部分報業機構或者報人為了招徠顧客,獲得長遠的商業利益,往往將頗受歡迎的精美畫報畫刊作為禮物贈送給主刊的讀者,從而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如,英商美查于1872年在上海創辦了極具影響力的商業報紙《申報》,而后在此基礎上創辦了《點石齋畫報》,《點石齋畫報》每期畫頁8幅,主要隨《申報》附送。而1909年創辦的《民呼日報圖畫》是《民呼日報》的副刊,隨日報附送讀者;1911年創辦的《民立畫報》也隨主刊《民立報》附送讀者,主刊銷售2萬多份,畫報隨之附送2萬多份[9]58。當然,也有獨立創辦的畫報畫刊,如光緒十六年(1890年)農歷九月初三,吳友如在上海創辦《飛影閣畫報》,自任主編;1905年潘達微、高劍父等人在廣州創辦《時事畫報》?!讹w影閣畫報》的銷售渠道主要通過《申報》館及分售處批發零售。而脫離報刊創辦的獨立畫刊很難建立起快捷的新聞采集渠道,因此《飛影閣畫報》在內容上主要以文化藝術、閭里傳聞為主。隨著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讀者對時事的關心程度驟增。為了吸引讀報者,《飛影閣畫報》進行了改革,但因畫報新聞時效性不強,讀者需求難以滿足,該畫報于1895年???。不難發現,《飛影閣畫報》??c其運作方式有很大關聯[10]116。同樣,《時事畫報》主要刊登繪畫,由于受眾范圍較為狹窄,銷售渠道不暢,最后因財力不支于1910年被迫???。

在銷售策略上,畫報畫刊通常采用投放廣告、贈送禮品、打折等方式,以增加畫報畫刊的銷售量。如,《花圖新報》(后更名為《畫圖新報》)的經營者在《小孩月報》上不僅投放了“本館今有外洋新到五彩花圖四張,顏色鮮麗,可作褂鏡。價值甚貴,擬贈于買《花圖新報》者。諸君欲買速來購取,或轉托各處外國牧師亦可,遲恐消(銷)完不能應命矣。

計開每年報價,買一本價洋五角,五本價洋二元,十本價洋三元,二十本價洋五元,三十本價洋六元。欲得此花圖者,祈先付報價以便寄上”(4)參見《小孩月報》1881年第11期第8頁。等一系列出售告白,還將畫譜畫冊、裝飾畫、地圖、插圖等贈送給顧客?!睹窈羧請髨D畫》也在本社啟示中表示,“本報自發起以來,組織備極艱辛,而內容益求精美。故取價不得不獨高(全年九元,半年五元,郵費在內,零售一分八厘)。本報除第一日送閱外,第二日特備福引券一千張,如有至本社購報三份以上者,均有贈彩。第三日,除本報四大張外,附送世界社精印之六十名人畫像一張。出報一月內,訂閱本報全年者,特送六十名人一冊(原價兩元),半年者送書券一紙(值洋一元)”[11]。再如創辦于光緒庚子年(1900年)的《求是齋畫報》,其經營方法既托名“德商”所辦,又餌以“贈彩”[12](根據彩票中獎號碼發獎)。這種“加量不加價”的促銷方式為顧客帶來了心理上的實惠感,有助于獲得顧客的長期支持[13]。

三、晚清畫報畫刊出版的影響

(一)圖文并舉的畫報畫刊體式開啟了圖像閱讀的序幕

商業報刊在晚清蓬勃發展,其中包括以圖像敘事為主要形式的畫報畫刊,而晚清畫報畫刊獲得發展也證明了晚清圖像消費市場悄然興起。我國古代一直有文字配圖的傳統,特別是晚明以來,插圖小說廣為流行。只不過限于印刷技術、制作成本等因素,圖像只占書籍篇幅很少一部分。

如前所述,1875年創辦的《小孩月報》是晚清最早出現圖文并舉的畫報。由圖2可以看到,刊物中的《閘壩圖解》以圖文形式解釋了船只如何通行水壩,強調了閱讀的直觀性和視覺形象性。這也是報史學界將《小孩月報》視為晚清畫報畫刊起源的重要佐證之一。到了1884年創辦的《點石齋畫報》,由于石印技術的引進,圖像更為精美,特別是一改圖文分割的做法,將文字直接印刷在圖的空白處(見圖3),類似中國傳統文人畫上的題款作詩。這種圖文并舉或圖像壓倒文字的樣式,不僅改變了畫報畫刊的出版體式,開啟了晚清圖像閱讀的序幕,也使畫報畫刊更具娛樂性和觀賞性,深受讀者歡迎。

圖2 《小孩月報》之《閘壩圖解》(5)圖片來源:《小孩月報》1876年第14期第6頁。

(二)雅俗共賞的畫報畫刊內容提供了精神食糧與史料價值

部分畫報畫刊為了吸引讀者眼球、供人消遣或者由于新聞采編渠道不嚴謹,往往刊登了一些低俗甚至反科學的圖文,這是時代的局限性。但總體來說,畫報畫刊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展現了晚清社會的諸面相,雅俗共賞的審美趣味為讀者提供了精神食糧,貼近生活的時事報道也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史料價值。以《啟蒙畫報》為例,其讀者對象為蒙童,采用白話文,辦刊目的在于傳播新知、開啟民智,分為“倫理”“掌故”“輿地”“雜論”“動物”“格致”“淺算”等欄目,大部分以西學為基礎,介紹新知識、新風俗、新觀念,以使兒童達到博物多聞的目的。此外,也有一些畫報畫刊關注時局發展,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和社會惡習,充分發揮了媒體傳播正能量和針砭時弊的功能。如,《圖畫日報》除開設有“大陸之景物”“社會小說”“續海上繁華夢”“新智識之雜貨店”等欄目外,還開設了“鴉片煙毒之現象”“庚子國恥紀念畫”等欄目,以寫實的畫法、簡明的文字多層面地反映了清末時局變化、社會生活、社會惡習、官場黑暗等現象。

晚清時期,鴉片泛濫給個人、社會、國家帶來巨大危害。從個人層面看,吸食鴉片不僅造成經濟損失,人的精神與身體亦慘遭摧殘;從社會層面看,鴉片泛濫,社會道德淪喪、世風日下;從國家層面看,鴉片貿易造成大量白銀外流,國家財政危機加劇?!秷D畫日報》從不同層面揭示了吸食鴉片、鴉片貿易所帶來的危害,如“鴉片煙毒之現象”欄目中的《無地可容》(圖4)就是《圖畫日報》從個人層面出發描繪的吸食鴉片者無路可投之悲慘境地。而“庚子國恥紀念畫”欄目創立原因在于,1900—1901年西方列強組成的八國聯軍,踐踏了中國京津大地,肆意搶劫、血腥殺戮,清廷喪權辱國,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國人稱為庚子國恥,《圖畫日報》專門開設了與之相關的主題欄目,對這一痛斷肝腸的恥辱進行了圖文并茂的記載,以此警醒國人當自強?!段鋷焓亍?圖5)不僅用圖像展示了武庫戰斗的激烈場景,更是在圖中配以文字,對圖像所展示的內容進行補充,充分表達了報人的立場與態度。正如畫報文字所言,“天津城北之武庫,為存儲軍械之地……遂為洋軍占領??蓴y者攜之,不可攜者毀之,積二十年之軍械,一朝喪盡,嗚呼痛哉”。這是報人站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從國家層面出發,對列強入侵行為進行的強烈譴責、對清軍昏庸無能表達的強烈不滿、對軍備要地丟失發出的扼腕之嘆,代表了中國人的良知和大多數人的呼聲。

圖4 《圖畫日報》之《無地可容》(7)圖片來源:《圖畫日報》第8冊第383號第5頁。

四、結束語

晚清時期,媒介技術的發展、傳媒制度的變遷、市民文化的發展與城市商業的繁榮,為畫報畫刊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早期的畫報畫刊由外國傳教士和商人創辦,因其印刷精美、內容豐富且貼近市民生活,深受中國城市市民的喜愛。受此啟發,中國士人和知識分子也開始興辦畫報畫刊,畫報畫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內容涉及晚清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不僅記錄了晚清社會的諸面相,還出現了不少開啟民智、思想進步的刊物。而晚清報人為了秉持公正立場,不接受外資和官方資助。但報業想要持續發展,必須開拓市場。為此,晚清畫報畫刊采用了靈活多元的運作與銷售策略,在運作策略上,主要依托商業報刊而生存;在銷售策略上,廣泛采用投放廣告、附送增刊、贈送禮品、打折等方式增加銷售量。研究發現,除了在運作與銷售策略方面具有靈活多變性外,晚清畫報畫刊的出版還具備其他鮮明特征:從出版時間、發行地點來看,晚清畫報畫刊出版具有聚集性;從出版類型、周期以及外觀形式來看,晚清畫報畫刊出版具有豐富多彩性;從出版內容來看,晚清畫報畫刊出版具有雅俗共賞性。

晚清畫報畫刊是一種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的媒介形式,不僅開啟了中國圖像閱讀的序幕,為晚清市民提供了精神糧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社會進步,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猜你喜歡
畫刊畫報辦刊
小獼猴學習畫刊
小獼猴學習畫刊
《糧油食品科技》辦刊理念視覺表達
與幼兒畫報一起讀繪本
與幼兒畫報一起讀繪本
論蒙古語內部期刊辦刊難題及解決方法
陜西畫報航拍
歡迎訂閱2017年《中國畫畫刊》
堅持開門辦刊,講好行業故事
春的畫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