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探析

2024-01-02 18:38王保文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9期
關鍵詞:非學歷思政政治

王保文

(閩江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0)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只有通過高質量的教育,才能把人口規模巨大的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推動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更多高素質人才。當前,我國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迅猛,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培養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本質屬性是育人,非學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肩負立德樹人使命。2018 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2]。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同樣承擔著教學育人,立德樹人的重擔,也必須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各類培訓教育全過程,把培育和踐行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非學歷教育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他們成為真正的“時代新人”。2019 年3 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3],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緊扣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深刻闡釋了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大意義和內在規律,對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要求。課程思政是一種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綜合教育教學理念[4],是通過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5]。在非學歷繼續教育中融入課程思政,目的就是把“價值、知識和能力”三位一體育人理念融入教學中,以期幫助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成長為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過硬且能適應多元化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一、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

(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多指國內公辦普通高校開展的以在職從業人員為主要對象、不授予學歷學位的非全日制教育及培訓,這是區別于普通高校開展的成人學歷教育、網絡學歷教育的另一類繼續教育,是終身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高校辦學的一個重要層次。近年來,由于大學擴招,使得繼續教育對學歷的補償作用下降,而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由于其專業實踐性強且時間設置靈活等特點,人數反而日益增加,成了繼續教育新的增長點。據統計,2014 年,我國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在校學生人數約為7 300 萬人,而到了2018 年,我國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在校學生人數增至約9 900萬人,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9%[6]。鑒于越來越多人選擇進修及培訓以取得職業證書或工作相關資質,中國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在校學生人數預計在2023 年將進一步增至13 400 萬人[7]。非學歷繼續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學生群體數量龐大,且多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他們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具有重大意義。

(二)高校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的需要

非學歷教育是高校建構全員參與、多維協調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罢n程思政”通過結合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校借助自身優勢學科專業和思想政治教學教育資源,在非學歷教育中融入課程思政,通過結合各類培訓課程,探究課程思政工作中的各種要素、優化策略、創新機制、構建模式,既可彰顯高校辦學特色,又可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方向、集聚力量的引領作用。

(三)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社會的高速發展讓終身學習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必須時刻為自己的工作技能進行充電,以適應現代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新要求。但是非學歷教育學生大多已經參加工作,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出現偏差,表現出缺乏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正義感不強等現象。因此,高校在非學歷教育的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和提升技能,還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善自身人格,自覺抵制各種錯誤理論和思潮,引導他們在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國內外形勢面前,保持清醒頭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排除險阻,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二、新時代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高校對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許多高校對于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差強人意,有些學校甚至只是將其作為一個盈利項目,逐利性較為明顯,忽視了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教育功能。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也主要把重心放在全日制學生的教育管理上,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學校和主辦單位容易陷入認識誤區,認為他們參加培訓時間有限,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和提升工作技能才是第一要義,所以在課程設置上盡可能多地安排專業知識課,少安排甚至不安排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時許多高校相關負責人認為參加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只在學校學習短暫的幾天,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應該由高校承擔,應由學生所在單位負責。

(二)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可度較低

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對象包含各行各業不同年齡、不同學歷水平和不同身份職位的學習人員,他們的學習時間較短,在學習過程中還需要兼顧自身工作和家庭,能夠真正投入學習的時間精力十分有限,在參加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希望通過培訓快速提高業務能力、強化崗位技能、增強競爭能力,為今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因此,他們常常覺得在培訓過程中增加思政課程是在浪費學習時間,對思政課程的認可度也相對較低,部分學生甚至認為思政課程“假大空”,毫無意義。另外,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更加關注自身發展,注重自我價值,具有一定的經濟化、利益化和功利化傾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等的理解也容易出現一些偏差。

(三)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管理部門行政人員思想政治素質不高

當前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歸口管理部門多為繼續教育學院或繼續教育處等,這些部門人員多為行政人員,在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過程中,他們只知道簡單地按照流程開展培訓工作,對學生的管理也多針對生活飲食,與高校輔導員相比,他們未真正受過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訓,思想政治素質參差不齊,對思政工作方法也知之甚少,沒有真正對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研究,有些甚至也和學生一樣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工作。在面對學生的一些錯誤觀念時,他們無從下手,只能聽之任之,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時甚至還會被學生的錯誤思想所影響。

(四)教師認識不足,教學方式生硬,難以引起學生共鳴

高等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課程不僅僅是由高校教師授課,有時還會邀請來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知名專家學者進行教學,這些教師上課次數有限,對于課程思政的認識也十分有限,更沒有太多精力專門研究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的課程思政相關工作,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不多,沒有去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他們對課程思政的理解也少之又少,沒有真正聚焦時事熱點問題和學生的實際工作,對于如何在專業知識課程中挖掘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更沒有認真系統的研究。同時部分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課程改革手段與社會資源整合能力方面欠缺,在安排設置課程時按部就班,教學方式千篇一律,大部門還是簡單地以講授為主,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和能力培養,難以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新時代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路徑

(一)明確辦學定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在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定位上要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堅持“四個不動搖”的戰略定力,以實際行動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之問。要堅持思想政治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有機統一,提高對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思政工作的重視程度,將其納入學校思政工作體系之中。各部門需要高度重視,協同配合,有效參與,深入推進非學歷繼續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加大教育投入,加強組織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部門的考核評價體系,使非學歷繼續教育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成長為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過硬且能適應多元化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二)強化師資隊伍,提高思政教學能力

全面推進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學術功底厚、實踐能力強、專兼職相結合的非學歷繼續教育師資隊伍,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實際工作等有的放矢地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研究,把握不同的課程類別之間的差異性及其內在聯系,強化課程思政,構建課程體系,打造課程平臺,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內在德行和素養,注重將學生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發展結合起來[8]。教學課堂上,要加強互動,真正了解學生所思所想,關注他們心理動態,以便在之后的課程中更好地融合思政元素。學校要定期對非學歷繼續教育授課教師開展思政培訓,通過專家講座、經驗交流會等,幫助授課教師結合實際,深入領會教育部關于課程思政的要求,學習如何找到專業課程和思政教育結合點,將思政教育融入非學歷繼續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著力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三)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升育人工作實效

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辦學部門要篩選一些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質的行政人員作為非學歷繼續教育管理人員,可以適當參照高校輔導員的培訓方式對他們進行常態化培訓,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武裝頭腦,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幫助他們了解掌握思政工作方法,把握好主流意識形態,抓好主流價值觀,讓他們在培訓過程中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化素質,同時學會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匡正價值觀念,幫助學生樹立堅定信念,避免一些錯誤意識形態的滲透。在開展非學歷繼續教育過程中還要學會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心理狀態。要建立反饋評價機制,在課后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課堂感受。結合學生評價了解課程思政的滿意程度和教育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并將學生意見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推動教師不斷改進課程思政的路徑與方式,提升非學歷繼續教育課程思政的成效。

(四)緊密結合實際,創新教學形式

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學生思想相對成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擺脫傳統的教學方法,努力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發展需求,緊密貼合實際,讓課程思政教育“活起來”,提煉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基因[9]。一方面可通過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和融入式教學等形式,提升“課堂思政”的教育教學效果和吸引力,讓他們通過實實在在的感知和體驗來“親其師,信其道”[10];另一方面可充分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化智能技術,積極開發微課、慕課、VR 技術等數字化培訓資源,建立健全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將國家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科技領域技術融入非學歷繼續教育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樹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9]。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碎片化、靈活性、實時性的培訓,創新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的更加開放靈活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四、結語

隨著非學歷繼續教育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學生人數也呈直線增長,遍布各行各業數百個領域,其思想政治教育情況直接關乎國家建設大局和民族復興大業。本研究剖析了高校非學歷繼續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提出高校應把立德樹人貫穿非學歷繼續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明確辦學定位、強化師資隊伍、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創新教學方式等方式,緊緊牽住思政教育的“牛鼻子”,不斷夯實非學歷繼續教育領域課程思政的實踐經驗,以期為今后各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終身教育,融入非學歷繼續教育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歡
非學歷思政政治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RCEP對我國非學歷教育市場的影響及對策
讓非學歷教育監管“長牙齒”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非學歷教育實踐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