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游客感知視角的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評估

2024-01-02 18:15張芷瑜聶嘉孫馨郭杰
現代管理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因子分析法價值評估

張芷瑜 聶嘉 孫馨 郭杰

[摘要]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功能是聯結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提升人類福祉。當前,已有學者對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基于游客感知視角評估景區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的研究較少?;诖?,以南京市秦淮風光帶為例,運用因子分析法劃分游客感知的景區價值維度,并通過旅行費用法和支付意愿法評估景區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結果表明: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的游客感知價值主要由景區環境、文化遺產和旅游服務3個維度構成,其中景區的整體環境最受游客關注;景區生態文化使用價值高于非使用價值表明景區內游憩資源種類多、旅游開發強度高,對游客的吸引力大;游客感知視角下秦淮風光帶生態文化服務評估總價值大于景區實際旅游總收入,說明景區內生態文化旅游資源還未被充分開發利用?;谏鲜霭l現,從游客感知視角出發,揭示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的結構和特點,提出挖掘文化遺產價值、優化旅游休閑空間、促進景區環境建設等景區品質提升相關建議,為進一步保護和發展文化風光類景區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系統文化價值;價值評估;游客感知;因子分析法;秦淮風光帶

一、 引言

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及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自然資源被掠奪、生態環境被破壞,不僅影響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更阻礙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在保護好生態的前提下,發展多種經營,將生態效益更好地轉化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了農林水產等直接物質產品,以及水源涵養、休憩旅游、文化遺產等間接服務產品。評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有利于促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導下的資源環境到經濟效益轉變,滿足新時代人民對高質量綠色生態產品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經濟發展[1]。

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是生態系統價值評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自然資源與文化遺產的關鍵要素。尤其是河流生態系統以水體連接,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廊道效應[2],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優勢,能夠帶給人們很強的美學體驗和精神享受,在生態旅游和休閑娛樂方面具有極大的價值潛力[3]。

游客感知視角則是從景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直接受益者出發,通過調查游客對于景區建設、文化以及生態質量滿意度,由此反映景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是否達到游客的預期水平、滿足游客游玩需求,更有助于發現影響游客體驗感受的關鍵因素,從而有利于針對性地優化景區建設相關制度與政策,帶給游客更舒適的游玩體驗。關注文化風光類景區游客滿意度,研究其體現的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維度并進行核算評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因此,本文從游客感知視角出發,基于游客對景區環境、文化遺產、旅游服務價值等的感知分析,結合游客的滿意度、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的費用以及游客的支付意愿,深入了解游客真正的需求和期望,力求反映出客觀的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不斷提升游客感知價值,從而提升景區整體競爭力水平。

二、 文獻回顧

1. 游客感知價值

20世紀90年代,Zeithaml提出感知價值即人們基于所感知的得失對產品或服務的效用作出的總體評價[4],其是一個多維的變量[5]。旅游感知是旅游者通過感官獲得旅游目的地相關信息,如旅游對象、旅游環境等的心理過程。Friedman提出感知總價值來自消費者通過主觀意識對交易利益與成本之間差值的衡量[6]。

在我國,首次從旅游角度來對感知價值進行研究的學者是程興火。他指出,對于一個旅游景點來說,游客對其產生的利益和感知成本所提出的整體評價就叫做游客感知價值[7]。李文兵等[8]在程興火的研究基礎上提出,游客感知價值還應該包括游客對旅游產品或服務滿足其旅游需要程度的總體評價。任慶柳等[9]采用內容分析法評估游客對不同類型資源價值的感知收益和關注度,發現不同維度資源價值的游客感知存在較大差異,游客感知收益依次為地學價值(55.42%)>生態價值(24.45%)>美學價值(17.62%)>人文價值(2.51%)。

游客感知價值是由很多變量決定的,主要通過滿意度體現,并對游客的行為意向具有很強的正向影響[10]。這就需要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提高游客感知利益,從而提高滿意度。目前多數學者考慮到了基礎設施、產品質量和消費價格等方面的滿意度影響因素,但缺乏對環境品質、感知體驗等非實物因素的關注[11]。因此,本文在加入文化活動體驗、生態景觀觀賞等非物質變量的基礎上,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具體考察秦淮風光帶游客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并嘗試劃分景區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維度。

2. 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

生態系統服務相關研究最早開始于19世紀后期,源于人類對生態系統服務的感知,普遍強調其支持和滿足人類生存的服務性及生物物種的生態系統性。2005年聯合國發布的“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劃分為供給、調節、文化和支持4大類服務,其中,生態系統文化服務(CES)是指“人們通過精神滿足、認知發展、思考、消遣和美學體驗而從生態系統獲得的非物質收益”[12]。

針對不同尺度和不同生態系統,多名學者開展了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的相關研究。李渙承[13]通過總結歸納之前學者生態系統服務的相關研究,將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劃分為游憩體驗、科學教育、精神享受和文化藝術四個指標。Arnberger等[14]發現城市公園的文化服務價值,如休閑娛樂等,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交聯系和互動,促進公眾健康和福利的改善。Cortinovis等[15]針對歐洲兒童接觸自然環境的現狀展開研究,并發現自然和文化景觀的文化服務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和教育意義重大,如自然植物學習、生態學知識的積累和地方文化的傳承??梢园l現,生態系統的文化服務功能是“以人為本”而建立的,對于公眾健康、身心教育等人類福祉的提升具有顯著影響作用。

生態系統的文化服務價值具有非物質性[16],沒有確定的市場價值,且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標準不一,難以進行定量客觀研究[17]。目前,旅行費用法(TCM)、支付意愿法(CVM)是模擬和替代市場技術的重要評估方法。通過衡量游客實際游玩或愿意為自然資源付出的成本,間接反映公眾認知的非物質文化服務的價值,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如Zandersen等[18]通過旅行費用法對森林游憩價值進行評估,發現場地屬性、人均GDP和人口密度對計算結果有顯著影響;張春慧等[19]利用旅行費用法和消費者剩余概念來評估景區的游憩價值,發現以目的地進行分區計算的結果更為準確;Ghermandi等[20]綜合了意愿調查法和旅行費用法對海岸游憩價值進行評估,對比發現環境特征對價值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孫寶娣等[21]采用旅行費用區間法對遼寧省濱海濕地的休閑旅游價值進行了評估,為地區旅游的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決策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當前關于景區生態文化服務價值的研究,核算方法及選取指標缺少統一的標準,且多側重于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測算和空間分布[22],較少關注游客作為景區生態資源直接受益者的切實感受,基于游客感知視角評估景區生態文化服務價值的研究較少。

三、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 研究區概況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部,面積4.69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個開放式5A級景區,共有自然景源21處,人文景源123處,共計144處。秦淮河全長約10公里,被譽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夫子廟地區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街”。作為南京重要的窗口和名片之一,秦淮風光帶以十里內秦淮河為軸線,串聯起夫子廟古建筑群、明城墻等眾多文物古跡,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是獨具南京特色的文化風光帶景區。2023年春節期間,秦淮風光帶躋身“全國5A級景區熱度TOP10”榜首位,“五一”假期前四天,游客量高達183萬人次,居全國第二1,是中國極具典型代表的文化旅游勝地。

2. 數據來源

本研究主要選取景區環境、文化遺產和旅游服務三個指標[12,23],從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方面[24]對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進行評估。研究數據來源于實地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游客個人基本信息、旅行實際支出、對旅游資源的支付意愿和對景區建設各項指標的滿意度。具體步驟如下:

(1)設計問卷:根據河流文化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構成,設計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游客基本信息、對能夠體現旅游游憩、生態環境、文化遺產和景觀美學功能等價值屬性景區因素的滿意度評價等。另外,收集門票、交通、食宿等旅行費用用于旅行費用法的計算,并詢問其對保護秦淮風光帶生態文化價值愿意支付的最大費用用于支付意愿法的計算。

(2)數據收集:調查分別于2022年3月和9月進行,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南京市秦淮風光帶的主要景區進行現場問卷調查,共回收問卷181份,有效率約為90%。

(3)數據處理:利用統計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分析整理、描述性統計和因子分析法,得到游客對秦淮風光帶生態文化服務價值的感知現狀和特點。

本研究將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類型劃分為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兩大類,其中,使用價值指景區環境價值,非使用價值則包括文化遺產價值和旅游服務價值[25],詳見表1。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對游客感知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基礎上,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劃分價值維度,采用旅行費用法和支付意愿法估算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最后與景區實際營收進行對比分析。

(1)描述性統計分析

描述性統計,是指運用制表和分類,圖形以及計算概括性數據來描述數據特征的各項活動。描述性統計分析對調查總體所有變量的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性描述,主要包括數據的頻數分析、集中趨勢分析、離散程度分析、分布以及一些基本的統計圖形[26]。本研究主要對秦淮風光帶游客的個體特征、對景區的評價、支付意愿等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2)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簡化數據的方法,主要用來提取數據的主要信息,考察多個變量間的內在結構關系。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數據處理時,首先要開展KMO檢驗,只有通過KMO檢驗的數據才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可以用于檢驗這些數據的可靠程度。隨后開展的主成分分析是把屬性相關的幾個變量歸到同一類別里面,這些類別統一為主成分因子,通過這些因子來反映調查數據資料,進而驗證并修正評價指標體系[27]。本研究提出了影響游客感知的因素,并通過因子分析法進行歸納分析,以尋找景區最優的改進方面。

(3)旅行費用法

旅行費用法包括分區旅行費用法(ZTCM)、一般個人旅行費用法(ITCM)、高級個人旅行費用法(AITCM)、旅行費用區間分析(TCIA)等。TCIA是根據游客旅行費用劃分為不同的分區,計算各分區游客支出費用和旅游需求,計算出旅游率并構建其與游客支出之間的回歸模型,進一步求出消費者剩余[28]。由于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游客多集中在南京本地,TCIA能夠更充分利用樣本,保證每個集合中的游客都具有相等或相近的旅游費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分區后假設來自同一區域游客對某個旅游點具有相同的偏好和旅行費用這一缺陷,因此本文采取旅行費用區間分析的方法進行計算。本研究通過計算游客在景區的消費和消費者剩余,衡量生態文化服務功能的景區環境價值。

(4)支付意愿法

支付意愿法(CVM),又稱條件價值法,是通過問卷調查人們對保護游憩資源的最大支付意愿(WTP),或因為環境污染、資源破壞造成損失的最大受償意愿(WTA),其體現了人們對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和對其非使用價值的認可程度[29]。本研究通過計算游客愿意為秦淮風光帶旅游過程所支付的費用,衡量游憩資源的文化遺產與旅游服務價值。

四、 秦淮風光帶生態文化價值評估與分析

1. 游客感知價值分析

(1)樣本特征分析

整理原始數據,對樣本特征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發現:游客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多為41~60歲的中年人;多數擁有本科及研究生學歷,呈現高學歷的特點;客源主要來自江蘇省,所占比例近50%,主要是由于疫情影響,大部分游客只能在省內活動;約60%的游客已經游覽過秦淮風光帶三次及以上;多數游客通過親戚朋友推薦和網絡、電視渠道了解到秦淮風光帶;游客多以休閑觀光、放松身心為旅游目的(表2)。

(2)游客感知價值維度劃分

本文通過提取秦淮風光帶文化、環境、旅游建設等方面因素的游客感知價值公因子,分析秦淮風光帶的核心生態文化價值。對景區滿意度評價(變量值為1~5,1為非常不滿意,5為非常滿意)的17個變量進行因子分析處理,KMO值為0.956,大于0.8,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4271.417,在0.000水平上顯著,說明17個變量間存在顯著相關性,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運行結果如表3所示:

提取3個公因子:F1、F2、F3,三個公因子累積貢獻率為85.212%,能夠較合理地解釋原有變量所包含的信息。根據3個公因子所含次因子的特點,將其命名為景區環境因子、文化遺產因子、旅游服務因子(表4、表5)。

通過因子分析法得到各指標的公因子方差,其值大小表示該項指標對總體變異的貢獻。因此權重α可以通過計算各個公因子方差占公因子方差總和的百分數得到。α1=36.300/85.212=42.60%,α2=25.244/85.212=29.62%,α3=23.668/85.212=27.78%。

其中因子F1景區環境的權重系數最大,相較于文化遺產和旅游服務因子更為重要,說明游客最為關注景區的整體環境建設和生態景觀。

2. 景區生態文化價值核算

(1)景區生態文化使用價值

①計算消費者支出

總消費者支出包括旅行費用和時間成本。其中,旅行費用包括交通費、門票費、住宿費及其他額外費用;旅行時間包括出發地到目的地來回的交通時間以及在旅游地的停留時間,參考國內學者相關文獻[30],本文選取機會工資成本的40%替代計算旅行時間成本;通過統計局網站獲取各地在崗職工的平均年薪,扣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和雙休日,按照一年工作240天、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獲得各個出發地每小時的工資。

總消費者支出=旅行費用+時間成本

旅行費用=交通費+門票費+住宿費+其他額外費用

時間成本=旅行時間×40%×小時工資

旅行時間=出發地到目的地的交通時間×2+在旅游地停留時間

小時工資=各地在崗職工平均年薪÷240÷8

經計算,181位游客的總消費者支出為409194.19元,人均支出費用為2260.74元。

②計算旅游率

根據游客旅行費用的不同,將游客劃分為20個區間,計算每個區間的人數Ni、旅游需求Mi、累計樣本比例Pi和旅游需求率Qi。其中旅游需求Mi表示在該區間的最高支出費用限度下,愿意游玩的樣本游客數量;旅游需求率Qi為旅游需求人數與總樣本數的比值。從表6中可以發現,大部分游客的總支出費用低于1000元。

③計算消費者剩余

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時,愿意為其支出的價格和實際支出價格之差。根據供需規律,隨著消費支出的提高,旅游人數呈現下降態勢。以旅游需求率Qi為因變量,以旅行費用Ci為自變量,分別以線性、對數、倒數、冪函數和二次曲線等方式進行回歸,得到單個游客的旅游需求曲線模型。

表7 旅游率與旅行費用的曲線擬合結果

[方程 模型匯總 參數估計值 R 方 F df1 df2 Sig. 常數 b1 b2 b3 線性 .633 31.001 1 18 .000 .588 -6.615E-5 對數a . . . . . .000 .000 倒數b . . . . . .000 .000 二次 .877 60.836 2 17 .000 .744 .000 1.017E-8 三次 .975 206.751 3 16 .000 .877 .000 4.958E-8 -2.100E-12 復合 .960 429.538 1 18 .000 .678 1.000 冪a . . . . . .000 .000 Sb . . . . . .000 .000 增長 .960 429.538 1 18 .000 -.388 .000 指數 .960 429.538 1 18 .000 .678 .000 Logistic .960 429.538 1 18 .000 1.475 1.000 ]

注:a.自變量(Ci)包含非正數值。最小值為0。無法計算對數模型和冪模型

b.自變量(Ci)包含零值。無法計算倒數模型和S模型

根據表7可以看出,11個模型中復合模型、增長模型、指數模型、Logistic模型相關系數較高,F檢驗值最高,顯著水平達0.000,在標準范圍之內,從統計學上來說均為最佳模型。參考相關文獻和各曲線特征,在景區旅游價值評估過程中,增長模型相對較符合實際情況,如圖1所示。

因此,本研究選取增長模型。所得旅游需求曲線如下:

Q=[e(-0.3884-0.0003C)]

式中,Q為旅游需求率,C為旅行費用。

由公式可知,在只考慮旅行成本對旅游率的影響下,旅行成本升高一個百分點,旅游率的對數值將下降0.0003個百分點。

單個游客的消費者剩余計算公式為:

CSi=[(Ci+Ci+1)/2∞e(-0.3884-0.0003C)dC]

其中,CSi為第i個區間的每個游客的消費者剩余,Ci為第i個區間的旅行費用的左端點(即區間下限)。

總消費者剩余=[i=1nNi×CSi]=263118.96元

其中,n為區間個數,Ni為第i個區間的游客數量。

④使用價值估算

景區生態文化使用價值=(消費者支出+消費者剩余)/樣本人數*調查年份的游客總數

=(409194.19+263118.96)/181×3453.7×104

=128285520782.04元

=1282.86億元

(2)景區生態文化非使用價值

①支付意愿

對景區的區位、知名度、發展現狀等條件進行介紹可以帶給被調查者客觀真實的交易市場感知。調查結果表明,有152名游客愿意為保護秦淮風光帶支付一定費用,支付意愿率為83.98%。

②支付金額

在調查游客的最大支付意愿(WTP)時,并未在問卷中設置上下限或給定可選擇的支付金額,游客主要依據門票等旅行中實際消費進行填寫。

③非使用價值估算

由于本研究中最大支付意愿值范圍為0~1000元,差距較大,因此采用人均支付意愿期望值與調查年份的游客總數相乘進行計算。根據表8可計算出保護秦淮風光帶景區的人均支付意愿期望值為:

E(WTP)=[WTP×Pi]=132.85(元)

景區生態文化非使用價值=調查年份的游客總數×樣本支付意愿值=3453.7萬人×132.85=458824.05萬元=45.88億元

3.? 景區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評估

秦淮風光帶生態文化服務評估總價值

=使用價值×景區環境因子權重+非使用價值×(文化遺產+旅游服務因子權重)

=1282.86億元×42.60%+45.88億元×(29.62%+27.78%)

=546.50億?元+26.34億元

=572.84億元

結合相關數據資料,2022年秦淮風光帶旅游總收入為28.63億元1,本文所求得的游客感知視角下景區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為572.84億元,高于景區實際生態文化資源價值,可能的原因是受到疫情影響。其中景區旅游游憩使用價值遠高于景區實際收入,說明游客對秦淮風光帶的整體認可度高,愿意付出更多的費用,在門票、紀念品等商品和消費水平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此外,秦淮風光帶具有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有多處歷史古跡和秦淮河貫穿景區,如何進一步挖掘文化遺產與景觀美學的非使用價值也是景區未來發展需要關注的方面。

4. 討論

研究發現,景區環境和文化遺產價值是最受游客關注的價值屬性,這與景區內秦淮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密切相關,但目前其生態和文化價值還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此外,通過對游客感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游客對景區的滿意度整體較高,但對價值進行計算后發現,在生態環境方面仍有提升空間,表明在旅游資源開發中,需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宣傳。

總體上,本研究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現實意義:

(1)南京市秦淮風光帶是具有豐富河流文化資源的地區,通過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評估可以了解景區旅游資源整體開發利用的亮點與不足,為促進景區品質提升提供了發展方向。

(2)游客感知視角在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評估中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使相關部門關注游客作為景區生態資源直接受益者的切實感受,為進一步保護和發展文化風光類景區提供了參考。

同時,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受疫情影響,本研究的抽樣調查對象大部分為江蘇省內游客,游客感知價值分析的準確性受到影響,今后可以豐富抽樣對象來源地以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本研究僅評估了游客游玩過程中滿意度體現的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未來可以進一步探究游客游玩前后的感知差異,從而更加準確地進行價值評估與分析。

五、 結論和政策建議

1. 結論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和因子分析法劃分游客感知的景區價值維度,并運用旅行費用區間法和支付意愿法,進行南京市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的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的貨幣化估算,最終得到秦淮風光帶景區總體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結論如下:

(1)游客感知的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主要由3個維度構成,按照占總體感知價值的比重從大到小分別為景區環境、文化遺產和旅游服務,比重分別為42.60%、29.62%、27.78%。說明景區環境和文化遺產是最受游客關注的價值屬性,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2)通過旅行費用區間分析法計算得到景區生態文化使用價值為1282.86億元,通過支付意愿法計算得到非使用價值為45.88億元。景區生態文化使用價值比非使用價值大,說明秦淮風光帶內游憩資源種類多、具有一定知名度,基礎設施等服務較完善,且生態文化旅游項目建設較多,旅游開發強度大,對游客的吸引力強。

(3)游客感知視角下的秦淮風光帶生態文化服務評估總價值為572.84億元,大于景區2022年實際旅游總收入28.63億元。說明游客對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文化遺產展示方面的感知價值較高,但景區還未充分發揮其生態文化旅游資源的功能優勢。

2. 建議

基于以上實證分析結果,本研究對秦淮風光帶生態系統文化服務的保護和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活化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文化遺產價值

調研結果顯示,游客對文化遺產價值的關注度高,但文化遺產價值所占比重遠低于景區環境價值。因此,應充分挖掘和利用秦淮河流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區,提高游客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同感和滿意度。秦淮風光帶內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如秦淮燈會、秦淮燈彩、剪紙、南京白局、“秦淮八艷”等,傳承歷史悠久,自南朝就,受到才子佳人的青睞,成為文人墨客聚會的圣地。將旅游資源與南京六朝古都的深厚文化結合起來,設計制作有秦淮歷史文化特色的景觀微小品、情景表演等文化活動,在中秋節、元宵節等特色節日舉辦秦淮燈會活動,在秦淮游船上增加相關詩詞歌賦的展示并舉辦創作活動等,可以提高秦淮風光帶文化品位與人文內涵,帶動社會經濟效益與品質的提高。同時,秦淮河作為南京古老文化的搖籃,創造了悠久的歷史文化。應充分利用景區歷史文化優勢,打造一體化特色品牌,推出秦淮系列產品、活動及服務,如個性化定制的文創產品等,以吸引更多游客。

(2)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優化旅游休閑空間

在三類價值評估中,旅游服務價值所占比重最低。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休閑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對旅游休閑價值的感知和滿意度,對于提高景區的非使用價值具有積極作用。要注重游客對景區游覽引導標識及交通指示牌、公共衛生間、休息長椅等的需求,增加老年代步車,滿足老年人出游需要。還可以適當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豐富游客體驗,如對于夫子廟景區科舉文化,可通過VR虛擬技術等重現古代科舉場景,并與游客進行互動,加強沉浸式的旅游體驗感,迎合年輕群體喜好。還可依據周邊軌道交通等情況,規劃秦淮風光帶旅游路線圖,切實為游客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務,提升游客的旅游質量。

(3)適度進行開發利用,促進景區環境建設

在對秦淮風光帶進行開發利用的同時,也要注重景區使用價值的提升。通過在秦淮河周邊進行宣傳教育、展示解說等方式,引導游客重視河流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游客對生態環境價值的感知。同時,加強跨部門溝通和協作,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改善河流水質、生態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制定景區管理、監督具體規章制度,確保河流文化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評估、保護和發展工作得到有效實施。此外,積極探索河流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新方式,如在寬廣的河面處,以不破壞河流生態為前提,發展水上運動和娛樂活動,包括皮劃艇、帆船等,吸引企業投資入駐。

參考文獻:

[1] 黃順魁.生態資源屬性對不同生態補償方式的影響[J].現代管理科學,2016(12):58-60.

[2] 梁鴻,潘曉峰,余欣繁,等.深圳市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J].自然資源學報,2016,31(9): 1474-1487.

[3] 付景保.河南水景生態旅游開發的優勢、問題與對策[J].生態經濟,2010(12):159-162.

[4] Zeifhaml A V.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Journal of Marketing,1988,52(3):2-22.

[5] Sweeney C J,Soutar N G.Consumer Perceived Value: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J].Journal of Retailing,2001,77(2):203-220.

[6] Friedman M. Agreement between Product Ratings Generated by Different Consumer Testing Organizations: 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Consumer Reports and Which? from 1957 to 1986[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1990,24(1):44-68.

[7] 程興火.基于游客感知價值的森林生態旅游景區競爭優勢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8] 李文兵,張宏梅.古村落游客感知價值概念模型與實證研究——以張谷英村為例[J].旅游科學, 2010,24(2):55-63.

[9] 任慶柳,楊兆萍,韓芳,等.國家公園“資源價值”與“游客感知”對比研究——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為例[J].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2023,40(3):333-342.

[10] 馮強,程興火.生態旅游景區游客感知價值研究綜述[J].生態經濟,2009(9):105-108.

[11] 周璐,肖平,湯澍,等.基于感知價值的城市森林游憩者滿意度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生態經濟,2014,30(5):146-152.

[12]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 Human Well-being: Wetlands and Water Synthesis[M].Washington: Island Press,2005:1-68.

[13] 李煥承.基于GIS的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研究與應用[D].杭州:浙江大學,2010.

[14] Arnberger A, Schneider E I, Ebenberger M, et al.Emerald Ash Borer Impacts on Visual Preferences for Urban Forest Recreation Settings[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17(27):235-245.

[15] Cortinovis C, Geneletti D. A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Urban Planning Decisions on Regulat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Cities[J].Ecosystem Services,2019(38):100946.

[16] J D A, Mette T.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Terms of Ecological Risks and Returns[J].Conservation Biology,2011,25(2):250-258.

[17] Bieling C.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s Revealed through Short Stories from Residents of the SwabianAlb(Germany)[J].Ecosystem Services,2014(8):207-215.

[18] Zandersen M, Tol S R. A Meta-analysis of Forest Recreation Values in Europe[J].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2008,15(1):109-130.

[19] 張春慧,王乃昂,陳美招.貴清山地質公園游憩價值評估[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4,28(2):203-208.

[20] Ghermandi A, Fichtman E.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of Multifunctional Constructed Treatment Wetlands and Waste Stabilization Ponds:Time to Enter the Mainstream?[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5,84.

[21] 孫寶娣,崔麗娟,李偉,等.基于費用區間法的遼寧省濱海濕地休閑旅游價值評估[J].資源科學, 2017,39(6):1160-1170.

[22] 茍廷佳.三江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1.

[23] 張彪,謝高地,肖玉,等.基于人類需求的生態系統服務分類[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6): 64-67.

[24] 張紅霞,蘇勤,王群.國外有關旅游資源游憩價值評估的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2006(1):31-35.

[25] 李蘭莉,楊阿莉,王紀云.國家公園語境下森林公園游憩價值感知評估及優化——以馬蹄寺森林公園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22(2):164-171.

[26] 周虹宇.基于游客感知的烏梁素海濕地公園游憩價值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27] 王嵐,張捷,曹靖,等.游客感知視角下的旅游地可進入性評價研究——以九寨溝風景區為例[J].人文地理,2010,25(2):144-148.

[28] 彭文靜,姚順波,馮穎.基于TCIA與CVM的游憩資源價值評估——以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經濟地理,2014,34(9):186-192.

[29] 張志強,徐中民,程國棟.條件價值評估法的發展與應用[J].地球科學進展,2003,18(3):454-463.

[30] 吳經緯,郭憶,陶敏,等.歷史文化因素對南京秦淮河濱水區經濟開發的價值估算分析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4,14(11):14-19.

基金項目:2022年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基于游客到訪意愿的秦淮風光帶品質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210307232Y)。

作者簡介:張芷瑜(2002-),女,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國土空間規劃與管制;聶嘉(2002-),女,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土地經濟與管理;孫馨(2002-),女,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資源與環境經濟;郭杰(1982-),男,博士,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土地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國土空間規劃與管制、景觀生態與可持續性科學、土地信息技術及應用。

(收稿日期:2023-07-18? 責任編輯:蘇子寵)

猜你喜歡
因子分析法價值評估
基于因子分析對鄉村旅游者鄉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業綜合競爭力評價研究
快遞服務配送環節的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國有工業企業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國有工業企業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市場法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農民的城市融入評價體系
基于非財務指標的互聯網企業價值評估研究
新三板生物醫藥企業價值評估問題研究
價值評估方法理論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