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漢委婉語的文化比較

2024-01-03 21:50王慧
校園英語·上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委婉語跨文化交際

摘 要:為了使交際順利進行,各種語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一種間接或模糊表達,也就是委婉語。中英兩種語言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產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委婉語會折射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本文筆者旨在探討英漢委婉語的文化異同,幫助讀者成功使用委婉語進行跨文化交際。

關鍵詞:委婉語;文化比較;跨文化交際

作者簡介:王慧(1985.01-),女,淮南聯合大學,講師,英語語言學碩士,研究方向:語言學、翻譯。

委婉語(euphemism)是人類語言中皆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是語言交際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該詞源于希臘語,eu-表示“好”,phemisim表示“語言,說話”,所以合在一起的字面意義就是好的說法或吉利話。委婉語本質上是一種間接的表達,與直露、粗俗、傷人的說法相比,委婉語減少了刺激性,使交流雙方感到舒適悅耳。漢語中把委婉語一般稱為“婉轉,婉曲”,根據《辭?!泛汀稘h語修辭學》里的解釋,漢語里的委婉語更強調說話含蓄、轉彎抹角。中國語言學家陳望道在著作《修辭學發凡》中解釋委婉語一詞為“說話時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話來烘托暗示,通過使用語義模糊的詞語,或者通過比喻、借代、借喻等修辭手法,描述一些聽起來刺耳、不文雅的事物,或者代替禁忌語克服這些概念給人們帶來的不愉快、尷尬或者掩蓋事實真相,起到美化粉飾的作用”。倘若沒有委婉語,人類社會將無法維持正常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尤其在當前跨文化交際的大背景下,委婉語對于促進交流溝通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況且沒有誰不使用委婉語。委婉語是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衍生物,對于英漢兩種差異很大的語言系統,委婉語的形成與各自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特征和人文歷史息息相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委婉語多為其內部成員所熟悉,但在跨文化交際中往往出現偏差乃至造成交際障礙。

一、委婉語的功能及英漢委婉語文化比較

委婉語的功能主要包括避諱、禮貌和掩飾。避諱是委婉語的最初具備的功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都會在語言表達中避開一些難以讓人啟齒的或是可怕的、不祥的東西。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下形成的各種社會禁忌。直接的表達即禁忌語與委婉語所表示的是同一事物,仿佛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相反相成。比如,死亡和疾病是所有文化中普遍的禁忌事物,都有很多的委婉語來代替直接的表達die和be dead。在英語中,表達死亡的委婉語十分豐富,如:cease to think or breathe、to be no more、pass away、to run one's race、go to west, close one's eyes、return to dust、go to heaven(進天堂)、answer to the call of God(回應上帝的召喚)、be asleep in Jesus(安睡在耶穌懷中)等等,其中一些與上帝和天堂有關的表達體現了基督教對英語深刻的影響,在《圣經》中涉及的死亡的表達數量繁多,其中有些委婉語的宗教色彩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模糊不清。另外,關于死亡也有一些詼諧戲謔的表達,如:kick the bucket(翹辮子)、kick up one's heels(蹬腿),但這兩種表達相較于英語委婉語“說好話”的原本意義,只能說是一種間接表達,更確切地說是屬于俚語的范疇。漢語里關于死亡的委婉語數量更為繁多,除了常用的“去世”“咽氣”“沒了”“老了”等,漢語死亡委婉語還映射出傳統的社會等級制度、宗教觀念的影響。如在中國古代,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人身故稱“崩”,皇貴妃以下到嬪稱“薨”,士大夫曰卒,普通平民曰死??梢?,封建統治者就連死亡都要比庶民高人一等,但是在現代社會,過去的這種階級差異早已不復存在。宗教觀念對于漢語委婉語的影響主要源自佛教和道教,而且這部分委婉語只在宗教范圍內使用,如:佛教里的“圓寂、歸寂、坐化、涅槃、歸真”,道教里的“仙逝、仙游、羽化成仙”。此外,漢語委婉語關于死亡的表達還和人的身份有關。如:品德高尚、貢獻巨大的人的逝去,可以用“星隕”“隕落”;英雄的死亡,可以用“犧牲”“殉國”“就義”“捐軀”等;老人的死亡用“駕鶴西歸”“壽終正寢”等;年輕人的死亡可以說是“英年早逝”,小孩子的死亡可以說是“夭折”“夭亡”等。這些和英語委婉語是有區別的。比如疾病,出于對疾病的恐懼和對病人的同情,人們在談論疾病時往往用各式各樣的委婉語。比如艾滋?。ˋIDS)在英語中的表達可以用social disease(社會?。?,癌癥(cancer)代之以long illness(久?。?、the growth(生長物即惡性腫瘤)或the masses(大團物質)。漢語里可以把癌癥稱為重癥。英語作為拼音文字,許多疾病還可以用縮略語表示,如TB代表肺結核,big C代表癌癥, VD代表venereal disease性病。此外,還有用醫生或患者的名字來命名疾病的,如: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氏癥委婉表示老年癡呆癥,這個名稱來源于最先描述此病的帕金森醫生,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就是我們說的漸凍癥,法國又叫夏科(Charcot)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氏(Lou Gehrig)病,這兩個名稱都來源于罹患此病的病患。

再看委婉語的禮貌功能。如今委婉語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禮貌,禮貌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和主流社會價值觀,主要的功能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維持良好人際關系和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說話人應在考慮時間、地點、與受話人的關系等語境因素的基礎上采用讓對方愉悅的語言形式。根據英國語言學家Leech提出的禮貌原則,可以更好地理解委婉語的這一禮貌功能。禮貌原則包含6條準則:1.得體準則??s小對方的損失,擴大對方的好處;2.慷慨準則??s小自己的好處,擴大自己的損失;3.褒獎準則??s小對對方的詆毀,擴大對對方的贊揚;4.謙遜準則??s小對自己的贊揚,擴大對自己的詆毀;5.贊同準則??s小與對方的分歧,擴大與對方的一致;6.同情準則??s小對對方的厭煩,擴大對對方的同情和好感。通過這些準則,人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委婉語生成的心理原因和社會原因。比如,中英有很多關于職業的委婉語都存在著美化職業的傾向,用高大上的名詞以代替普通工作人員的名稱,以避免冒犯劣勢職業群體。這些美化詞往往采用了構詞法中的復合法,比如加上構詞詞素engineer(工程師),consultant(顧問)或者executive(主管),這三個詞都屬于敬稱;或者采用詞綴法,添加來自拉丁語的后綴-ist或來自法語的后綴-cian以顯高貴和檔次提升。如:barber,hairdresser可以稱為beautician或cosmetologist (美容師),servant可以稱為domestic engineer(家務工程師), housewife可以稱為domestic executive(家務主管),advertiser可以稱為advertising engineer(廣告師) ,dry cleaner可以稱為dry cleaning engineer (干洗工程師) ,salesperson可以稱為sales consultant(營銷顧問), house seller可以稱為property consultant(置業顧問),garbage collector可以稱為garbologist (垃圾專家)。通過漢語的翻譯,可以看出英漢在職業委婉語方面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漢語中的“師、主管、顧問”都是在職業委婉語中起著美化修飾作用的表達。相比而言,英語中職業委婉語產生得更早一些,但由于改革開放,受西方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影響,我國的職業委婉語也就應運而生,并且呈現出不斷壯大的態勢。使用職業委婉語使大多數民眾對行業間不平等現象心理上得到緩解,使得人們在日常交際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比如年齡這個話題,西方人是特別忌諱“老”,所以在交際中沒有old people, 可以有distinguished gentleman (尊貴的長者)、advanced in age(年事已高)、senior citizen(資深公民)、well-preserved(保養得很好的)、the longer living(生活經歷較長者,長壽者)、養老院是home for the adults或an adult community,adult雖一般指年輕的成年人,但是年齡跨度也可以很大,可以指年邁的人。漢語中不忌諱“老”,有許多“老”字構成的尊稱,如“您老、王老、老先生、老丈人、老人家”等。再看關于人體排泄的委婉語,漢語中可以用“方便一下”“去下洗手間”“大號、小號”等,英語中有the call of nature(自然的需要)、powder one's nose(略施薄粉,女性用)、to relieve oneself(讓自己輕松一下)等說法。

委婉語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避諱”或“禮貌”的作用外,還經常充當掩飾或者美化的角色。比如政治領域中,一些統治集團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緩解國內矛盾、美化侵略戰爭,往往大量借助于委婉語這一手段。美國則是該領域委婉語的生產大戶。軍事領域是政治領域的重要部分,如把侵略(aggression, invasion)說成是政治行動(political action)、軍事行動(military action)、軍事介入(military involvement)、外科手術式的打擊(surgical strikes)或稱為平息(pacification)??找u被稱為后勤打擊(logistical strikes)或近地空中援助(close air support),把明目張膽的襲擊稱為武器偏差(a weapon went astray)或誤傷(hit by mistake),把偷襲美其名曰為預防性打擊(preemptive strikes),把大量平民的傷亡稱為附帶性損傷(collateral damages)。美國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稱為軍事資源(military assets),比如愛國者導彈(patriot missile)、聰明導彈(smart bomb)、誠實的約翰(Honest John,指地對地火箭)和平衛士(peace keeper,指戰略彈道導彈)等。美國將在戰爭中的失敗也只是稱為不完全的成功(incomplete success)。美國的作戰部(war department)也于1947年更名為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以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社會經濟方面,經濟危機(economic crisis)會被輕描淡寫為經濟減速(economic slowdown)、經濟衰退(economic recession)或經濟事件(economic thing),大量人員被裁員會被說成是減縮規模(downsizing),工人失業被稱為待業(layoff),貿易戰(trade war)也常被conflict或dispute所代替。政治丑聞被美化為“某某門”事件,如水門事件(Watergate,指尼克松政府成員進行的一系列秘密的、非法的活動),竊聽門事件(Eavesdropping gate,指布什總統的監聽行動),拉鏈門事件(Zipper gate,指總統克林頓的性丑聞事件)等。諸如此類的委婉語,都是為美國政府美化政治問題,調和政治矛盾和紛爭而服務的。外交領域的委婉語也是不勝枚舉,因為外交中往往不可避免會觸及敏感問題,為了維護本國利益以及世界和平就必須采取委婉表達。比如表示poor countries,從起初的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欠發達國家),到后來的developing countries(發展中國家)再到emerging countries(新興國家)和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第三世界國家),越是敏感領域,委婉語越多且更新速度也越快。教育領域也不乏委婉語。比如,差生是underachiever(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學生)或者below-average(中等水平以下),學生懶惰可以說成“need ample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work well”(需要充分的監督才能更好地學習)。這些表達或“積極用語”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

二、結語

綜上所述,委婉語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方傳統觀念、價值觀念和制度的差別。為了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減少跨文化交際失誤,促進國際交流,建立國際友誼,人們應當更加重視并更準確理解文化交際中出現的委婉語。同時,也要注意到委婉語是具有時代性和更新性的,會隨著語言的發展而呈現出時代特征和新的內容。

參考文獻:

[1]于海江.英語委婉語的交際功能與構造原則[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2(6):11-14.

[2]張紅霞.從跨文化角度對比研究英漢委婉語的差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9):12-14,57.

[3]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劉純豹.英語委婉語詞典[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5]汪榕培,王之江.英語詞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

[6]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1983.

猜你喜歡
委婉語跨文化交際
委婉語教學研究
英語委婉語表達研究
禮貌策略在商務英語信函中的應用
基于順應理論的委婉語研究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淺論委婉語在商務談判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