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翅土白蟻不同誘集方法及防治藥劑驅避效果比較

2024-01-03 08:04
武夷科學 2023年2期
關鍵詞:氟蟲白蟻吡蟲啉

羅 德

(建甌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 福建 建甌 353100)

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是為害林木的主要害蟲之一,存在取食根莖、樹皮上筑蟻道等危害,阻礙林木生長,甚至致枯死。 黑翅土白蟻食性廣泛,香樟、桉樹、馬尾松、杉木、楠木、木荷等主要林分山場均有分布(陳镈堯等,1993;謝美崇,2013)。 目前,針對園林、房屋、堤壩等設施上的白蟻,主要是采用毒餌監測站等措施進行防治,該方法成本較高,經濟價值高的綠化帶、室內裝修等建筑設施可以承受;而防治分布面積廣泛的林木上的黑翅土白蟻,則需選擇成本較低、操作更為簡便的方式。

野外防治黑翅土白蟻受環境影響大,雨水導致誘餌發霉影響黑翅土白蟻的取食選擇。 氟蟲腈、吡蟲啉、烯啶蟲胺、氟蟲胺等藥劑對黑翅土白蟻均有防治效果(高勇勇等,2018;黃求應等,2005b;鐘平生等,2005)。 防治藥劑發揮藥效是通過白蟻間的交哺和修飾行為(Su,1994),將含有藥劑的誘餌帶入到蟻巢,因而需要藥效緩慢,不能選擇迅速擊倒的防治藥劑;同時不同的防治藥劑對黑翅土白蟻存在驅避效應,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 為選擇更便捷、更適合的防治黑翅土白蟻的方法,本研究根據黑翅土白蟻的取食喜好對誘集方法進行改進,并對藥劑防治的選擇開展調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誘集方法比較

試驗材料有松木屑、杉木屑、甘蔗渣、沙土、干稻草、白砂糖、水。

試驗地點選擇在建甌市黑翅土白蟻為害嚴重的杉木林,每隔5 m 挖30 cm×30 cm×20 cm(長×寬×深)誘殺坑,共計100 個穴。

試驗所用誘餌有松木屑、杉木屑、甘蔗渣、沙土4 種,每種誘餌稱取250 g 樣品。

以不做任何處理為對照,在坑內誘餌上采用4 種處理方法,誘餌上噴灑清水(處理A)、誘殺坑底部墊稻草(處理B)、誘餌上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處理C)、誘餌上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并在誘殺坑底部墊稻草(處理D),噴灑清水和白砂糖水處理組的液體使用量為0.5 L,每組重復5 次,各個處理組隨機分配,并做好標記。 分別于2、5、9、15 d 對誘殺坑內的黑翅土白蟻個體數量進行調查統計。

1.2 防治藥劑驅避效果調查

試驗藥劑:2.5%氟蟲腈乳油[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35%吡蟲啉懸浮劑(江蘇長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呋蟲胺懸浮劑(青島海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參照黃求應等(2006)的誘殺坑法,按照誘殺坑誘集黑翅土白蟻最多的處理方法,每隔5 m挖30 cm×30 cm×20 cm(長×寬×深)誘殺坑,底部墊稻草,灑250 g 杉木屑,再噴灑0.5 L 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 10 d 后調查黑翅土白蟻數量,后噴灑防治藥劑。 2.5%氟蟲腈乳油、20%呋蟲胺懸浮劑、35%吡蟲啉懸浮劑分別稀釋40 倍、500 倍、2000 倍。 每個處理重復5 次,第10 天開始調查并記錄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數量,連續調查6 d,統計誘殺坑內白蟻減少數量。

1.3 數據分析

使用SPSS 26.0 分析軟件,采用新復極差法比較各個處理方法上的差異顯著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方法誘集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比較

采取挖誘殺坑法,在坑內不同的誘餌上選擇噴灑清水、底部墊稻草、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底部墊稻草并噴灑質量分數10%白糖水4 種處理方法,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數量如表1 所示。 直接使用沙土的誘殺坑內,除誘餌上噴灑清水處理組外,其他處理組坑內在第2 天均有少量個體活動,隨時間推移,第5、9、15 天,噴灑白糖水2 個處理的誘殺坑內誘集的個體數量不斷增加,與噴灑清水和對照組差異顯著,而底部墊稻草并噴灑糖水的誘集效果更加明顯,第15 天,平均每坑能誘集到40.0 只黑翅土白蟻。

同時,分別使用松木屑、甘蔗渣、杉木屑3 種誘餌的誘殺坑內,底部墊稻草并噴灑糖水與對照、只噴灑清水的2 個處理對比,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數量更多。 其中,以杉木屑為誘餌,第9天,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數量最多,可達590.0 只,與其他處理方法差異顯著。

調查不同處理方法誘集黑翅土白蟻數量可知,底部墊稻草并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組合處理誘集效果要好于只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底部墊稻草誘集效果次之,噴灑清水處理組誘集效果最差。

表1 不同處理方法誘集黑翅土白蟻數量Table1 The quantity of O. formosanus trapped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黑翅土白蟻誘餌引誘效果調查

松木屑、甘蔗渣、杉木屑和沙土4 種誘餌在所有處理方法下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平均數量結果如表2 所示。 以松木屑為誘餌,第2 天,平均每個誘殺坑誘集到黑翅土白蟻97.8 只,隨時間推移,誘集數量逐漸增多,第15 天,平均每個誘殺坑能誘集183.4 只,甘蔗渣和杉木屑誘餌誘集效果趨勢與松木屑一致;松木屑和甘蔗渣誘餌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差異并不顯著,兩者與沙土誘餌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數存在顯著差異;杉木屑誘餌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與其他3 種誘餌存在顯著差異,引誘效果要好于松木屑和甘蔗渣,并在第9 天達到高峰,平均每個誘殺坑誘集362.9 只黑翅土白蟻。 通過調查發現,不同誘餌誘集到的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在第9 天后達到高峰,并趨于穩定。

表2 不同誘餌誘集黑翅土白蟻數量Table 2 The quantity of O. formosanus trapped with different baits

2.3 防治藥劑驅避效果調查

由表3 可以看出,用氟蟲腈、呋蟲胺、吡蟲啉3 種防治藥劑后,連續6 d 觀察誘殺坑內黑翅土白蟻種群減少數量。 結果表明,使用氟蟲腈防治后,平均每天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減少55.4只;使用呋蟲胺防治后,平均每天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減少105.9 只;使用吡蟲啉防治后,平均每天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減少107.6 只。 氟蟲腈與呋蟲胺、吡蟲啉的防治效果存在顯著差異。使用呋蟲胺防治后第2 天,誘殺坑內的黑翅土白蟻種群數量減少63.4%;使用吡蟲啉防治后第2 天,種群數量減少59.2%;相對使用氟蟲腈防治后,除前期種群減少量較多,后期種群減少量相對穩定。 因此,使用氟蟲腈防治黑翅土白蟻,驅避效果要小于呋蟲胺和吡蟲啉,黑翅土白蟻對氟蟲腈拒食作用不明顯。

表3 黑翅土白蟻對不同藥劑驅避效果調查Table 3 The repellent effect of different drugs on O. formosanus

3 討論

野外防治白蟻種群的方法,首先引誘白蟻進入誘殺坑,其次白蟻攜帶有防治藥劑的餌料傳遞到蟻巢,通過白蟻間的交哺作用取食,最終達到消滅整個蟻巢的效果。 本研究通過比較黑翅土白蟻誘餌的不同處理方法,發現選擇誘殺坑底部墊稻草并在誘餌上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的處理方法更加容易誘集白蟻種群,引誘效果最好。 白蟻對發霉誘餌有一定的拒食作用(阮冠華等,2014),誘殺坑底部墊稻草避免了誘餌與土壤直接接觸,通風透氣良好,雨水浸泡誘餌后不易發霉。 在誘餌上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能顯著提高黑翅土白蟻的取食效果(黃求應等,2005a),但單獨使用該方法效果不如底部墊稻草并噴灑質量分數10%白砂糖水。改進誘殺坑法,減少誘餌發霉概率,增加誘餌發現幾率和引誘效果,這種處理誘餌方法更方便、簡潔、經濟,更具有實用性。

不同的誘餌引誘白蟻效果存在差異,有研究表明,園林廢棄物(于煒等,2022)、楊梅木(李靜等,2013)容易吸引黑翅土白蟻取食,桉樹容易招引黑胸散白蟻取食(熊強等,2016)。 本研究野外防治黑翅土白蟻試驗選擇了杉木屑、松木屑、甘蔗渣、沙土4 種誘餌,結果表明,黑翅土白蟻更偏好杉木屑。 有研究認為,白蟻喜歡取食低密度質量的木材(Arangoet al,2006),杉木密度比松木低,因此,論證了黑翅土白蟻更偏好于取食材質密度低的杉木。 黑翅土白蟻存在取食記憶現象(丁芳等,2015;劉佳佳等,2015),誘餌的選擇與黑翅土白蟻原食物存在一定相關性。 此次野外試驗地點選擇在杉木林中,黑翅土白蟻的食物以杉木為主,認為存在取食記憶,因而對杉木屑誘餌更具有偏好性。 在野外防治中,應因地制宜,根據防治區域的林分結構,選擇合適的誘餌,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黑翅土白蟻對大多數防治藥劑都存在驅避、拒食作用,選擇一種高效、藥效緩慢、驅避作用小、傳遞性強的藥劑是有效防治白蟻關鍵因素之一。 本試驗結果顯示,2.5%氟蟲腈乳油的驅避作用要小于35%吡蟲啉和20%呋蟲胺懸浮劑,因而傳遞到黑翅土白蟻蟻巢內的氟蟲腈誘餌量更多,能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試驗結果與黃求應等(2005b)防治黑翅土白蟻,毛偉光等(2009)防治黑胸散白蟻,譚梁飛等(2016)防治散白蟻的效果一致。 相比吡蟲啉和呋蟲胺防治藥劑,氟蟲腈使用藥量較少,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也較小。 因此,2.5%氟蟲腈乳油是野外防治黑翅土白蟻比較理想的藥劑。

猜你喜歡
氟蟲白蟻吡蟲啉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劑的配方研制
噻蟲嗪、吡蟲啉灌根防治蘋果綿蚜及砧穗組合抗性試驗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報告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測定鮮蛋中氟蟲腈及其代謝物
信息更正
2017年巴西進口近8000t吡蟲啉價格上漲感受明顯
《生化結合治理白蟻》
《生化結合治理白蟻》
殘忍的白蟻
“壞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