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

2024-01-04 11:58王瑞林
農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薯塊種薯生育期

馬鈴薯機械化采收

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菜兼用作物。馬鈴薯塊莖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鹽,有著“地下蘋果”的美譽。由于馬鈴薯的營養價值高,其相關食品已成為一種消費時尚。2017 年農業農村部出臺了《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挖掘糧食生產新潛力,推進農業轉方式、調結構,開辟國家糧食安全新途徑。近年來,各地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把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作為破解農業發展瓶頸、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有益探索。遼寧地區的光照、溫度、降水和土壤條件比較適合馬鈴薯生產,是我國馬鈴薯主產區之一,在全國馬鈴薯生產上占有重要比重,年種植面積在6.7 萬公頃左右,年均總產量45 萬噸左右。全省各地均有種植,以早熟鮮食型品種為主,馬鈴薯生產已成為遼寧許多地區農民增收的一條新途徑。

一、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的優勢

馬鈴薯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促進農戶不斷擴大種植面積,但落后的生產方式嚴重制約了遼寧省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因此,在田間勞作生產效率低下、勞動力成本上漲的背景下,全力推動馬鈴薯機械化種植勢在必行。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是以旋耕、起壟整地一體機,播種、覆膜和鋪設滴灌一體機,打藥機,滅茬機和收獲機等農用生產機械為主體,生產過程中輔以人工,通過膜下滴灌等新時代馬鈴薯種植方式,改進原有馬鈴薯生產與耕作方式,為馬鈴薯產業發展起到加速器和引擎器的作用。

據測算,采用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馬鈴薯產量平均畝產達3800 千克,比傳統種植增產8.8%,節省人工成本60%以上,增效61.8%,傷薯率、破皮率低,凈挖率、明薯率高。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種植可實現畝增收超510 元,提質增效成果顯著。

二、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

1.整地施肥。在土壤封凍前用撒肥機將肥料撒施于地表,一般畝用腐熟農家肥1000 ~2000 千克或優質商品有機肥200~300千克,拌入3%辛硫磷3~4千克。選用深翻犁機具翻地30 ~35 厘米,打破犁底層,翻垡晾曬。播前用旋耕機淺耕,深度10 ~15 厘米,使地表平整,土塊細碎,均勻一致。

2.品種選擇。馬鈴薯為喜冷涼作物,生長適溫16 ~24℃,結薯適溫17 ~19℃。選用通過審定或登記的馬鈴薯品種,生育期在70 天以內、結薯集中、豐產、大薯率高、脫毒優良種薯。根據不同的生育期選用優良品種,生育期是指從出苗到成熟收獲的總天數,馬鈴薯按照不同生育期可分為:極早熟品種,生育期在6 天以內,有“富金”和“東農303”等;早熟品種,生育期為61 ~70 天,有“中薯5 號”“早大白”“遼薯6 號”“沈薯5 號”“尤金”“黃麻子”“克新4 號”等;中早熟品種,生育期為71 ~85 天,有“東農304”“克新1 號”“興佳2 號”等;中熟品種,生育期在86 ~105 天,有“夏波蒂”“大西洋”等。

3.種薯處理。播種前15 ~20 天催芽,催芽宜在有散射光的室內或塑料棚內進行,催芽時將種薯重新挑選一遍,剔除病爛塊后放置于15 ~20℃條件下催芽。芽長0.1 ~0.2 厘米時,放于散射光下晾芽。播種前1 天切塊,每個芽塊保證帶1 個健康芽眼,單個芽塊重25 ~30 克。切塊時準備兩把切刀,每切一個整薯換一次刀,將換下的切刀浸入75%的酒精或3%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注意淘汰變色薯塊。薯塊切好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 ~150克+4%的春雷霉素30 克可濕性粉劑或25%咯菌腈懸浮劑30 毫升,混勻后拌種或包衣,晾干即可播種。采用機械化技術種植馬鈴薯時,馬鈴薯種薯催芽不能太長,發芽長度應掌握在0.2 厘米以下,否則芽子太長容易機械碰傷生長點。

4.播種。春季栽培馬鈴薯,要在10厘米深的土層,溫度穩定在7℃以上時進行,遼寧省一季作地區一般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進行栽培,二季作地區在3 月中下旬至4 月上旬栽培。

馬鈴薯播種機可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撒殺蟲劑、播種、覆土起壟、鋪設滴灌帶及覆膜等工序;采用大壟雙行,壟距90 ~100 厘米,壟上行距15 ~20 厘米,株距30 ~33 厘米,交錯播種;地膜寬100 ~110 厘米,壟頂寬50 ~60 厘米,壟高22 ~25 厘米;畝施100 千克N:P:K 比例為15:10:20 的馬鈴薯專用肥。播種深度沙壤土為12 ~15厘米,黏土為10 厘米;畝栽4000 ~4500 株。

5.田間管理。

①培土。播后要防止大風揭膜,播種后20 天后或出苗前5 天,用培土機在地膜上培土2 ~3 厘米,不需破膜放苗。

②封地除草。膜上培土后,畝用33%二甲戊靈(施田補)100 ~150 毫升、300 倍液,用噴藥機噴進行封地除草。

③澆水施肥。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機進行追肥澆水,追肥前先滴灌1 小時清水,追肥結束后再滴灌半小時清水。齊苗后隨滴灌畝施液態氮25 千克;現蕾期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10 ~15 千克;開花盛期噴施濃度為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澆水在齊苗后、現蕾期、盛花期,滴灌帶澆水要少量多次。

三、化學控長

使用植保無人機進行化學控長。封壟后植株出現徒長,畝用30 克烯效唑可濕性粉劑70 倍液進行植保無人機噴施。植保無人機霧化扇形噴嘴噴出藥液中間多、兩側少,要調整相鄰噴嘴間距,使其重疊范圍保持在30%以上,確保噴灑效果;飛行高度控制在1.5 ~3 米,飛行速度每秒2.3 ~5.5 米,保持穩定飛行,藥物霧滴均勻分布。

四、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早疫病、黑脛病和炭疽病,出苗齊后用代森錳鋅及時預防早、晚疫??;發現黑脛病株及時拔除帶出田外,用“春雷霉素”或“乙蒜素”等灌根2 次。注意麥蚜的預防;防治地下害蟲蠐螬、螻蛄、金針蟲的藥劑隨滴灌澆水進行。

五、機械化收獲

馬鈴薯地上部有70%出現萎蔫、黃化則意味著進入成熟期,此時可以開始收獲。馬鈴薯收獲前7 天利用馬鈴薯殺秧機將馬鈴薯地上部植株打碎,留殘茬5 ~8 厘米,并將地里馬鈴薯莖稈和雜草清理干凈,減少機組作業時阻力,達到良好收獲狀態。馬鈴薯收獲機動力輸出機械一般選用554 拖拉機,是一種發動機輸出功率為55 馬力的柴油拖拉機,動力采用JD495T、JD4100T、JD4102T,常柴4G33T、新柴A495、A498 型柴油機,四沖程發動機,扭矩儲備大;動力輸出具有3 擋轉速(540、730、1000r/min)可供選擇。用以上拖拉機進行馬鈴薯挖掘機作業,具體情況要根據不同地塊和不同地區進行合理選擇。挖掘深度在20 ~25 厘米。滴灌管應在殺秧前拆除。選擇晴天進行收獲,盡量減少薯塊破損,保證薯塊表皮干燥。收獲后及時分選、包裝、銷售,若不能及時銷售的薯塊在避光透氣的條件下1 ~4℃貯藏。

猜你喜歡
薯塊種薯生育期
馬鈴薯種薯退化的原因及預防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種氮素積累特性研究
紅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紅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塊儲藏腐爛原因及防止對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獲的特征特性
馬鈴薯種薯貯藏性能和貯藏技術分析
不同生育期水分虧缺對烤煙干物質積累與代謝酶活性的影響
基于作物生育期的潛在蒸散的時空演變特征及R/S 分析
2013-2014年度二二二團冬小麥各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