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食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及品質評價

2024-01-04 15:45冉世前杜玉婕趙小敏茍開禮袁雨晴
耕作與栽培 2023年5期
關鍵詞:鮮穗穗位鮮食

冉世前, 杜玉婕, 趙小敏, 茍開禮, 袁雨晴

(1.遵義市農村發展服務中心, 貴州 遵義 563000; 2.遵義市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 貴州 遵義 563000)

鮮食玉米是指在乳熟期進行果穗采收,用于直接食用或加工的一類果蔬產品,按植物學分類可分為糯玉米、甜玉米、甜糯玉米3種類型[1-2]。近年來,低脂、高纖維、高蛋白等健康的膳食結構已成為全新的消費趨勢,而鮮食玉米具有口感好、低脂肪、高纖維、多營養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3]。另一方面,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消費市場的轉型升級,鮮食玉米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達120萬hm2,其中糯玉米73.33萬hm2、甜玉米33.33萬hm2、甜加糯玉米13.33萬hm2,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鮮食玉米種植、生產、加工和消費的國家[4-6]。但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標準和有效的監管,鮮食玉米產業發展也存在良種選育力度不夠,品種單一、品牌和質量意識薄弱,無完善標準體系、鮮穗市場信息不對稱,種植效益差異大等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5-7]。通過對不同鮮食玉米品種開展種植比較試驗,并對食用品質進行評價,為目前遵義市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時間和地點

于2022年3月24日至7月15日進行;試驗地點位于遵義市匯川區松林鎮松林居,海拔900 m,經度108°65′13″,緯度9°34′13″,年積溫4 500 ℃,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1 200 mm,地塊平整均勻, 具有噴灌條件,土壤為黃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前茬蔬菜。

1.2 試驗材料

萬糯2000(ck)、萬糯2013、萬糯2018、萬彩糯6號、珍珍糯600、滬紅糯1號、金糯1913、京科糯768、農科糯336、萬黃甜糯1015、萬彩甜糯118、中鮮糯868、中鮮糯808、密甜糯2號、彩甜糯6號、荊恒一號、荊彩3399、雙萃270,共計18個鮮食玉米品種,均由貴州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供。

1.3 試驗方法和田間管理

試驗方法: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行長8 m,行寬4.8 m,小區面積16.8 m2重復間設80 cm走道。

田間管理:18個試驗品種均于3月24日統一播種,整個試驗期間肥水條件充足,3月30日出苗,4月18日移栽,秧齡20 d;底肥施用“深沃”有機肥50 kg/667 m2+開磷復合肥(15∶15∶15)20 kg/667 m2,并施用1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地下害蟲;移栽后統一管理,追肥分別在6月5日追施瀘天化尿素(N 46%)10 kg/667 m2和6月22日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6月4日施用35%氯蟲苯甲酰胺+25%噻蟲嗪+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防治蚜蟲及草地貪夜蛾等害蟲。

1.4 調查項目指標

生育期調查包括:播種期、出苗期、抽雄期、吐絲期、采收期以及生育期6個指標;植株性狀調查包括:株高、穗位高、分蘗率、雙穗率、空桿率和抗倒性6個指標;產量調查項目包括:穗長、穗粗、禿尖、穗行數、行粒數、鮮百粒重、鮮穗產量和鮮出籽率8個指標;品質項目指標包括:感官品質占30%(18~30分);蒸煮品質占71%氣味(4~7分)、色澤(4~7分)、風味(7~10分)、糯性/甜度(10~18分)、柔嫩性(7~10分)和皮薄厚(10~18分)。

1.5 數據統計與分析

采用Excel201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調查分析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生育期如表1所示,所有參試品種均在同一天(3月24日)進行播種,并且品種間出苗期差異較小,均在播種后10~12 d內出苗;但參試品種在抽雄期、吐絲期存在明顯差異,其中雙萃270、萬彩甜糯118、中鮮糯868、密甜糯2號這4個品種抽雄期和吐絲期較對照較早,其余品種均較對照略早或相當。同時,不同參試品種采收期也存在明顯差異,所有參試品種的鮮穗采收期在99~111 d之間,品種間差異相對較大。除雙萃270較對照提前7 d以及萬糯2013、珍珍糯600和滬紅糯1號與對照相當外,其余參試品種較對照晚5 d。

表1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生育期調查情況

2.2 植株及果穗性狀表現分析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植株性狀調查情況如表2所示。在苗期階段,除荊恒一號長勢差,以及萬彩甜糯118長勢中等外,其余參試品種苗期長勢均呈現出良好態勢。在株高和穗位高方面,珍珍糯600和滬紅糯1號要高于對照,其余品種均低于對照,其中金糯1913、中鮮糯868、密甜糯2號和荊恒一號株高低于120 cm,遠低于對照。大部分品種穗位高度在65~85 cm之間,但雙萃270穗位高僅有25 cm,穗位最高的是萬彩甜糯118,為108.3 cm。研究表明,株高與產量存在一定的正比關系,適當增加株高能使單穗粒重相應提高,但是穗位高度過高會對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有一定影響,所以在選擇品種時,應綜合兩方面考慮[8]。其次,雙穗株型只在密甜糯2號、滬紅糯1號、珍珍糯600和雙萃270四個品種中有發現,雙穗率分別為65.00%,34.81%,28.10%和6.80%;本試驗中所有參試品種的分蘗率、空桿率、抗倒形和保綠度都表現出很好的效應。

表2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植株及果穗性狀表現

果穗性狀方面,玉米品種果穗性狀因品種而異。各品種的穗長基本在23~29.8 cm之間,均達商品穗標準要求,市場上鮮食玉米標準穗長為≥16 cm。穗粗在5~6.3 cm之間,最大穗粗為萬糯2013(6.3 cm),最小穗粗為雙萃270(5.3 cm)。禿尖在0~2.3 cm之間,滬紅糯1號、中鮮糯868、京科糯768、荊恒一號4個試驗品種低于或等于對照品種(0.2 cm),其余試驗品種均高于對照,其中彩甜糯6號達到了2.3 cm。

2.3 鮮穗產量結果分析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果穗性狀及產量分析如表3所示。從產量構成要素方面看,穗行數方面,萬彩糯6號和萬黃甜糯1015較低(≤13行),滬紅糯1號、雙萃270、農科糯336和中鮮糯808較高(≥15行),其余試驗品種穗行數在13~15行之間。行粒數方面,萬糯2018最高(42.3粒),其次是京科糯768和萬彩甜糯118(37.6粒),而珍珍糯600最低,僅有13.8粒,其余品種介于26.5~36.9粒之間。鮮百粒重方面,彩甜糯6號最高(43.8 g),最低為滬紅糯1號(27.7 g);鮮出籽率方面,僅雙萃270(43.8%)和滬紅糯1號(53.7%)低于對照(60%),其余品種均高于對照,最高為萬糯2013(78.9%)。各參試品種間果穗產量同樣存在明顯差異,在參試的18個品種中,雙萃270果穗折合產量為1 087.4 kg/667 m2,較對照增產1.67%;彩甜糯6號、京科糯768、萬糯2018較對照減產幅度低于4%,其余試驗品種產量均遠低于對照品種,產量最低為荊恒一號,僅543.7 kg/667 m2,較對照減產49.16%。

表3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產量分析

2.4 品質評價

鮮食玉米品質主要包括營養評價、鮮食評價和加工評價方面[9]。外觀性狀、色澤、籽粒排列、飽滿度和柔嫩性、食味和口感、種皮厚度等是鮮食評價的主要評價指標[10]。試驗對參試品種的鮮食評價做了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不同品種鮮食玉米在感官品質和蒸煮品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傮w上,所有參試品種綜合品質屬于中等品質品種,綜合品質均處于2級(75≥評價分數<90),且大部分品種都優于或接近對照品種。農科糯336(87.67分)、京科糯768(86.09分)和滬紅糯1號(85.69分)口感好,皮薄,糯性或甜度上乘,鮮食品質相對較好;而荊彩3399和金糯1913鮮食品質相對較差。

表4 18個鮮食玉米品種的感官性狀評價

3 結 論

本試驗通過對18個鮮食玉米品種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分別對各參試品種的生育期、植株及果穗性狀、鮮穗產量及鮮食品質等方面進行分析。生育期方面,所有參試品種的鮮穗采收期在99~111 d之間,品種間差異相對較大;植株及果穗性狀方面,大部分品種穗位高度在65~85 cm之間,各品種間的穗長基本在23~29.8 cm之間,均達商品穗標準要求,并且在分蘗率、空桿率、抗倒形和保綠度都表現出很好的效應;鮮穗產量方面,各參試品種間果穗產量同樣存在明顯差異,除雙萃270果穗折合產量較對照增產1.67%;彩甜糯6號、京科糯768、萬糯2018較對照減產幅度低于4%外,其余試驗品種均遠低于對照品種產量。鮮食品質方面,各參試品種綜合品質均屬于中等,其中農科糯336、京科糯768和滬紅糯1號口感好,皮薄,糯性或甜度上乘,鮮食品質相對較好。綜合分析可知,萬糯2000、雙萃270和京科糯768等3個鮮食玉米品種在植株及果穗性狀方面均表現良好,且產量高、鮮食品質相對較好,在本試驗區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鮮穗穗位鮮食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有機物料還田對夏玉米穗位葉光合性能及氮代謝的影響
小麥不同穗位籽粒品質和形態性狀分析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利用大芻草滲入系群體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超甜糯鮮食玉米育種有了新路
多年秸稈還田后減追氮肥對玉米穗位葉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響
“華耘花糯402”種植密度試驗簡報
特色糯玉米新品種推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