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教學銜接的連貫性與過渡性研析

2024-01-05 16:19熊永濤
小學科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過渡性連貫性科學教學

熊永濤

〔摘? ? 要〕? 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緊密關聯的教育階段,認識其在育人定位、教學導向、課程特點等方面的顯著差異,做好幼小銜接,對幼兒順暢、自然完成認知遷移更具現實意義。而科學教學又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引領幼兒科學興趣、意識、技能等發展的關鍵,更是確保孩子進入小學后進一步塑造科學素養的核心。因此,教師應從幼小銜接視角出發,開展對科學教學銜接策略、手段、途徑的探索,以此來確??茖W教學銜接的連貫性與過渡性。

〔關鍵詞〕? 幼小銜接;科學教學;連貫性;過渡性;研析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2? ? 091-093

幼兒階段的科學教學屬啟蒙教育,其旨在使孩子初步感知、適度了解科學之奧妙,建立起熱愛科學的意識與情感。而確保幼兒園科學教學與小學科學教育的順暢銜接,讓孩子在豐富教學活動、多元教學策略的驅動下,獲得基本的科學技能、意識等塑造,則是凸顯科學學科育人功能的關鍵所在。同時,通過對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之連貫性、過渡性研究,可為幼兒從多維時空學科學、用科學而奠基,這又是引領其全新小學科學認知旅途開啟的必然??梢哉f,幼兒園科學教學中幼小銜接的高效落實,既是增強科學教學之實效的重點,又是促進幼兒科學素養塑造的根本。因此,教師在落實幼兒園科學教學指導時,應以抓好幼小銜接為著力點,在深度掌控幼兒之身心特性、發展訴求的基礎上,根據兩個學段科學教育之差異,適度滲透與小學科學教學有關的豐富育人手段,且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深層次引領與幫扶。讓孩子在慢慢形成濃厚科學興趣、積極科學態度、關鍵科學素養的基礎上,自主選用多種方式認識科學、了解科學,為科學教育領域幼小銜接的連貫性、過渡性得以保證注入鮮活血液。

一、幼兒園科學教學領域幼小銜接的內涵

所謂幼小銜接,主要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學的轉折、銜接、過渡。其既是幼兒認知發展由游戲、體驗、活動等向知識學習的自然、順暢遷移,更是幫助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關鍵支撐。而且,關于幼小銜接如何推進、如何落實,國家也相繼出臺了諸多指導性政策與建議。其中,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更是確保幼小銜接高效落實的理論支撐。同時,在全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這些綱領性文件的頒布,更為幼小銜接的深層次開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而幼兒園科學教育領域的幼小銜接,則不僅是教學定位與育人導向的全方位變革、深層次轉折,更是確保幼兒科學意識、素養、技能等提升的關鍵。此外,通過幼小銜接的驅動,科學教學的開展自會無限貼近幼兒身心特性,也會為幼兒全面發展而奠基,并為幼兒進入小學后全新科學認知旅途的開啟拓寬渠道。

二、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和過渡性的必要性

科學在幼兒視野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確保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和過渡性,不僅是開掘幼兒科學潛能、塑造幼兒科學素養的必然,更是順暢完成由幼兒園至小學科學教學銜接的必然與關鍵。

(一)可促進幼兒科學素養深度培養

幼兒的科學意識、技能、興趣等發展,具有一定的連續性,且離不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式引領。而在科學、高效、豐富幼小銜接科學項目、活動、任務、問題、情景的刺激下,幼兒對科學的熱愛之情自會慢慢建立,這不僅會進一步激發其探究欲望,且對于科學實踐中應具備的基本觀察、分析、判別意識等形成,也會產生積極影響。由此可見,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連貫性、過渡性的保持,已成為確保幼兒科學素養塑造的堅實保證。

(二)可促進幼小科學教學順暢銜接

在與小學科學教學相契合、相關聯的各項教育活動驅動下,幼兒參與科學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會切實增強,這自然會為科學教學的實效性、延展性、豐富性提升而助力,同時會使科學活動的內涵更為豐富,這又是確保幼小得以順暢、穩步銜接的關鍵所在。更為重要的是,面對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科學項目的驅動,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教學的契合度會切實增強,這又是幼小銜接連貫性、過渡性增強的有力支撐。

三、增強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連貫性和過渡性的有效策略

為了切實保障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與過渡性,教師在落實幼兒園科學教學活動、項目、任務等構建時,應以幼兒身心特性為參考,在材料開發、問題設計、實踐探索等領域多研究、多探索,盡量使所確立的科學教學目標、定位、導向等,既充滿無限趣味性與豐富性,又與小學科學教學的要求緊密契合,以此幫助幼兒順暢完成由幼兒園向小學的過渡,使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預設目標得以深度實現。

(一)注重開發科學教學材料,增強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

在全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其不僅為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推進提供了參考、指明了方向,且是引領幼兒園科學教學向著生活領域遷移的實踐支撐。因此,教師在探索確保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連貫性的策略與途徑時,應以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科學案例等為輔助,來開發材料、選用道具,以幫助幼兒在可觸摸、可感知的認知視域內認識科學、了解科學,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使科學教學的趣味性得以全方位保證。同時,還應多借助生活材料刺激,對幼兒給予適度指引與幫扶,以促使其在積極參與和踴躍嘗試中走近科學,且將對科學的熱愛傾注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探索,為孩子進入小學后繼續感悟科學之內涵而助力。例如,在科學活動《神秘的紙箱》指導中,可將若干自制的上方僅有一只小手可伸入的紙箱置于活動場地,且在紙箱內裝入生活中常見的、顏色鮮明、氣味較強、觸感較明顯的物品,如:蘋果、橘子、毛巾、玩具車、刷子等,組織孩子在觸摸、猜測中分析不同物品的造型、特性等,來激發幼兒感官與生活材料的共鳴,幫助其體驗科學之快樂。而在科學教學《磁鐵娃娃找朋友》中,則可在“科學區”順勢投放回形針、塑料杯、尺子、橡皮、釘子、布等生活材料,接著組織幼兒探索什么東西和磁鐵娃娃是好朋友?讓孩子在生活材料的驅動下,逐步培養科學興趣,慢慢建立科學意識,以增強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

(二)設計科學教學項目,增強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過渡性

在幼兒可接受的范圍內,精準設計一些探究性、實踐性、體驗性科學項目,這不僅更利于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之過渡性的強化,對于科學教學的有目的性、有計劃性推進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園科學項目構建時,應從幼兒視角出發,就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進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提供指引與幫助,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同時,對所設計的實踐項目,應切實增強其靈活性與自由度,以允許孩子可自主選用不同方式去感知、觀察、操作,且會用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答案、看法、認識等,確保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可控性與開放性。此外,還應適度借用一些由幼兒自行制作、開發的科學資源,對項目環境進行點綴、裝扮、美化,讓幼兒在環境的暗示下有所啟發、有所收獲,使其對科學探索領域的好奇心得以切實觸發。例如,在科學教學《認識沉浮》引導中,可以探究實驗的方式,指引幼兒利用塑料、木塊、鐵塊、瓶子等4組實驗物品去探索,且結合實驗現象判別分析:什么東西會沉在水里?什么東西會浮在水面?在完成實驗后,讓孩子自由分享自己的認識與看法,激活其科學思維,深化其科學探究意識的培養,使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過渡性得以切實提升。

(三)強化科學教學中的互動,增強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延展性

教師與幼兒在科學教學中的互動、爭論、交流、溝通等,不僅會無限拉近科學與孩子的距離,且會為幼小銜接的順暢過渡而助力。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探究式、開放式、延展性問題,對幼兒科學學習中的困惑、迷茫,甚至謬誤進行適度指引、精準點撥,使科學的種子扎根幼兒內心。而在問題設計上,既要兼顧幼兒的直接經驗,又要關注其隨機產生的認識與感想,觸發幼兒的科學靈感。同時,還應將游戲、展演等與問題銜接起來,以提升問題的挑戰性,讓孩子在逐層深入、妙趣橫生的問題引領下,從不同視角認識科學,為其在小學科學學習中通過多種方法解決不同問題而助力,使其科學技能、素養得以高質量培育。例如,可經常帶幼兒去觀察平臺上的出氣孔、下雨前小動物的變化、立交橋是什么形狀的、下水道的水哪里去了等,讓幼兒在觀察中生成問題,激發其對科學的好奇。還可利用種子發芽、磁鐵的吸引力、水中的沉浮、我們的小腳丫等為素材,構建問題,增強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延展性。又如,在春天來臨之際,帶幼兒去尋找春天,在孩子追著漫天飄舞的柳絮奔跑中隨機設問:柳絮從哪里來的?它到底是什么東西?有哪些好處?有什么不好?怎樣避免讓它破壞環境,你能給政府出個主意嗎?讓孩子在問題刺激下,與教師互動交流、和同伴溝通研討,使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延展性得以全方位保證。

總之,確保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的連貫性、過渡性,既是提升科學教學實效的關鍵,更是促進幼兒認知發展的核心。而且,在連續、順暢、科學、精準的銜接策略驅動下,幼兒科學潛能的開掘、科學興趣的激發、科學素養的培育等目標會得到逐步實現,這又會為幼兒積極科學態度的建立而奠基。同時,幼兒期孩子顯著的身心特性,又決定了其科學教學的實施,既要區別于小學之要求與定位,又必須無限契合幼兒發展訴求。而只有在銜接中找準平衡點、過渡點,方可為幼兒科學興趣、意識、素養之發展而提供支撐?;诖?,教師在探索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之連貫性、過渡性策略時,應以預設教學目標為統領,做好對教學項目、活動的構建,科學資源的開發、整合,為幼兒在潛意識中愛上科學、了解科學而搭建平臺。以此使幼兒園科學教學慢慢遷移至小學領域,促進幼兒的科學技能、素養、意識發展,為幼小銜接中科學教學邁向縱深領域提供堅實保證。

參考文獻

[1]王紅.幼小銜接背景下小學低年級科學教學初探[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4):4-6.

[2]胡紫霞,曾寶俊.幼小銜接視角下小學一年級科學教學策略[J].湖南教育(A版),2021(8):38-39.

[3]欒文杰.科學課教學幼小銜接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7):39.

[4]林兆星.抓共性,明差異:科學教學幼小銜接策略談[J].福建教育,2019(35):57-58

猜你喜歡
過渡性連貫性科學教學
慢性宮頸炎患者采用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從不同邏輯角度談高考英語書面表達常見過渡性詞匯用法
小組合作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討
從主位結構角度分析羅斯福演講中的連貫性
符合美國環保署第4階段過渡性排放法規的小型柴油機的開發
俄語廣告語篇整體連貫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