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聾校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2024-01-05 16:16叢丹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聾校教學實踐

摘 要:閱讀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精神底色。閱讀能力決定著各個學科的學習效率,是重要基礎,特別是在英語學科中,閱讀扮演著重要角色。聾生總體閱讀水平低于健聽學生,他們在英語學習中存在諸多困難。為了提高聾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升聾生英語學科素養,我校開始嘗試在八年級、預科年級開展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踐,將分級閱讀作為課內英語學習的一種有益補充,讓每個聾生進行適應其語言發展水平的閱讀活動。本文從我校英語教學現狀出發,積極探索聾校英語分級閱讀的可行性措施,對初期成效進行總結,并為后續推進聾校英語分級閱讀提出相應策略,以期引領更多聾生享受英語閱讀的過程,突破自我,成為真正的“悅讀者”。

關鍵詞:聾校;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叢丹,北京啟喑實驗學校。

英文分級閱讀(Leveled Reading),是按照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段的智力和心理發展程度,提供科學性和有針對性的閱讀計劃和閱讀材料,以期讓讀者的英文閱讀能力有效提高的一種閱讀模式。

中國青少年的英語分級閱讀始于20世紀90年代。課標提出,學生高中畢業時除教材外,英語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6萬詞以上。這是對英語閱讀的要求第一次進入教學大綱,從上而下推動了中國英語分級閱讀的發展。

在中國的一些發達地區,分級閱讀已經進入中小學校課堂內外。這樣的階梯型閱讀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二語,讓英語學習不再是枯燥的單詞記憶和復雜的語法解析。分級閱讀的開展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我國聾校英語教學尚無統編教材,多采用普校教材或校本教材進行授課。在聾校開展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的研究并不多見。筆者認為英語分級閱讀作為一種有益補充,可以嘗試將其納入聾校英語教學體系中。在聽覺障礙學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開展英語分級閱讀訓練,為他們建立起科學的分層閱讀體系,將會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有助于解決聾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諸多難題。

一、我校英語教學現狀

筆者在近二十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我校英語教學與普校英語教學相似,但又有很大的差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義務段課時不足,各學段側重不同

1.小學階段以啟蒙教學、興趣培養為主。四年級起開設英語課,每周1節。教學評價以考查形式為主。學生有學習興趣,但對英語學科不夠重視,教學成效并不明顯。

2.初中階段以文本理解、語言點積累為主。七、八年級2節/周,九年級4節/周。課時所限,語音教學常略講,學生學習詞匯時往往依靠視覺印象,語音輸入不足,很容易記了就忘。學習時間短,不易形成穩定的學習習慣。

3.高中階段以閱讀教學、專題訓練為主。預科年級3節/周,高一5節/周,高二、高三6節/周。學生有高考升學目標,學習動機較強,學時得到保證。

(二)無統編教材,閱讀材料有限

我國聾校英語教學沒有統編聾校教材,我校使用外研版英語教材(三年級起點)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教師多篩選主要內容進行講授,課上練習時間相對不足。學生能夠接觸的英語閱讀材料有限,圖書館雖有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英文報紙,但借閱量較少。

(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語音弱化

教學方式以口語、手勢語、英漢講解、動畫輔助相結合。詞匯教學上,教師多以漢語拼音手指字母拼打英語單詞,學生易錯把字母音讀成漢語拼音。課文理解上,需要借助漢語和中國手語,講解文章大意。整節課的英語語音輸入并不多。

(四)教學評價以作業及形成性考試為主

學生不參加全市統考。教師以課上問答、單詞默寫、練習冊的書寫、改錯、單元測驗、期中期末考查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學習評價,評價多以書面形式呈現。

(五)個體差異日漸凸顯

隨著融合教育的普及和開展,來我校就讀的學生個體差異愈來愈大,有的學生甚至有多重殘疾?,F行教學難以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特別需要一種對學生進行篩查測評、按照其語言發展水平進行分層教學的模式出現。但按我?,F行課程設置,實行走班制教學存在困難,開展個別化教學的師資力量又不足。

二、分級閱讀教學的初期實踐

自2020年以來,筆者開始在八年級、預科年級中進行分級閱讀的初步嘗試,以期摸索出一條聾校英語分級閱讀的可行之路,助力學生英語學習。

(一)分級閱讀的實施辦法

1.單詞鋪墊,日積月累。記單詞是聾生最為苦惱的事情,他們沒有系統學習過自然拼讀,背單詞的時候多是用手指拼打出一個一個的字母,常常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字母極易顛倒。在單詞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劃分出單詞音節,通過小音節的模仿、拼讀、聽音看口等方式幫助聾生建立語音意識,這樣能化解記憶長單詞的困難。

聾生的記憶多以形象記憶為主,晨讀時筆者用圖文結合的詞卡帶學生讀詞、寫詞。每日5個詞,遵循小步子、輕任務、常循環的原則,緩解了學生的焦慮,培養了他們日積月累的好習慣。有了單詞的基石,才能高效閱讀。

在閱讀中,碰到不會的單詞,筆者鼓勵學生先結合圖片猜詞,也可以在words bank中把新詞摘錄下來查一查。在語境中不斷去理解詞匯。

2.課內對應,拓展分級。初期筆者會選擇不同級別的3-5本書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根據五指原則,每周自行選擇一本書來閱讀,這是自由閱讀階段。

筆者還進一步整合出與教材內容相匹配的分級書單,這樣做的益處是對課內所學進行拓展,大家共讀一本書,并可以就書中的內容或興趣點共同討論,互相學習;缺點是分層不明顯,有些學生可能在閱讀某一級別的書籍時存在困難,需要更多的指導。

3.導圖筆記,思維外化。在常態課上,筆者使用思維導圖書寫板書,示范將話題相關的知識分層、分類概括,有助提升聾生的思考技巧,增強記憶力、組織力和創造力,方便他們在獨立閱讀時創作自己的導圖筆記。

運用好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分級讀物中的高頻詞匯、常用表達,以圖記詞,分門別類。還能將敘事類的讀物,通過when、where、who、what、how幾大要素進行提煉,以圖提煉,把握要點。亦能用讀物中的句子或是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情節,以圖梳理,復述故事。

思維導圖筆記有助于將抽象難懂的語言點具體形象化,能夠幫助聾生將頭腦中的思想外顯,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學習興趣。

4.讀后自評,檢測效果。在閱讀分級書后,給學生提供一個簡短的小測,讓學生知曉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整本書的內容。小Quiz由5個選擇題組成,全對表明該學生對這本書的閱讀理解程度非常好;對3-4個,表明對該書的理解程度尚可;僅對1-2個,則說明該書的難度對學生來講有些大,需要再讀幾遍,進行個別指導,或是降低選書難度。閱讀后學生也會對這本書有一個星級評價,這樣可以了解他們的喜好,安排個性化的分級推薦。

5.及時反饋,正向鼓勵。在批閱學生的分級閱讀筆記時,捕捉亮點,即使他們有時做得并不完美,教師也要用積極正向的評語給予堅持閱讀的學生以鼓勵。如“Well done!”“Brilliant!”“You made a big progress!”“Awesome!”等,這都將成為學生堅持閱讀和思考的“助燃料”。

教師甄選出有思想、有創意、善總結的筆記定期展示,為學生提供分享交流的機會,啟發那些不知如何寫讀書筆記的學生,促進生生之間的互學互動,取長補短。

(二)分級閱讀的初步成效

1.自主閱讀,習慣養成。在筆者的帶動下,八年級、預科年級多數學生形成了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寒暑假期間,我們的閱讀也沒有間斷過。筆者為每個學生建立了閱讀檔案文件夾,便于縱向對比他們的閱讀提升情況。同時開展“閱讀之星”評選活動,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地閱讀。在期末統計出每個學生本學期所閱讀的分級書冊數,為他們頒發獎狀,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

2.能力加強,素養提升。喜歡閱讀的學生傾向于閱讀更多書籍,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能力得到發展,閱讀體驗愉悅,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閱讀動機也就更加旺盛,這就形成了一個閱讀的良性循環。

在分級閱讀開展一段時間后的問卷調查中,38.89%的學生認為提高閱讀技能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27.78%的學生感覺閱讀可以開闊眼界,提升英語素養;22.22%的學生認為可以提高做閱讀題的速度;11.11%的學生認為可以提高考試閱讀題的分值。不同個體閱讀的目的不盡相同,閱讀的確可以為每個學生帶來各自的收獲。

3.作業分層,“雙減”落實?!半p減”政策中提出應“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

英語分級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模式,是根據聾生的年齡、現有認知水平和規律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活動。分級即分層,閱讀難度根據學生的水平而調整即為彈性,閱讀后導圖筆記的創作即為個性化呈現。

課堂作業為主少而精,分級閱讀為輔廣而全,讓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的權利。既可以讓“吃不飽”的學生通過豐富的閱讀“吃得飽”,又可以給“慢節奏”的學生搭配適合其語言發展水平的可消化的“菜肴”,讓他們“吃得好”。分級閱讀體現了素質教育導向,助力“雙減”落實。

三、分級閱讀的后續推進策略

(一)選擇評量工具,促進合理分級

1. STRA 及AR的配合使用。目前我校的分級閱讀定級是按照年級初步劃分,缺少客觀的測定工具。教師定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進行測試,選取適合其水平的讀物是非常必要的。

對此,可考慮購買STAR和AR測試系統,安裝到教室電腦上或閱覽室機房,每兩個月為學生做一次定級測試,以便測出每個學生的閱讀年級值、Lexile值、最近發展區等。根據測試結果建議的區間,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閱讀水平的圖書。

2. 指導教師專業化,保證閱讀質量。教研組應多開展分級閱讀的相關培訓,邀請專業人士指導教師用AR和STAR科學測評。指導教師的專業素養及教師間的通力合作,資源同享,靈感碰撞,以更好地推進分級閱讀在我校的開展,確保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體驗閱讀的樂趣

王薔教授指出,閱讀在英語學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對正在成長中的中小學生,學會閱讀英語不僅是他們形成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此,廣大中小學教師都應努力創造條件,盡早推動并指導學生開展英語閱讀。

1.從中年級起開始分級閱讀。閱讀習慣應盡早培養。早期閱讀可以增加聾生接觸書面語言的運用機會,促進其在關鍵期發展語言能力。分級閱讀目前只在我校部分年級開展實施,受現有教學任務、師資條件、科研能力所限,尚未全面推廣。建議我校從四年級起開展分級閱讀,也希望有更多的英語教師能夠參與到分級閱讀的研究中來。

2.閱讀后的評價多樣化。閱讀評價應多樣化,堅持差異性原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以鼓勵形式為主,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目前我校八年級、預科年級學生在進行分級閱讀后會摘抄書中詞、句,能力強的學生還能獨立繪制邏輯性較強的思維導圖筆記,但個別閱讀動機低的學生,筆記質量不高。教師可以增加讀書分享會、我向大家薦好書、圖書漂流瓶、海報設計展等多種形式的閱讀作業,供學生選擇,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就感,激發其參與閱讀的熱情。

四、結語

分級閱讀,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提升英語閱讀水平,開闊視野,提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分級閱讀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時間的積累和不斷探索。

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在我校尚在實踐階段,或許不能立竿見影,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教師可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引領學生享受閱讀的過程。愿每位聾生都能突破自我,成為真正的“悅讀者”。

參考文獻:

[1]萬宇,王奕.分眾閱讀[M].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

[2]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稿)[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猜你喜歡
聾校教學實踐
聾校師生信任關系建立的研究
聾校語言教學中的
立足聾校語文課堂,探尋高效教學之路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發揮交互電子白板優勢 打造聾校語文高效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