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圣母肖像作品中女性意識的演變

2024-01-05 05:23貴州大學美術學院黃桂娥
藝術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瑪利亞圣母耶穌

貴州大學美術學院/田 嬌 黃桂娥

西方繪畫歷史中,女性題材尤其是圣母題材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時期,圣母題材盡管描繪的是同一個人物——瑪利亞的肖像,但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們賦予了圣母肖像不同的特征,圣母像呈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如果從女性意識轉變的視角去看西方繪畫史中的圣母瑪利亞形象,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人們投射其中的女性意識一直在發生演變。在基督教早期與中世紀時期,圣母瑪利亞的形象是遠古時期的女神形象的延續,懷抱圣嬰的形象也可以追尋到遠古時期的女神母親的形象,但圣母肖像已被烙上了性別和宗教的烙印,帶有宗教神權的縮影,這一時期圣母肖像幾乎都以純圣像的形式出現,圣母肖像有著固定的程式化創作手法,圣母只有神性,不具備人性,她僅僅作為神的代表供人們祈禱和崇拜,是宗教強化神權的工具;文藝復興時期,對人文主義思想的推崇,藝術家們開始追求自然和平等,女性恰好可以成為他們宣揚人文主義的創作對象,于是這一時期的圣母充滿了世俗的煙火氣息;文藝復興之后,西歐經濟快速發展,女性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圣母所代表的形象變成了大眾女性的縮影,會生老病死,會飽受生活疾苦。從神圣、人性、世俗化,再到個性化,圣母瑪利亞肖像藝術中女性形象的演變折射著歷史中女性地位、身份等的演變。這一演變歷程恰好體現了西方社會對女性意識、女性身份、女性角色等的不同看法。

一、早期肖像繪畫中的符號化呈現

在基督教早期,宗教講道中對圣母只字未提,原因主要在于誕生初期,女性地位低下,不被重視,門徒只關注耶穌的救贖和復活,到了1 世紀,圣母瑪利亞的地位變得重視起來?!叭f?,斃麃?,你充滿圣寵,主與你同在,你在婦女中受贊頌,你的親子耶穌同受贊頌”。①這是天主教關于圣母瑪利亞的禱告詞中最為主要的一段。從公元1世紀到公元4世紀這一階段,社會都不興圣母崇拜,由此可以看出代表女性身份的瑪利亞在當時并不被社會重視,尊重瑪利亞僅僅只是因為有著耶穌母親的光環?!妒ツ缸优c先知》(如圖1)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幅圣母像作品,創作于3世紀中期,畫中描繪的是圣母與耶穌。畫面的左半幅,一位先知用手指著圣母頭上的星星說:“一顆星將在雅各出現?!币蚰甏丫?,畫面不是很清晰,但可以探討出畫的寓意揭示著耶穌作為救世主,暗示耶穌就是這顆星星,耶穌降生將背負著拯救世人脫離苦海的使命。

圖1 《圣母子與先知》公元3世紀

中世紀前期的圣母像都帶有程式化的特征,圣母瑪利亞給人感覺總是肅穆和莊嚴且嚴謹刻板的,身上沒有生動之氣。4世紀以后,圣母崇拜興起。新約稱瑪利亞還是處女時受圣神感召而懷孕,是上帝特別為誕生耶穌而派到人間的,不同于其他凡人。因此瑪利亞廣受教徒們崇拜,奉她為圣母,為女神,是慈祥、莊重、高貴、純潔、神圣的化身。公元4世紀末到5世紀初,隨著圣母地位的提升,教堂的鑲嵌壁畫中出現了不少刻畫圣母形象的作品,圣母瑪利亞成為了基督教藝術中重要的女性題材。但這一時期,圣母題材作品雖然有很多,但圣母通常都是作為陪伴幼年耶穌而存在的輔助角色,藝術家們在刻畫圣母時依舊把她置于耶穌的地位之后。6世紀,教會指定8月13日為圣母升天節,這一天也是女神阿爾忒彌斯的節日②。在此之后,社會對圣母的崇拜進入高潮階段,以圣母子圖像為題材的教堂鑲嵌畫,壁畫等隨處可見?,斃麃嗛_始以頭戴光環,懷抱圣嬰的“升座圣母”形象出現在教堂和宗教器物中?!斑@一時期的圣母身上帶著‘天國皇后’和‘上帝之母’的意味,表明了當時圣母地位的提升”。從這以后,出現了一種新的圣母像繪制手法,圣母具備了神性,描繪圣母像總是與王權分不開,圣母總是以懷抱圣子,端坐于王座上的形象出現,圣母和圣子都總是正面朝向觀者,表情嚴肅呆板,母子之間沒有交流。

中世紀中晚期,隨著教會勢力的不斷興盛,立足為教會和神權服務的圣母肖像畫變得更加流行和普及。格里高利大教皇曾經說過:“文字對于識字的人起什么作用,繪畫就對文盲起什么作用?!睆闹形覀兛梢钥闯鼋虝褪窍虢杷囆g來宣揚教會權威,教會為了教化民眾,利用圣母瑪利亞來強化百姓的宗教信仰,宣揚圣母瑪利亞高居于塵世之上的威嚴,教育人們要背負著贖罪的心理生活,臣服權威。意大利畫家杜喬14 世紀初創作的祭壇畫《圣母子榮登圣座》(如圖2)的主體部分是圣母瑪利亞懷抱圣子在天使和圣徒的簇擁下登上寶座的場面,這個部分整體是一個三角形構圖,受拜占庭程式化風格影響,構圖比較拘謹,畫面調子主要是以金黃色為主,尤其是寶座一塊的金黃色調,讓寶座看起來似閃著金光,圣母正坐于寶座之上,身披黑色斗篷,圣嬰坐在她的膝上,天使和使徒對稱地分布兩側,寶座花紋精美,圣母歪著頭,神色淡然,整個畫面看上去肅穆而又精美,展現了一種天國的榮耀之美。

圖2 《圣母子榮登圣座》1308年公元3世紀

早期關于圣母肖像的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手下創作的圣母身上并沒有多少人性光輝,也沒有突出藝術家創作的個性,更多的是賦予了圣母肖像神性,賦予圣母神圣性的行為。同樣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婦女相比早期基督教時期地位有所提升。早期基督教時期人們對于女性是有歧視心理的,人們認為是夏娃誘惑了亞當,夏娃是有原罪的邪惡的代表,夏娃代表著女性形象。而中世紀中后期,對待女性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這一時期強調男性和女性在婚姻中是平等的,教會不再一味地貶低女性,教會人士開始傳播婚姻自由的觀念,世俗政府也出臺規定保障女性的婚姻自由權和財產權,賦予了女性平等性。這是引起圣母崇拜,賦予圣母不可褻瀆神性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女性社會地位提高,變得更加自由,積極參與宗教和社會活動,在中世紀興起的神秘主義運動中,女性占據著主導地位。圣母崇拜思潮的興起,女性地位的提高,給了藝術家創作圣母肖像藝術更廣泛的空間,藝術家思想隨著社會思想的改變而發生改變,藝術家手下,圣母瑪利亞不止是神權的代表,還是真善美的化身,神圣不可褻瀆。

二、文藝復興時期作為人的神性體現

文藝復興時期,西歐國家經濟復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們從中世紀的黑暗統治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世俗享樂,倡導人性解放。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是介于神性與世俗化之間的,即達到了“世俗性與精神性的完美折中”。這一時期繪畫作品中的圣母形象開始從飽含宗教神權統治象征意義的視覺符號轉變成體現現實世界的人的形象?!拔乃噺团d時期強調了圣母的母性,形象也更加溫柔親切、平易近人,偏向于普通人類的母親形象,充滿了人性色彩”。圣母瑪利亞開始從神圣母親形象轉變為一位具有豐富內涵的女性。

15 世紀意大利畫家達芬奇創作的《巖間圣母》(如圖3),此畫是三角形構圖,圣母居圖中央,人物背后是山洞流水,人物和背景由近拉遠,呈透視關系,運用了科學寫實手法,人物與環境有機融合,光的巧妙利用使得圣母身上看起來有一種高尚美。這幅畫展現了圣母帶著耶穌在山林中玩耍的情景,圣母溫柔地注視著耶穌和約翰,一臉慈祥,眼里滿是愛意,在這幅畫中,耶穌和約翰不像神,就像兩個單純不諳世事的孩子一樣嬉戲玩耍,瑪利亞的一只手輕輕的護著約翰,另一只手懸空置于耶穌頭上方,作護佑耶穌狀,體現出了圣母的人性美和母性美,現實生活氣息濃郁,整個畫面有一種朦朧美感。文藝復興這一時期,畫家們筆下創作的圣母形象有了世俗氣息,被賦予了人的情感,不像中世紀一般只有宗教色彩,圣母形象被注入了女性的柔美和細膩的情感。

圖3 《巖間圣母》1483-1485年

15 世紀,意大利畫家拉斐爾也以圣母題材創作了不少作品,例如《草地上的圣母》一畫中(如圖4),圣母服飾鮮艷,眼睛深情地望著圣嬰玩耍,充滿愛意,就像是一位端莊優雅的少婦。圣母把耶穌放在兩腿之間,小心地用手攬護著他,好似怕他因走路不穩摔倒。這個場面同我們生活中看到的母親帶孩子玩耍的情景并無分別。西班牙畫家埃爾·格列柯16 世紀創作的圣家族作品的局部《圣母瑪利亞》這幅畫中(如圖5),對圣母肖像的整體造型、色彩的處理都很自由大膽,圣母似生活中尋常母親一般袒胸露乳給圣嬰喂奶,約瑟在一旁關切地看著,在這里,畫家格列柯將圣母一家人完全刻畫成了尋常普通的一家三口,身上不再具備神性。圣母頭上包裹著尋常農婦的頭巾,袒胸露乳給孩子喂奶,神色溫柔,身上穿的衣服也不是華服,且色彩鮮艷,不似中世紀那般厚重沉悶。由這些畫我們可以看出這時期畫家的創作都很大膽,突破了以往對圣母神性和程式化的刻畫,以前的圣母是絕不可能袒胸露乳出現在畫作之中的。

圖4 拉斐爾《草地上的圣母》1507年公元3世紀

圖5 《圣母瑪利亞》1590年

由上可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在思想上沖破了教會的束縛,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人本身。畫家筆下的圣母肖像藝術雖然仍是描繪的耶穌與圣母瑪利亞,立足宗教題材,但在人物的表現上注入了世俗的情感,摒棄了過去的神秘色彩,圣母有喜怒哀樂,衣著或華麗或樸素,有時是貴婦形象,有時是貧苦農家婦女形象,圣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她身上體現著現實生活中女性的一切特征。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當時社會反對神權統治,借助對圣母形象的改變反抗教會的轉化。這一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大肆鼓吹,人們對教會不再像中世紀一般忌憚,藝術家們創作的圣母形象轉變為重視表現人物內心感受,傳達世俗情感,圣母是偉大母親,無私母親的模樣,圣母的形象體現了這一時期人們對女性的看法。女性在這一時期地位得到更進一步提升,不僅是生殖女神,受人尊重,還具有高貴、善良、純潔、慈愛等人性特征??偠灾?,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歐,人們對女性地位的接受與認可導致在心理上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女性美好一面的宗教形象。但文藝復興時期所宣揚的人文主義精神并沒有多大程度上提高女性的地位,女性仍被排擠于作為繪畫和雕塑藝術的創作者之外,依舊是被表現和被凝視的對象。

三、文藝復興之后的世俗與個性呈現

17、18 世紀,經歷了人文主義思想的洗禮,藝術家們以新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認識世界,藝術呈現出多元化局面,巴洛克藝術、洛可可藝術、古典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各種風格相互交織,各領風騷。藝術家們的想象力不斷得到解放,在創作時更注重個性創作,同自己的生活環境結合起來,繪畫不再千篇一律,這一時期藝術家創作的圣母肖像皆可從現實生活中找到具體形象。

荷蘭畫家倫勃朗創作的宗教畫《帶天使的圣家族》中(如圖6),圣母同樣是現實生活中母親的化身,圣母坐在搖籃旁,一邊讀書一邊照看著搖籃中熟睡的圣嬰,看起來溫柔而慈愛,圣子耶穌的搖籃和她們的住所看起來都很樸素,沒有富貴之氣。倫勃朗創作的圣母也是將生活中大眾的最真實的母親形象引入了畫作,展現了女性的淳樸和善良,表現了真實的世俗情感。這一時期,對于女性的認識是片面的,“婦女被視為道德和精神的監護人:因為她們具有‘護士的天性’,國家道德的健康依賴于婦女道德道德健康”。對女性的認識觀念是母親、妻子和女兒這樣的角色,職責就是圍繞著家庭、男性和孩子服務,僅局限于家庭范圍之中。

圖6 《帶天使的圣家族》1645年

19 世紀,西方藝術領域出現了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為代表的全新藝術風格。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家把目光轉向了身邊的現實生活,而宗教題材開始減少。英國畫家約翰·埃佛雷特米萊斯的油畫作品《基督在父母家》(如圖7),將圣家族刻畫成普通人一樣在約瑟的木匠房里勞作,畫中圣母和圣子衣著寒酸,圣母十分消瘦,充滿敵意地盯著金發少女,少年耶穌手掌被釘子刺傷,鮮血滴落在腳背上。

圖7 《基督在父母家》1849年

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人們飽受戰爭的創傷,野獸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等藝術思潮踴躍。藝術家們用更新穎的藝術形式表達著自己對社會、對女性形象的看法,借助代表女性的圣母形象宣泄內心情感。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將內心的荒誕都融入了畫作之中。他創作的圣母題材作品《利加特港的圣母》(如圖8),畫中背景是利加特港,前景是圣母和耶穌坐在祭壇上。圣母看上去溫柔而又神圣,她雙臂抬起,雙掌作屋脊狀,罩住圣嬰。圣母的胸腔是空的,圣嬰置于圣母胸腔部位,圣嬰的心也是空的,圣母的座椅是殘破的建筑石塊堆砌成的。整幅畫上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完全寫實的,有種殘破、悲哀的空靈感,很不協調,這正是畫家情感的宣泄與表達,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戰爭,工業社會的發展讓人們感到無所適從。

圖8 達利《利加特港的圣母》1949-1950年

文藝復興之后的藝術家們在創作圣母肖像畫時,充分融入了個人的情感宣泄和時代審美。女性地位在文藝復興之后得到進一步提高,繪畫創作受當時社會環境影響,畫家們筆下的圣母所代表的形象就變成了普通平凡的大眾女性的縮影,她們會生老病死,會飽受生活疾苦。藝術家都按自己的風格,融入自我情感創作出了千姿百態的圣母形象,借圣母表現女性,借女性作為藝術審美和社會思想轉化的象征符號。這一時期的圣母不似文藝復興時期那么完美典雅,而成為現實的人的再現。

四、結語

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進步發展的影響下,西方藝術史上圣母肖像畫從神性到人性到個性的演變歷程傳達出了女性在歷史上地位和形象的轉換軌跡。對圣母的形象刻畫從“神”到“人”到“個性”的轉變是人本精神的體現。圣母瑪利亞的肖像藝術史恰好是一部反映女性藝術史的史書。女性作為繪畫題材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史,從原始時代開始,從洞巖壁畫到女神雕像,從圣母肖像到女性裸體繪畫,女性與藝術發生關系,女性是藝術家手下最常見的題材和表達意象。從把女性作為具有強大生殖能力的女神來崇拜到現今女性能頂半邊天的男女平等社會,女性一直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介人到人類社會。女性形象作為藝術創作符號也一直都在介入藝術史的書寫之中。在圣母肖像藝術的演變史上,圣母所代表的女性作為創作符號是被欣賞的物體,但是“圣母肖像”直接映射了女性意識和女性地位的演變。圣母肖像從基督教早期到文藝復興再到文藝復興之后的漫長演變史中,我們可以窺探到圣母肖像代表的女性形象的變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女性意識表現。

注釋:

①引自《圣母經》,《圣母經》是天主教,東正教以及英國圣公會等教會的主要祈禱經文。

②阿爾忒彌斯:又名辛西亞,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被稱為“野獸的女主人與荒野的領主”。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亦是宙斯和勒托之女,阿波羅的孿生姐姐。

猜你喜歡
瑪利亞圣母耶穌
維多利亞圣母修道院
圣母大學:Fighting Irish
——戰斗的圣母人
一次彎腰等于十八次彎腰
千眼圣母
我對每個人說再見
英國耶穌受難日
在白宮的童年
——瑪利亞·奧巴馬
瑪利亞重現
印度 圣母節
大千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