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元素庫設計與評價研究

2024-01-05 07:49趙繼勇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增益專業課程思政

盧 麟,劉 杰,陳 姝,趙繼勇,薛 紅

(陸軍工程大學 通信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7)

一、引言

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立德樹人”和專業課程“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1]指示的重大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高等院校的高年級專業課程具有開設比重大、授課時間長、教學形式多樣、與學生未來職業關系密切和學生較為重視的特點,所以更應緊緊抓住各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消除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兩張皮”和“時空斷線”現象,深入推動高年級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

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原則的指引下,深度挖掘和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將其自然和諧地融入專業教學中,以達到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目的。對課程思政元素庫的建設和運用是當前持續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工作和重要抓手,是切實達到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教育“同向共行”目標的關鍵舉措。但當前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理念、體例結構及評價方法等問題沒有統一的認識和標準,導致一些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設計等同于收集思政資源、思政素材和思政案例,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出現“貼標簽”現象,課程思政元素庫的建設出現求全、求量、輕質、輕效等問題。為此,本文闡述了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思路,設計了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和元素庫結構,并以“光纖通信”課程為例進一步闡釋了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和評價方法。

二、課程思政元素庫設計思路

本文中的“課程思政元素”意指“融入專業教學之中,蘊含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功能的教育元素”。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并不是簡單地羅列思政資源素材,而是從教學體系中挖掘思政元素[2],并將其深度融入專業教學中的具體方法和過程。通俗地講,單門課程的思政元素庫就是利用專業教學實施思政教育的簡明教案。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思路可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彰顯核心目標指向

以軍校信息通信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庫建設為例,為避免依靠教師自發自覺地挖掘思政元素而出現“思多政少”的問題,引導課程思政元素庫建設聚焦“鑄魂為戰”的思政教育核心。在將思政教育劃分為如表1所示的6類目標屬性的基礎上,引入了“向心度”這一表明思政元素教育目標對“鑄魂為戰”核心目標的支撐程度量化指標[3],將表1中的14個二級思政目標向心度評定為3個級別,并以此作為量化評價課程思政元素庫的依據之一。

如表1所示,具備“鑄魂”特質的政治觀教育和“為戰”特質的軍人職業觀教育,直接歸屬思政教育目標核心,評定為3級;具備世界觀、人生觀中的培塑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和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屬性的大部分課程思政元素貼近思政核心,且對政治觀、軍人職業觀的培塑有直接支撐作用,因此可評定為2級;而法治觀、道德觀中的社會公德和職業倫理道德等其他屬性的思政元素與“鑄魂為戰”核心目標沒有直接支撐關系,因此評定為1級。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向心度只用于課程思政元素庫的建設者和評價者主觀分析梳理課程思政元素的思政效益,引導課程思政元素庫建設有意識地指向核心目標,并不代表課程思政元素的客觀效能。

(二)和諧融入專業教學

就像在自然形成的94種化學元素中,絕大部分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一樣,課程思政元素必須以恰當形式存在于專業教學之中才能真正達到課程思政的目的和效果。課程思政元素應體現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辯證統一和有機融合,不存在脫離于專業教學而獨立存在的課程思政元素。簡而言之,融入專業教學之中的思政教育才能稱為課程思政元素。如果脫離了專業教學,承載思政教育內容的載體只能稱為思政素材、思政資源或思政案例。

從前期實踐來看,課程思政元素能否“微言大義”“潤物無聲”地融入專業教學,是實現專業課程“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政教育的關鍵,其最高境界是課程思政元素與專業教學深度融合,不僅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教育者也在言傳身教中實施思政教育。

因此,在課程思政元素庫設計過程中,要以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專業教學體系本身中深度挖掘、自然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為主,從外部思政資源的反向遷移注入為輔。元素庫結構中應包含思政教育目標、思政資源素材與專業知識的融入方式等,并利用融入度指標進行評價。融入度是指課程思政元素自然和諧地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程度,評定結果分為以下三級:與專業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如鹽入水、自然和諧評為 1;與專業課程教學時空分離、“蘸料式”融入評為0.5;與專業課程教學沒有直接關系、強行植入評為0。融入度評為0則判定為無效課程思政元素。

此外,為避免在專業課堂上過多出現“貼標簽”式的思政教育,還引入占用度指標,將在一堂課(如45分鐘)中專門實施灌輸式思政教育的時間限定在5分鐘以內。占用度評價分為以下三級:思政時間小于3分鐘評為1;思政時間為3至5分鐘評為0.5;超過5分鐘則評為0。占用度評為0則判定為無效課程思政元素。

(三)強調突出思政增益

設計和建設課程思政元素庫的目的不是形成各種形式的文檔、數據甚至軟件系統,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進入專業課程教學,達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為引導幫助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者和使用者注重課程思政教育的質量效益,提出了“思政增益”的概念。思政增益是反映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正反饋作用的評價指標,其定義如下:如課程思政元素是思政資源素材或者是思政課教育的時空復現,僅僅解決思政教育在專業教學中的“時空斷線”問題,則認為該教育活動沒有產生額外的“思政增益”,即思政增益評級為1;如果專業教學的方法、過程或成果體現驗證了思政教育中的觀點和理論,有助于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影響學生的政治傾向,思政教育目標因專業教學的助力而實現,則認為專業教學對思政教育有裨益,思政增益評級為2;思政增益的最高層級是課程思政與專業教育相輔相成,即不僅專業教學對課程思政教育有裨益,課程思政元素的運用也對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解、專業技能的訓練和專業能力素質的培養有積極促進作用,因此思政增益評級為3。

事實上,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改變人的思維方式乃至政治認同和政治信仰,因此這是一個實踐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實踐和積累?!八颊鲆妗钡奶岢稣秦瀼亍白⒅蒯槍π院蛯嵭浴薄敖鉀Q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則,通過評價機制引導專業課教師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立足專業教學本身實踐“點金”和“點睛”式的思政教育,同時促進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質效的提升。

三、課程思政元素庫設計案例及評價解讀

“光纖通信”課程是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通信工程本科專業的崗位任職課。該課程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先修專業背景課程知識的學以致用和融會貫通,為光纖通信裝備組織運用奠定基礎,同時對鍛煉學生的工程和科學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統籌兼顧和機動靈活的職業素養,勝任信息保障類崗位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以“光纖通信”課程的思政元素庫為例,進一步闡釋課程思政元素庫設計及其評價方法。

表2展示了“光纖通信”課程思政元素庫中的單個課程思政元素結構。每個課程思政元素以表格形式展示,最左側是元素名稱,右側包括上部的元素屬性區和下部的評價區兩部分。元素屬性區包含所屬章節、知識點、思政目標、思政資源和融入方式五個部分,同時以關鍵詞(如表2中黑體字所示)附加說明的方式進行描述,便于后續輸入數據庫進行整個專業課程體系元素數據庫的查詢比對。元素評價區包含向心度、融入度、占用度、思政增益和該元素的思政績效。元素評價區除給出自評分外,還應作簡要的得分說明。單個思政元素的思政績效計算方法是向心度、融入度、占用度和思政增益的乘積而不是疊加,以體現指向明確、有機融入的設計理念。

表2 課程思政元素庫示例1

表2中的“大國重器之通信光纖”課程思政元素采用了當前較為常見的“萃取升華”式融入方式,通過視頻片段引入相關專業和產業背景,在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專業自豪感的同時達到思政教育目的。與此相類似的還有將“大師垂范”“時事熱點”等思政素材注入課堂,但這種融入方式有時與本次專業課程教學缺乏深層次的關聯,不僅難以體現專業教學的“高階性”,有時還會降低專業教學的流暢性,很難激勵起教學雙方的長時間共鳴,本文將其稱為“蘸料式”的融入方式。這種融入方式通常存在于專業知識難度較低的教學環節中,用于調節授課節奏、吸引學生興趣。該類課程思政元素應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精心裁剪調整思政資源和素材,以“一兩句話,三分鐘內”的基本時間要求控制占用度。此外,該課程思政元素利用專業教學內容促進思政教育,因此其思政增益評定為2級,由向心度、融入度、占用度和思政增益的乘積可得該思政元素的思政績效為3。

表3中的“統籌兼顧之單模光纖設計”課程思政元素的思政目標屬于世界觀教育范疇,因而向心度評定為2級,但采用了相輔相成的融入方式深度滲透到專業教學中,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水乳交融,因此融入度評為1。在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專業教學加深了學生對唯物辯證法的理解和認識,感受到思政理論是管用好用的理論;另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單模光纖這一偉大發明的實施者,把握單模光纖各參數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聯系,親歷抓住主要矛盾、結合實踐、統籌兼顧地完成標準單模光纖設計的過程,培養利用唯物辯證法更深層次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素養,從而使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對專業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點睛”作用,因此屬于思政增益的最高層級。雖然該元素的向心度評級低于表2所示的“大國重器之通信光纖”思政元素,但由于融入度和思政增益評級高,因此其思政績效的總評分是“大國重器之通信光纖”的兩倍。

表3 課程思政元素庫示例2

最后,整門課程的元素庫設計評價指標有以下三項:一是整門課程的思政績效,其計算方法是所有課程思政元素績效之和。二是課程思政元素的覆蓋率。以每一次教學(如2學時)有不少于一個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評定為1,則整門課程的總計得分與授課總次數之比為思政覆蓋率,通常應大于90%。三是該門課程思政元素的思政效率,其計算方法為整門課程的思政績效與思政覆蓋率的乘積除以課程總學時。思政效率指標反映了單位教學時間內所達到的平均思政教育效益,可作為評價整門課程思政元素庫建設水平的核心指標。

四、結語

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與評價體現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宏觀思路。本文探究了課程思政元素庫的設計思路及理念,構建了課程思政元素庫的體例結構,提出了量化評價課程思政元素和整門課程思政元素庫的指標體系,以期為建設指向明確、融入教學、突出質效、評建一體的高年級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庫提供參考借鑒。

猜你喜歡
增益專業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基于增益調度與光滑切換的傾轉旋翼機最優控制
基于單片機的程控增益放大器設計
思政課“需求側”
電大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討——以福建電大為例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基于Multisim10和AD603的程控增益放大器仿真研究
中美綜合大學在音樂專業課程上的比較與啟示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