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鄉土地理資源的教學設計

2024-01-07 00:42漆健王新民趙祖平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秦州大櫻桃鄉土

漆健 王新民 趙祖平

[摘 要]文章以天水市豐富的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為依托,將其與地理課程內容有效整合,并以“農業區位因素”為例,為鄉土地理課程資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學提供切實可行的實用案例,落實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關鍵詞]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核心素養;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55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25-0092-04

鄉土地理資源,即本鄉本土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它具有地方性、綜合性、直觀性、可親性、實用性的特點[1] ?!疤鸩贿^家鄉水,香不如家鄉米?!被卩l土資源的地理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熟悉家鄉的“一草一木,一風一景”,激發學生的鄉土熱情,而且能提升其創新能力,從而升華其愛國情懷。

高中地理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引入鄉土課程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目前,部分教師缺乏對鄉土資源的全面了解,教學方法僵化。此外,在升學考試壓力下,教學評價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教師和學生選用課程資源難免會出現不切合實際教學需求的狀況。因此,在地理教學中,選取典型的鄉土地理事物、地理景觀作為教學資源來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很重要。

天水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是孕育了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為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案例的開發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素材。文章結合甘肅省天水市豐富的鄉土地理資源,創建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實用案例。

一、依據教學內容,整合鄉土地理資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結合實例,說明城鄉規劃中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的布局原理[2]。

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屬于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降水適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市內不同區域有著各自的特色農業(見表1)。

二、甄選鄉土地理素材,開發鄉土地理案例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案例的開發需要教師精心甄別,在廣泛搜集資料的基礎上選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為師生所熟知的鄉土地理素材。此外,所選取的鄉土地理素材還應緊密契合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創建鄉土地理教學案例。

(一)開發鄉土地理素材的方法

鄉土地理案例對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掌握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的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地調查法、實證研究法等,這些都是鄉土地理案例開發的重要方法。

文獻研究法,即通過查閱和分析已發表的學術論文、書籍、報告等文獻資料,甄選鄉土地理素材中貼近教師和學生生活、具有代表性的鄉土地理素材,其中緊扣時代熱點、密切聯系師生生活、深度契合教學內容、具有高度育人價值的案例是最佳選擇[3]。通過文獻研究法,師生可以了解鄉土地理研究的現狀和前沿動態,可以有效借鑒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經驗,從而拓展鄉土地理資源在教學應用中的深度和有效性。

實地調查法,即通過實地走訪、觀察、問卷調查等方法,獲取與鄉土地理資源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分析甄選出與教學內容深度契合、對培養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有效的鄉土地理資料,然后對這些資料進行提煉、整合、重組、優化,達到與課程教學內容緊密融合的效果,突出鄉土地理資源素材的優勢和作用。通過實地調查法,師生可以置身于生活的真實情境中,體會現實與理論的差異,從而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

在充分利用文獻研究法和實地調查法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用實證研究法來證實,即驗證前期通過鄉土文獻、真實調查所獲得的素材、數據、信息等是否緊扣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是否適合高中教學方法,是否是最佳核心素養培育的材料,是否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此三種研究方法在鄉土地理素材甄選過程中互相聯系、層層推進,這很考驗教師的耐心和細心。

(二)鄉土地理課程案例的開發步驟

問題式教學是落實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途徑之一。鄉土地理課程案例的開發是為了創設區域性真實的生活問題情境,提出有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生活探究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分析、探究,解決生活中真實的地理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結合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鄉土地理資源教學案例的開發步驟如圖1所示。

1.分析《課程標準》與教材。地理《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在地理課程資源建設方面為教師指明了方向?!墩n程標準》的實施、核心素養的落實,需要以一定的素材為依托,通過情境的設置及問題的解決等來實現[4]。教師需要結合學情和本地實際增加或者替換相應的鄉土地理案例,以幫助學生吸收、內化知識,培養技能,最終使核心素養培育落地。

2.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明了方向。文章以天水市秦州大櫻桃為案例,在分析《課程標準》與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幫助教師明確教學內容的范圍和難易程度,促使學生通過鄉土地理教學案例的學習,不斷提升技能,促進知識遷移及綜合思維的發展。

3.鄉土地理案例的選擇與編寫。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后,首先要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依托,在收集到的鄉土地理素材中甄選關于秦州大櫻桃的相關內容。其次,如果已有的素材難以滿足教學需求,教師需要繼續檢索、查閱、補充素材。在鄉土地理案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所選擇的鄉土地理素材應與所確定的教學內容吻合,確保鄉土地理教學案例設計具有規范性、科學性、易學性的特點,以促進學生在案例學習分析過程中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目標,實現綜合思維能力發展。

4.鄉土地理案例的實證重組。鄉土地理案例的編寫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復磨煉與驗證,案例編寫完成后,教師需要多方核驗內容。為深入了解天水市秦州大櫻桃的生產過程和成熟后的銷售狀況,筆者到大櫻桃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與一線果農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以確保案例的科學性、時效性、價值性,保證鄉土地理教學案例的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利用已知探究未知。

5.教學的設計實施及總結更新。將編撰好的鄉土地理教學案例運用到教學設計中,要注意巧妙創設問題情境,結合鄉土地理案例設計提問,層層遞進,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促進其理解、掌握相關內容。授課結束后,教師應根據授課效果進行反思與總結,審視教學目標的完成度,及時完善和更新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三、根據鄉土地理案例,開展地理教學

1.課題名稱:《天水大櫻桃的喜與悲》。

2.教學目標:根據課題《天水大櫻桃的喜與悲》及課程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見表2。

3.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分析影響天水大櫻桃種植的農業區位因素。難點:分析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經濟因素、信息因素對天水大櫻桃種植的影響。

4.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北环Q為“櫻桃進士”的南宋詞人蔣捷,在詩詞中所說的櫻桃生長于現在的蘇州一帶。而今我們秦州的櫻桃卻憑借個大、色亮、肉硬、味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2018年“秦州大櫻桃”更是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作為天水人,你們了解它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知的鄉土農產品巧妙設置學習情境,并以此吸引學生,引起其探究問題的興趣,提高其學習農業區位因素的熱情;利用學生見過、摸過、品過的天水大櫻桃拉近學生與所學內容的距離,從而促進知識的遷移和拓展。

探究一:大櫻桃因何而生。

材料一 天水市常住人口295.65萬人,是陜甘川三省要沖,擁有四通八達的陸運網絡,區位優勢明顯。天水市歷史文化厚重,工業基礎完善,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其年平均氣溫11℃,無霜期約185天,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境內山脈縱橫,中心城區兩山夾峙、一水中流,渭河、藉河穿城而過,隴山、秦嶺余脈環抱,空氣質量優良,氣候適宜,景色秀美,有“隴上江南”的美譽。

材料二 天水所產的大櫻桃以果實味美、營養豐富等突出優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通過對消費者的調研發現,“秦州櫻桃個頭很大,口感很爽脆,含糖量適中,酸度也很好”這是消費者對其的普遍評價。不僅如此,大櫻桃還富含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而且其生長過程中不噴農藥,是名副其實的“綠色保健食品”。

(1)分析秦州區有利于種植大櫻桃的自然環境條件。

(2)分析天水大櫻桃品質高的原因。

設計意圖:天水大櫻桃是當地極具代表性的農特產品,探究與原材料相關的問題,也就是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區域認知素養。問題(1)需要學生根據對家鄉的了解和對材料一的理解,關注題干中的相關內容,并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這樣才能解決問題,這屬于學業質量水平1層次問題。問題(2)需要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材料內在邏輯關系,進行解釋、推理、區分、擴展、整合才能最終得出答案,這屬于學業質量水平2層次問題。本組問題的設計層層遞進,有利于學生提升區域認知素養,同時有利于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探究二:“暴走”的大櫻桃。

材料三 在秦州大櫻桃上市銷售的黃金季節,秦州區借助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讓秦州大櫻桃成為“網紅”果品,暢銷國內市場。近年來,秦州區商務局立足秦州水果品牌的宣傳營銷和水果電商品牌的打造,通過“互聯網+”架起產地與消費者的橋梁,在傳統網店營銷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自媒體網銷新模式,逐步形成了線上線下相互補充的銷售格局。截至2020年,全區大櫻桃栽培面積8.7萬畝,年產量4萬噸,產值近8億元;大櫻桃的栽培面積不斷擴大,知名度不斷提高。持續推進電商助農消費精準脫貧工作,助力天水果農,對天水脫貧攻堅工作有著重大意義。

(1)結合材料分析秦州大櫻桃暢銷的原因。

(2)秦州大櫻桃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請從生態、經濟、文化方面分析其利弊。

設計意圖:本組問題的設計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引導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地理。問題(1)需要學生從整體上審視問題,通過綜合分析、區域比較等方法得出結論,這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屬于學業質量水平2層次問題。問題(2)通過材料引出問題,讓學生從點到面展開思考,建立知識在不同情境下的聯合分析,對學生地理技能要求較高,屬于學業質量水平4層次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促進關鍵能力的形成。

探究三:大櫻桃之殤。

材料四 在全國各類評比中屢次獲獎的天水大櫻桃,因其品質優良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其銷售仍以傳統的“地攤式”銷售為主,渠道單一。此外,果園生產的優質果品未能充分發揮市場優勢,進入大型超市、高端市場的比例很小。大櫻桃果實的成熟期氣溫高,果實采摘后在自然條件下極易發軟甚至腐爛,其果實在采摘后若不及時預冷,就會導致果實品質下降,口感變淡,商品價值大大降低;品質優良的大櫻桃到達消費者手中時變成了“次品果”,這給天水大櫻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1)分析天水市大櫻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對天水市大櫻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設計意圖:本組問題結合大櫻桃種植過程中的實際發展變化設問,引導學生動態地分析看待問題。鏈式遞進設問深挖天水大櫻桃產業發展的相關問題,結合材料四促進學生深度思考,不僅能培養學生基于現實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而且能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從多方面考慮問題,為天水大櫻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這一過程能培養學生的愛家、愛鄉情懷,讓學生認識人地協調的重要性,為家鄉的農業發展和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問題屬于學業質量水平3—4層次問題。

四、反思和總結

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材中的部分情境、案例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學生無法充分理解,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難以滿足教師教學的需求。鄉土地理案例的應用彌補了以上的不足,契合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基于現實問題學習地理知識,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使地理知識“活”起來。另外,鄉土地理案例的應用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學生明確人地協調的重要性。我們在開發鄉土地理教學案例時,要注意所選案例的規范性、科學性、真實性、典型性、易學性,以確保鄉土地理案例教學行之有效。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毛必林.試論學校鄉土地理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1986(12):29-3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鄧楚雄,彭鑫.基于核心素養的湖南省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以十八洞村精準扶貧促進區域發展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2(8):25-27,30.

[4] ?張道英.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應用調查:以黔南州為例[J].高考,2020(11):15.

(責任編輯 陳 明)

猜你喜歡
秦州大櫻桃鄉土
明代秦州衛考略
地方志的繼承與創新論議*
——以清代與民國“秦州志”編纂為例
中國畫《杜甫秦州雜詩-七》
大櫻桃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技術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包裝設計創意在流通領域的品牌溢出效應分析
——評《產品包裝設計( 第2 版)》
鄉土中國
大櫻桃早期豐產的促花措施
優質大櫻桃主要病蟲害防治歷
大櫻桃施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