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域下衛生類高職院校心理委員建設路徑研究

2024-01-07 21:55葛萍黃丹萍孫藝銘
科技風 2023年36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

葛萍 黃丹萍 孫藝銘

摘要: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積極作用,心理委員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心理委員制度必要性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研究衛生類高職院校心理委員建設路徑,以期進一步完善、發揮心理委員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構建和諧、平安校園。

關鍵詞:心理委員;高職院校;衛生類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1年工作要點提出,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提質增效,構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實時預警機制,建立危機事件全程監控系統。心理委員制度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細化管理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大學生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意識和能力。結合新生心理健康篩查數據以及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現狀來看,有必要培養一支愿奉獻、肯擔當、素質高、技能強的專職學生心理工作隊伍,提升心理工作實效。

一、高職院校心理委員制度必要性

(1)有助于增強二級學院工作的針對性。心理委員是班級班委的一員,主要負責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與宣傳、活動策劃與組織、危機識別與上報,已然成為與心理課程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心理學”)、心理咨詢并列的三大載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級網絡中的重要一環,其工作能力直接影響所在班級、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

近年來,隨著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的增多,心理委員制度的實施減輕了心理咨詢中心的壓力,及時、有效地擴充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朋輩力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資源的不足。在校內心理師資的指導下,心理委員貫徹落實學校、院系布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務。首先,通過增進自我共情,做到助人先助己,提升自我修養;其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展團體輔導和人際信任培育的平臺[1],推進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有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心理委員與其他同學有共同的學習、生活經歷,對于學業困難、宿舍矛盾、人際交往困惑、職業發展等,都是他們已然經歷或即將面對的問題,因而他們之間更能被理解,容易達成共識,能及時、有效緩解心理壓力。研究顯示,不少危機事件都是由班級心理委員察覺并第一時間上報,進而得到專業幫助,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教師、家長等所無法比擬的。

(3)有助于提高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針對性。心理委員雖是班委,更是普通同學的一員,在學習、生活中能第一時間知曉同學的經歷,通過細致觀察發現其心理狀態的起伏或者變化,關鍵時候及時匯報班級同學的心理異常情況,及時、有效地將危機干預遏制在萌芽狀態。

二、心理委員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崗位認知不清晰

對學生調查研究發現,僅有23%的學生認為心理委員在班級中發揮了較大作用,57%的學生認為作用一般,還有30%的學生認為幾乎沒有或者根本沒有作用。這從一定層面上反映出心理委員在班級的存在感不高,甚至出現無人參加競選情況,只能指派或者從其他競選崗位調劑。心理委員的系列培訓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至少需要一個學期的鍛煉才能熟悉相關工作,由于專業知識缺乏、培訓不到位、個人能力因素的影響,進一步弱化了其崗位職能的發揮。衛生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為“2+1”,即兩年在校理論實習,至少一年校外專業技能實習。心理委員不愿意連任的情況會及時調整,造成崗位工作的不連續,隨意性較大。

(二)師資力量薄弱,培育效果有待提升

近年來,高校輔導員的招聘數量有了不小的提升,在努力實現1∶200的師生配比。從工作實際來看,沒有特別招聘一些有心理工作背景的輔導員,大多為專業不限、專業多樣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團隊的發展,但是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方面帶來不小的挑戰。在二級學院心理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下,所謂的心理輔導員就是一個工作分工,不具備心理學背景,也沒有通過培訓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心理工作力量比較薄弱。從整個學校來說,在校生人數與專職從事學生心理咨詢的教師的數量比例接近3500∶1,咨詢重心會向心理危機干預傾斜。當一些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想通過咨詢得到幫助時就很難預約,久而久之,學生對校內心理咨詢的及時性就會產生顧慮,并影響心理委員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學生素質和能力有待提升,重使用、輕培養現象嚴重

心理委員的工作性質比其他班委更具有專業性和規范性,僅僅依靠服務意愿是不夠的,必須提高工作能力。目前高職院校已經考慮到這樣的情況,已經安排了一些理論培訓,重使用、輕培養現象嚴重對具體事件的處理和把控能力稍顯不足,心理危機的干預、咨詢技巧、非語言的觀察等仍需加強。高職院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基本上利用心理健康宣傳月或以“5·25”心理健康活動日作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影響覆蓋面較窄。心理委員是朋輩輔導員的核心成員,是學校心理輔導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之一,也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心理委員承擔的責任重大,要善于傾聽同學們的心聲,緩解同學們的心理焦慮,對同學們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干預。當前高校的心理委員培訓制度已基本成體系,主要包括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培訓、心理委員基本職責及工作方法的培訓、團體心理輔導技能訓練,也有針對心理委員個人成長的培訓等,不僅要求具備詳盡的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但是,許多高職院校對于心理委員只是進行簡單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這對于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同學或許可以有較好的把握,但對于有特殊問題的學生可能難以科學把握和引導,錯過心理問題的最佳干預時期,甚至會對需要幫助的同學產生心理創傷。

(四)考核與獎懲制有待完善

心理委員相較于其他班干部和團干部而言,學生的熟悉度不夠,崗位職責也會比較陌生,不太確定自身是否能勝任。多數學校針對心理委員的培養制度、考核制度、評價機制不完善,沒有單設面向心理委員層面的獎勵。在工作中的獲得感、成就感、獎勵和面臨的壓力、工作強度不相匹配,長此以往會缺乏工作的主動性,不利于心理工作長遠發展。

(五)新媒體背景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新問題

大學生是新媒體用戶中最為活躍、最易感的人群,兩微一端的流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當今大學生日常生活、交際的方方面面。學生高度關注社會輿情、熱點事件,這些隨時代發展對生活的改變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變化、新挑戰。大學生選擇以網絡互動方式進行自我暴露、人際問候,形成網絡人際溝通新模式[2],心理工作、活動的開展或者心理培訓如果僅僅依靠傳統的線下講授來完成,容易受場地、時間等約束,受益面也較窄,工作開展不盡如人意。積極建設適應新時期需要的高校新媒體心理輔導教育平臺,不斷完善心理輔導教育立體化網絡建設,這是新媒體對學校心理輔導教育工作的呼喚[3]。多樣化的形式、新媒體手段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提升參與率。

三、完善心理委員制度的對策

(一)規范選拔過程,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訓體系

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二級學院和班級都需要重點介紹心理委員職位的崗位特質,強調除了興趣之外,還需要具備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質,對自薦或者班級推薦的候選人由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進行統一的理論測試、團體輔導以及談心談話等流程。通過咨詢中心和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協同發力,編制校本的心理委員培訓教程進行理論和實踐提升,增加對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病因以及表現的線上、線下培訓、交流,通過身邊案例分析、心理班會方案設計、團輔活動組織、心理專題講座等方式,幫助心理委員在實踐中提升傾聽、無條件積極關注、真誠、尊重以及共情等談話技巧以及危機識別技能。

編制適合校情、院情的校本的心理委員工作指南,厘清常規工作和心理危機的識別,常規工作主要包括:(1)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及時將公眾號內容、心理培訓通知等進行轉達,對該項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定期發布工作完成情況;(2)協助開展心理健康相關活動,比如“我的情緒我做主”心理主題班會、“人際交往”心理劇、“陽光總在風雨后”心理團輔以及其他“3·20”“5·25”“1·25”的專項活動等,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開展活動,提高針對性;(3)定期組織宿舍氣象員召開心理相關活動交流、輔導,對宿合心理氣象員工作進行考核。對于心理危機干預,要重點留意同學成績、情緒以及生活中重大事件引起的變化,發現問題,協助同學擺脫不良情緒,及時關注并上報。

(二)提升教師指導水平,凸顯衛生類高職特色

針對學校專業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嚴重不足的現實,學校層面可以增加人手,招聘心理學專業背景的兼職人員到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提升專業性。在此基礎上,采取定期的校內培訓+校外專家督導、培訓,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提升校內輔導員群體的心理危機識別和干預能力,起到1+1>2的效果,充分提升心理健康知識和工作能力?!陡叩葘W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對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當前而言,在心理危機的預防、預警、干預方面輔導員業務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學校的統一培訓,更需要輔導員自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加強專業學習與訓練[4],以提升心理工作能力為重點,以加強團隊建設為支撐,不斷增強實用性、針對性,全面提升教師群體心理育人的質量和水平。專業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命主題開展相關教學,比如“臨床醫學概要”課程,在“藥理學”講授過程中闡述精神類藥物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等,從政策上鼓勵專業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講座,結合辦學特色,擇優選擇人員進入心理工作隊伍,凸顯衛生類高職院校的獨特優勢。

(三)實現有效的獎勵機制,以賽促學

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堅持助人為本的原則,舉辦心理工作技能大賽,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加快實踐技能提升。每學年第一學期舉辦三級學院心理委員技能大賽,第二學期由心理中心舉辦校級的比賽。二級學院推薦在學院比賽的基礎上推薦人員參加,每名選手指定一名指導教師,根據比賽名次頒發個人獎項、指導教師獎項以及二級學院獎項,增強二級學院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比賽參考比較成熟的輔導員技能大賽的模式,通過理論測驗、案例分析、談心談話三個環節,著力造就一支有信念、懂擔當、能奉獻的學生干部隊伍。在動態評比的基礎上,將其中表現好的推薦到二級學院心理工作站進行進一步學習、提升,建立完善的培養機制。

(四)建立線上、線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新媒體視域下的心理工作,需要建立起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教學、培訓模式,進一步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利用APP開展網絡心理咨詢、視頻動畫、心理團輔活動的相關活動,使學生接收資訊更加便捷化。線上線下載體相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發揮海量資訊、高效管理、保密服務、低成本長線追蹤的優勢,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短板[5],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新媒體將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好超星、慕課等教學資源平臺,提升課程育人實效。

心理委員制度是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對心理活動、比賽的舉辦,對危機干預的及時反饋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結合本校工作實際,不斷嘗試,完善心理委員規范選拔過程,完善管理制度和培訓體系,實現有效的獎勵機制,以賽促學,充分利用新媒體,推動心理安全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將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學生群體中,構建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詹啟生,張晨.共情與人際信任對高校心理委員溝通能力的影響[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2,38(06):9196.

[2]王歆睿.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預防策略[J].公關世界,2022(7):176177.

[3]孫夢琪,康釗.新媒體時代高校朋輩心理輔導的價值與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0(6):8991.

[4]段碧花.高職院校輔導員能力提升路徑探析——以心理危機的預防、干預等為視角[J].天中學刊,2015(4):145147.

[5]王天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載體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2(6):4345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輔導員研究委員會專題項目《協同育人視角下高職院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實踐研究》(21FYHLX047);2022年全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品重點項目《基于“協同育人”理念高職院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研究》(Z2022009);校級項目“厚樸”輔導員工作室以及德育品牌工作項目——“心鑰”心理工作站成果

作者簡介:葛萍(1985—),女,漢族,江蘇寶應人,教育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
高職院校教師發展中心的功能及運行機制研究
城鎮化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探析
新時期下高職院校如何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研究
高職院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大學生頂崗實習存在法律問題的成因分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