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通褐煤浮選及腐植酸提取實驗

2024-01-09 09:50陳鵬白新偉李遠張諶虎王市委陳瑤瑤
礦產綜合利用 2023年6期
關鍵詞:糊精褐煤昭通

陳鵬 ,白新偉 ,李遠 ,張諶虎 ,王市委 ,陳瑤瑤

(1.六盤水師范學院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2.貴州省煤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褐煤作為一種低階煤,因其變質程度低,不適于煉焦,主要用于燃燒發電、煤化工原料等[1-3]。腐植酸是褐煤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石油、化工、醫藥衛生等領域[4]。云南省昭通市擁有大量的褐煤資源,但是利用率較低[5],開展昭通褐煤分選及腐植酸提取研究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褐煤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團,親水性強,采用常規藥劑浮選,藥劑消耗量大,可燃體回收率低[6]。目前,研究人員主要利用磨礦、加熱或微波處理、超聲處理及表面活性劑,對褐煤進行表面改性,進而降低褐煤浮選時捕收劑的用量[7]。褐煤中腐植酸提取方法主要有堿溶酸析法、氧解法、催化法及離子交換法,其中前兩種方法簡單高效[8]。

昭通褐煤具有內灰高的特點,不利于腐植酸的提取。本文利用司盤80 對褐煤表面改性,然后利用常規藥劑進行正浮選,同時進行反浮選實驗,并對兩種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然后,利用堿溶酸析法和氧解法,對浮選精煤進行腐植酸提取實驗。采用先浮選后提取腐植酸的方法,將有效降低腐植酸提取過程中固體物料的處理量,以期為昭通褐煤腐植酸的提取提供借鑒。

1 煤樣性質與實驗

1.1 實驗煤樣和性質

浮選實驗所用褐煤煤樣取自云南省昭通市,經破碎、磨礦及篩分而來。浮選效果的好壞,除與煤炭表面性質密切相關之外,還受粒度組成、密度組成等煤泥性質的影響。因此,了解煤泥的粒度組成與密度組成,對于浮選設備、浮選藥劑的選擇至關重要。

1.1.1 粒度組成

依據GB/T 477-2008 對浮選所用煤樣進行小篩分實驗,煤泥粒度組成見表1。由表1 可知,0.25~0.50 mm 粒級的產率為35.21%,灰分為22.59%,為主導粒級;0.25~0.50、0.125~0.25、0.075~0.125 以及0.075~0.045 mm 粒級的產率有所差異,但灰分基本一致;-0.045 mm 粒級的產率為13.74%,灰分為27.68%,該粒級灰分較其他粒級高5 個百分點左右。初步判斷該煤泥適于浮選機浮選[9],微細泥的產率較高,灰分不是較高,將對浮選效果產生一定影響。

表1 昭通褐煤煤泥粒度組成Table 1 Particle size composition of Zhaotong lignite slime

1.1.2 密度組成

依據國標GB/T 478-2008 對浮選所用煤樣進行小浮沉實驗,煤泥密度組成見表2。由表2 可知,煤泥中<1.30 g/cm3密度級的產率為29.25%,灰分為19.53%,該煤泥無法選出較高產率的低灰精煤;1.3~1.4 g/cm3密度級的產率為55.63%,灰分為21.11%,該密度級為主導密度級;其他密度級的灰分,明顯高于上述兩個密度級;<1.40 g/cm3密度級的累計產率為84.88%,灰分為20.57%,初步判斷該煤泥能選出較高產率的高灰精煤。

表2 昭通褐煤煤泥密度組成Table 2 Density composition of Zhaotong lignite slime

1.2 昭通褐煤煤泥浮選實驗

褐煤表面含氧官能團多,親水性強,需對其表面進行改性后浮選,以便減少捕收劑用量。此外,反浮選也是褐煤浮選的常用方法[10-12]。為了對比昭通褐煤正、反浮選效果,進行分別進行正浮選與反浮選實驗。

1.2.1 正浮選實驗

昭通褐煤正浮選工藝流程見圖1。用司盤80 對褐煤進行表面改性,采用多因素逐項實驗法,分別探索司盤80 的用量及捕收劑用量,對浮選效果的影響。首先,固定起泡劑用量為260 g/t,捕收劑用量為20 kg/t,改變司盤80 的用量,分別為20、30 及40 kg/t,探索司盤80 的較優用量。然后,固定探索到的司盤80 用量,起泡劑、礦漿濃度與上述實驗一致,改變捕收劑用量,分別為20、40 及60 kg/t。

圖1 昭通褐煤正浮選流程Fig.1 Positive flotation process of Zhaotong lignite

1.2.2 反浮選實驗

昭通褐煤反浮選工藝流程見圖2。利用多因素逐項實驗對捕收劑十二胺用量、抑制劑糊精用量、起泡劑用量進行初步探索。首先,固定糊精用量為3 kg/t,起泡劑用量為260 g/L,改變十二胺用量,分別為5、7、9 kg/t,確定十二胺的較優用量。然后,固定探索到的十二胺較優用量,改變糊精用量,分別為1、3、5 kg/t,確定糊精的較優用量。較后,固定探索到的十二胺與糊精較優用量,改變起泡劑用量分別為130、260、390 g/t,確定起泡劑的較優用量。

圖2 昭通褐煤反浮選流程Fig.2 Reverse flotation process of Zhaotong lignite

在上述實驗基礎上進行正交實驗,探索十二胺、糊精及起泡劑的較佳用量。

1.3 浮選精煤腐植酸提取實驗

分別利用堿溶酸析法、氧解法探索浮選精煤腐殖酸提取的較佳條件。

1.3.1 堿溶酸析法腐植酸提取實驗

堿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的流程見圖3。浮選精煤經鹽酸溶液活化后,過濾所得固體經氫氧化鈉溶液浸泡,再過濾所得溶液,利用鹽酸調節pH 值至2,過濾所得固體即為腐植酸。

圖3 堿溶酸析法腐植酸提取流程Fig.3 Process of humic acid extraction by alkali solution-acid separation

1.3.2 氧解法腐植酸提取實驗

氧解法提取腐植酸的流程見圖4。浮選精煤經雙氧水活化后,過濾所得固體經鹽酸溶液活化,再過濾所得固體,經氫氧化鈉溶液浸泡,過濾所得溶液,利用鹽酸調節pH 值至2,過濾所得固體即為腐植酸。

圖4 氧解法腐植酸提取流程Fig.4 Process of humic acid extraction by oxygen decomposition

1.3.3 腐植酸提取率

腐植酸提取率計算公式[13],見式(1):

式中:m1為浮選精煤活化干燥后的質量,g;m2為氫氧化鈉溶液浸泡后濾渣的質量,g;m為浮選精煤的質量,g;Ad為浮選精的灰分,%。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浮選實驗結果分析

2.1.1 正浮選實驗結果分析

昭通褐煤煤泥表面改性浮選實驗結果見表3。由表3 可知,在捕收劑用量為20 kg/t,起泡劑用量為260 g/t 時,隨著司盤80 用量由20 到40 kg/t增加的過程中,浮選精煤產率提高了3.19%,灰分降低了0.50%,精煤產率提高與灰分降低均不明顯,各浮選尾煤灰分差距不大;當司盤80 用量為40 kg/t,起泡劑用量為260 g/t 時,隨著捕收劑用量由20 到60 kg/t 增加的過程中,浮選精煤產率提高了15.40%,較高產率為26.64%,結合表2 可知,浮選精煤產率低,灰分降低了0.87%,灰分降低不明顯。利用司盤80 進行表面改性浮選,不能在捕收劑較低用量的條件下,獲取高產率的高灰浮選精煤。

表3 昭通褐煤煤泥正浮選實驗結果Table 3 Positive flotation test results of Zhaotong lignite slime

2.1.2 反浮選實驗結果分析

昭通褐煤煤泥反浮選條件初步探索實驗結果見表4。由表4 可知,當抑制劑糊精用量為3 kg/t,起泡劑用量為260 g/t 時,隨著十二胺用量的改變,浮選完善指標先減小后增加,但變化不大。當十二胺用量為7 kg/t 時,浮選精煤產率明顯偏低。十二胺用量5 kg/t 時,浮選精煤產率明顯高于十二胺用量為9 kg/t 時,但是其灰分也高0.39%,且其浮選完善指標相對較小,故初步確定十二胺用量9 kg/t 較優。當十二胺用量為9 kg/t,起泡劑用量為260 g/t 時,隨著抑制劑糊精用量的改變,浮選完善指標先增大后減小,較大為11.15%,且此時浮選精煤的產率較高,灰分較低,浮選尾煤會分較高,故初步確定糊精用量3 kg/t 較優。當十二胺用量為9 kg/t,糊精用量為3 kg/t 時,隨著起泡劑用量的增加,浮選完善指標先減小后增加,較大為12.14%,且此時浮選精煤產率較高,灰分較低,故初步確定起泡劑用量130 g/t 較優。

表4 昭通褐煤煤泥反浮選多因素逐項實驗結果Table 4 Multi -factor test results of reverse flotation of Zhaotong lignite slime

昭通褐煤煤泥反浮選條件正交實驗結果見表5,采用浮選完善指標評價浮選效果。由表5 可知,各因素主次順序為糊精用量>十二胺用量>起泡劑用量;各因素的較佳水平為十二胺用量5 kg/t,糊精用量3 kg/t,起泡劑用量260 g/t,同時各因素的較佳水平也組成了昭通褐煤煤泥浮選較佳條件搭配。該條件下獲得的浮選指標:浮選精煤產率為84.35%、灰分為20.52%,浮選尾煤產率為15.65%、灰分為36.75%,浮選完善指標為12.08。利用反浮選方法浮選昭通褐煤煤泥,可以獲取較高產率的高灰浮選精煤。

表5 昭通褐煤煤泥反浮選正交實驗結果Table 5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of reverse flotation of Zhaotong lignite slime

2.2 腐植酸提取實驗結果分析

2.2.1 堿溶酸析法較佳提取條件

堿溶酸析法提取浮選精煤腐植酸,實驗結果見表6。由表6 可知,腐植酸的提取率較低為3.52%,較高為32.69%;影響腐植酸提取率的主次順序為NaOH 浸泡時間>HCl 活化時間>NaOH 濃度>HCl 濃度;各因素的較佳水平分別為HCl 濃度10%、HCl 活化時間30 min、NaOH 濃度0.7 mol/L、NaOH 浸泡時間30 min;經實驗驗證各因素較佳水平即為較佳水平搭配,此時腐植酸提取率為43.80%。

表6 堿溶酸析法腐植酸提取正交實驗結果Table 6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of humic acid extraction by alkali-soluble acid separation

2.2.2 氧解法較佳提取條件

氧解法提取浮選精煤腐植酸,實驗結果見表7。由表7 可知,腐植酸的提取率較低為4.29%,較高為28.36%;影響氧解法腐植酸提取率的因素的主次順序為NaOH 濃度>H2O2活化時間>NaOH 浸泡時間>H2O2濃度;H2O2濃度為0.7 mol/L,H2O2活化時間為35 min,NaOH 濃度為0.3 mol/L,NaOH浸泡時間為30 min;經實驗驗證各因素較佳水平即為較佳水平搭配,此時腐植酸的提取率為37.14 %。

表7 氧解法腐植酸提取正交實驗結果Table 7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of humic acid extraction by oxylysis

在浮選精煤腐植酸提取過程中,堿溶酸析法比氧解法能獲得更高的提取率,且堿溶酸析法提取流程更簡單;而浮選精煤的灰分較高是造成腐植酸提取率較低的主要原因。

3 結論

(1)利用司盤80 對昭通褐煤煤泥進行表面改性,然后浮選,不能獲得較高的浮選精煤產率;而利用十二胺作捕收劑、糊精作抑制劑,進行反浮選,可以獲得較高產率的高灰浮選精煤。

(2)昭通褐煤煤泥反浮選的較佳條件為:十二胺5 kg/t、糊精3 kg/t、起泡劑260 g/t,較佳浮選指標為浮選精煤產率84.35%、灰分20.52%,浮選尾煤產率15.65%、灰分36.75%,浮選完善指標12.08。

(3)氧解法較佳的提取條件為H2O2濃度0.7 mol/L、H2O2活化時間35 min、NaOH 濃 度0.3 mol/L、NaOH 浸泡時間30 min,腐植酸提取率37.14%;堿溶酸析法較佳的提取條件為HCl 濃度10%、HCl 活化時間30 min、NaOH 濃度0.7 mol/L、NaOH 浸泡時間30 min,提取率43.80%。

(4)堿溶酸析法比氧解法能獲得更高的提取率,且堿溶酸析法提取流程更簡單。

猜你喜歡
糊精褐煤昭通
發展中的昭通學院
不同烘干溫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數研究
褐煤粉成型試驗研究
低吸濕性交聯麥芽糊精的制備方法
朋克養生:可樂加“瀉藥”
糊精丁二酸酯對水泥水化歷程影響的研究
污泥摻混褐煤水熱制固體燃料的理化特性
文學自覺與當代文學發展趨勢——從昭通作家群說開去
小地方文學史的可能與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學三十年》
燕麥糊精脂肪替代品在低脂奶油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