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結合”百年探索歷程
——基于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分析

2024-01-09 13:43馮友滿
蘭州工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兩個結合中國化圖譜

蔣 旭,馮友滿

(1.貴州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0;2.安慶醫藥高等??茖W校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0)

1 中國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研究數據來源和文獻分析

1.1 發文作者共現圖譜

本次研究所采集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CNKI),搜索時間為2021年10月17日。通過Citespace軟件繪制可視化圖譜,按每年切分,節點為keyword,g指數設定為25,如圖1所示,共生成377個節點,80個連線,中心性為0.001 1。通過作者共現圖譜(圖1、表1)可以看出,研究作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合作關系,如李安增與肖芳、李向暉與楊志超,但根據圖一顯示,論文主要由個人發表為主,雖然有少數學者之間存在合作關系,但數量較小。發文主題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排名前十的作者是陳方劉、張明、張允熠、張琳、楊瑞森、楊志超、陳衛平、劉懷玉、胡軍良、何萍。

表1 發文作者排名

圖1 作者共現圖譜

1.2 發文機構共現圖譜

運用Citespace軟件閥值設定為2,g 指數設定為 25,共生成332 個節點,86個連線,中心性為 0.001 6。由表2、圖2可以看出,發文最多的是南京大學哲學系,為9篇。其次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文為8篇。第三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文為7篇,發文排名前十的機構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部。通過機構共現圖譜,我們發現機構之間分布零散,連接線只有86,中心性只有0.001 6。沒有形成明顯的聚類。這反映了此話題雖然得到了學術團體的關注,但大部分為獨立研究,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缺乏合作意識,研究成果共享性不強。

表2 發文機構排名

圖2 機構共現圖譜

1.3 關鍵詞共現圖譜

研究熱點就是指在某一特定時間段,有內在聯系、數量相對較多的一組論文所探討的研究問題或專題。關鍵詞是作者對文章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煉,體現了文章的研究方向與價值,出現次數頻率高的論文關鍵詞可以體現一個研究領域的熱點。通過關鍵詞分析可以解釋某研究領域的知識結構、研究熱點以及發展方向。通過Citespace軟件繪制可視化圖譜,按每年切分,節點為keyword,g指數設定為25,如圖3)所示,共生成191個節點,235個連線,最高共現頻次為143次。排序位于前10關鍵詞(見表3)依次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毛澤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表3 關鍵詞排名前十

圖3 關鍵詞共現圖譜

從關鍵詞共現圖譜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兩個結合”的本質特征?!皟蓚€結合”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過程?!皟蓚€結合”,也是我們黨歷經百年滄桑,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的歷史經驗總結,“兩個結合”更是我們黨不斷創新、不斷進化、不斷演進的自我革命歷程。兩個結合”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皟蓚€結合”,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創新的過程,更是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過程。中共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實踐”[1]。我們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不斷賦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更多的時代內涵,使其帶有明顯的時代意義。進入新時代后,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使其提升至全新戰略視角,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轉變為中華民族崛起的精神力量。

第二,“兩個結合”的過程?!皟蓚€結合”不僅是現代化、民族化的過程,更是講好中國故事,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同中華優秀文化相結合的過程,則是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民族化和大眾化的過程。講好中國故事,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身精神魅力。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歷史寫真,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建設奠定了文明基礎。講好中國故事,建立中國特色主義社會主義文化,不僅有助于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更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三,“兩個結合”的內涵?!皟蓚€結合”是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過程。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理性的自我反思,是指對我認知的文化延伸。近代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推進,也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懈奮斗上。習近平指出“沒有文化的繁榮昌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后,也是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升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2]。面對當前文化全球化的趨勢,我們已經有了“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2]。

第四,“兩個結合”的方法?!皟蓚€結合”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是我們黨百年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要求。1943年,中共中央曾指出“要使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革命科學更進一步地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起來”[3]?!皟蓚€結合”統一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命題,反應了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內在邏輯關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側重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皟蓚€結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兩者統一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維邏輯中,統一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演進歷程中,統一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統一于中國話語體系建立的路程中,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

1.4 關鍵詞時區圖譜

從關鍵詞時區圖譜(見圖4),可以得知:

圖4 關鍵詞時區圖譜(來源:中國知網)

第一,從理論緯度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發展進程。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完成了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偉大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偉大飛躍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方面,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美好生活多元化的幸福需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必須得以發展和補充。作為整體發展布局下的一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理應得以完善和創新。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深入,必然對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得到相應的發展,從而指導文化建設實踐的展開。

第二,從文化緯度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就具有文化屬性。但是,由于中國革命任務的需要,“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主要便成為一種關于革命戰略的理論學說”[4]?!皟蓚€結合”的提出反映了“從文化緯度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5]的過程。我們要發揮廣大人們群眾的積極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繼承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因此,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面對西方文化入侵風險,堅守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思想領域、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

第三,從情感緯度推動革命文化的健康發展。我國革命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審美關聯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革命文化共同構筑了中華民族戰天斗地的奮斗歷程,共同蘊含著中華民族理想信仰,共同體現了中華民族創造奇跡的偉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化激勵著中華兒女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激勵全國人民英勇頑強、奮勇向前;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完成了兩個一百年的第一個偉大建設目標,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新航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支柱。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不畏強暴和抗擊外敵入侵,以及建國后的艱難創業,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弘揚革命文化,就是激勵中華兒女不忘屈辱近代史,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定律,牢記自強不息的革命使命,更好地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去?!凹訌娗楦信嘤?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盵6]

2 “兩個結合”百年探索過程經驗總結

1)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是走向勝利的關鍵?!皟蓚€結合”是我們黨立足于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以史為鑒,推成出新的理論創造;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我們黨百年奮斗經驗的歷史總結,更是對當代馬克思主義的莊嚴宣誓。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為當時風雨飄搖的中華民族帶來勝利的希望。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年輕的黨組織對中國國情了解還不夠深入,機械式、教條式的照搬蘇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一度使中國革命形式陷于危亡的困境。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1938年正式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命題,從此開啟了中國革命的新征程?;仡櫚倌隁v史,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是走向革命勝利的關鍵法寶。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定,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前進道路,推進了中國革命進程,把握住了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命運?!爸袊伯a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1]。歷史已經充分證明,只有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才能在中華文化的沃土上綻放出真理力量,才能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新的時代風采。因此,在黨的絕對領導下,中國不僅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征程,也提升了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的文明認識。在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的歷史發展進程,在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偉大的中華女兒必將以自強自信的姿態走向未來。

2) 走向勝利的核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兩個結合”發展提供了認識指南。中共十九大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不僅告別了千年貧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更大步邁進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踐已經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成功邏輯結晶,是中國新時代發展規律的本質體現,是滿足人民對生活美好多元化需求的理想信仰,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其生命力無比旺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是推動“兩個結合”走向勝利的關鍵。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住“兩個結合”的理論精髓,用其觀察當代、引領當代,不斷提高我們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

3) 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是走向勝利的必然要求。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盵7]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內在需求,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從發展主體看,只有從中國國情出發,才能實現中國革命道路的正確性,才能領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的真諦,才能保障改革建設的正確方向。從中國國情出發,也是豐富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學說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學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學說。如今,作為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每一次改革創新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的豐富與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樣需要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文化軟實力的彰顯,離不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大業,也是新時代文化強國的重要戰略之一。只有扎根于中國數千年的文化沃土上,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才有民族魂,才能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8]。因此,“兩個結合”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才能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

猜你喜歡
兩個結合中國化圖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繪一張成長圖譜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新時期重談堅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兩個結合”
基于“兩個結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關于做好兩個結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水平
主動對接你思維的知識圖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