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結合

  • 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的實踐路徑
    體實踐。以“兩個結合”為分析視角,可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歷史演進提供方法論指導,厘清“楓橋經驗”在產生、發展、創新過程中的歷史邏輯,明晰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的實踐脈絡??v觀“楓橋經驗”60多年的發展歷程,始終堅持以“兩個結合”為指導,以良法善治為目標,不斷進行理論上的守正和實踐上的創新。新的歷史時期,要堅持以黨的領導為根本保證,以人民至上為根本立場,以大抓基層為鮮明導向,以法治思維為工作方法,以建設平安法治社會為目標追求,進一步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江漢論壇 2024年1期2024-01-29

  • 兩個結合”視角下高校廉潔教育提升對策研究
    澤摘?要:“兩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總結,蘊含著歷史、現實、未來三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引意義,能滿足廉潔教育時代需要、深化廉潔教育教學理論需要、指導廉潔教育教學實踐需要。針對高校廉潔教育存在的教育主體內生動力不強,教育客體吸引魅力不足,教育過程合力不夠的問題,從“兩個結合”視角,提出高校廉潔教育要堅持與具體實際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堅持“兩個結合”系統視角三點舉措。關鍵詞:“兩個結合”;高校廉潔教育;馬克思主義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2期2024-01-27

  • 兩個結合”視角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重要論述的研究
    重要論述是“兩個結合”這一世界觀方法論在新時代應用的創新性發展,它豐富和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關于家庭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家庭思想的最新成果。國內學者關于習近平總書記家庭重要論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家風建設,研究其理論來源、主要內容、時代價值及其實踐路徑以及家國情懷觀等,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有益的探索。但學界鮮有從“兩個結合”視角對此的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提出“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

    殷都學刊 2023年4期2024-01-25

  •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
    斷進一步將“兩個結合”的理論意義提升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同時還圍繞“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系統闡述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拓展了這一理論命題的研究視域和空間。在此基礎上,結合新的理論發展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對深化“兩個結合”研究、在新的起點上更好地推動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一 “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基于黨的理論創新維度,中國共產黨能夠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偉大成就,根本在于始終堅持馬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4-01-22

  •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上深刻闡明“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強調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鄙羁填I悟“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堅持好、運用好這一最大法寶,對于提升全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上,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建設中華民族現

    中華魂 2024年1期2024-01-18

  • 全球化視域下“兩個結合”新敘事的意義、挑戰與對策
    ]17堅持“兩個結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第一次成為全黨的莊嚴歷史使命,并明確其科學內涵、目的要求和必須堅持的六大原則。而在總結經驗之后、明確中心任務之前專辟一章講“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表明了堅持“兩個結合”、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具有新的時代意義和使命要求。在社會主義運動500 多年后的今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飛躍,已經使社會主義中國以中國式現代化的人類文明新形象站在了世界潮頭,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5期2024-01-18

  • 兩個結合”賦能高校思政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
    一般項目“‘兩個結合’賦能高校思政課教學高質量發展研究”(22VSZ029)。作者簡介:鄧伯軍,男,河北保定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童祎祎,女,江西上饒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網絡空間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智庫)特約研究員。摘? 要:“兩個結合”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提出的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原創性命題?!?span class="hl">兩個結合”同時也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和有力的理論支撐。因此,我們要將“兩個結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2024-01-11

  • 在“兩個結合”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一般項目“‘兩個結合’賦能高校思政課教學高質量發展研究”(22VSZ029)。作者簡介:張榮軍,男,山東臨沂人,博士,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楊? 娜,女,貴州畢節人,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摘? 要:在“兩個結合”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方略和時代課題。中國共產黨從成立起,就不斷在時空進程中回答馬克思主義如何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考題,探索在“兩個結合”中堅持和發展馬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2024-01-11

  • 在“兩個結合”中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化道路,在“兩個結合”中從古老文明古國邁向現代文化強國,創造了中華現代文明,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一百多年來,在一個曾經四分五裂、積貧積弱、飽受欺凌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一、在“兩個結合”中從古老文明古國邁向現代文化強國中華民族創造了具有5000 多年歷史的燦爛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中

    特區實踐與理論 2023年4期2024-01-09

  • 兩個結合”: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路徑
    第一次提出“兩個結合”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強調“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1]。這就鮮明指出“兩個結合”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寶貴經驗的科學總結,為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提供了思想密鑰,是新時代推動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路徑,集中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理論創新規律的深刻把握。在202

    特區實踐與理論 2023年4期2024-01-09

  •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文化發展進路探究
    傳統文化;“兩個結合”;新文化中圖分類號:G12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502(2023)06-0085-08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提出有一個重要的“他者”,那就是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西方文獻中的“現代的”(modernus)一詞最早出現于5世紀,指涉的是皈依了基督教的歐洲國家開始告別野蠻或者異教而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直到19世紀,它才開始作為編年史概念而得到廣泛使用,指代的是區別于“古代的”與“中世紀的”的第三個歷史分期

    理論與現代化 2023年6期2024-01-05

  • 兩個結合”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發的策略
    儀摘 要:“兩個結合”是對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實現黨的理論創新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發提供了理論指導、方法論指引和實踐路徑指南。在“兩個結合”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發應立足于外鑒、解釋和構建的生成路徑,遵循導向性與兼容性相結合、充分性與可持續性相結合、批判性與建設性相結合以及與時俱進與積淀傳承相結合等原則,通過創生、轉化、盤活、整合、積承等多種方式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科學開發和有效供給。關鍵詞:“兩個結合”;思想政治教

    高教探索 2023年6期2024-01-03

  • 基于“兩個結合”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問題探究*
    們必須堅持“兩個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并孕育理論,從而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正確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和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一、從“結合”對象及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理解“兩個結合”現有研究成果多從宏觀角度解析“兩個結合”的內涵,少有對“兩個結合”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逐一剖析。我們總是認為這些具體對象顯而易見,但這類認知易導致對“兩個結合”的碎

    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2024-01-02

  • 以“兩個結合”引領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盵1]“兩個結合”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是新時代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發展的重要思想方法。1 “兩個結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法寶毛澤東及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在革命斗爭和社會建設的探索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的成功結合引領黨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連民族大學學報 2023年5期2023-12-29

  • 從“兩個結合”中探尋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施路徑
    。本文將從“兩個結合”深入探討新時代思政教學工作進高校課堂的實現路徑。一 “兩個結合”的內涵知識體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一切知識都起源于早期人們應對挑戰的實踐與思考。因此,知識建構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基于人們過去經驗的積累與教訓的反思,并在一代代學者的選擇與提煉中發展而來。因人們面臨的問題條件不同、選擇的理想目標不同,人們對知識體系的選擇就不同,因而知識體系的發展就會呈現多樣性的特點。換句話說,知識體系的選擇既決定于我們當下面臨著的現實挑戰,也決定著

    高教學刊 2023年36期2023-12-27

  • 兩個結合”視閾下西藏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徑探析
    書記提出了“兩個結合”的創新理論。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結合,更能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繼續發展前行的中國化道路,又將其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豐富拓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同時,也將其提升了一個新層次、新高度。要提升西藏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兩個結合”是必由之路,也是最大法寶。一、 “兩個結合”對于西藏高校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價值意蘊(一)“兩個結合”理論有利于西藏高校大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甄別“兩個結合”理論中

    中國軍轉民 2023年22期2023-12-19

  • 深化理解“兩個結合”的內在邏輯
    盛活力?!薄?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總結出的深刻的歷史經驗,體現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時代內涵,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正確認識與實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社會現實國情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重結合”沒有馬克思主義,就不可能超越和擺脫西方束縛中國的現代化舊道路;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就不可能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理論邏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

    群眾 2023年21期2023-12-18

  • 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正確處理好“兩個結合”的關系、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關系、“結合”與有效吸收借鑒世界其他文明成果的關系,才能更好筑牢道路根基;“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有力地作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只有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推進思想解放,堅持問題導向,才能不斷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金項目: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專項委托項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6期2023-12-17

  • 兩個結合”中“變”與“不變”關系辨析
    根本遵循?!?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揭示了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演進發展的深層邏輯,科學回答了理論創新發展的基本路徑。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于繼續書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全新篇章,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因此,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兩個結合”中“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在守正創新中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發展新局面。一、堅持以“變”應“變”,在提升識變應變求變

    桂海論叢 2023年3期2023-12-16

  • 兩個結合”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
    次明確提出“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1]。這是共產黨人在“一個結合”基礎上作出的重要理論創新,為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續實現馬克思主義新發展提供了思想指南。一、準確把握“兩個結合”的邏輯關系“兩個結合”的提出是我們黨在“一個結合”的基礎上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理論創新?!?span class="hl">兩個結合”的提出,是在“一個結合”基礎上的繼承

    南方論刊 2023年10期2023-12-15

  • 在“兩個結合”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邏輯和現實意義
    化之本,在“兩個結合”中熔鑄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秉持謀求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和實現全人類普遍價值的正確理念,始終奉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著眼于世界整體形勢,順應時代的潮流,把握時代發展的大勢,遵循人類社會演變的一般性規律和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依照,為世界現代化發展提供中國指導藥方和中國參考方案。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演進歷程,就是“兩個結合”不斷得到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的實踐史,而中國式現代化道

    南方論刊 2023年10期2023-12-15

  • 兩個結合”:把握延安精神生成脈絡的精髓
    上首次提出“兩個結合”,不僅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在邏輯,更指明了其根本方向。2021年9月,延安精神納入黨中央批準的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延安精神是“兩個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精神。從“兩個結合”入手,深入分析延安精神的生成脈絡,不僅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永無止境的精神動力,還能夠為實現強國目標提供富足的精神營養。從“兩個結合”的維度出發,把握延安精神的生成脈絡,不僅是歷史的要求,更是時代的呼喚。一、從“兩個結

    現代交際 2023年10期2023-12-12

  •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成前提、獨特優勢及突出貢獻 ——以“兩個結合”為視角
    (以下簡稱‘兩個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盵1]在“兩個結合”的深入推進下,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突破西方現代化模式且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之路?!?span class="hl">兩個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獨特性和優越性的關鍵。因此,從“兩個結合”視角深入分析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以此闡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成前提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23年10期2023-12-10

  • 堅持“兩個結合” 提升理論素養
    首次提出了“兩個結合”的路徑,提出了繼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時代課題。2022 年10 月16 日,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勝利召開,大會提出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的前進方向,同時提出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永恒課題?;仡欀袊伯a黨一百多年來的艱苦奮斗歷程,我們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挫折,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其中一條非常寶貴的經驗就是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歷

    辦公室業務 2023年20期2023-12-10

  • 堅持以“兩個結合”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輝 張思博“兩個結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探索歷程的經驗提煉總結,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國內國外兩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復雜局勢中,直面新時代的風險機遇和新的歷史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充分發揮歷史主動精神,以高度的歷史自覺積極開拓進取,在對時代大勢科學研判的基礎上深邃思考而提出的重大原創性理論。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

    創造 2023年11期2023-12-05

  • 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兩個結合”的政治結晶
    是政治方面“兩個結合”的集中體現。中國自古以來的“大一統”傳統,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表現出與西方完全不同的獨特性;優秀傳統文化語境下的“集中統一”構成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前提,也是中國特色最顯著的標志之一。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作為超大型國家,區域之間差別巨大,中國一直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這就決定了當代中國實行“集中統一”的合理性,也是符合歷史和現實邏輯發展的必然結果。(一)在大國國情條件下,中國為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安定,需

    經濟導刊 2023年8期2023-12-02

  • 新時代中華文明魅力的新展示與“兩個結合”研究的新境界*
    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新使命。此前,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就提出了“兩個結合”的時代命題。[2](p.13)同時,《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盵3](p.46)因此,深刻認識新時代中華文明展示的新魅力,總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經驗及其規律,對于推進馬克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23年7期2023-11-29

  • 契合·結合·融通 ——“兩個結合”視域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生成的邏輯意蘊
    (以下簡稱“兩個結合”),在面向中國問題的時代回答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創立了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與實踐創造的偉大成果。在2023 年6 月2 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把“兩個結合”上升到我們黨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的理論概括新高度??梢哉f,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高度的理論自覺與歷史主動,立足中國具體實際、植根中華

    求知 2023年10期2023-11-29

  • 在“兩個結合”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創性理論,“兩個結合”的提出標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性高度。通過對“兩個結合”的研究與闡釋,不僅為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明了理論方向和路徑遵循,也為我們黨在實踐層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理論指南。一、“兩個結合”蘊含的理論邏輯(一)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開放性從理論內涵上看,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開放、不斷發展的理論體系,它誕生和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在結合的過程中實現的。一方面,作為馬克思、

    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10期2023-11-28

  • 兩個結合”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黨性教育中的傳承
    。關鍵詞:“兩個結合”;中華傳統文化;黨性教育;高校;文化主體意識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2-0016-06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not only the practitioner of Marxism, but also the inheritor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

    高教學刊 2023年32期2023-11-22

  • 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湖湘文化 ——如何讓湖湘文化在“兩個結合”中煥新出彩
    總書記關于“兩個結合”的重要思想,努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動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精神正在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磅礴力量。賡續經世致用的務實傳統深受儒學影響的湖南一貫具有經世致用、求真務實的作風。兩宋時,以胡安國、胡宏父子為首的“湖湘學派”就倡導“經世致用”“以實事自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船山把經世致用學風推至新的高度,提出了“即事窮理”“即物窮理”的命題。魏源提倡“

    湘潮(上半月) 2023年9期2023-11-20

  • 兩個結合”的認識飛躍
    結合”還是“兩個結合”,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實踐的基礎上對如何推動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科學回答,它們在理論的本質上是統一的,但從“一個結合”到“兩個結合”的認識發展,則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史上有著重大的方法論意義,是一次深遠的認識變革,一次偉大的認識飛躍。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新西部 2023年9期2023-11-09

  • 在堅持 “兩個結合” 中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為提出 “兩個結合” 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們要堅持以實踐為基礎的理論創新,尊重現實的規律,在實踐中勇敢地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將其發展,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首先,黨的百年歷史充分表明,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的成功實踐者,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必須把堅持馬克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9期2023-11-07

  • 兩個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肖貴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為主要內容,以“六個必須堅持”為貫穿其中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構建起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首先,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

    百年潮 2023年9期2023-11-02

  • 科學認識“兩個結合”的時代價值
    丁恒星“兩個結合”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內在機理,是我們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2021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了“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把其寫入其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和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一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闡述?!?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著眼于實踐的發展、理論的創新、文明的創造,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把握發展規律。中國共產黨成

    群眾 2023年17期2023-10-29

  • 兩個結合”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出并闡述了“兩個結合”“六個必須堅持”等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為新時代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人民日報》2023年7月2日?!?span class="hl">兩個結合”的重要思想深刻闡明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錨定了新方位,是習近平新時

    現代哲學 2023年3期2023-10-27

  • 從習近平用典看“兩個結合
    個維度把握“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碴P鍵詞〕習近平;“兩個結合”;《莊子》;辯證思維;實踐指向;形象語言〔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3)05-0051-13〔作者〕劉鶴亭,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博士,北京 100017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

    鄧小平研究 2023年5期2023-10-23

  • 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以下簡稱“兩個結合”),把“兩個結合”推向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新征程上,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兩個結合”,成為我們黨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強大精神力量。一、“兩個結合”的歷史脈絡百年來,面對時代之變、中國之變、世界之變,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地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真理,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基本經驗,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

    中華魂 2023年10期2023-10-19

  • 深刻把握“兩個結合” 傾情貢獻文藝力量
    是深刻理解“兩個結合”重大意義,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力量的積極探索。全國廣大楹聯、書法藝術家和愛好者,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銀發蒼蒼的耄耋老者,積極參與、踴躍創作。相關主辦、協辦單位緊密協作,周密組織,縝密評審,從2200余件作品中選出蘊含47種偉大精神的235件優秀作品,為本次展覽順利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楹聯藝術是集文學、書法、歷史、地理等于一體的綜合展示載體,也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瑰寶。一副副楹聯蘊含著無窮的哲理與智慧,承載著幾千年中華優秀

    人民周刊 2023年14期2023-10-16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儒家生態哲學的融合創新 ——基于“兩個結合”新視角
    首次提出 “兩個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又再次強調只有堅持“兩個結合”,才能永葆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span class="hl">兩個結合”的偉大論斷,既開辟了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也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兩創”發展奠定了堅實根基?!爸腥A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盵1]深入挖掘、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是當前必須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儒家生態哲學作為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仁民

    現代交際 2023年3期2023-10-05

  • “四下基層”與“兩個結合
    層”體現了“兩個結合”的基本要素?!八南禄鶎印斌w現了歷史唯物論與傳統的民本觀的結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傳統的知行觀的結合,體現了唯物辯證法與傳統的和而不同、自強不息理念的結合。[關鍵詞] 擺脫貧困;? “四下基層”;? “兩個結合”;? 主題教育[中圖分類號] D610.4?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3)09-0009-05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

    學習與研究 2023年9期2023-09-28

  • 在“兩個結合”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刻理解把握“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馬克思主義創立于19世紀40年代,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滋養著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發展,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

    百年潮 2023年8期2023-09-27

  • 從實踐唯物主義看“兩個結合”的內在契合
    方面,可見“兩個結合”的內在契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509 頁。,“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一定能夠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21 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既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成功的歷史

    觀察與思考 2023年4期2023-09-22

  • 兩個結合”是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寶
    精辟論述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深刻闡明了“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奮力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黨對“兩個結合”的探索和實踐歷程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

    黨史文匯 2023年8期2023-09-22

  •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理論蘊涵、成就遞嬗與實踐要求
    個結合”到“兩個結合”,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聯系更加緊密、更具有中國特色,指明了開辟新境界的發展趨勢。就成就遞嬗而言,中國共產黨在一百多年奮斗的各個歷史時期,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引領、制度保障、文化底蘊和精神支撐,注重創新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形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粹和精神實質為廣大人民所接受。與此同時,黨緊緊圍繞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中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9-19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戰略意蘊
    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作為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具有十分豐富的戰略意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準確把握的基礎上,明確文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價值;二是注重問題導向,立足于“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三是著眼于理論創新,探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拓展邏輯。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戰略意蘊中圖分類號:D61;A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 - 5381(2023)04 - 0024 - 07

    貴州省黨校學報 2023年4期2023-09-15

  •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邏輯意蘊
    偉【關鍵詞】兩個結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新境界 新征程【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人民論壇 2023年16期2023-09-15

  •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
    創造性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兩個結合”的具體內涵進行了深刻闡述。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結合”是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結合”是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

    新長征 2023年8期2023-09-10

  • 新文科背景下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實踐與思考
    :新文科;“兩個結合”;專業優化;課程提質2020年11月,教育部發布了《新文科宣言》,提出文科教育是培養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產生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形成國家民族文化自覺的主戰場主陣地主渠道。強調推進新文科建設要遵循守正創新、價值引領、分類推進“三個基本原則”,要把握專業優化、課程提質、模式創新“三大重要抓手”,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文科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專門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備力量的專業。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理論素

    中國大學教學 2023年8期2023-09-09

  • 兩個結合”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及其實現策略
    和新境界?!?span class="hl">兩個結合”理念以其深邃的理論思考和寬廣的歷史視野有力推動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規律性認識,尤其是在教育上成為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法寶。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堅持將“兩個結合”融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是塑造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具有堅定信仰和忠實理想的接班人的保障,更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兩個結合”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意蘊(一)教育價值:充盈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理想信念可以理解為理想和信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3期2023-09-08

  • 堅持和發展“兩個結合”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準確把握“兩個結合”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現實邏輯,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一、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邏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認識、運用馬克思主義改造、建設中國的歷史。中國革命的成功在于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僅是時代所需,更是歷史所向。新文化運動中,早期中國共產黨的思想領袖們深刻反思近代

    創造 2023年4期2023-09-02

  • 把握“兩個結合”堅定文化自信
    內容,圍繞“兩個結合”,談幾點學習體會。充分認識把握“兩個結合”的內涵和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兩個結合”,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闡明了“兩個結合”的深刻內涵?!?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內在機理,也是繼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要求。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堅持“兩個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先后

    山東人大工作 2023年5期2023-09-02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四重邏輯*
    次明確提出“兩個結合”這一重要思想,指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盵1]1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再次強調:“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盵2]17我們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黨史就是我們黨不斷運用“兩個結合”解決中國問題的歷史。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8-30

  •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總書記關于“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理論特質,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創新發展的科學規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本遵循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指引?!?span class="hl">兩個結合”科學詮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在機理,科學回答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基本理論問題,為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明了方向?!鞍疡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科學回答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問題,指明了馬克思主

    老區建設 2023年6期2023-08-29

  • 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理論意蘊與實踐要求
    確強調堅持“兩個結合”,這一重大論斷彰顯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對開辟理論創新路徑的經驗性總結,凸顯了“兩個結合”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如果說“第一個結合”解決的是馬克思主義如何在中國落地生根的問題,那么“兩個結合”則更加凸顯了對馬克思主義如何在中國開花結果的回應?!?span class="hl">兩個結合”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涵,創新了黨在新時代的話語體系,明確了進一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實踐要求。一、“兩個結合”的話語生成作為一種嶄新的話語闡釋,“兩個結合

    求知 2023年8期2023-08-22

  • 崇文敷禮 育德化人 ——以“兩個結合”重要思想推進府學小學“大思政”課程改革
    滕亞杰 _ 北京市東城區府學胡同小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種從中華文明史的視角、以中國為主體來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思路,也是社會主義教育應當遵循的根本方向。思政課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敝v好思政課是黨和國家賦予的一項神圣使命,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應該肩負起的光榮任務。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4期2023-08-15

  •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 ——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
    記深入闡釋“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指明“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產生“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绷暯娇倳浀闹匾撌?,道出了“兩個結合”的運動規律和成果形態,為新時代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方法、路徑和目標?!白岏R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2020 年9 月,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岳麓書院。望向講堂上高懸的“

    工會博覽 2023年20期2023-08-14

  • 踐行“兩個結合” 推動“文化興市”
    必由之路?!?span class="hl">兩個結合”,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地方文化建設增添了動力。作為湘楚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沅江市要在“兩個結合”的指引下,全面加快“文化興市”進程,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旗幟下,不斷推進市域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動的活水,可水往哪個方向流,卻是與現實的實踐需要和社會制度密不可分的。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規定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文化建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23年14期2023-08-13

  • 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
    認識?!薄啊?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边@一重要論述從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觀照時代發展、道路根基,深刻闡明“兩個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明之基、真理之光,為黨領導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提供了根本遵循?!?span class="hl">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內在機理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就是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23年14期2023-08-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