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復合式油氣分離結構的設計開發與試驗驗證

2024-01-10 10:11李保儒馬靖巖吳貞明孫思峰
柴油機設計與制造 2023年4期
關鍵詞:油氣分離曲軸箱油滴

李保儒, 馬靖巖, 吳貞明, 孫思峰

(青島華濤汽車模具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0 前言

發動機閉式曲軸箱通風系統設計已成為一種趨勢,由于曲軸箱通風(竄氣)攜帶的機油油霧和顆粒物(PM)等污染物會對發動機零部件造成污染[1],因此需要設計油氣分離結構來降低這種影響。發動機閉式曲軸箱通風系統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閉式曲軸箱通風系統工作原理

油氣分離結構的具體作用是將竄氣中的機油油霧分離出來,回收到油底殼[2],使其重新起潤滑作用;將竄氣中碳氫化合物(HC)等污染物引入進氣系統中,與新鮮氣體混合后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起到避免燒機油、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燃燒效率的目的。

隨著我國汽車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對油氣分離結構分離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單一油氣分離結構很難滿足要求,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更高效的結構或者材料來提升油氣分離效果。

本文以某型直列4缸柴油機為例,借助油氣分離計算流體動力學(CFD)仿真分析方法和德國先進Topas油氣分離試驗臺試驗分析手段,設計完成了一款集成在缸蓋罩蓋上的高效油氣分離結構,以滿足國六排放標準。

1 油氣分離結構設計

1.1 常見油氣分離結構

根據油氣分離結構機理的不同,車用油氣分離器常見的結構主要分為3類。第1類是根據機油和混合氣密度不同,通過改變氣流速度和方向的方式,利用慣性原理將機油從混合氣中分離出來,例如沉降式、迷宮式、旋風式、離心式等;第2類是利用油滴和某些材料的親和性,通過吸附或過濾的方法將機油從混合氣中分離出來,例如吸附式濾棉和過濾纖維等;第3類是通過給油滴加電荷的方法,將機油吸附在電荷板上,例如靜電式[3]。

1.2 設計方案

迷宮擋板和孔板等慣性原理的分離結構,一般只對大顆粒油滴的分離效果較好[4],對小顆粒油滴的分離效果一般;而濾棉材料可以對小顆粒油滴有較好的吸附效果。

為了達到預期的分離效果,結合慣性分離結構和選用吸附式濾棉的方式,根據發動機邊界,設計一款預分離+粗分離+二級精分離單元的多級復合式油氣分離結構。通過先分離大顆粒油滴、后分離小顆粒油滴,逐級提升分離效果,實現高效率油氣分離。

多級復合式油氣分離結構的整體布置方案如圖2所示。曲軸箱竄氣從格柵入口處進入,經預分離結構和粗分離結構完成較大油滴顆粒的分離;然后通過設置吸附式濾棉的兩級精分離單元完成小油滴顆粒的吸附,混合氣最終經曲軸箱強制通風(PCV)閥接入進氣系統參與燃燒;而被分離的油霧顆粒凝結成油滴后,經專門的流道匯集[5],經單向回油閥滴落到油底殼,重新參與潤滑工作。

圖2 多級復合式油氣分離結構布置

2 油氣分離仿真分析

油氣分離CFD仿真分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油氣分離結構的開發過程,通過仿真分析可以得到油氣分離結構的壓力損失、氣流速度和油氣分離效率等,可以為油氣分離結構設計和參數優化提供參考。

2.1 CFD仿真分析算法

本文采用氣液兩相流算法[6-7],CFD 仿真分析流程如圖3所示。首先,對油氣分離結構進行三維穩態計算,得到氣體流動結果,包括壓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等;其次,分別引入不同直徑的油滴粒子,計算得到不同直徑油滴粒子的運動軌跡和分離效率。

圖3 CFD仿真分析流程

2.2 濾棉仿真設置

濾棉材料主要有過濾和吸附2種形式:過濾式濾棉材料受使用壽命限制,一般應用于外掛式結構,以便于更換;吸附式濾棉材料耐久性好,免維護,可以隨油氣分離結構焊接集成在缸蓋罩蓋上。因此本文選用吸附式濾棉材料。

當前無法有效檢測濾棉的性能和材料屬性,各材料的耐久性和分離效果也大不相同。因此在選用吸附式濾棉時需要具備一定的甄別和驗證手段。

在CFD分析時,一般將濾棉簡化設置為多孔介質,但準確度較難把握。本文將濾棉設置為普通擋板,設置簡單、計算速度快。這樣設置雖然分析結果偏差相對較大,尤其是小顆粒油滴;但可根據后文試驗測試結果進行修正,通過分析結果加權方式提升準確性。

CFD分析時將濾棉設置為擋板,對于分析結果肯定是不準確的。但是在快速樣件測試時,可以獲得較準確的結果,這樣可以對CFD分析結果進行適當加權,以此將濾棉提升部分加權考慮進去,可以提高CFD對于濾棉結構分析準確性。

2.3 仿真分析結果

竄氣體積流量設置為70 L/min,空氣和機油屬性按照其在100 ℃時的屬性設置。經CFD分析及結構優化,確定了產品整體結構參數,得到的壓力損失云圖、氣流速度云圖、油滴壓力流線圖和油氣分離效率曲線,如圖4~圖7所示。

圖4 壓力損失云圖

由圖4 可以看出:最大壓力損失為944.15 Pa(客戶設計指標小于1 000 Pa),其中,經過精分離單元的壓力損失較大,約300 Pa。由圖5可以看出:在精分離單元,混合氣經孔板加速后,氣流速度在8~10 m/s。由圖6 可以看出:油滴整體壓力分布較均勻。由圖7可以看出:直徑為0.5 μm以內的油滴小顆粒,其油滴分離效率不到40%,效果一般;直徑在2 μm以上的油滴顆粒,分離效果較好,分離效率可達60%以上。

圖5 氣流速度云圖

圖6 油滴壓力流線圖

圖7 油氣分離效率

3 Topas油氣分離試驗

3.1 試驗設備

引進德國Topas油氣分離試驗臺,如圖8所示。該試驗臺測試部分為油霧分離器測試臺SPT-140,可模擬曲軸箱通風系統的工作狀態,用于測試混合氣流經油氣分離結構的壓力損失,不同粒徑油滴顆粒在分離前后的油滴分布情況和分離效果,以及出氣含油量等。

圖8 德國Topas試驗臺

3.2 快速樣件制作及試驗

結合發動機臺架試驗情況,合理標定了該試驗臺的試驗方法,并規范了試驗流程,提升了試驗檢測的可靠性。這樣大大減少了對主機廠臺架試驗資源的依賴,提高了設計開發能力。

制作了罩蓋總成快速樣件和試驗工裝,在Topas試驗臺上完成了壓力損失試驗和不同粒徑油滴分離效率測試。油氣分離結構設計為可拆卸結構,如圖9所示。如果試驗效果不理想,可單獨調整某部分結構,制作快速樣件,局部更換后重新進行測試驗證,減少了試驗周期和成本。

圖9 可拆卸式油氣分離結構

3.3 試驗結果分析

快速樣件濾棉前的孔徑為3 mm(與CFD分析模型相同),通過更換不同規格的孔板(孔板直徑分別為2.5 mm和3.5 mm)來調節濾棉前加速孔的直徑,進而調整氣流速度,研究氣流速度和濾棉吸附效果的關系。

圖10為0~96 L/min竄氣體積流量下,不同加速孔的直徑下的壓力損失情況。由圖10可以看出:3種孔徑下,壓力損失的整體變化趨勢相近,孔徑與壓力損失成負相關,即孔徑較小時,壓力損失較大,孔徑增大時,壓力損失減??;在竄氣體積流量為70 L/min時,壓力損失均<1 000 Pa,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圖10 0~96 L/min竄氣體積流量下壓力損失變化曲線

圖11為CFD分析結果和Topas油氣分離試驗臺試驗結果對比。

圖11 油氣分離效率對比

由圖11 可以看出:試驗臺試驗結果明顯優于CFD分析結果,這是因為CFD分析將濾棉設置為擋板,沒有考慮其吸附性能??讖綖?.5 mm時,油氣分離效果相對最好,但是對于粒徑為0.32 μm以內的油滴顆粒,分離效果相對較差。這是因為孔徑較小時,氣流速度較快,而小顆粒油滴跟隨性較好,容易隨氣流從出口逃逸,不能被有效吸附。對比3.0 mm孔徑試驗結果與CFD仿真結果可知,小顆粒油滴分離效果明顯提升,對于粒徑為0.50 μm以內的小顆粒油滴,分離效率可提升約25百分點,大顆粒油滴分離效率可提升約10百分點。

綜合考慮壓力損失和分離效果,孔徑為3.0 mm時,整體表現更均衡,因此選定該快速樣件送主機廠進行臺架試驗驗證。

4 臺架試驗驗證

將缸蓋罩蓋樣件安裝在發動機臺架上進行臺架試驗驗證,結果見表1。

表1 發動機臺架試驗數據

由表1可以看出:在竄氣體積流量為71 L/min、轉速為3 000 r/min的條件下,曲軸箱壓力為-1 400~1 000 Pa,出氣含油質量流量為0.48 g/h,均滿足客戶設計要求(曲軸箱壓力為-2 000~1 000 Pa,出氣含機油質量流量<1 g/h),臺架試驗合格。

5 結語

采用吸附式濾棉材料能明顯提升油氣分離效果,特別是對直徑為0.5 μm以內的小顆粒油滴,提升效果明顯。增加濾棉前的氣流沖擊速度,可以提升整體分離效果,但由于小顆粒油滴跟隨性較好,容易隨氣流從出口逃逸,不能被有效吸附,從而導致部分小顆粒油滴分離效果變差。

油氣分離效率曲線整體呈上升趨勢,且直徑為0.5 μm 的油滴顆粒分離效率>60%時,整體分離效率基本可以滿足國六排放標準。Topas油氣分離試驗臺可以測試不同粒徑油滴顆粒的分離效率,對于油氣分離結構設計和研究具有重要參考作用。該設計研究方法不但有助于提升產品設計水平,還可以減少對主機廠試驗臺架的依賴,縮短設計開發周期。

猜你喜歡
油氣分離曲軸箱油滴
圓形的油滴
一種防拆卸式曲軸箱通風管設計驗證
增壓發動機曲軸箱通風系統的檢修
發動機缸蓋罩內置迷宮式油氣分離性能研究
密里根油滴實驗的理論分析和測量結果討論
發動機曲軸箱通風管道集油原因分析及改進
某發動機曲軸箱油氣分離器設計
烷烴油滴在超臨界二氧化碳中溶解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軸承腔潤滑油沉積特征分析
BFM2012型柴油機曲軸箱通風系統油氣分離器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