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2019年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對中國≥55歲人群心血管疾病負擔的影響

2024-01-10 01:35周航宇姚興偉
中國循環雜志 2023年12期
關鍵詞:順位年齡組心臟病

周航宇 姚興偉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國≥55歲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VD)負擔情況。

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GBD 2019)數據庫,分析中國≥55歲人群中不同性別、年齡人群歸因于13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11種CVD負擔。分析指標主要為死亡率和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 率。

結果: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死亡率為233.34/10萬,DALY率為4 388.85/10萬,與1990年相比分別下降了25.97%和35.47%。2019年歸因于高鈉飲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102.81/10萬和2 178.80/10萬,與1990年相比分別下降了37.09%和41.62%,但在各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中高鈉飲食的順位仍排名第一。歸因于低蔬菜飲食、低纖維飲食和低水果飲食的CVD負擔順位在2019年明顯下降。年齡越大,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越大,2019年≥85歲組人群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3 012.21/10萬和25 650.51/10萬,遠高于其他年齡組人群。男性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286.94/10萬和5 653.18/10萬,高于女性的185.35/10萬和3 256.93/10萬。

結論:與1990年相比,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降低,高鈉飲食仍是主要危險因素。導致CVD負擔的不同飲食危險因素順位發生了較大變化,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飲食的宣傳教育,降低老年人群CVD風險。

心血管疾?。–VD)是全球死亡和壽命損失的首要原因,在中國CVD死亡率仍居首位[1-2]。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如工作壓力增加、交通工具便捷等)、飲食習慣均發生了變化,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也日趨增多。中國≥55歲人群是CVD的高發人群,而目前國內尚缺乏該人群中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對CVD負擔影響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美國華盛頓大學衛生計量與評估研究所(IHME)發布的全球疾病負擔(GBD)數據,分析 1990~2019年中國≥55歲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風險因素的CVD負擔趨勢變化,為我國≥55歲人群CVD防治的飲食營養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IHME定期發布的GBD數據,目前最新的數據為GBD 2019數據(https://ghdx.healthdata.org/gbd-2019),包括1990~2019 年全球195個國家超過350種疾病以及199個危險因素,可以評估全球多種疾病和危險因素的疾病負擔情況[3-6]。GBD 2019數據庫對疾病的診斷基于《國際疾病分類》第 10 版(ICD10)。本研究符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相關標準,并遵照了最新版《赫爾辛基宣言》。

1.2 指標提取

關于GBD結果的估算在以往文獻[6-7]中已有介紹。本研究利用 GBD 結果工具(GBD results tool)對中國CVD負擔數據進行檢索(https://vizhub.healthdata.org/gbd-results/),選擇中國1990~2019年≥55歲人群、13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和11種CVD。研究人群分為 55~59歲組、60~64歲組、65~69歲組、70~74歲組、75~79歲組、80~84歲組和≥85歲組7個年齡組。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AS JMPPRO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按年份、性別、年齡描述1990~2019年中國≥55歲人群中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和順位的變化。評價指標主要是死亡率和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率,DALY反映了疾病所造成的過早死亡及殘疾所致健康生命年的損失。

2 結果

2.1 1990年和2019年我國≥55歲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風險因素的CVD負擔及變化(表1)

表1 1990年和2019年我國≥55歲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負擔及變化

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風險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233.34/10萬和4 388.85/10萬。歸因于不良飲食風險的缺血性心臟病負擔最嚴重,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132.94/10萬和2 259.88/10萬。其次為腦卒中,其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87.52/10萬和1 858.75/10萬。與1990年相比,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死亡率降低了25.97%,DALY率降低了35.47%,其中降低最多的是風濕性心臟病,分別降低79.46%和80.39%,其次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和腦卒中。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缺血性心臟病和外周動脈疾病死亡率均高于1990年,分別增加11.14%和22.94%。

2.2 1990年與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順位及變化(圖1、2)

圖1 1990年和2019年我國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順位及變化

圖2 1990年和2019年我國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病DALY率順位及變化

13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中,2019年歸因于高鈉飲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有較大幅度降低(分別為降低37.09%、41.62%),但在各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中仍排名第一。歸因于低全谷物飲食和高紅肉飲食的CVD死亡率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且與1990年相比分別升高了21.83%和9.22%。歸因于低蔬菜飲食、低纖維飲食和低水果飲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下降幅度最大。盡管歸因于高加工肉類飲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的順位均較低,但其增長幅度最大,分別為72.30%和47.72%。

2.3 不同性別和年齡組中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表2、3)

表2 1990年和2019年不同性別、年齡組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表3 1990年和2019年不同性別、年齡組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心血管疾病DALY率

總的來看,年齡越大,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越大,男性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高于女性。2019年≥85歲組人群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最大,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3 012.21/10萬和25 650.51/10萬。與1990年相比,2019年55~59歲組的死亡率和DALY率降低幅度最大,分別降低了50.69%和47.99%,而≥85歲組降低幅度最小,分別為2.86%和5.30%。

2019年男性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別為286.94/10萬和5 653.18/10萬,均高于女性(分別為185.35/10萬和3 256.93/10萬),在所有年齡組中男性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均高于女性。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1990~2019年中國≥55歲人群中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分析發現:(1)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是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最主要的兩種疾??;(2)在各種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中,導致CVD疾病負擔最高的不良飲食危險因素仍是高鈉飲食;(3)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在男性和較大年齡人群中更高。

1990~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總體呈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居民飲食結構的合理變化。Han等[8]和Zhai[9]等分別評價了中國不同時期的飲食變化情況,發現我國的飲食結構在1990年以后有較大變化,主要表現在蔬菜、水果、堅果、肉類等的改善。這些飲食結構的改善對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影響[10]。

2019年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最嚴重的是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是全球的首位死因,在國內是僅次于腦卒中的第二大致死性疾病[11-13]。已有研究表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如高鈉飲食、高紅肉飲食等是缺血性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14-16]。本研究發現,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缺血性心臟病負擔與1990年相比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可能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低全谷物飲食、高紅肉飲食、高加工肉類飲食主要影響缺血性心臟病,而這三類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導致的疾病負擔均有所上升;第二,缺血性心臟病主要見于≥75歲以上人群,而這部分人群的疾病負擔更高。

研究已證實,較高的鈉攝入量與CVD之間呈正相關[17]。本研究也發現,高鈉飲食導致的CVD負擔最高。盡管與1990年相比,2019年歸因于高鈉飲食的CVD負擔有較大幅度降低,但仍遠高于其他飲食危險因素。已有研究表明,中國各年齡段人群的鈉攝入量約為WHO推薦攝入量最高限(2 g)的2倍,提示中國居民中仍普遍存在高鈉飲食[18]。不同個體對鈉的敏感性不同,存在不同的味覺感受[19],老年人群隨著年齡增長更加喜好腌制類食物提高味覺感受。因此,有必要對老年人群進一步加強關于食鹽攝入過多危害健康的健康教育宣傳。

本研究發現,2019年歸因于低水果、低蔬菜、低纖維飲食的CVD負擔及其順位均有較大幅度降低。一項基于46萬成人的研究發現,長期堅持健康生活方式、飲食以蔬菜水果為主、限制紅肉攝入,體重指數(BMI)保持在 18.5~23.9 kg/m2的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風險可分別降低58%和39%[20]。這提示了增加飲食中水果和蔬菜比例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飲食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水果、蔬菜、大豆和堅果的攝入由以往的攝入不足到逐漸趨于均衡[8],因此歸因于低水果、低蔬菜、低纖維飲食的CVD負擔明顯降低。

本研究顯示,較大年齡組、男性人群中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更高。這可能與生理、飲食方式等因素有關。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在內的所有器官組織都在不斷老化;其次,較大年齡組和男性人群的鈉攝入量更高,已有研究表明,男性的24 h尿鈉水平高于女性,且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21]。從CVD負擔的變化幅度來看,70歲以下人群的疾病負擔降低幅度更高,這提示對于≥55歲人群而言,越早改善飲食習慣,越有可能降低CVD負擔。

總之,本研究發現,不良飲食危險因素對CVD負擔有較大影響。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強化管理危險因素能夠逆轉CVD負擔增高的勢頭[22-23]。因此,應基于新的飲食結構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進一步降低歸因于不良飲食危險因素的CVD負擔。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順位年齡組心臟病
“心慌”一定是心臟病嗎?
中醫新解心臟病
抵押前順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順位同意
對廣東省成年男子BMI指數的分析
2005年與2010年河北省經濟較好與經濟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較與分析
我做了七八次產檢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臟病?
音樂和家庭都是第一順位!兩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海事船舶優先權的受償順位問題分析
Smog in Los Angeles
歷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齡組人口漏報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