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財經背景下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在《社會勞動關系》課程中的實踐

2024-01-10 01:37王艷紅
山西青年 2023年24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勞動案例

劉 葉 王艷紅 張 寧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石家莊 050061

當前,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改變和重塑著財經領域的內涵和外延,引發并催生新財經教育改革。自2019 年河北經貿大學創新性提出建設新財經以來,積極構建更具競爭力的大學教育課程體系?!渡鐣趧雨P系》是河北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開設的專業必修課,該課程堅持教學案例“從實踐中來”和教學理論“到實踐中去”的教學思路,致力于有效提高同學們的勞動爭議處理能力和防范勞動關系風險能力,塑造學生在勞動關系處理過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情懷、法治意識和公平正義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勞動領域涌現出諸多勞動關系新案例和新情境,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滯后于實踐案例,無法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趩栴}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選取最新案例聯動教學內容,通過師生互動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恰恰契合當前《社會勞動關系》課程的教學需求。鑒于此,本文將探討新財經背景下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在《社會勞動關系》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以期為其他公共管理類課程提供教學參考。

一、《社會勞動關系》的教學困境

(一)新型勞動關系案例頻出

近些年,受共享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職場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不僅出現了直播帶貨、線上教育等諸多商業新模式,更使新業態就業成為一種全新的就業方式。相應地,隨著新職業的不斷涌現和獲得國家承認,迫切要求獲得相應的勞動權利保護。以外賣騎手為例,勞動關系的模糊與不穩定性使外賣騎手的勞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先后出現了很多勞動爭議處理案件[2],而這類新型案例恰恰是大學生比較關注的現實問題。囿于《社會勞動關系》教材更新速度滯后于新型案例出現,因此迫切需要根據現實案例的新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將新型案例融入教學中來。

(二)勞動關系條文復雜多樣

《社會勞動關系》課程涉及諸多法律條文,不僅繁雜而且枯燥。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法律為勞動法。勞動法旨在調整勞動關系,構建良好的勞動形態,包括憲法、行政法規、國際勞工公約和建議書等眾多類型[3]。此外,社會勞動關系相關法律條文會定期修訂[4],以便適用新的勞動關系情境,而這則進一步加大了學生學習法律法規的壓力,而枯燥的條文講授方法則極易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5]。因此,引入更具靈活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成為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

(三)《社會勞動關系》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性低

按照教學設計,《社會勞動關系》課程不僅包含理論介紹,也關注勞動關系的實踐進展,但是實踐教學仍偏重于法規闡述和現象介紹,往往以高校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則作為“聽講人”參與進來。對于《社會勞動關系》案例,雖然高校教師盡力闡釋和解讀,但是學生往往是“隔岸觀火”,不能主動進入案例情境,更遑論深入思考案例的推廣意義和規避策略了。

二、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在《社會勞動關系》課程中的應用

(一)引入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傳統的案例教學法強調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之后,由教師發布典型案例,組織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加以討論和分析,以深化專業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6]?;趩栴}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則堅持建構主義,以問題為起點,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通過案例分析來創設課程知識點,借助主動思考提升問題解決能力[7]。

在《社會勞動關系》課程中引入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優勢明顯。第一,有利于融入當前新型勞動關系案例,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關注點;第二,有利于降低《社會勞動關系》法律條文學習難度,將枯燥和不斷更新的法律條文與教學案例融合起來,能夠提高法律條文的現實適切性;第三,有利于將學生由“被動聽講人”轉化為“主動思考者”,通過帶著問題去學習,不斷思考和嘗試解答高校教師提出的案例思考問題,有效提升學生的應對思維。

(二)案例的來源與特點

選取案例時需基于教學大綱、課程知識體系、教學時間和新型案例事件等來綜合考慮[8]。第一類案例是課程所選用教材中的章節導入案例。該課程選用的是2021 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勞動關系(第5 版)》,此教材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進行引導案例更新,同時案例的涵義也貼近章節核心內容。第二類案例則從門戶網站、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等新媒體中選取熱點的勞動關系案例,并與課程知識點有機連接起來,塑造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第三類案例則選自中國裁判文書網,根據課程需要選取已經結案的文書,先組織學生分析案例,然后比照結案文書,讓學生對勞動關系法律法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踐行了勞動關系理論思考與案件實踐處理的統一。

(三)問題設置思路

綜合課程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需求,可從分析視角、引入契機和認知思路三個方面來設置案例問題。首先,從分析視角入手,在問題設置環節,保留了學生“旁觀者”的視角,同時增加了當事人、律師、人力資源管理專員、社會關系協調師、政府人員和工會代表等視角,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案例情境,并培養從不同分析視角來分析問題的思路。其次,從引入契機入手,共包括三種策略:一是以導入案例的方式,在每章知識點講解之前先講述一個相關的案例,并指明案例反映的現實問題類型,由此案例提出思考問題,順勢展開后續知識講解;二是以知識點有關案例導入的方式,在某個理論或者理念講解之前先討論一個現實案例,然后借由案例講解引到知識點講解上來;三是從認知思路入手,案例所設置的問題不僅包括對案例的介紹、思考、討論和反思,還包括基于問題解決思路提出的有針對性的實踐建議。

三、教學實施過程及其要點

(一)教學實施的過程

教學實施過程包括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階段,如表1 所示。

表1 教學實施過程

(二)教學實施的關鍵點

第一,科學選取案例,及時發布問題。在授課之前,高校教師需依據章節知識點科學選取案例,以便與課程教學要求相契合,同時設置個人和小組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入到課堂中來。第二,合理設計小組活動。案例的深入討論和思考離不開小組貢獻,需在課前組建完成討論小組、考核小組,并積極組織討論小組進行課堂討論,考核小組公平進行小組評價,充分肯定小組活動在課程發展中的作用。第三,設置多樣考評方案。課程考核不僅注重個人和小組在課堂中的日常表現,而且關注學生個人在課程討論和教師點評之后對相關問題的理解加深和個人作業產出。第四,加強課程知識鞏固。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高校教師既要完成課程知識教學,還要組織有效的案例討論與分享,但同時還需要關注課程知識的復習進度,盡量讓學生做到及時復習和有效掌握。

(三)教學實施的難點

第一,問題與案例的匹配性。這里不僅涉及案例的科學選取,而且重在提出與案例相關的、最契合的教學問題。第二,小組活動組織的有機性?!渡鐣趧雨P系》課程教學過程中設有討論小組和考核小組兩種小組類型,它們相互獨立而彼此配合,有效地推進了教學活動進程,但是如何科學分組非常關鍵,因此需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分組和有機配合。第三,總結的精確性。在授課過程中,高校教師不僅要總結章節知識點,還要總結各個討論小組的表現情況和提升意見,因此高校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四、結語

《社會勞動關系》課程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實踐性和發展性的課程。在新財經背景下,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強大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且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并開展案例的科學選取與問題設置,顯著提升了教學效果。當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社會勞動關系》課程的案例教學仍然面臨諸多難題,包括案例選取范圍過廣、小組活動組織存在難度和高校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教學素養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于問題導向的案例教學法的效果發揮。因此,在《社會勞動關系》課程的未來建設過程中,應該關注新型案例的引入,強調提升學生的多角度分析能力和靈活應對能力,以便塑造理論和實踐能力兼備的人才隊伍。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勞動案例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熱愛勞動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高校教師平等權利的法律保護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