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的傳導機理分析*

2024-01-10 08:36龔愛清張立國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陸海傳導產業鏈

龔愛清 張立國*

(1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網信中心,廣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管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西要融入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中國—東盟開放合作,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標志著西部陸海新通道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西部陸海新通道是落實中央對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重要戰略機遇。為此,廣西成立了以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領導小組,各設區市也成立了通道工作機構,印發了《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動計劃》等系列工作方案,出臺了《高質量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了保障,將深化廣西與通道沿線省份產業合作,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使得廣西經濟進一步融入新發展格局。

物流通道有利于促進產業鏈的協同?!耙粠б宦贰蓖苿恿宋覈c周邊國家的產業鏈協同,沿海物流通道促進了東部地區的產業鏈協同,但廣西與境內外的互聯互通和產業鏈協同還比較落后。西部陸海新通道是西部大開發后國家給予西部的新發展政策,是廣西又一次難得的新發展機遇。如何在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我國產業鏈的安全穩定面臨重大考驗的國際環境下,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利用新通道建設推進廣西產業鏈的跨境跨區域協同發展,使得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研究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的傳導機理,有利于明確傳導路徑,使得政府政策制定的著力點更加清晰,從而提升政策效果。本文將聚焦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分析新通道建設推進廣西產業鏈的傳導機理,歸納總結其存在的特征和實施要點,為廣西產業鏈的發展提供借鑒。

1 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傳導分析的研究框架

“大道定理”認為,物流通道能夠顯著提升區域物流效率,是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最優路線[1]。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能夠推動產業鏈在通道沿線延伸和聚集,提升區域勞動生產率,促進產業鏈的跨境跨區域協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存在著通道沿線的空間溢出效應,有利于提高區域創新能力,促進產業鏈協同效率。西部陸海新通道能夠增強沿線空間聯系,提升產業關聯度,提高貿易水平,促進產業鏈協同聯動。產業集聚是空間溢出的基礎,空間溢出又進一步推進空間關聯。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促進創新能力的提升,便于產業實現跨區域的合理布局,提升區域產業關聯度。同時,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也受到國內外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國內因素,主要有區位優勢、交通便利程度、人均收入、資本投入、市場對外開放度等。其次是國際因素,重點是要加強產業鏈的可控性,主要有產業技術、研發投入和產業鏈所處位置等。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的傳導機理框架如圖1所示,本文將從產業集聚效應、空間溢出效應和空間關聯效應等三個視角分析傳導機理。

圖1 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的傳導機理框架

2 產業集聚效應視角的傳導機理

西部陸海新通道拉近了產業鏈上下游交易主體之間的時空距離,提高了企業之間的互動交易頻率,能夠推動產業向通道沿線集聚,實現產業集聚效應。而產業集聚效應又能夠促進生產要素的空間聚集,降低投入要素的獲取成本,從而提升區域勞動生產率,進而實現產業鏈的跨區域協同。

2.1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通道沿線產業集聚效應的傳導機理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通知》(發改基礎〔2019〕1333號)文件精神,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首要任務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體現在鐵路基礎設施和公路基礎設施?;A設施的完善能夠降低運輸成本,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提升企業沿著通道沿線進行布局的速度,進而促進產業在通道沿線的集聚。同時,產業集聚對物流基礎設施又產生需求,反向帶動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進一步促進通道能力提升?;诜之a業視角的研究發現[2],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對第二產業的產業集聚影響為正向效應。鐵路基礎設施完善的地區,第二產業的集聚效應較高。同時,在鐵路基礎設施較差的地區,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產業集聚效應也相對較差。公路基礎設施對產業發展總體呈現出先“集聚”后“擴散”的“倒U型”關系,對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的勞動密集型及資源密集型行業的產業集聚有顯著的促進效應[3]。同時,交通基礎設施水平對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存在顯著的正向效應。

2.2 新通道沿線產業集聚效應推進勞動生產率提升的傳導機理

根據《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報告,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的產業規模指數為129.1,較2021年上漲13.7個點,反映出新通道建設對沿線區域產業集聚的正向促進效應在不斷顯現。從全國的視角來看,產業集聚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作用呈現出邊際效率遞增的趨勢,當產業集聚水平達到一定的門檻值后,促進作用將顯著提升[4]。相關研究發現,我國產業集聚水平每上升100%,勞動生產率提高5.2%左右。而美國的這一彈性系數為5%左右,歐盟五國的彈性系數為4.5%~5%[5]。從區域視角來看,目前西部地區的產業集聚水平對勞動生產率提升的影響還不夠顯著,主要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產業集聚還處于初期階段,產業集聚的擁塞效應仍然大于集聚效應。隨著促進勞動生產率提升的集聚效應逐步占據主導地位,產業集聚水平達到一定的門檻值后,集聚對勞動生產率的促進效應將顯著增強。近年來,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加速推進,物流規模指數增長迅速,沿線區域物流產業集聚水平正在不斷提升,而物流產業集聚與制造業勞動生產率又存在顯著的空間依賴性[6]。

2.3 勞動生產率提升推進廣西產業鏈與通道沿線協同的傳導機理

《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顯示,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的競爭力指數快速增長,達到125.6點,較2021年增長14.8個點。競爭力指數近年來的持續提升,反映出新通道建設對沿線區域的企業勞動生產率起到了促進作用。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對廣西產業鏈的跨區域協同傳導主要通過兩條路徑來實現:一方面,由于不同區域的地理位置、基礎條件和發展歷史不同,因此在勞動生產率方面的產業競爭力也有差異,運輸通道的持續便捷,有利于各地能夠更加充分地挖掘自身的比較優勢,促進產業鏈沿著通道的合理分工,從而實現產業鏈協同。另一方面,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升,生產要素在通道運輸成本不斷優化的條件下,更容易沿著通道進行配置,實現產業生產過程向最優前沿面移動,從而實現產業鏈的協同優化。以廣西制造業為例,由于鐵礦石主要分布在國外,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廣西沿海港口的樞紐功能不斷增強,臨港工業持續發展,廣西的鋼鐵冶煉會逐漸向港口移動。四川、重慶由于具有研發優勢,機械產品的設計會向這些區域移動,機械產品零部件的生產會逐漸地向周邊區域擴展,而產品的組裝會向港口或者經濟發達的成渝經濟區移動,最終形成廣西產業鏈沿著陸海新通道的跨區域協同發展。

3 空間溢出效應視角的傳導機理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聯通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又一個內外經濟流通的動脈系統,隨著運量的集中化發展,以干線和節點樞紐為主體的物流通道逐步延伸出次干線和次級節點樞紐的物流網絡,改變了西部地區的區域經濟空間結構,對產業發展存在著空間溢出效應。同時,隨著空間溢出效應的逐漸增強,要素集聚度增加,技術創新能力也隨之提升。而以數字經濟驅動下的技術創新又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之間的協同水平。

3.1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通道沿線空間溢出效應的傳導機理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增長不僅有直接的投資驅動作用,而且其本身存在的正外部性對區域經濟發展又具有顯著的正向溢出效應[7]。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空間溢出效應大約在5%-7%之間,也就意味著基礎設施每上升100%,區域經濟提高5%-7%[8]。有學者[9]根據我國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結合物流通道的內涵,分析了我國縱橫交錯的11條物流通道,發現物流通道均存在空間溢出效應,而且彼此的溢出水平存在著差異性。其中,長江物流通道的空間溢出效應最為顯著,其次依次為京九物流通道、沿海物流通道、滬昆物流通道和隴海蘭新物流通道。東部和南方地區物流通道的空間溢出效應要好于中西部和北方的物流通道。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驅動下,經濟聯系發生的空間溢出效應要大于簡單的相鄰關系產生的空間溢出效應,而鐵路的空間溢出效應要明顯大于公路的空間溢出效應。從西部陸海新通道近年來的建設情況來看,2017年通道開行之初僅有1條線路,如今已形成東、中、西3條主線,高速公路里程達7.1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達6.1萬公里?!?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顯示,2022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的規模指數為156.8,較2021年上漲17.6個點。

3.2 新通道沿線的空間溢出效應推進創新能力提升的傳導機理

空間溢出與創新能力具有相互關聯性,隨著地理距離的增加,創新能力的空間溢出效應呈現出明顯的衰減特征。研究表明[10],創新能力的空間溢出效應與距離呈反比關系,1 000公里范圍以內,創新能力的空間溢出效應較高,且較為平穩。超過1 000公里以后,溢出效應則呈現出持續的衰減態勢。特別是在2 000公里以外,溢出效應將繼續下降,且溢出效應的顯著性也變弱??臻g溢出效應對創新能力的傳導機理可以從空間知識溢出、空間技術溢出和空間經濟溢出等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地理距離、經濟距離和技術距離是空間知識溢出影響區域創新能力的三個要素。相關研究發現[11],我國不同的空間作用下知識溢出均能夠顯著促進區域創新,其中地理距離的影響最為顯著。目前,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創新能力的空間技術溢出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落后,創新能力較高的省區市較少,區域創新能力的空間技術溢出效應不夠明顯,兩者的關聯性仍需要進一步提升??臻g經濟溢出是創新能力體現的高級階段,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在產業發展水平較高的階段,創新能力的空間經濟溢出效應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

3.3 創新能力提升推進廣西產業鏈與通道沿線協同的傳導機理

人類社會的發展遵循“科學—技術—生產”的范式,創新在產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驅動作用。創新能力對廣西產業鏈的跨區域協同可以進一步分解為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三個方面,其中技術創新是驅動產業鏈協同的首要因素。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電力技術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技術都體現出技術創新對產業鏈延伸的推動作用。在當前階段,數字技術是驅動產業鏈發展的新動力。以廣西的汽車產業為例,以新能源技術為引領的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當前發展的主流,在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將促進汽車產業鏈加速整合。管理創新側重的是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反饋等手段,對資源要素進行再優化配置。西部陸海新通道服務能力指數、通關便利化指數近年來的持續改善就是管理創新的主要體現。管理創新更容易提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從而促進產業鏈的分工協同發展。隨著技術革命的推進,商業創新模式不斷涌現。以汽車產業為例,傳統汽車企業為新創企業提供“代工”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對技術設備實施分時租賃、新創企業開展眾籌造車等商業創新正在不斷的優化產業鏈的分工協同方式[12],給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4 空間關聯效應視角的傳導機理

西部陸海新通道為區域聯系創造了基礎條件,是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地理空間和經濟活動聯系的重要紐帶。隨著新通道建設的持續推進,通道物流運輸能力逐漸提升、物流成本逐漸下降,沿線區域省區市之間的產業關聯性逐漸提高,貿易依存度進一步加深,通道沿線的產業鏈持續優化。隨著“物流+貿易+產業”新模式運行效果的不斷顯現,通道空間溢出效應逐步顯著,貿易結構需進一步改善,產業鏈的跨區域協同度逐漸提高。

4.1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推進通道沿線空間關聯效應的傳導機理

物流通道建設能夠促進區域經濟之間的空間關聯,具有一定的空間關聯效應。有學者[13]研究了中國31個省市區的通道與經濟關聯關系,發現有304個物流通道對區域經濟具有空間關聯效應。每個省至少存在1個以上的空間關系,所以中國區域經濟在空間上是普遍聯系的。我國31個省之間最大的關聯關系個數為930,而經濟網絡中實際存在的關聯關系為304個。我國各省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的網絡密度為0.327,網絡密度存在著水平不高、區域不均勻的現象,東部地區網絡密度較高,東北和西部地區相對較差。四川、重慶、貴州、廣西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核心區域,由于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在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中承擔了橋梁和紐帶作用,有效地促進了東部地區與西部欠發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空間關聯。廣西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陸海樞紐節點,與之相關聯的省區市為21個,其中收益關聯為14,溢出關聯為7,說明廣西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還處于空間關聯效應較低的正向輸入階段,是被他地輻射和帶動的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溢出小于空間受益。因此,廣西需要緊緊抓住西部陸海新通道這一新的戰略發展機遇,充分依托新通道建設帶來的經濟空間關聯效應,不斷增強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

4.2 新通道沿線空間關聯效應推進貿易水平提高的傳導機理

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能力、促進互聯互通為重點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能夠促進區域間經濟的空間關聯,進而促進貿易水平的提升[14]。從全國的視角來看,物流通道能夠促進產業關聯效應,且通過促進貿易水平提升行業全要素生產率的中介效應明顯[15]。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使得我國西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取得明顯的成效,物流網絡的完善有效地促進了商品貿易等經濟活動。2005-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貿易增長的空間關聯效應由不顯著逐漸轉為顯著,表明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和貿易增長在空間分布上的集聚有強化趨勢。交通基礎設施在鄰接矩陣下對樣本區域的貿易增長產生的間接溢出效應顯著存在[16]。農業是廣西的主要產業之一,從全國視角看,我國各省區市之間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關聯網絡密度都比較低,彼此的聯系不夠緊密。廣西農產品貿易的出口的中間中心度為0.08,進口的中間中心度為0.92[17],表明廣西在農產品中的進口關聯性更強,對其他省區市的貢獻度更大。

4.3 貿易水平提高推進廣西產業鏈與通道沿線協同的傳導機理

貿易是勞動分工產物,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往往是因為一地在生產某種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同時,貿易水平的提高又能夠反過來促進勞動的分工,使得不同地區更加側重在產業鏈的某個環節上從事相應的生產活動,從而進一步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始深層次地參與到全球分工當中,對外貿易中的貨物進出口總額也從2001年的4.2萬億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42萬億元。貿易量的提升使得我國深入融入國際產業鏈,與其他國家的產業鏈實現了跨境協同發展,制造業占全球比重從2004年的8.7%上升到了2022年的近30%,被稱為“世界工廠”。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啟動以來,外貿規模指數一直保持高位增長。統計數據顯示,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對東盟十國進出口額近年來增長迅速,從2019年的6 916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2年的8 817億元人民幣。重慶、四川、海南、廣西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域的主要外向聚集地,四個省區市對RCEP國家的貿易額從2019年的7 589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1年的9 103億元人民幣。

5 結語

文章聚集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結合文獻研究和新通道推進實踐,應用邏輯推理的研究方法闡述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廣西產業鏈協同的傳導機理,分析了3條路徑的傳導機制。其中,產業集聚效應視角的研究文獻最多,研究更為成熟,實際的推進作用也最為顯著??臻g溢出效應和空間關聯效應是在產業集聚效應基礎上的提升,是產業鏈協同度提升的體現。相較于其他運輸方式,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鐵路運輸對產業鏈推進作用最為顯著,所以加強鐵路貨運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新通道鐵路班列數量是促進廣西產業鏈協同的有效手段。規模經濟是產業發展的一大特征,是做強產業鏈的基礎保障,所以繼續推進通道規模指數提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廣西新通道建設的政策重點。RCEP是廣西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與RCEP國家的貿易合作,提升貿易水平,是廣西產業鏈未來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歡
陸海傳導產業鏈
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今年開行破1000班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神奇的骨傳導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散亂污”企業治理重在傳導壓力、抓實舉措
陸海統籌推進海岸帶地質調查
產業鏈春之奏鳴
基于開關電源的傳導抗擾度測試方法
騙保已成“地下產業鏈”
房顫伴室內差異性傳導與室性早搏的鑒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